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复习题(完整版)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与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展示的综合性信息系统。
GIS最主要的特点是()。
A. 数据形态来自实测或调查B. 多种数据形态的相互关联C. 具有地理定位与时空关联能力D. 具有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答案:C2.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的作用是()。
A. 在平面上以真实比例显示地图B. 将地球表面的曲线投影到平面上C. 使地图在比例尺上能直接测量D. 改变地图样式和颜色答案:B3. GIS数据库中的地理实体指的是()。
A. 地球的自然地理要素B. 数据表中的某一列C. 数据库中存储的地理现象D. GIS软件的主要功能答案:C二、判断题根据以下描述,判断其正误并说明理由。
1.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但无法实现多源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答案:错误理由: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数据形态的相互关联能力,可以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共享。
2. 地理坐标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地图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准确性。
答案:正确理由:地理坐标系统可以将地球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保证地图的形状和大小的准确性。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通过采集、存储和分析各种城市要素的空间数据,例如土地利用、建筑分布、交通网络等,从而帮助规划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规划者可以进行城市发展预测、环境评估、交通规划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方案,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请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资源管理涉及到对各类地理空间资源的监测、评估、分析和优化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采集和整合地理空间数据,如土地利用、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帮助资源管理部门实时监测资源状况,评估资源质量和开发潜力,进而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地理信息复习题(完整版)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完整版)1、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数据本身没有意义。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数据,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它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决策的依据。
两者之间的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②数据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可变成不同的信息。
③由于数据和信息之间紧密联系,通常并不严格区分数据信息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以及功能(5点)概念: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是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系统,可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及其实体的空间地理分布,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系统管理软件)、空间数据(数据来源有室内数字化、外业采集以及其他数据的转换)、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管理、查询和分析、可视化表达输出。
工作原理:空间模型、地理参考系、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
3、 地理数据的定义、三个特征(第三章)地理数据的定义: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诸要素文件,包括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
空间数据的定义: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空间关系等特性。
特征:空间特征 属性特征 时间特征补充:地理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据来源分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据。
据表示的对象分包括类型数据、面域数据、网络数据、样本数据、曲面数据、文本数据和符号数据。
地理空间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联接的特征实体。
地理信息科学考试试题

地理信息科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软件主要用于分析地理信息数据?A. PhotoshopB. AutoCADC. ArcGISD. Microsoft Excel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常见数据类型?A. 矢量数据B. 栅格数据C. 三维数据D. 文字数据3. 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A. 地图的大小B. 地图的形状C. 地图上距离的比例D. 地图上颜色的比例4. 地理信息科学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A. 传感器遥感B. 水下探测器C. 数字地形测量D. 地质实地调查5. 下列哪个GPS系统使用的卫星数量最多?A. 北斗导航系统B. GLONASS导航系统C. GPS导航系统D. Galileo导航系统6. DEM代表什么?A. Digital Earth ModelB. Dynamic Elevation ModelC.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 Diverse Earth Measurement7. GIS中的缓冲区分析常用于什么?A. 计算区域中心点B. 测量地形高程C. 分析地理事务D. 分析地理范围8. 下列哪个软件主要用于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A. Google EarthB. Google MapsC. QGISD. Oracle Spatial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它的应用领域。
2. 请说明GPS系统的原理和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作用。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三、综合题(20分)请根据以下要求,使用ArcGIS或QGIS软件完成以下操作:1. 导入一份地理信息数据文件(可选用Shapefile或栅格数据)。
2. 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或叠加分析,并截图展示结果。
3. 输出分析结果为新的数据文件。
这份试题考察了考生对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GIS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1数据: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定性或定量对事物和环境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原始记录,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是客观对象的表示。
存储方式:数字、文字、符号、图像。
存储介质:记录本、地图、胶片、磁盘。
2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地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实施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3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理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人文经济景观的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
包括①位置数据:几何坐标;②属性数据:描述地物特征的定性或定量的指标;③时域特征数据:地理特征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4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信息,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及环境数据的解释。
地理信息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地理实体--->地理数据--->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特征:空间分布性、海量数据、信息载体多样性。
5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6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并以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四大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
根据数据处理对象可分为空间信息系统和非空间信息系统;从应用层次上可分为事物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7地理信息系统:①概念: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模拟、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②基本内涵:Ⅰ.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Ⅱ.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Ⅲ.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的能力;Ⅳ.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5分)1、地理信息系统2、元数据(metadata)3、组件式GIS4、数字地球5、矢量结构6、拓扑关系7、栅格数据8、数字高程模型(DEM)9、不规则三角网(TIN)10、元数据(metadata)11、节点(node)/顶点(vertex)12、GPS13、四叉数编码14、信息系统15、OpenGIS16、多边形覆盖分析(overlay)17、高斯——克吕格投影18、国家信息基础设施19、空间对象(实体)20、层次数据库模型21、GIS互操作22、四叉树编码23、空间索引24、空间数据质量25. 地址匹配26.虚拟现实二、简答题(共30,每题10分)1、画图说明弧段及多边形的拓扑关系。
2、分别说明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特点,并对二者的数据格式进行比较。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至少在三个方面的应用)。
4、简述利用GIS进行空间数据管理的主要模式。
5、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特点与发展趋势6、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源与输入方法17、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18、简述栅格数据的数据组织方法19、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软硬件组成20、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21、简述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数据组织方法2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23、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4、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25、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
26、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27、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28、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CAD)关系剖析。
29、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30、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
三、论述题(共30,每题10分)1、论述当前GIS发展趋势。
2、叙述一种有代表性的GIS商业化软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功能。
3、试述WEBGIS的实现技术。
4、试述GIS的主要空间分析方法。
6、:简述GIS在3S中的应用7、.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几种模型?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指出是否适合GIS空间数据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1、地理信息的概念及特点:定义: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声、像等的总称。
A、地域性:(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B、多维结构:指在同⼀位置上可有多种专题的信息结构。
如某⼀位置上的地理信息包括C、时序特征: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概念: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组成:⽤户(GIS服务的对象,分为⼀般⽤户和从事建⽴、维护、管理和更新的⾼级⽤户软件(⽀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回答⽤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硬件(各种设备-物质基础)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基础)4、GIS的输⼊和输出设备有哪些输⼊:数字化、解析测图仪、扫描仪遥感处理设备等输出:打印机绘图仪显⽰终端5、GIS的功能和应⽤(论述题)GIS的功能:、数据采集与输⼊、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显⽰与输出应⽤:GIS最初就是起源于资源调查,是GIS的最基本的职能,⽬前趋于成熟的主要应⽤领域。
资源调查包括⼟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调查、管理、⼟地利⽤规划,野⽣动物的保护等。
GIS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有机地汇集在⼀起,并通过统计,叠量分析等功能,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形式的资源统计和资源现状分析,从⽽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提供依据。
在进⾏区域和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要处理许多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问题,涉及多⽅⾯要素,如资源、环境、⼈⼝、交通、经济、教育、⽂化和⾦融等,GIS将这些数据信息归算到城市的统⼀系统之中,最后进⾏城市和区域多⽬标的开发和规划,包括城镇总体规划,城市建设⽤地适宜性评价,城市环境选质量评价,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配置及城市环境动态监测等,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GIS的⼀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加以保证的,如GIS的空间搜索⽅法,多信息叠加处理和⼀系列的分析软件,回归分析,投⼊产出计算,模糊加权评价等。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和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A. 硬件设备B. 软件C. 数据D. 人员{答案:B}2.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主要依赖于哪种算法?A. 欧几里得算法B. 泰森算法C. 克鲁斯卡尔算法D. 普里姆算法{答案:B}3.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哪种类型的数据通常是最为重要的?A. 属性数据B. 空间数据C. 时间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输入过程?A. 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存储D. 数据分析{答案:A}5.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缓冲区分析主要应用于哪种场景?A. 城市规划B. 环境保护C. 交通运输D. 矿产资源调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理信息系统通常被简称为________。
{答案:GIS}2. 地理信息系统中,________是描述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分布的数据。
{答案:空间数据}3.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________分析主要涉及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答案:空间}4.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________是数据输入和输出的重要工具。
{答案:地图}5.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________分析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变化。
{答案:模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数据和人员。
硬件设备是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数据,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者和使用者。
}2. 请简要解释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及其应用场景。
{答案: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它可以用于许多应用场景,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矿产资源调查等。
}3. 请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输入和输出过程。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输入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等步骤。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20×0。
5′)1.GIS 的应用功能有:(1) 、(2) 、(3) 、(4)2.拓扑数据结构与spaghetti 结构相比,拓扑数据结构优点是:(1)一个多边形和另一个多边形之间没有空间坐标重复,这样就消除了 。
(2) 和 分开存储,有利于诸如包含相连等查询操作。
3.空间数据压缩处理中,对矢量复杂曲线压缩常用的方法有:(1) 、(2) 、(3)4.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有:(1) 、(2) 、(3)5.变量筛选分析方法有:(1) 、(2) 、(3)6. GIS 应用模型根据表达的对象的不同,将模型分为:(1) 、(2) 、(3)7. 系统分析基本思想是从 观点出发,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各种可行方案,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二、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 错的,在后面括号里打“×"(4×1′)1.矢量数据结构优点之一是数据结构简单。
( ) 2.栅格数据结构优点之一是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 ) 3.点内插精确的方法之一是有限差分法。
( ) 4.关系数据模型优点之一是易于理解、更新和扩充. ( )三、名词解释 (4×5′)1. GIS2. DTM3。
空间数据编码 4. 地学可视化四、分别写出下图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
(10′)地图M及其空间要素I、II说明:1.I为张三所有,面积125。
2,为林地II为李四所有,面积43.5,为麦地2.边a、b、c、d、e、f边长分别为30、22、16、25、16、14、173.结点1、2、3、4、5的坐标分别为:(26。
7,23。
5)、(28。
4,46.5)、(46.1,42.5)、(31.3,45.5)、(68。
4,38。
7)a3eb1245cdfI II六、简答题 (3×8′)1.GIS 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2.数据库设计有哪几个典型步骤? 3.地理信息标准化内容?七、论述题 (2×12′)1.阐述GIS 发展的主要态势. 2.如何确定P-中心问题?一、1.(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检测、(4)辅助决策2. 重复线、拓扑信息、与空间坐标3.(1) 间隔取点法、(2)偏角法/垂距法、(3)德普拉斯法(Doglas-Penken )4.(1)对象、(2)消息、(3)类5.(1)主成分分析法、(2)主因子分析法、(3)关键变量分析法6.(1)理论模型(数学模型)、(2)经验模型、(3)混合模型7. 系统 二、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完整版)1、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数据本身没有意义。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数据,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它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决策的依据。
两者之间的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②数据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可变成不同的信息。
③由于数据和信息之间紧密联系,通常并不严格区分数据信息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以及功能(5点)概念: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是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系统,可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及其实体的空间地理分布,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系统管理软件)、空间数据(数据来源有室内数字化、外业采集以及其他数据的转换)、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管理、查询和分析、可视化表达输出。
工作原理:空间模型、地理参考系、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
3、 地理数据的定义、三个特征(第三章)地理数据的定义: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诸要素文件,包括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
空间数据的定义: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空间关系等特性。
特征:空间特征 属性特征 时间特征补充:地理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据来源分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据。
据表示的对象分包括类型数据、面域数据、网络数据、样本数据、曲面数据、文本数据和符号数据。
地理空间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联接的特征实体。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4、地理信息的概念、特征概念:是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是与所研究对象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特征:区域性、多维结构特征、时序特征(动态性)补充:空间信息的定义:是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
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实体的位置、形状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等5、坐标系,了解我国目前使用的三种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6、地图投影: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非几何投影(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7、坐标变换的实质以及类型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的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分为:①几何纠正: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改正,一般有仿射变换、相似变换、二次变换。
②投影转换:正解变换、反解变换、数值变换8、空间数据概念及其类型,拓扑关系(列举种类)进行解释答: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地理空间数据:是以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地理特征与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数据。
它具有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时域特征三部分。
1)依据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地图数据 地形数据 属性数据 影象数据 元数据2)依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分为类型数据、面域数据、网络数据、样本数据、曲面数据、文本数据、符号数据拓扑关系: 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1)关联性: (不同类要素之间)结点与弧段2)邻接性: (同类元素之间)多边形之间、结点之间。
3)连通性:与邻接性相类似,指对弧段连接的判别,如用于网络分析中确定路径、街道是否相通。
4)方向性:一条弧段的起点、终点确定了弧段的方向。
用于表达现实中的有向弧段,如城市道路单向,河流的流向等。
5)包含性:指面状实体包含了哪些线、点或面状实体。
6)区域定义:多边形由一组封闭的线来定义。
7)层次关系:相同元素之间的等级关系,武汉市有各个区组成。
主要的拓扑关系: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
补充:拓扑关系研究什么、拓扑关系的定义及类型、意义研究:拓扑属性与非拓扑属性。
类型: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意义:1)拓扑关系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它比几何关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
2)有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利用拓扑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3)根据拓扑关系,可重建地理实体。
9、空间数据结构(矢量、栅格)进行解释、对比优缺点(要针对坐标系)答:栅格数据结构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矢量数据结构是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优点 缺点矢量1、便于面向现象(土壤类,土地利用单元等)2、结构紧凑,冗余度低,便于描述线或边界。
3、利于网络、检索分析,提供有效的拓扑编码,对需要拓扑信息的操作更有效。
4、 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1、数据结构复杂,各自定义,不便于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交换困难。
2、多边形叠置分析困难,没有栅格有效,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力差。
3、不能像数字图像那样做增强处理4、软硬件技术要求高,显示与绘图成本较高。
栅格1、 结构简单,易数据交换。
2、叠置分析和地理(能有效表达空可 变性)现象模拟较易。
1、现象识别效果不如矢量方法,难以表达拓扑。
2、图形数据量大,数据结构不严密不紧凑,需用压缩技3、利于与感遥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便于图像处理。
4、 输出快速,成本低廉。
术解决该问题。
3、投影转换困难。
4、图形质量转低,图形输出不美观,线条有锯齿,需用增加栅格数量来克服,但会增加数据文件。
补充:gis空间数据质量的定义:GIS的数据质量是指GIS中空间数据(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
10、什么是空间数据库、有哪些空间数据模型答: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
空间数据库模型:传统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语义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11、数据源包括:地图数据 ,遥感数据, 文本数据,统计数据,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补充:栅格矢量化过程步骤、数据压缩及存储方法:过程步骤:方法一 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采用人工矢量化法,如扫描矢量化,该法工作量大,成为GIS数据输入、更新的瓶颈问题之一。
方法二 程序转换法 过程:1、边界提取 2、二值化 3、二值图像的预处理 4、细化:剥皮法和骨架法 5、跟踪 6、拓扑化。
数据压缩、存储方法:从所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子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范围内更好的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压缩比表示曲线信息载量减少的程度。
曲线上点的压缩方法:道格拉斯-普克法、自然综合法则法、垂距法;面域栅格数据的压缩方法:游程编码法、四叉树编码压缩法。
12、数据质量内容:1)位置(几何)精度:如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等,用以描述几何数据的误差。
2) 属性精度:如要素分类的正确性、属性编码的正确性、注记的正确性等,用以反映属性数据的质量。
3) 逻辑一致性:如多边形的闭合精度、结点匹配精度、拓扑关系的正确性等,由几何或属性误差也会引起逻辑误差。
4) 完备性:如数据分类的完备性、实体类型的完备性、属性数据的完备性、注记的完整性,数据层完整性,检验完整性等。
5) 现势性:如数据的采集时间、数据的更新时间等。
13、元数据:地理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
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他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以便人们有效地定位、评价、比较、获取和使用与地理相关的数据。
14、空间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1,2,3,4,5+数据分析、拓扑生成)答:(PPT上的答案)1 坐标变换:图幅数据的坐标变换、几何纠正、地图投影变换2 图形编辑:编辑操作、关键算法3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点线拓扑关系自动建立、多边形拓扑关系自动建立4 图形的裁剪、合并与图幅接边5 空间插值:边界内插、趋势面分析、局部内插、移动平均法6 数据压缩与光滑7 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矢量向栅格、栅格向矢量(书上的答案)①空间数据的变换:几何纠正、地图投影及其转换②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矢量向栅格、栅格向矢量③多元空间数据的融合: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④空间数据的压缩与重分类⑤空间数据的内插:点的内插、区域的内插⑥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多边形和节点连接编辑15、坐标变换概念及其实质答:空间数据的变换即空间数据坐标系的变换。
其实质是建立两个坐标系坐标点之间的一一对映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变换。
16、 空间数据库模型、概念、目的(?)、特点答: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①数据量特别大②数据种类多,复杂③数据应用面相当广。
空间数据模型:1)传统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2)面向对象模型补充: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须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步骤、设计思想:设计思想:其实质是将地理空间客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在数据库系统中加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GIS中空间客体数据的模型化问题。
过程:(1)需求分析—整个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立的基础(2)结构设计、物理设计(3)数据层设计(4)数据字典设计17、四叉树的构建(画)单调一种可变分率的非均匀网格系统。
是最有效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之一空间要素的区域信息用四叉树数据结构存储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凡数值成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
如下图:123 4567811 910121391013781111263452建立四叉树有两种方法,即是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方式(“bottom-up”),自上而下方式是先检查全区域,其值不单调时再四分划,直到数值或内容单调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