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敏感肾功能项

合集下载

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

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

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肾功能检查是临床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以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查为主,依据不同的应用可以分为常规检查和特殊功能检查。

如何正确开具肾功能检验申请单?如何读懂各类肾功能检验报告单结果?常规检查一般指临床不可忽视的初步检查,也可以作为健康人群筛查。

1.尿液检查(1)尿常规干化学检查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检测项目一般有 10-12 项不等,根据不同的仪器可以用「+」、「-」或数字表示,其中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和蛋白质(PRO)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也可反映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也有筛查意义。

当有明显血尿时,须检查尿红细胞的形态及计数,当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应及时检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2)尿液形态学检查主要包括传统的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查。

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并计数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结晶的类型和数量,尤其是相差显微镜能比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更加精细的尿沉渣成分结构的改变。

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采用流式分析技术,配合快速荧光染色和电阻探测技术,达到直接检测和计数尿中有形成的目的,可定量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形和细菌,并报告红细胞形态。

(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 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正常人范围小于150 mg/24 小时。

2. 血液检查(1)肾功能检查通常是生化分析中的一部分,常用的项目有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等,各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全增高。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均可使血尿素暂时升高。

血肌酐浓度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较少,明显升高时,提示预后差。

关于「尿素氮(BUN)」和「尿素(Urea)」:由于检测方法的进步,目前医学实验室都是直接测定样本中的尿素含量,1997 年《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明确要求「不论在临床检验报告中,还是在质量控制工作中,一律使用尿素(Urea),不再使用尿素氮(BUN)一词」。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复习肾脏的生理功能1.生成尿液水、代谢产物、废物2.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细胞外液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调节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分泌激素: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前列腺素族红细胞生成素;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单位及其功能图尿液的形成(图):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排泌和重吸收后形成的终末产物。

尿液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急慢性肾炎、结核、结石、肿瘤。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糖尿病、胰腺炎、黄疸、重金属中毒、库欣氏病、嗜铬细胞瘤。

3.安全用药监护。

4.产科及妇科疾患的诊断:妊娠、绒毛膜癌、葡萄胎。

第一节尿液检查一、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尿液标本收集的方法与应用1.首次晨尿标本:尿常规、化学成分以及显微镜检查晨尿较浓缩、偏酸性,病理成分多且完整。

2.中段尿标本:主要用于细菌培养。

3.随机尿标本:化学成分的筛查,显微镜检查。

4.餐后尿标本:病理性蛋白尿、糖尿以及尿胆原的检测。

5.24h尿标本:用于化学物质的定量检测与尿量的检测。

根据实验目的添加防腐剂。

早晨8时排空尿液,收集此后24h的尿液。

记录尿量,混匀后取50ml送检。

附:常用防腐剂1. 甲苯0.5~1.0ml/100ml尿(尿糖、蛋白定量)2. 40%甲醛0.5ml/100ml尿(尿沉淀计数)3. 盐酸(PH2.0) 5ml/24h尿(正肾素、付肾素、儿茶酚胺、17–OH、17–CS)4. 麝香草酚<0.1g/100ml尿(结核菌检查)5. 30%醋酸(PH4.5) 10ml/24h(醛固酮)6. 冰醋酸(PH2.0) 10ml/24h(5-HT)尿标本收集的原则1.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2.成年女性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混入尿内,男性要避免前列腺液、精液混入。

3.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夏季1h内,冬季2h内完成,以避免细菌污染、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变化。

尿液肾功八项

尿液肾功八项
22
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 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并有少 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 蛋白质(如IgA,IgG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 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23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 (selective proteinuriaindex,SPI)
选择性蛋白尿: 指肾小球滤膜对血浆蛋白质能否通过具有一定的选择 相对分子量较大的不易滤过,反之则易滤过 尿中仅有少量大分子蛋白质排出,这些蛋白尿称为选 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蛋白定性 + ++
+++ ++++
等价于
蛋白量(g/L) 0.分为三层: 有孔的内皮细胞 网状结构的肾小球基底膜 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
5
6
内皮层
厚310-370nm 不能阻止大分子
蛋白通过内皮细 胞层,但能阻止 血液中有形成分
7
基膜
厚310-370nm 糖蛋白胶原分子
评价
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性蛋白尿 本周氏蛋白尿
单克隆λ链 多克隆轻链 单克隆κ链
谢谢!
尿液肾功八项
17级专硕袁卓杰
尿液肾功八项
2
尿免疫球蛋白IgG 尿轻链(κ与λ) 尿β2微球蛋白 尿白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α2巨球蛋白 尿转铁蛋白
3
蛋白尿定义
正常人尿液中仅含有微量蛋白尿,大约为每日 排泄尿蛋白仅20-80mg,若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或尿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尿胰淀粉酶浓度/血清胰淀粉酶浓度
淀粉酶 55,000

肾功能三项正常值

肾功能三项正常值

肾功能三项正常值肾功能三项是指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尿酸(UA)的检测指标。

这三项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排除废物的能力,对了解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正常人的肾功能三项的正常值范围如下:1.尿素氮(BUN):尿素氮是空气中过剩的氨通过肝脏转化成尿素后由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尿素氮的浓度在7.0-20.0mg/dL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调整。

2.血肌酐(Cr):血肌酐是骨骼肌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血肌酐浓度在0.6-1.2mg/dL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调整。

3.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尿酸浓度在3.5-7.2mg/dL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肾功能三项的正常范围是根据大量正常人群体检结果所确定的,因此并不是绝对准确的,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

此外,不同的实验室或医疗机构对正常范围的设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参考具体的检验结果。

当肾功能三项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存在问题。

高于正常范围的BUN和Cr值常常与肾脏功能不全或肾衰竭有关。

而高于正常范围的尿酸值则可能与痛风、肾结石等疾病有关。

在临床上,肾功能三项常常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以全面评估肾脏健康状况。

例如,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比值(BUN/Cr比)可以作为评价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用于鉴别肾实质性疾病和肾前性疾病。

此外,尿酸与其他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痛风或肾结石等肾脏相关疾病。

总结起来,肾功能三项正常范围是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和代谢废物的能力。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

但我们要明白,这三项指标仅仅是肾功能的一个评价指标,不能完全代表肾脏的功能状态,其他的尿液检查和肾脏影像学检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评估方法。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_肾功能检查标准是什么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_肾功能检查标准是什么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_肾功能检查标准是什么如果保证肾脏一直健康运转,需要定期做肾功能检查,不过对于肾功能检查的具体细节并不太清楚。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呢?肾功能检查标准是怎样的?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肾功能检查项目,希望对你有用!肾功能检查项目尿素氮BUN 肾脏滤过代谢之最终产物,当肾功能障碍时,产物无法适当排出,此时血清中之尿素氮数值升高。

但此数值极易受药物剂量影响,必须配合其它检查数值一起诊断肌酐CR 肌酐是肌肉运动的主要能源是肌酸所分解的一种物质,只要肾脏功能正常,肌酐会经由尿液排泄至体外。

测定肌酸酐就可得知肾脏的排泄功能肾功能的检查项目包括尿酸Ua 体内普林/嘌呤(Purine)的代谢物,以动物的内脏普林/嘌呤含量最多。

饮酒过量、糖尿病、痛风、肾炎、铅中毒、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尿酸会偏高现实生活中肾虚者不乏其人,人平素需要常吃一些补肾食品。

这类食品是针对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排尿异常等症,进行滋补、扶助的上品,可根据个人饮食爱好选用合适的品种及烹调方式。

肾功能检查标准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7.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1)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

(2)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3)蛋白质分解或者摄入过多。

(4)血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

2、血肌酐(Scr)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血尿素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体检肾功能三项

体检肾功能三项

体检肾功能三项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项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1. 尿液检查:尿液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尿液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再吸收功能,并能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有:- 尿常规:包括尿液外观、尿液PH值、比重、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尿酮体、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含量和尿液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 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 尿肌酐/尿尿素氮比值: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2.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排泄功能和激素代谢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有:- 尿素氮: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尿素氮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肌酐: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肌酐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尿酸: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尿酸的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尿酸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评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有:- B超:通过超声波的显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是否有肿瘤、囊肿等病变。

- CT扫描:通过X射线的扫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血管、肾脏组织的密度以及肾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 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可以观察肾脏的功能和血流情况。

综上所述,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三项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肾脏的功能和结构状况,发现肾脏疾病或异常情况。

这些检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肾功能检查项目和参考值

肾功能检查项目和参考值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肾功能检查项目和参考值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

肌酐(CRE)正常参考范围:0~159μmol/L。

肌酐是人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一种废物,由肾脏排出。

由于肾脏可通过肾小管排泄肌酐,故在肾脏疾病初期时血肌酐值通常不高,直至中等度或严重的肾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增高。

所以血肌酐测定对中晚期肾脏疾病临床意义较大。

尿素氮(BUN)正常参考范围:2.6~8.3mmol/L。

尿素氮是血浆非蛋白氮的最主要成分。

尿素氮增高的原因可分为肾前、肾脏、肾后三个方面。

肾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液中水分的减少如摄入水分太少或丢失水分过多,以及循环障碍,如心力衰竭等。

肾后的原因为泌尿道的梗塞,如前列腺梗阻、尿路结石、泌尿道肿瘤等。

肾脏的原因是由于各种肾脏疾患所引起,且尿素氮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平行关系,如尿毒症患者血尿素氮较正常值可增高数倍。

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E)正常参考范围:15~24:1。

BUN/CRE比值升高,即血清尿素氮增高比肌酐更显著。

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蛋白质摄入过多,胃肠道出血引起尿素氮滞留等。

BUN/CRE比值降低,见于严重肾小管损害,尿素氮生成减少,腹膜透析,人工肾患者等。

BUN/CRE比值呈比例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泌尿道阻塞,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血β2—微球蛋白(β2—MG)正常参考值:1.615±0.335mg/L。

尿β2—微球蛋白正常参考值:0.091±0.068mg/L。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021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肾功能检查结果

肾功能检查结果

肾功能检查结果肾功能检查是指对人体肾脏的功能进行评估的一项医学检查。

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排泄功能、浓缩功能以及酸碱平衡等。

常见的肾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等指标。

血肌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肾功能指标,它是代谢产物,通过血液流向肾脏,经过滤过,最后由尿液排除体外。

血肌酐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的血肌酐正常范围为60-110 μmol/L,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45-90 μmol/L。

在这个范围以内的血肌酐水平通常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尿素氮是另外一个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废物,通过血液流向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素氮的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肾小管排泄功能的下降。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尿素氮正常范围为2.5-8.3 mmol/L。

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

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反映肾小管排泄功能的下降,尤其是在痛风患者中较为常见。

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指标,可以用于早期筛查和监测肾脏的损伤。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

如果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增加,可能意味着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

尿常规是检查尿液中的各项项目,包括尿胆原、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

通过尿常规可以初步了解肾脏的状况,例如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增加可能意味着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尿白细胞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尿路感染等。

综上所述,肾功能检查可以通过血液和尿液的指标来评估肾脏的功能情况。

对于正常人群来说,一般在指标的正常范围内可以认为肾功能正常。

但如果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方法比较
1、传统测定微量蛋白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等,其检测精度较 差,操作繁杂。
2、 免疫散射比浊法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结果 更准确,但是必须使用特定蛋白分析仪,仪器和试剂 昂贵,给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3、透射比浊法则可用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具有 速度快、省试剂、适于批量检测的优点为临床上 高血压和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更 为快速、简便的方法。
微量白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正常尿中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而分子量低于50 000的蛋白质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尿中含量 极微。健康人尿中mAlb95%可信限<30mg/24h。 当尿中mAlb排出量在30~300mg/24h或排出率 20~200μg/min时,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如排出 mAlb>95%可信限,即为早期肾小球损伤。这类 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及时检出进行治疗,可阻断 病情向不可逆蛋白阶段发展,对提高病人今后的 生存质量和减轻社会医疗经济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尿敏感肾功能7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志红
尿敏感肾功能7项
• 尿微量白蛋白 • 尿转铁蛋白 • 尿免疫球蛋白IgG • 尿β2-微球蛋白 • 尿NAG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 尿肌酐 • NAG/Cr
尿蛋白5项
• 尿微量白蛋白 • 尿免疫球蛋白IgG • 分泌型蛋白 • TH蛋白 • 尿β2-微球蛋白
• 主要为肾及泌尿道上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 分泌的部分蛋白,如Tamn-Horsfall蛋白和 IgA,还包括肾及尿路释放入尿中的各种结构 蛋白.也是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
谢谢 !
• 检测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主要用于尿免疫球蛋白IgG.尿微量白蛋
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转铁蛋白.尿B2微 球蛋白
• 仪器:美国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微量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3~4nm的微孔,并带有一层 负电荷,即具有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使血浆中带负 电荷的中等分子及大分子蛋白质不易通过。在正 常情况下,肾小球滤液中的小分子蛋白95%~99% 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因而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正常生理情况下,尿中这些蛋白质含量仅为微克或 毫微克水平,在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肾小球滤过膜 和肾小管发生结构和功能损伤,使尿液中蛋白质过 高,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而出现蛋白尿。
转铁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转铁蛋白和白蛋白一样均属小分子带负电荷蛋白。虽然转 铁蛋白分子量略大于白蛋白,但所带的负电荷明显小于白 蛋白。由于漏出肾小球基底膜的蛋白质除了要受基底膜网 孔大小屏障的影响外,还要受到电荷屏障的影响。肾小球 基底膜上存在大量带负电荷的蛋白,如硫酸肝素糖蛋白、 唾液酸等,可阻止带负电荷的循环蛋白从肾小球中滤过。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功能减退早于裂 孔大小屏障,故带负电荷少的TF比白蛋白更容易被肾小球 滤过。因此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预测,尿TF比微量白蛋白 更敏感。在高血压肾病时,尿TF也可显著增高。TRF为中 分子蛋白,常作为尿蛋白选择性指数的计算指标。在急性 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中 尿TF均可升高。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为血中维生素A的特 异转运蛋白。RBP为低分子量蛋白,能自由滤过肾小球,近端 肾小管几乎完全重吸收,其在血尿中变化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众多学者认为尿RBP作为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指标比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更敏感,在酸性尿中比β2-微球蛋 白(β2-MG)更稳定。 1.尿RBP已成为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的一项可靠指标 2.尿中肾小管损害标志物可能是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不敏感的 危险因素 3.检测尿中RBP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一个较敏感的指标 4.检测尿中RBP可作为狼疮性肾病活动期的标志物。 5.尿中RBP的监测对临床掌握高血压组患者肾小管损害程度有 意义。
尿免疫球蛋白G检测临床意义
人 体 任 何 组 织 中 都 有 IgG 分 布 。 IgG 的 分 子 量 为 15~17万而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分子量<4万 的蛋白通过。故血清中Ig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 尿液含量甚微。实验证明,分子量40万的蛋白,可 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孔,但被基膜阻拦。分子量16万, 可通过内皮孔和基膜,但被足细胞裂孔膜阻拦。分 子量4万,能通过三层滤过膜而进入肾小球囊。故 分子量15~17万IgG,能反映肾小球滤过膜基膜受 损情况。有人检测尿IgG以表示尿蛋白的选择程度, 以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的“漏洞”,若尿中IgG含量 增高,尿蛋白选择性差,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预 后差。
尿NAG检测的临床意义
•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一种高分子量的 溶酶体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各种脏器内,但以肾脏含量最 高,以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含量特别丰富。由于其分子量 多,正常情况下,血清中NAG不能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尿 中NAG主要来源于近曲小管的溶酶体。各种原因引起的肾 实质损害均能使尿中该酶活力增加,尿NAG作为检测肾功 能损伤的敏感指标,已成为非侵入性的肾功能试验。NAG 的活性测定对于多种肾脏疾患,肾移植排异反应.药物或 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而 NAG测定在临床上是有多种价值的。各种缺血或毒素引起 的肾小管坏死,肾小管间质损害等均可出现尿NAG明显升 高,已有不少实验证明,NAG是检测肾小管缺血、坏死的 一个很灵敏且特异性较强的指标
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正常人每天从肾小球滤过的β2-M约为340mg,但尿中每天 最大排泄量只有370ug,仅占滤过总量的0.1%。尿中正常 健康人β2-M浓度为0.03~0.37mg/L(或<0.30mg/L或< 0.20mg/gCr)。 1.评价肾小管疾病:尿β2m增加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障 碍。 2.鉴别上尿路与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累及肾小管,而 下尿路感染则无肾小管损伤。因此,测定尿中β2-M可确 定感染部位。动态观察有助于疗效观察及早期发现复发者。 3.监测肾移植后排异反应:无排斥或偶有轻度排斥反应的肾 移植病人尿β2-M不高,有排反应者,在排斥期前1~7天 就可以见到尿β2-M明显升高。在没有肾功衰竭时,尿β2M增高一般表示移植后免疫损伤引起的肾小管功能障碍。 由于免疫抑制剂可影响β2-M的合成,在采用此类制剂控 制急性排斥时,对β2-M变化的意义就难以评价了。
尿肌酐检测的临床意义
•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 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 出很少,故检查尿肌酐能反映肾小球的滤过 功能。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而言, 尿肌酐测定与血肌酐刚好相反,尿肌酐越 高,一般说明肾脏的排除肌酐毒素功能越 强,反之越差。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肾功 能不全或尿毒症期患者,如果,尿肌酐排 出增多,一般可说明,肾功能好转,病情 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越差。
尿TH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尿中T-H蛋白是肾小管髓袢升支厚段和远曲 小管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 正常成人24小时尿排出量是稳定的。 • 升高: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酸中毒/肾小管损 伤/脱水少尿/尿路结石 • 降低:肝硬化/肾病/尿毒症/多囊肾/遗传性 运铁蛋白缺乏症/肾功能减退
分泌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