初中综合实践_创意搭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反思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反思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反思首先,我认为本次教案的优点在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意搭建。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此外,我还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互相评价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然而,在本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创意搭建过程中,我过于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

导致部分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

为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搭建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是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充分。

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创意搭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

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延长课堂实践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三是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本次教学中,我虽然将评价权交给学生,但评价标准过于主观,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评价体系,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合理。

四是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到位。

在创意搭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

对此,我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基础知识,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平均水平。

总之,本次初中创意搭建教案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本次教案的实施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生创意搭建教案

初中生创意搭建教案

初中生创意搭建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意搭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室内摆放好搭建材料,如乐高积木、纸箱、塑料瓶等。

2. 准备一些搭建的示范作品,以便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创意搭建的作品,如城堡、桥梁、机器人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搭建一些有趣的作品呢?”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1. 讲解搭建的基本方法,如堆叠、连接、镶嵌等。

2. 示范如何使用搭建材料,如乐高积木的拼接方法。

3.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作品,分析其结构和设计思路。

三、动手实践(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搭建材料。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示范作品,尝试自己动手搭建。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搭建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结构和稳定性等方面。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搭建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的作品展示。

二、拓展训练(25分钟)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尝试自主设计一个搭建作品。

2. 学生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三、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创意搭建的重要性和乐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作品的创意、结构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学生对创意搭建的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_建筑模型的设计构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_建筑模型的设计构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建筑模型的设计构思》教学设计学科:劳技年级: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建筑模型的设计原则。

(2)知道常用的三种几何体组合法。

(3)发现并归纳几何体组合法的实施要求。

(4)学会运用几何体组合法设计一件风格统一、造型美观的建筑模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回忆并思考自己喜欢的建筑的造型特点,知道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探究、评价、归纳和总结几何体组合法的实施要求的过程,体会建筑模型外形美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经历观察、思考并设计一件风格统一、造型美观的建筑模型的过程,感受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建筑模型课程充满了探究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探索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会使用几何体组合法设计一件风格统一、造型美观的建筑模型。

2、教学难点:几何体组合法的实施要求。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探究法学法:观察法、归纳法、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学生曾经接触过的建筑模型(售楼处的沙盘模型、建筑模型套材)为切入点,介绍本课程作品制作的不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看ppt课件,了解建筑模型作品的制作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环节1:建筑模型的设计原则[课件:陕西历史博物馆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共同欣赏雄伟壮丽的建筑,并思考:建筑模型设计的切入点——建筑风格。

建筑模型与建筑息息相关,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建筑寻找设计灵感。

[课件:三种代表性建筑风格介绍]学生观察、思考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特点,体会建筑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作品展示]教师通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建筑模型的设计原则:风格统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5课《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作用:〈〈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单元第十五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第七单元〈〈在科技发展的时代里〉〉这一主题单元里的最后一框。

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基础。

而本框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足见其重要性。

学习本节课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走好创新之路。

2、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积累知识,勇于创新。

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而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能为将来创新奠定基础,创新当然也离不开实践,要学以致用,才有收获。

难点:让创新思维闪光。

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如何让幻想变为现实,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想象、求异思维,善于观察等创新思维方法,好说不好理解。

4、教材处理:本框两个标题,在讲授时,把二者整合一下,融为一体,作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一主题下进行,打乱教材,增添新故事,让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5、课时安排: 一课时二、教法学法及手段1、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科技的发展靠创新,把握好好奇心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去实践。

为此搭建起创新的桥梁。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好,理性思维较差,教师需要及时点播,帮助学生形成结论。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模板设计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模板设计

教案名称:初中创意搭建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创意搭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创意搭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创意搭建的实践操作。

2. 创意搭建作品的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搭建材料。

2.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3.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创意搭建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创意搭建?它有什么意义?”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教师讲解创意搭建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通过案例和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创意搭建的实际应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搭建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创意搭建。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搭建。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完成搭建后,进行作品展示。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搭建技巧等方面。

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期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创意搭建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初中综合实践_“科技小创意”活动策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_“科技小创意”活动策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精彩校园生活,创意由我做主《“科技小创意”活动策划》活动设计【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纲要倡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在组织与策划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团结合作意识。

纲要中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每年的五月份是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往届的艺术节,学校策划,学生服务参与。

今年学校大胆尝试,通过向各班征集活动方案的形式,让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人生奠基。

【活动目标】1.通过策划校园“科技创意”活动,了解活动策划的简单流程。

2.通过策划校园“科技创意”活动,提高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

3.通过实践策划活动,体会策划的乐趣,懂得策划的价值和意义,体会小组合作的力量。

【活动过程】一、回顾活动,情境导入(3分钟)1.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快要来到了。

精彩校园生活,创意由我做主,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放飞梦想。

我们年级通过“问卷星”网上征集同学和家长的意见,根据大家的反馈,决定开展“创意发明节”活动,整个活动将历时一个月,一共包含了四个内容,分别是“科技小创意”“电脑绘画小达人”“创意美术绘画”“畅想未来作文大赛”,我们班级承担了“科技小创意”活动的组织实施。

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组织活动可不是容易的事,要想把活动组织好,前期要做活动策划,古人也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家听说过活动策划师这个职业吗?它在近些年特别火爆,想试试吗?今天我们就来过把活动策划师的瘾,为“科技小创意”活动做一个策划。

【设计意图】通过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回顾前期活动、引入“活动策划师”等,让学生对整个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为后面的策划打好基础,并且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策划的积极性。

二、明确方向,了解策划(7分钟)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策划校园“科技创意”活动,了解活动策划的简单流程。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搭建活动,让学生了解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搭建活动场地、搭建材料、安全用具等。

2. 学生准备:了解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准备好搭建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创意搭建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创意搭建有哪些好处?如何提高搭建能力?2. 教学新知(1)讲解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稳定性、承重、结构设计等。

(2)示范搭建过程,让学生了解搭建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每组分配一定的搭建材料。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3)要求学生在搭建过程中注意安全,互相帮助。

4. 交流展示(1)各小组展示搭建成果,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指出不足之处。

5. 总结提升(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搭建作品,并拍照留念。

2. 撰写一篇关于创意搭建的日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模板

初中创意搭建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动手操作、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具、搭建材料。

2. 教室布置:宽敞明亮,便于学生操作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些创意搭建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创意搭建?它有什么意义?(二)基础知识讲解1. 介绍创意搭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讲解搭建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三)动手实践1. 分组进行创意搭建,每组选取一个主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在搭建过程中,注重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

(四)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搭建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2. 学生反思:在搭建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空间。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具、搭建材料。

2. 网络资源:创意搭建相关网站、视频等。

九、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搭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搭建的基本技法及技巧,增强学生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以积木为载体,把自己的梦想照进现实,在轻松但又充满挑战的氛围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耐心与毅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搭建的基本技法及技巧。

难点:尝试设计图纸并搭建模型。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KEVA木条(每人一套)、板凳及其他活动所需材料。

2.环境准备:创意搭建室(多媒体)。

3.学生准备:五年级/八年级学生,6-10人一组,选出组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没有玩过积木?
生:……
师:你们都玩过哪些类型的积木?
生:……
师:同学们觉得积木好不好玩?
生:……
学与教的原理分析:通过学生以往玩积木的经验及观察新给出的积木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二、口令练习——熟悉keva积木
通过“我说你做”,让学生快速掌握keva积木的搭建方式。

教师活动:随机说出三种搭建方式(平搭、竖搭、侧搭)中的一种,看学生有没有做错的,然后口令越来越快。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口令的变化,手持keva积木迅速做出反应。

三、游戏训练——传声筒,掌握keva积木搭建技巧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要找出一名观察员,一名传递员,剩余的同学都是建筑师,观察员手持模型卡片,观察员看完之后把模型信息告诉给传递员,传递员负责把收到的信息告诉本组的建筑师,建筑师负责把观察员看到的模型还原出来。

要求:在五分钟内,看哪个组还原速度最快,还原度最高。

学与教的原理分析:通过游戏的形式初步体验搭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四、作品欣赏
播放用keva做出来的模型,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五、创意设计——梦想家园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的梦想色彩斑斓,各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园,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园充满爱,充满梦想!接下来,就让我们用KEVA积木的形式将我们心中的梦想家园展现出来吧!
要求:搭建一个你自己理想的家。

(1)小组讨论,你想搭建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
(2)画出小组方案预想草图
(3)动手搭建
教与学的原理分析:学生在小组合作搭建中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在创新过程中,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品展示
学生做完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介绍本组作品,采用自评、师评、他评相结合的方法。

师:同学们觉得那个小组做的最好?
生:……
师:其实老师觉得,每个小组的作品都是最棒的,因为每个人的创意都是最独特的,是别人无法复制的,或许,今天,我们一个出其不意的想法,在不远的将来,会变成一个举世闻名的创作,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
师:只要我们充满自信,未来就有无限可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最特别的自己!
生:……
七、结束语
师: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善于思考的头脑,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
想一想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色的建筑?
他们的结构外形有什么样的特点?
他们是如何布局的?
制定一个设计方案并用KEVA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
年龄上,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效果分析
这节课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以学生玩keva积木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增强孩子的观察与抽象归纳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创意搭建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创意
搭建能让学生在轻松但充满挑战的氛围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耐心与毅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效果分析
这节课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以学生玩keva积木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增强孩子的观察与抽象归纳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创意搭建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创意搭建能让学生在轻松但充满挑战的氛围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耐心与毅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评测练习
单项选择题
1、keva的长度是它宽度的几倍?()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2、keva的宽度是它厚度的几倍?()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3、keva最基本的搭建方式有几种?()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多项选择题
4、keva的基本的搭建方式有()
A、横搭
B、平搭
C、侧搭
D、竖搭
5、keva搭建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A、地基平稳
B、搭建手法规范
C、随便搭都可以
D、重心可以偏离中心
答案:1、C 2、A 3、A 4、BCD 5、AB
课后反思
这次讲课前备战的那段时期是压力最大也是收获最多的时侯,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通过这次讲课,我收获了许多:
1、信心。

比赛前总是想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是比赛后,自己一下子收获了那份久违的信心。

有了压力,应该看成动力。

2、多请教,人多力量大。

在指导我备课的时候,各位老师集思广益,为我出了不少的点子。

要知道每位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多学习,集思广益,才能创新。

3、从其他参加讲课的老师那里也学到了许多,授课方式各出心裁,讲课灵活性强,许多老师都能较好的把握与学生的互动,眼神、语态、措辞等都值得我去学习。

另外,通过比赛我也发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
1、语言不标准。

在讲课时,地方方言过重,导致效果不理想。

2、口头禅严重。

这次比赛发现了许多自己平时不注意的口头语,像对不对、是不是等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减少。

总之,实践课讲课重要的是在讲授时享受过程、有所收获。

在今后一定多加训练自己的基本功,一点一滴留心注意,争取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实践课老师。

课标分析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练习、教师引导等作用,使学生掌握积木的分类及keva积木基本堆放方式、搭建技巧等,培养学生遇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学会团队合作完成任务,通过提高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