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2018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2018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拟录取通知已下,如愿以初试、复试都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入读法理学专业。在此,将我考研的高分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一】选择清华:

我是跨专业考研,就我本科专业而言,想申请国外大学好的专业并不容易。因而选择不问你本科的硕士研究生统考,先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既然选择在国内学法,那就一定要去最好地法学院——对我而言,备选学校只有清华、北大、人大三所。

对于我想学的法理学专业而言,人大稍逊于清北,而在清华和北大之间,我又更偏爱清华的法理学老师和明理楼,因而最终报考清华。虽然清华法学院在国内的排名上并不数一数二,但清法是国内前三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不仅因为每年QS全球法学院的排名中,清华总是高居全球前30左右,更重要的是大量法学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的权威教授都汇集于清法。有最好的教授和最好的学生,这样的法学院能不是最好的吗?

在此稍微提个醒,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策略性选校很聪明,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去年清华法学院各专业都普遍分很高,今年却各专业都很低,反观人大、北大都偏高。民商这种清华热门专业今年复试线更是反常的低,相反某几个去年的低分专业今年却相对地偏高,我猜测就是策略性选校的结果。清、北、人,以及各个专业,到底哪年会分高分低,大家几乎不可能猜到,不如就跟着兴趣走。

【二】真题与书单:

考研的学生应该明白,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出题风格。虽然明面上不公布参考书目,但根据往年考题和教授名录,大致上也能猜出考点主要集中于那些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高效地考取研究生,就要根据考试风格有针对性地复习。因此,历年真题和书单就是指明备考风向的灯。

具体而言,复习应根据不同科目的考察方式分为两种复习方式。第一种是能准确识别参考书目即考点来源的。例如清华617法学综合试卷的法理学和宪法学部分,前者主要来自于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后者考点主要出自林来梵老师的《宪法学讲义》。因而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这两本教材,取得这两门课的高分就不是难事。

第二种是不能准确识别考点来源的科目,例如861比较法总论和617法学综合试卷的民法部分。对于这样的学科,就必须加深自己的知识储备,答题时灵活地输出。故对于第二种科目,书单的重要性就较弱,因为知识可以来源于所有切题的书中,而所有这些掌握的知识,都可以在答题中帮您拿分。

【三】时间分配:

备考时还会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学习时间。我将其分为两点,第一是考研整体规划,第二是不同学科的时间分配。

之前就听说考研的准备周期大致在6-7个月。对于基础好的当然可以短一点,但对于我这种跨考生,应该不能再短。但同时,也不宜太长,周期过长了,不仅会忘记前期复习的知识,也会

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是从6月中旬开始为考研而复习的,总共准备了6个半月。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在6月中旬之前就不学习了。我的建议是,在6月中旬之前充分地熟悉和理解教材,明确复习方法,但无须有意地记忆、背诵。在6月中旬之后开始按轮次复习,这是就应当开始记忆,并且是重点记忆在前期识别出来的重要考点。

学习时间的分配肯定是要因人而异的,首要原则就是用最少的时间拿到最多的分。公共课的

复习要根据自己的基础而定,二战、三战选手和高考文科高分选手可以晚点开始复习政治,且少

花一些时间。而英语更重视基本功,六级能裸考600分以上的可以裸考英语一,六级在500分以

下的就应当提前开始准备。客观题的提升相较于主观题而已更为容易,因而应尽早背会单词,反

复地刷真题的客观题,并选择专门的阅读练习。

清华的法综应当有重点地准备。民法学和宪法学考点有限,出题风格稳定,因而记熟了所有

考点后各拿到45分应当不是难事。民法学则知识容量巨大,涵盖总则、合同、物权、侵权,今年还考了往年不考的家庭继承,甚至还涉及最新的中央政策。对于这样一门学科,考生不可能通过

重点学习某一部教材而拿高分,甚至也不用指望拿全民法这50分。只能尽量系统地学习,考试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正是因为三门课有如此之性质,我认为对法理学和宪法学的学习应优先于民

法学。在民法学上花多少时间就看你有多少时间富余。若法理和宪法拿到90分,即便没有充分准备民法,只取得了20分,那110分的法综成绩也足够你进入任何一个专业的复试。

法理学专业的科目四是比较法总论,这门课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考题难以预测,答案也不

可能是规范化的,因此想要拿高分讲究的完全是知识储备。150分拿135和110就能拉开25分差距,但想在法综或公共课拉开这么大分差肯定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在这门课上花了极多的时间。

在此,我要强调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因为今年题型和考点与往年相比变化很大,但我仍然取得了134分的高分,其原因就在于知识储备足够的大,看到任何题目都能自如地回答。加强知识储备

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

【四】老师的论文、专著:

教材与老师的论文、专著之间如何取舍?我的观点是,备考以教材为主,因为主要考点都来

自于教材,这是由研究生考试的深度和法学的包容性所决定的,不会考察你某一个具体的老师的

观点。因而所以一般性的教材更有益处,老师的论文、专著对初试的帮助非常有限。

但是,如果时间富余,还是建议有选择地可以看一些论文、专著,可以丰富你答题思路,尤

其是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你的知识储备,这对拿高分是有益处的。简言之,时间紧的看教材就能

保证你拿到相当的分数,但想拿高分,读点论文、专著也是有必要的。

【五】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效率。我根据法学考试的性质总结出了适合于我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我广泛地阅读书籍,深入地理解教材,搞懂书中的每一个要点。这个过程很耗费时间精力,甚至

要反复多次,但能够帮助你对这门学科有更好地理解。只有在这种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你才能

识别哪些东西是这门学科的重要考点,而哪些是不重要的。

其次,整理出考点,提炼出各个考点的要点。这些考点及其要点是要重点记忆的。教材内容

繁杂,不可能也没必要记下一字一句,但考点及其要点是可以记忆的。通过反复记忆,搭建起知

识框架,这就是你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迅速默写出来的骨架。

最后,不断地练习,如何从要点扩展成完整的论述。这个过程的基础就是第一步中的理解。

你只有充分搞懂各个理论的推导过程,才能够理解性地记忆,并在回忆起考点及其要点后自行展开。

上述学习过程是通过笔记来串联的,以笔记的形式摘录出考点和要点,在反复学习中完善笔记。并在备考后期舍弃教材,专门复习笔记。相比于教材,笔记的好处在于只有考点没有废话,

学习起来更高效;笔记比单一教材更为综合,能汇集多本教材的知识点。因此,整理一份好的笔

记是法律学科备考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前人的笔记能够较好地提高效率。一方面能通过笔

记快速搭建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能帮助你识别重要考点。有需要我的笔记的可与我联系。

【六】明理楼之战:

明理楼之战讲的是复试,在此介绍清华法理学专业的复试。首先,复试的形式是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公布于每年招生简章,法理学专业是考西方法律思想史,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题型

每年都在变化,考试重点也各有不同。今年考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内容考到了法

学流派、个别法学家、个别法学著作,还问了“思想史写作与法哲学写作有何异同”这样的问题。面试是单独面试。由来自不同专业的5位老师组成混合面试组,通常是你所报考专业的老师提问。

其次,面试的内容是很灵活的。一般会先让你自我介绍,然后从你的话中找问题。可能涉及

你个人经历、学习经验、专业课知识、兴趣爱好、毕业设计、时政新闻、学术观点等等等等,总

之天马行空,什么都会问。可见面试你几乎无法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思辨能力、知识储备和语

言组织能力就十分重要。学生应当提前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做论述练习。

再次,英语在面试中并不是十分重要。我参加的这组面试不分中文、英文,只是穿插进一两

个英语问题,甚至老师都是用中文提问的。我回答高老师的提问时讲了四五句话还没讲完,就被

他打断了,说时间差不多了。同组的其他同学还存在无法用英语回答就一句话都没讲的情况,但

最终也顺利录取,可见英文水平并不重要,各位不必过分担心。

【七】关于跨考:

我与其他录取的考生的不同之处是我的本科专业不是法学。我的成功经历可以成为跨考生的

借鉴,跨考顶尖法学院完全是可能的,只要准备充分。对于跨考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正式备考

之前补上缺失的知识储备和对法律方法的理解,因此要提前开始准备,将法学必修课都大致学习

一遍,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专业课。

清华法学院并不会歧视双跨生。首先,考研比较公平,就清华的1000分而言,750分是笔试,大家一样地答卷,老师匿名改卷,何怕歧视?只有250是随意性稍大的面试,但既然都已经面对

面讲话了,你是否有学识一问便知,如果有真才实学又为何要歧视你?何况法学院本身就有大量

老师自己本科并非学的法律。其次,清华北大这种学校法学院的本科生如果没有保上研,那么大

多会另谋出路,不会选择考研本校,所以竞争者多为跨校生,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是一视同仁了。【书单】

单和历年真题都能够帮助备考。因而在此列举我的专业课书单:

一、617法学综合试卷:

宪法学部分:

1.《宪法学讲义》(林来梵,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宪法学必看《宪法学讲义》,宪法学必看《宪法学讲义》,宪法学必看《宪法学讲义》,重要的

话说三遍。

2.《宪法学导论》(张千帆,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一星半:

必须要说张千帆老师的《宪法学导论》是很好的本科生教材,对掌握宪法学很有益处,但针对清

华的法综试卷那显然是比不上林老师《宪法学讲义》重要的。

3.林来梵老师的其他著作:

主要有《文人法学》、《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但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本科生掌握的部分已被

改写在《宪法学讲义》中,因而读读这些书可以扩展知识面、丰富思路,但对初试更为有用的内

容还是在《宪法学讲义》。

法理学部分:

1.《法理学》(高其才,清华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法理学必看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法理学必看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法理学必看高其才

老师的《法理学》,重要的话说三遍。

2.《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两颗星:

内容很全面,法理学入门不可多得的好书。邓正来先生极佳的翻译功底让这本《博登海默法理学》避免了中译本常有的晦涩、拗口的毛病,读起来很流畅。

3.其他法理学类书籍:

对非考法理学专业的其他考生,备考法综的法理学部分,以上两书完全够用了。对于考法理学专

业的,那当然是尽量多地阅读各类法理学书籍,在复试中也会有益处。

民法学部分:

如前所述,民法学内容实在是庞杂,不可能仅靠一两本书就掌握全部内容,也不能指望答对所有

的题。到底花多少时间,个人认为应当取决于复习好其他各门之后,还有多少时间富余。至于备考,以一本大部头为主线,辅以各细分学科的专门教材,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率。清华初试改考

法综之后,往年主要出总论、合同、物权和侵权,并且分值分布大致相等。题目的难度上与改法

综前民商法专业的民法专业课试卷相比是有所降低的,婚姻继承部分也不再考察。但今年一反常态,出了婚姻继承,而且考了最新的中央政策。因此,想详尽准备民法学,难度进一步加大。

1.《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市面上主要的大部头,我最喜欢的是《民法原论》,繁简得当,又兼顾规范与学理。马俊驹教授

本就是清华荣休教授,这本教材是他毕生心血之一。当然,不喜欢这本书的话自然也能找到不少

替代品,其中以王利明、王轶、杨立新、程啸四位教授合著的《民法学》为佳。不推荐魏振瀛教

授主编的《民法》,此本教材过于陈旧,学理性也有所不足。

2.《民法总论》(梁慧星,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本科生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总论部分看梁老的这本就够,深入浅出,可读性也很强。此外,清华

诸位老师亦有合著《民法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一部,质量也属上乘,但有着合著的通病,

繁简的程度、对法条的理解、语言的风格均无法保持前后一致。个人认为不如梁慧星教授的《民

法总论》。若学有余力,参考龙卫球教授的《民法总论》和朱庆育教授的《民法总论》对丰富学

理知识而言再好不过,二者都是民法总论的体系书,但其实法综要不了这个深度。

3.《合同法总论》(韩世远,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学合同法最好的书,但因为只有总论没有分论,所以还需要参考其他书。可供选择的有崔建远教

授主编的《合同法》,崔建远教授独著的《合同法》,以及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债法》。

4.《物权法》(崔建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很好的物权法教材,准备法综看此书正常排版部分即可,延伸阅读或详解部分深度事实上超过了

对本科生的要求,可以用以丰富思路,但没必要都记下来。

5.《侵权责任法教程》(程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程啸教授的初阶侵权责任法教材,写得很简明,语言也很流畅,掌握本科生难度的知识,看这本

书就可以了。学有余力可以参考程啸教授的进阶侵权责任法教材,法律出版社的《侵权责任法》。

二、861比较法总论:

1.《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克茨,中国法制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这本书中文版刚刚再版,对于比较法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入门教材。高鸿钧老师也是这本书

的译者之一。

2.《大陆法系研究》(叶秋华、王云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法系论是比较法的重要内容,虽然今年考题重点不在这部分,但个人认为重要程度不减,因为你

的主要知识构架是必然包括法系论的内容的。其中大陆法系又是法系论最重要的一支,这本书在

相关教材中我认为最佳。

3.《英美法原论》(高鸿钧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英美法系的入门教材中个人认为这本最好,但内容相对庞杂,难以全部掌握,可以挑重点地看。4.《外国法制史》(由嵘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比较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外国法制史,这本书也以法系为编,逐一论述,内容详实,可资参考。高

鸿钧老师也是这本书的著者之一。

5.《比较法学》(刘兆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两颗星: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是很丰富的,对于比较法的学习很有益处。但我认为有一点必须批评,这本

书的很多东西摘抄自其他教材、专著,但未规范引用,也未注明出处,这种学术态度是很差劲的。

6.《英美法要论》(李培锋,上海人民出版社),推荐指数两颗星:

《英美法原论》之外,这本书是学习英美法系的良好补充。

7.《比较法学读本》(高鸿钧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一颗星:

主要是选摘和论文集,看遍了其他书那也就没必要看这本读本,但无暇看太多书的情况下,看看

读本也是不错的。

8.论文:

高鸿钧老师、赵晓力老师、鲁楠老师等的论文对本科目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这门课知识量实在是巨大,除了比较法的方法论和法系论以外,应当尤其关注中国法制现代化与

中国法的当代问题,此外还有法律全球化等理论。我读过的书还有郑祝君的《比较法总论》,何

勤华教授、王人博教授、朱景文教授等的著作等二十余部,实在是无法一一列举,但也未必每本

都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在出题较为灵活的情况下,必须多积累知识,因此并非说一定要看我列

的这些书,你有更好的选择也肯定是可以的。在此基础上多多思考,试着围绕各个主题做些论述

练习,考试时方可挥笔自如。

三、西方法律思想史

1.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霍布斯、孟德斯鸠、洛克、卢梭,到耶林、萨维尼、梅因,到边沁、奥斯丁、凯尔森,再到哈特、罗尔斯、富勒,阅读法学家、哲学家的原著可以培养你的法学思维,丰富答题思路。但是,这些阅读应当在考研备考周期以前进行,进入了备考阶段,就已没有充足

时间让你阅读原著了。

2.至于专门针对清华法理学复试中“西方法律思想史”这门考试,可以选用《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严存生版《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版《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史彤彪

版《西方法律思想史》等书。备考复试应重点复习教材,此时没有时间看原著。但考试所涉猎的

范围还是超出了我的准备范围,名词解释题甚至遇到了完全没看到过这个名词的情况。所以各位

还是尽早开始准备,别等出了初试成绩,更不要等出了复试名单再开始复习。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

清华建筑学近年考研真题——建筑学 200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 中国建筑史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典建筑演变与下列哪个因素一般没有因果关系?( ) a.朝代的更替 b.文化中心的转移 c.建筑工具的进步 d.中外文化的交流 2. “小式”建筑是指( ) a.不用斗栱的建筑 b.不用斗栱控制的建筑 c.用斗口控制的建筑 d.斗口最小的建筑 3. 北京故宫三大殿斗口等级为( ) a. 二等 b.三等 c.四等 d.四等以下 4. 我国古代从()开始就已经开始建造佛塔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魏晋南北朝 5. “东西堂”制度()朝时期开始的? 6. 在建筑设计中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始于哪个朝代? a.隋 b.唐 c.五代 d.宋 7.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是由谁最早传入中国的?( ) a.马可波罗 b.利马窦 c.郎士宁 d.墨菲 二.填空题 1. 现存古代最大的两座木构殿堂是( )和( ) 2. 宋代用材制度中,“材”与“份”的基准分别为斗拱的()与()。 3. 中国古城中建都最多的是( ),保存最完整的是( ). 4. 我国的琉璃瓦技术是()时期从()传入的。 5. 古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清代的斗口分为()个等级。 6. 广东中山纪念堂是()设计,属于()风格 7. 上海国际饭店属于( )风格,设计者是( ). 8. 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最早的石塔是( )。 三.作图题 1. 五踩溜金斗栱侧立面 2. 独乐寺观音阁 3. 北京故宫平立面 4. 应县木塔立面 外国建筑史 一.选择题 1.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是指( )

a. 古代希腊,罗马建筑 b.学院派建筑 c.17世纪法国宫廷文化支配下的建筑 d.19世纪以前的古代建筑 2. 下列哪一点不是古代西亚建筑的特点? ( ) a.砖的应用 b.拱券的应用 c.平面对称布局 d.建筑多建于平台之上 3. 下列各种形式的拱顶哪一种不是古罗马时代的?( ) a.交叉拱 b.十字拱 c.棱拱 d.抹角拱 4. 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由_____设计.( ) a.米开朗其罗 b.伯拉孟特 c.布鲁乃列斯基 d.帕拉第奥 5. 文艺复兴时代著作<<建筑五柱式>>的作者是) a.阿尔伯蒂 b.帕拉第奥c维特鲁威d.维尼奥拉 6. 下列建筑师谁不属于新理性主义学派? ( ) a. 罗西 b. M.博塔 c.波多盖西 d. R.克里尔 7. “光明城市”是由______提出?( ) a. 赖特 b.柯布西埃 c.霍华德 d.格罗皮乌斯 8. 芝加哥学派产生于( ) 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二.填空题 1. 古埃及的”玛斯塔巴”用于( )用途. 2. 古波斯的波斯波里斯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有(百柱厅和中央接见大厅) 3. 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 )柱式的代表. 4. 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建筑在屋顶结构上的区别在于一个采( )结构,一个采用( )结构. 5. 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当时的( )(地名),即今天的( ) 6. 举出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哥特教堂各一例( ),( ),( ),( ). 三.画图题 列举下列建筑师近10年内的作品各一例,以简图示之 1. 皮阿诺(Renzo Piano) 2. 盖里 3. 罗西 200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 中建史 一. 填空 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 仔角梁起翘属于( 嫩戗发戗),戗脊起翘属于(水戗发戗). 秦始皇陵底边边长达()米,这种陵体在汉代称() 匠人营国制度出自( ). 中国近代复古主义思潮源于( )大学 张涟是( )代最著名的造园大师 琉璃瓦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应县木塔上下层柱间采用( )造,塔内实际有( )层 二. 选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博笔记内部资料参考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博笔记内部资料参考书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7人,含深圳研究生院1名,美术学院不接收非脱产考生。下设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专业。 艺术学理论专业下设一个方向,尚刚、王敏、李砚祖、李静杰、邹文、张敢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李砚祖教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美术学专业下设一个方向,李象群、曾成钢、冯远、苏士澍、魏小明、李睦的美术学理论研究。李象群、冯远、苏士澍、魏小明教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设计学专业下设一个方向,史习平、林乐成、李正安、何洁、杨冬江、马泉、李当岐、严扬、王建中、吴冠英、宋立民、黄维、韩美林的设计学理论研究,马泉、李当岐、严扬教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黄维教授为深圳研究生院导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韩美林导师的课不要笔试,初试为材料审核,考生需提前准备个人作品集(规格为16开),连同其他报名材料一同提交。审核通过者方可参加综合考试。综合考试为专业论文和面试,面试含专业设计(手绘)。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二、考试的科目 艺术学理论: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9专业基础③501综合考试。 美术学: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9专业基础③501综合考试。 设计学: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9专业基础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 尚刚,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术主张:学术研究集中在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对南北朝至元,特别是元代和隋唐五代心得较多。主张以尽可能全面的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互相补充、互相解说、互相阐发,以建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期望在求真的基础上,努力求解,以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既有资料依据,又富学术深度的归纳。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研究》(教育部课题)、《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研究》(全国艺术科学课题)、《清史·图录·文艺卷》(国家清史编篡委员会课题),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两项科研课题,其中,《中国现代手工艺的发展研究》为全国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科研与教学成果5次获得北京市、教育部、文化部政府奖励,负责的中国工

2016年清华高分子材料考研成功心得

2016年清华高分子材料考研成功心得 哈哈,考上了哈,说一点建议好了。我对复试印象比较深哈,因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紧张呢。今年复试比去年晚了几天呢,一直等到了3月中,急死我了。然后就是复试啦: 一.首先是自我介绍的,用汉语哈,3分钟左右吧,一般都不会超时的 二.根据你的自述和上交的材料,导师们会提问啦 说一下建议吧: 英语:我觉得英语的复习方法是理解单词,会分析句子,做好真题就行的。我记得老师说过单词和句子分析能力决定你的英语底子呢。 单词我是用的词根词缀记得呢,这样比较快哈。可能有同学不知道词根词缀法吧,我也只懂一点点,我说下吧:sense是感觉的意思的,consent就是同感的意思(因为con前缀是共同的意思,共同的感觉就是同感的),resent就是反感(re前缀是反),还有insen sitive,presentiment ,hypersensitive,senseless好多好多呢,额,我记得考研里关于se nse的有十几个,考完试只记得这几个了。词根词缀就是通过一个词根,然后加上前缀后缀变出好多好多单词的,对快速记单词很有效的哈。 长难句的话,会找句子主干就行的,就是找出其中的主谓宾,用括号把从句成分括起来,这样看句子就很清晰啦,新东方唐静就是这么教的呢。然后就是做真题的 数学:我觉得大学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不好理解,但考研数学题目考法很固定的,所以呢理解了数学的本质之后,做好历年数学真题,数学考120也不难的。 我举个例子吧,复习开始微积分第一章就是算各种极限。很多同学上来就是洛必达的,但是考研题很多用洛必达是不行的啊。我觉得得先明白极限的本质呢,极限的比较就是看趋近的快慢,相当于无穷小的比较呢,我看到同学的参考书上求极限有十几种方法呢,看得晕死了,张宇老师说过方法太多就是没方法的,只要是看趋近快慢,就用泰勒展开,考研题一般展开到3项,泰勒展开后上下比较,极限题就算出来了啊。 其他的章节也是类似啊,反正懂了每章的本质就好做题的 物理化学:清华物化的特点是厚基础,重分析,不容易考高分的。考完后很多题都能找得到出处呢。好在原题偏多,所以做好历年真题,我觉得是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专业课知识量是最大的呢,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看看历年真题再去复习就比较好,这样的话范围就少了好多的。物化名词是演绎型的,就是说是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比如说焓,熵,吉布斯还有很多很多,不好理解的时候推导下数学就能明白的。 14,15年清华物化和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呢,所以要根据最新的真题复习呢,因为这2年的题就代表了命题老师的思维变化呢,你得跟上出题老师的思路呢。比如说15年清华物化新增了考纳米颗粒和高能表面等概念,这在以往的真题中是没有的。还有14,15年都新出现的选择题,还有15年没考相图题,新增的滴定时电位变化的大题等。 专业课内容很多,但充分研究了近3年的真题后,你会发觉范围就少了很多,这样复习起来就很轻松,也很有方向啦。所以一定一定要认真研究真题呀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15级建筑学,今年2020考西安交通大学,总分300。政67英52专一105专二76今天是3月18号,现在在准备调剂,但是这个总分比较低,不好调。专业课二不是快题,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其我之前已经看过往年的真题,也做过相关的题,今年的题感觉也挺简单,没有难度。,结果分数这么低。,之前看到另一个也是80多,所以感觉有压分,希望大家慎重报考。而且往年录取中一般都是学硕调专硕来的。学硕保送多,感觉可能就是看你本科好不好了。所以再次提醒报考要慎重。有很多学校建筑学没过评估,但是也招建筑方向,这些学校会简单很多。可以看看这些学校,比如广东工业的土木水利,贵州大学土木水利,之类的。 虽然大家都想考名校,但是还是有风险的。,,,, 我的贴子就当作反面吧,成绩太水,但希望可以帮助今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少走些弯路。(文章比较啰嗦。)考研算是我刚上大学就有的念头,原因是对高考成绩的不满意,又不想再读一年。但老实说,大学几年,不管是完成专业作业,还是其他,都抱着过了就好的心态,虽能理解自己,但着实可惜,但考研的念头却未曾熄灭。既然要考,就要做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真的会遇到很多事。首先是学校的选择,考研首先是一场信息战,前期一定要找好资料,大家都是奔着专业名校去的,以我们建筑学为例,老八校,新四校,过了专业评估的,或者沿海发达城市都是首选,比如深圳大学,每年算上保送的(我们学校没资格),每年录取100多个,但考试的就有4,5百个(具体忘了,

官网有数据可查),竞争激烈,而且由于生源好,深大评卷是压分的,及所谓的水区,旱区,同样的分数,不同学校,成绩相同,含金量不同。 我们前期首先要去研招网上查 1.想报考专业的开设学校,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你调剂时不会介意是什么学校,想的都是有学上就好),然后去开办这些学校的官网,查往年录取名单,这个都会有,(若没有,可以去考研帮等网站,app查),根据考生考试编号前5位,(即报考学校)和招生院校代码(网上有excel表格汇总,查起来还好,不麻烦)看出一志愿和调剂的学生分别有多少,看看调剂的学生一志愿是哪里,但注意,这只是他报考的学校,不是他本科的学校,本科说不定很差,,, 2.查往年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看看具体考什么,参考书有什么(有的直接给出复试科目了),因为专业课除统考外,都是自己命题的,也就是说,不同学校考的题是不一样的,难度也不同,比如我们建筑学,一般初试考建筑史和快题,但有的学校初试不考快题,有的建筑史是综合了建筑物理,建筑构造等,因此,一定弄清考什么。 3.我现在在准备调剂,最大的感受是,难,因为除了34所自主划线学校外,你一志愿过国家线的话,有很大机会可以参加复试(这要看招生计划,和计划录取人数,很多学校出成绩是会给个成绩排名,你结合下你的排名,招生人数,往年数据等,就可以估计出能不能进复试)(步骤是这样的:1.先出初试成绩-2.一个月左右34所出复试线3.国家线公布 4.34所复试 5.预调剂系统开启, 6.调剂系统开启 7.普通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考研心得

考研专业课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1) 第一讲清华大学材料系综合信息介绍 一.系专业信息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全国学科排名前茅,研究生培养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博士点和硕士点,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系中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极富创造力而又为人师表的强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关于各位导师的情况,在材料系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005671900.html,/上有详细说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先了解一下。在硬件方面,材料系拥有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为进行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微观结构分析及性能特征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与国际学术的交流频繁,为准备出国留学的有志之士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想一个人在优越的平台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其能力。我相信材料系可以给大家提供这个平台,同样,这也将会是大家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二.历年报考录取情况 作为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大家应该都知道清华材料系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因为他的实力,使其成为全国材料系考研的热门。 由于她的特殊性,校内保研直博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名额,导致其对外招生名额相比于其他学校,可以用极少来形容。一般来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10:1。录取人数上从06年的18个,到07年15个(最后录14个),再到08年14个(最后录16个),可以看出,官方公布的招生名额有递减的趋势,但最终录取人数可能会根据生源质量有所微调。比如07年由于数一难度较大,再加之专业课改革,使总体成绩偏低,成绩的偶然性偏大,生源质量有所降低,系里抱着清华研招宁缺毋滥的原则,从公布的15个减至14个。 招生人数少是少,但并不是没招。大家要报着必胜的信心去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拥有自信,你就会是众多考研高手中的最强者。 订阅收藏考研专业课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 三.出题老师情况

有关清华美院考研的常见问题

有关清华美院考研的常见问题 ★应届生考考清华的工业设计的研究生要准备什么 你现在需要准备的就是收集考研资料、信息。确定报考方向(工业设计分为三个方向:交通工具、产品、设计方法论),坚定考研目 (多给自己找考清美的理由,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坚持长久)。 参考书目都准备好,英语、政治就不说了,主要说一下专业理论,两本书杨琪的《艺术学概论》和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当然清华以前还有指定的辅助参考书像甘霖的《美学新编》还有王宏建的《艺术概论》,这些你都可以准备,也 可先翻阅一些。 其实现在最重要的是英语的基础要打牢,比如英语单词,还有英语的真题,我当 时就是觉得背诵真题最受益很管用。 政治不用着急,暑期开始就来的及。 专业设计你应该开始训练一下,先从线稿开始联系,临摹或画实物,把线条的基 础打牢,以便之后上马克笔训练容易。 最后提醒你一定要把力量平均分配,不要开始过于努力到后来没有干劲,松懈下 来。平稳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清美的美术学实力怎么样?比央美国美如何?难度大不大?就业怎么样?都 要考哪些科目? 央美、国美要强一些 难度都一般就业面比较窄 考艺术概论、美术史

★跨专业考试,大家觉得有戏吗?听说清华美院只要英语好,专业好过,是这样 子的吗? 跨专业考试的难度会比对口专业的考生难度大,但是这也是相对的,因为有美院案例看出跨专业的也有考第一名录取的,其实英语应该学好,因为考入清华有好多国际交流都是英语,如果太差了,会影响你学习。其实考试更注重的是专业,英语只要过线,到复试的时候基本上是不怎么考英语的,复试现在的口语考试和面试放在一起了,基本不用准备,非常简单。但是复试中的专业成绩会起非常大的作用。换句话说英语是一个门槛,专业才是王道! ★我才大二,不过我打算现在就开始准备。我是学视觉传达的,我要是考清美的话,是不是报平面设计研究比较接近一点呢~我应该看那些书呢,还有专业考试是手绘吗... ...找导师要怎么找呢,找了有什么用啊~ 我不知道你们学校具体视觉传达偏重于学什么课程,这里有个介绍装潢系的你现在不用太着急,即使是你想现在准备政治,专业理论什么的到时候也会忘,我的建议是有时间一定要先把英语搞好,起码过了六级,然后考研时不会因为英语太占时间。专业考试有手绘,还有专业理论两科。找导师没必要这么早,如果你能力很强,有好多优秀的作品,或者是获奖作品,你可以提前见导师。如果你专业平平,还是建议你过了初试再找导师比较合适,到时候你可以到系里面去找,预 约老师。 陶瓷系: 62798932 地址:C208 装潢系: 62798135 地址: B238 环艺系: 62798930 地址:B336 染服系: 62798133 地址: C412 信息系: 62798934 地址:B435 工业系: 62798138 地址: B437 雕塑系: 62798937 地址:C103 工艺美术系:62798827 地址: C308 绘画系: 62798936 地址:B503 艺术史论系:62798820 地址: B303 基础教研室:62798829 地址:C502

2021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备考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英语的复习,先跟大家说一下我自己使用的参考用书:单词书,我使用的是《一本单词》,里面的单词很全面,而且分类很细致,适合单词不扎实的同学,真题的话,我是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当然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建议大家可以报蛋核英语的课程,里面的老师会带着我们理清复习的大方向,这样对于我们制定计划都很有帮助,以上资料大家可以搜索蛋核英语和木糖英语的公众号去了解。 政治复习的话,大家都知道紧跟李凡老师的步伐,不用开始的太早,还有他的李凡《政治新时器》的全套书,非常好,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很全面,听他的课真的是有趣,他也是超级厉害的,政治的话我后期就是看真题,关注时事政治,总结答题思路,在做题的时候把握时间,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总结在错题本上面,方便自己没事的时候看看自己知识点薄弱的地方。 专业课一定要记笔记!一定要记笔记!一定要记笔记!在暑假之前,看熟课本上的内容。暑假期间,形成自己的笔记,或者参考你买的笔记形成自己的笔记。9月份之后,就是不停的翻看,背诵你的笔记。 “笔记”是什么?我刚开始想要考研的时候也不太明白,是应该自己总结呢,还是应该参考别人的呢?其实我觉得,笔记就是一个把书进行整合归纳,把书变薄的过程。应该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框架,这很重要。好比你的脑子是一个书架,重点不在于你往里装了多少书,书是装了很多,但是非常凌乱,没有体系,到最后考场上想用的时候写不出来,找不到,那相当于辛苦记得东西没有转化成分数,这是很可惜的。所以我觉的框架真的很重要,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背了半天,合上书一想,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就是因为你没有框架,脑子里一团糟,那肯定是想不起来的。 笔记应该是你总结出来的最后应该记在脑子里的东西,把书变薄,只留下你需要记住的东西。所以笔记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把握上,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买来的,只要总结的是重要的知识点,是经常会出题的部分,就可以了。基本上后期专业课,你就会一直和笔记打交道了,就是在不停的背、忘、再背、再忘中度过。 基础一定要重视,初试的时候比较侧重于考察你的知识结构,也就是你需要

202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考研经验专业指导最齐全必看

2020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考研经验专业指导最齐全必看 关于考试内容 共进行四门学科的考察:政治、英语、史论(专业一)还有服装手绘(专业二)。对于政治、英语来说,每个基础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复习。我的政治是在9月开始复习的,前期只需要把知识点理清,主要针对选择题。 参考书: 史论:史论主要是三本书,《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这三本书一定要背的非常熟,并且根据新祥旭辅导班发的资料总结了适合自己的重点合集,我在9月的时候,已经总结好了一本分类重点。每天花3小时来背重点,并且把真题做了三遍,每年的考题其实都会有之前真题,所以真题对复习帮助挺大的。 相信大家也知道了今年的复试题目,考察的方向更加注重专业性,所以还要关注平面打版和立裁。史论的指定参考书和新祥旭辅导机构的资料配合使用会更好,另外要多看一些专业相关的论文和拓展性知识。 手绘:手绘的话,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办法,只能是多练了,效果图和制版都比较重要,但是二者比起来,效果图更重要一些,因为效果在

卷面中占主要的位置,比重也比较大,而且清华也比较重视效果图,手绘书籍的话,比较推荐《服装人体素描》,平时也经常在B站看大牛的手绘视频,behance上也关注了很多服装插画师,平时也会买杂志,关注上面的款式,这些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手绘方面,人体以及线条练习至关重要,我临摹的是肖文陵老师的《服装人体素描》,整体的手绘风格要干净利落。服装制版我用的是刘瑞璞老师的《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立裁方面可以看看东华大学出的一系列书籍和视频。 练习手绘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慢慢适应考试时间。手绘要精致,不管是线条还是细节都要注意。可以做一些专题练习,人体比例、线条、五官发型、鞋子、饰品、各种风格、各种年代的服装都要练习到。对于服装的设计感和配色也不能忽视,练习的同时要多积累素材。考试时间有限,加上紧张的心情,会感觉到时间过得更快,所以不能花太多时间再思考款式、配色。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22所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武汉理工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化学工程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等。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5个研究方向: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研究方向:01 光电功能高分子,02 高分子自组装,03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04 高分子表面与界面,05 高分子物理化学与新型材料,06 软物质纳米结构的自组织过程,07 精细与功能高分子,08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09 超分子聚合物,10 医药高分子材料,11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12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13 相变蓄能材料,14 高分子结晶,15 微纳结构高分子复合功能体系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专业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化学工程系研究生招生材料审查组对全部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阅,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名单,通知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材料审查流程: 每份申请材料至少3 位评审专家逐一审核,百分制打分,并取平均分,如有分组将对各组间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最终成绩由高到低依招生计划最高按1:2 确定入围综合考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心得 一转眼16年的复式结束了,总分378,专硕第五,喜悦之余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坚定自己的目标,认真复习。我觉得找到一个好的复习团队即研友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方法互相鼓励等等,我们一起复习的九个人,八个过了初试,最终六个过了复试,我们一起复习的氛围很好,真的想感谢很多人,不废话了。重大建筑学除了英语和政治以外,就是建筑学基础和快题了,我就分开说了。 一理论复习 我理论考了124,一块复习的有理论135的,是今年理论第一,理论课考试较快题而言分数不易大起大落,只要复习认真,我觉得100分以上是可以保证的,但自15年理论课改革以后,复习难度明显增大,历史和构造相对于以前单独出题来说难度并未降低。 建院官方未给出考研书单,理论改革目前只实行两年,以下书籍均为我根据自己真实复习经验而列。下列书籍均有阅读且多数做过读书笔记,并对自己的考试确有帮助。 由于设计原理的广泛性,列再多书籍都无法保证涵盖考试全部内容,切勿将以下书单信奉为神。 必备书籍: 历史:《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下文简称《中建史》)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清华大学陈志华,下文简称《外建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罗小未,下文简称《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下文简称《图说》)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下文简称《图说》)构造:《建筑构造(上)/(下)》(重大最新版,即第五版) 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下文简称《组合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公建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住宅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卢济威、王海松,下文简称《山地建筑》) 《城市设计》(王建国)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第一分册·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 计》(下文简称《一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文简称《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下文简称《通则》) 补充书籍: 历史:《华夏意匠》(强烈推荐)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东南理论必考书籍,下文简称《批判的历史》)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视频(会以百度云形式分享给同学) 网易公开课、各类纪录片以及其余建筑史类书籍(时间充裕再看)构造:《建筑构造(上)/(下)》(东南大学版,重大版有些地方解释不是很清楚,可参考东南版本相互补充理解)

清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经验分享

清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心得 清华大学是每一个学子的梦,于我来说也是一样。今年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历时两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踏进清华的校门,不再是那个遮遮掩掩,为了进校门绞尽脑汁和保安周旋的卑微少女了。 清华美院也是每一个艺术生的梦,相对于有的一些学校的排队现象,清华是非常公平公正只要你努力到了就能看到希望的地方。本科对于出身普通一本院校的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结果。感恩。 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这一段,因此想把一些可食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复习还在迷茫状态的同学有所帮助。 清华美院绘画系考试一共四科,英语,政治,以及两门专业课,包括中外美术史和造型基础。 公共科目方面大家可以去知乎和微博上多多的搜一些考研大牛的经验贴,她们的分享都是非常详细的,多看几篇,然后根据自己能够适应的方式去规划。简单的说一下我的经验吧,政治我是在网上找的免费的视频资源,跟着过一遍之后自己做题(几千题小黄书之类都有做),最后报了小美院押题班,与我来说已经足够。英语方面只买了一套真题,我是用铅笔做题,反反复复一共做了7/8次吧,都是擦了再做,这样子,简单报了一些阅读老师的课程和作文。重点是在专业课的复习,因为清华非常重视专业课,因此对于两门专业课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美术史方面,除了特别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重点,其实还是有套路存在的,比如近几年的考题更偏向于哪个时期,哪个方面等。对知识点的把控也需要有条理有逻辑的去记忆,根据时间线,画派,特点,或者国家等,如此分类总结,知识点会更容易被联系起来,背诵起来会事半功倍。造型基础就需要大家认真画一些半身素描,避免手生的情况,但也要避免高考的那个套路去考试,老师不太喜欢套路性的东西。最好是能体现自己的想法和对造型的理解,老师会更喜欢这样有独立想法的学生。 专业课的考试时间都是三个小时,其实是非常紧凑的,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背诵大量的写,定时自我考察。可能看起来很难,但是以个人的经验和经历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肯用心,肯努力。 大致的经验分享就先讲这么多,希望大家都能上岸成功,金榜题名啦! 快到清华美院的碗里来 ~ 在学习中的一切投入在成功后都是浮云,考学是一条艰难的路,所有的过程都无人看到,唯有结果是确定的,如果希望这个结果是100%通过,那么小美院将是唯一选择。(二战三战不可怕,却不可取,一年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时间,时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衷心希望可以一战登岸!) 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清华毕业生团队专注美术、设计、电影、戏剧等考研研究培训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

2021清华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的点点滴滴我现在还是铭记于心,今天和大家聊聊考研的复习方法。 对于六级一直在三百分徘徊的我来说,英语考了60分还算可以,一个方面是因为没有发挥好,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底子实在差,考研那次六级考了500+,全靠阅读拉分。其实对开始的晚的同学而言,最难的就是英语了,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的科目,无法在短时间内突击。我分享一个勉强算是在短期内考研英语速成的方法吧,单词+背阅读。 单词用的《一本单词》,单词要一直背,坚持到考试的那一天,可以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画个表格,这样背效果更好。由于我时间紧,记忆单词的都是放在晚上睡前这段时间,不背完当天的单词坚决不睡觉。 真题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的价值非常高,尤其对阅读。近十年英语真题阅读四十篇一定要背,有时间的同学可以背完再默写,这是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英语水平或者说考研英语成绩突飞猛进的办法。这个过程相当艰难,我差不多两三天才能背完一篇,直到九月份才把真题背完,等文章完全弄懂,再去琢磨选项。 作文自己背背模板,结合背的阅读里的好句子,综合一下背背再默写,差不多就可以了。蛋核英语的课程关于写作部分也可以看看,详情可以关注以上提到的公众号。 政治成绩还不错,就说一下我看的书吧。用的李凡老师的标配《政治新时器》一套,个人认为各种易错点总结比较精炼。后来考前各种配套的习题卷子就是刷选择题,市面上的题层次参差不齐,不必纠结于对错,关键是保持题感。大题就是背买的资料里的大题,不要光死记硬背,总结几个关键词去记忆。总之政治复习的话不需要太早,就是多读多背,这东西估计有时候还是要靠政治觉悟的,而且时事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我这次的分数主要取决于专业课,要想拿高分,主要取决于专业课的成绩。虽然说阅卷老师较严,但是压分我没感觉。只要有复习技巧,即使本科学校差,只要有了复习的思路,想拿专业课的高分还是不难的,毕竟还是应试考试。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掌握。

清华建筑学考研参考书及初试科目

清华建筑学考研参考书及初试科目 清华建筑学考研——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清华大学共设有15个学院、55个系,教职工总数7186人,其中教授1262人,副教授1814人,教师2923人;在校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在学学生人数35369人(含留学生1765人),其中本科生14285人(含留学生886人),硕士生14090人(含留学生754人),博士生6994人(含留学生125人)。 作为清华大学下设的15个学院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目前,学院设有4个系、9个研究所、1个中心、3个建筑和规划设计实践基地、3个省部级实验室。此外,跨院系成立的科研综合体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依托在建筑学院。 自1992、1995和1998年中国相继实行建筑学本科、建筑学硕士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本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均连续以优秀级通过评估。 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两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这两个学科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一级重点学科。 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CDGDC)进行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2008年再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 清华建筑学考研院校现有在职教师10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50人,讲师21人。其中外籍教师4人。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杰青”1人、“百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师中85人具有博士学位,约占教师总数的80%;67人拥有连续半年以上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约占教师总数的63%。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好,理论基础和基本功扎实,热爱教学和学生,注重教书育人,富于团队精神,形成了严谨求实的院风,近年来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活力,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清华建筑学考研参考书目及分数线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64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或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或513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或802建筑物理 清华建筑学考研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 分) 专业课二(满分 150分) 清华建筑学考研初试指定参考书《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英]杰弗瑞.杰里柯苏珊杰.里柯译者:刘滨谊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等

202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有学妹问我考研难不难,应该怎么复习,这边我整理了考研相关,分享给大家。 我英语基础还可以,四级600+,六级也近600,而且一直喜欢看英语背单词。考研期间背的《一本单词》,每天看半个小时热身,一共看了两遍,后期把难词易混词挑出来整理了一下。真题我只做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发现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内容很详细。为了强化阅读,关注了蛋核英语和木糖英语微信公众号,里面课程对阅读的讲解很实在,然后去二刷了真题。 后来没有题做了,就把错的多的文章拿出来全文翻译,把不认识的单词背了。关注历年真题才是王道。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就是英语作文,我背了几篇真题作文,然后蛋核英语课程里也有关于作文的讲解,背的里面的模板,加上自己积累的句子,就OK了。 除了真题之外自己没做过其他模拟题,如果真题刷遍数多了,在最后可以选择做模拟题,根据同学的经验,模拟题质量不敢说,能达到保持题感,模拟考场的作用就可以了。 政治的题型是选择题(单选+多选)、主观题,因此重点放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主观题自己多背背。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①7-8月:整体感知政治框架。暑期我开始看李凡老师《政治新时器》一套里面的知识点,对政治的四个模块有个整体了解,列出简单的框架图即可。 ②9-10月:有意识地识记知识点,训练选择题。再次看政治讲义,配合练习题,每复习一章隔天做一章选择题,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看完马上就做其实是检测不出你真实的掌握情况,隔天再做可以自测并再次复习昨天的内容,一开始可能错很多,你会发现政治的考点很细,甚至书上都没有,所以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并且积累错题中的知识点。在更新了政治大纲之后,可以根据政治大纲再对政治进行滚动式复试。这里想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注意把一些易混淆的点和错误点整理出来进行区分复习会比较有效。 ③11-12月:感知主观题模式,背背背。反思了一下为什么我的政治分数不高,我觉得主观题方面失分会是比较严重的。首先我一直到11月底才开始看主观题,这是非常错误的示范,个人认为考研政治的主观题和高中的主观题还是有些不太一样的,答案不是那种很有套路而是比较发散的,太迟看主观题会来不及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距离录取名单公示,已经有差不多有2个月了,回首这一路征程,百感交集,充满了疑虑、不自信、焦躁等等,好在学长学姐及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得偿所愿,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为了让考清华的学弟学妹不在那么迷茫,鄙人特此整理一篇考研经验以飨学弟学妹! 清华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涉及到政治、英语一、建筑学史论、快题设计四科,公共课占比为40%,专业课占比60%,由此可见,专业课还是挺重要的。今年建筑学的复试分数线定在了370的总分,小分线是50、90,今年参加复试的有5个人,最终名额就只剩下1人,所以这个还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备考复习,初试和复试都不容小觑!下面就将我当时备考的时间节点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择其精华! 政治:政治这科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的,恰逢考试大纲出来,就买了一本红宝书还有肖大大的一套资料书,还有网上的视频课程,一边看一边做肖大大的1000题。到了后期就主要是以肖大大的8套卷和4套卷为主了,疯狂记背,所以政治压力不大,要相信自己! 英语:个人感觉英语还可以吧,前期还是以背单词为主,利用朱老师的恋恋有词,反复滚动记忆,与此同时还要每天至少要做3套考研真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做近10年的考研真题,建议大家去用黄皮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了,可以跟着新祥旭老师学学阅读理解,毕竟得阅读者得高分。到了后期,大家可以买一本高分写作预测20篇,把这20篇全部背完,你的写作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够用的。 下面就主要来讲讲专业课的备考经验,市面上的经验贴是在是太少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清华建筑学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快题设计部分,需要在6个小时里面完成2张A1图纸设计及其上色,对于快题设计的熟练程度相当高。清华今年的快题考的是4000㎡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每年的题型都相对比较稳定,但在环境的限制上每年都会有变化,灵活度也逐年提高,今年也不例外,比以往更加灵活。清华的快题相对其他学校考察得更加综合,既考察考生对场地条件的处理,还考察对功能的组织。 355建筑学基础,我在新祥旭联系到了学长学姐,他们给我推荐了一下参考书目:《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2018年清华材料学院考研复试科目复试通知复试数线复试经验

https://www.360docs.net/doc/005671900.html, 2018年清华材料学院考研复试科目复试通知复试数线复试经验 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基2017年复试资料,整理相关复试参考信息如 下,仅供参考: 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035 材料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全日制)低维材料与纳米结构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 一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容:X射线衍射基础、金属02(全日制)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 及材料改性838 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或材料及性能、结晶化学(含 839 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固体材料结构基础)(三03(全日制)薄膜材料结构与性能 选一)。 04(全日制)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 05(全日制)存储材料与理论 06(全日制)能源与环境材料 07(全日制)相变与新金属材料 08(全日制)金属功能材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005671900.html, 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日程安排: 1、资格审查: 3月13日上午8:30-10:30到材料学院业务办公室(逸夫技术科学楼3203室)报到,进行资格审查。 2、专业笔试: 3月13日下午2:00-4:00在逸夫技术科学楼3311进行专业笔试。 3、面试: 工学硕士面试前必须填报志愿。 外语口试: 工学硕士组: 逸夫技科楼3204,3月14号上午8:30开始 工程硕士组: 逸夫技科楼3204,3月15号上午8:30开始 专业综合面试: 工学硕士组: 逸夫技科楼3202,3月14号上午8:30开始 工程硕士组: 逸夫技科楼3202,3月15号上午8:30开始 录取办法: 在符合学校规定的情况下,按以下方法计算总成绩(满分1000分)并排序,按照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分类择优录取。 总成绩=初试总分(满分500分)+复试笔试成绩(满分100分)+外语口试成绩(满分100分)×0.5+专业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3.5。 三、复试分数线(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报考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总分及单科达到以下分数线的可以参加相应专业的复试: 1、工学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含新能源交叉学科): 政治60,外语60,数学110,专业课110;总分:393。 2、工程硕士(材料工程专业):政治50,外语50,数学80,专业课80;总分:330。 未达到工学硕士复试线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工程硕士,按照总分由高到低择优进入工程硕士复试。 3、工学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 总分:330。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真题经 验参考书 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考试时间为12月23日上午8:30开始,截止时间由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确定,不得超过14:30。 一、适用院系及专业 清华大学000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 清华大学000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 二、考研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 盛世清北建议: ①泛读<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建构建筑历史的理论框架。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在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构知识体系。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 ⑤综合练习:检测前一阶段学习效果配有参考答案自测。 ⑥建立每门课的理论知识框架图。 ⑦不要求记忆只要求理解! 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2. 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3.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