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基础强化训练11.doc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章节练习练习题(无超纲)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章节练习练习题(无超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C.校园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D.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沙尘暴起,飞沙漫天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C.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5、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B.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6、杜甫的《绝句》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诗句中描述的情景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一句是()A.迟日江山丽B.泥融飞燕子C.沙暖睡鸳鸯D.春风花草香7、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花园里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8、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C.原子质子原子核D.原子核质子原子9、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B.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D.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10、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由于分子间有引力,所以固体可以压缩体积变小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端午节,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____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得快,这是由于______: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中考物理基础及强化训练(共30套附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中考物理基础及强化训练(共30套附答案)

中考物理基础及强化训练(共30套附答案)第1讲从原子到星系
11 学习提要
111 原子
1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最早的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不连续的,分到最后是一些不可再分的微粒,他把这沖构成物质的微粒称为原子。

2原子模型的提出和建立
(1)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如图31-(a)所示,汤姆生设想原子中必定有等量的正电荷存在,而正电荷像液{本一样均勾分布在原子里,电子则“浸”在其中。

这一模型被人们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

(a)(b)(c)
图31-1
(2)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如图31-1(b)所示,汤姆生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想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在核外绕核旋转,这一模型被称为“行星模型”。

(3)玻尔的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如图31-1(c)所示,原子中的电子以极高的速度在极小的原子核外空间运动,它们的运动状况只能用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中出现机会的多少描述,电子在某些区域出现的机会较多,原子中的电子不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时那样有固定的轨道,而是形成“电子云”。

------夸克的存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科学的新发现一个个涌现。

原子王国的密一个个被揭开,为彻底打开原子的密,科学家仍在不断努力。

112 地球和太阳系
1地球。

初二年级物理补课资料——物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初二年级物理补课资料——物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图1-4 初二年级物理补课资料——物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一艘小船行驶于两码头之间,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为v 1,河水流速为v 2。

此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 。

2.火车钢轨每根长12.5m ,车轮遇到钢轨接头处要发出一次撞击声。

如果车内一乘客将某一次撞击声记为第1声并开始计时,连续数到第50声时共需时间25s 。

则火车的平均速度为 。

3.A 、B 、C 三地在同一直线上,B 在A 、C 之间,A 、B 间的距离是B 、C 间距离的3倍。

某人由A 出发沿直线向C 运动,他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2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

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

4.观察者测得今日西风,风速为5m/s ,他又看见一列火车沿直线行驶,车头冒出的烟却竖直向上。

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方向为 ,速度为 km/h 。

5.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6.自动扶梯用1min 可以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

若自动扶梯不动,人沿扶梯走上去要3min 。

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的时间为( )。

A.1minB. 2minC.0.75minD.0.67min7.甲、乙两木块向右运动,图1-4是每隔0.2s 拍摄的甲、乙运动情况的闪光照片,由照片可以判定,甲、乙两木块运动速度相同的时刻可能在____________。

8.河中有甲、乙两只船,甲在河中某漂浮物上游200m 处,乙在该漂浮物下游200m 处。

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划行速度去打捞,则( )A.甲船先赶到B. 乙船先赶到C.两船同时赶到D.不能判定谁先赶到9.图1-5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A 和CB. A 和DC. B 和CD. B 和D10.在公路边,你看到行驶的自行车轮子上辐条的清晰程度应该是( ) s 0 A s 0 B v 0 C v0 D 图1—5A.上半部比下半部清晰B.下半部比上半部清晰C.上、下半部一样清晰D.都有可能11.甲站在汽车尾部向外抛出一个小球,乙站在地面上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图1-6中小球的轨迹不可能的是( ) A.1 B.1和2 C.3 D.2和312.一艘小船相对于水以3m/s 的速度沿河逆流而上,河水流速为1m/s 。

基础强化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基础强化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口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

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岸边C.岸边的树D.天空飞翔的小鸟2、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认为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所坐的座椅B.铁路边的树C.远处的房屋D.身边走过的人3、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

下列星球空间尺度最大的是()A.地球B.月球C.火星D.太阳4、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A.mm B.cm C.dm D.m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为了让读数更精确,他应选择_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

2、2021年5月30日5时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天舟二号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如图所示,对接后,天舟二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___________的。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答案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答案

重庆市2024届高考强化一考卷物理(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风对帆面的作用力F 垂直于帆面,它能分解成两个分力12F F 、,其中2F 垂直于航向,会被很大的横向阻力平衡,1F 沿着航向,提供动力。

若帆面与航向之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tan F F θ=B.sin F F θ=₂C.船受到的横向阻力为cos FθD.船前进的动力为2tan F θ2.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场分布如图所示。

目前学术界对于地磁场的形成机制尚无共识。

一种理论认为地磁场主要源于地表电荷随地球自转产生的环形电流。

基于此理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地表电荷为正电荷B.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减小,则地表上任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均减小C.地球赤道上方各点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同D.赤道上穿过地表单位面积的磁通量比两极处大3.如图所示,从左往右看,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匀速顺时针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设电流从2流出线圈为正方向,能产生图甲所示交变电流的是()A.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B.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C.线圈平而与磁场垂直D.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4.“场离子显微镜”的金属钨针尖处于球形真空玻璃泡的球心O ,玻璃泡内壁有一层均匀导电膜:在钨针和导电膜间加上高电压后,玻璃泡上半部分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a 、b 、c 、d 、O 为同一平面上的5个点,abc 是一段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弧,d 为Ob 的中点。

O 、a 、b 、c 、d 五点场强分别为E O 、E a 、E b 、E c 、E d ,电势分别为φO 、φa 、φb 、φc 、φd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b 、c 三点场强相同B.d a c b ϕϕϕϕ<==C.()2()O a O d ϕϕϕϕ-<- D.()2d b d R E ϕϕ-=⋅5.如图所示,某种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的主体部分由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结合而成。

强化训练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强化训练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筷子B.羊角锤C.笤帚D.船桨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瓶盖起子C.撬棍D.镊子3、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匀速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 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4、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B.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C.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D.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5、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器B.钢丝钳C.食品夹D.核桃夹6、如图所示,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B.钳子C.起子D.剪子7、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生命科学实验中使用镊子夹取玻璃盖片的场景,使用此镊子()A.省力且省距离B.省力但费距离C.费力且费距离D.费力但省距离8、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手推车D.核桃夹子9、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A.锅炉液位计B.脱拌油烟机C.温度计D.订书机10、物体A和B叠放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1kg,B的质量为2kg,在B上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3N的拉力,使AB一起匀速前进了4m,在这个过程中B对A做功()A.4J B.12J C.0 D.6J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质量忽略不计的AC硬棒能绕O点自由转动,且AB=BO=OC,在B点挂一重物甲,用手给AC硬棒某点施加一个动力F恰好使硬棒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2022年强化训练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内能及其转换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强化训练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内能及其转换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内能及其转换专项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同学们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如图为小孩荡秋千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孩在A点具有最大动能B.小孩从C荡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C.小孩从B荡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D.小孩从A荡到B的过程中,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2、在生活中水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背后也包含着许多物理原理,以下水的作用与运用原理都正确的是( )A.气温骤降时,果农给没有成熟的橘子喷水-水的凝固吸热,防止橘子冻伤B.汽车装有水箱作为散热器帮助气缸降温一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C.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气温-水的液化吸热,带走空气的热量D.寒冷地区,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会使岩石崩裂--水结冰密度变大,体积膨胀3、直升飞机以1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下列有关说法中()①直升飞机受到的升力与重力大小相等②直升飞机的机械能减小③直升飞机的升力小于重力④直升飞机的机械能不变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4、关于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乙图是排气冲程,废气带走了大部分的能量C.丙图时做功冲程,当转速是1800r/min时,1秒钟完成了这个冲程30个D.丁图是吸气冲程,吸入的成分只有空气5、如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B.一杯水凝固成冰后,比热容会变化C.用水作为暖气中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D.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7、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B.载货汽车超速行驶时,由于自身动能增大,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C.滑雪者脚穿宽大滑雪板可以让自己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D.小明骑电动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快递掉到地上是因为电动车有惯性9、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内的是空气B.在压缩冲程,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在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在排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打开10、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汽车速度越快,出事故时破坏越严重,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它的有关,一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重载比空载时出事故更严重,说明物体的动能还跟物体的有关,所以为了交通安全,不要和超载。

强化训练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机械与功章节练习试题(含解析)

强化训练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机械与功章节练习试题(含解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机械与功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20s内将重4⨯的物体匀速提升6m,起重机吊胃上的滑轮组1.510N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4⨯310N7.510N⨯B.额外功的大小为4C.拉力F的功率为3⨯310W610N⨯D.动滑轮的重力可能为3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向楼上运送石料,下列不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换用轻质的动滑轮B.滑轮转轴处加润滑油C.增大匀速提升的速度D.增大单次运送石料的重力3、如图,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与F2大小相等B.甲中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比乙大C.F1做的总功比F2做的总功多D.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50N,物体B重30N,动滑轮重10N,物体B在匀速下降了40cm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移动了20cmB.绳子拉力对物体A做的功是8JC.物体A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0ND.若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使物体B可以匀速上升,则力F的大小为40N5、在“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的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人的质量B.爬楼的高度C.楼梯的长度D.爬楼的时间6、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F1=F2,W1>W2,P1>P2B.F1=F2,W1>W2,P1=P2C.F1<F2,W1=W2,P1=P2D.F1<F2,W1=W2,P1<P27、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将同一木块分别从两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额=W乙额B.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额>W乙额C.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F甲>F乙D.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所做的总功W甲总<W乙总8、如图所示,某同学把同一货箱分别沿斜面AC、B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推上同一辆货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强化训练(十一)
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均匀变化的磁场可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B .电容器两极板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磁场
C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时,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慢
D .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且都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一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变电流,则
A .线圈经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 .线圈经中性面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C .线圈经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D .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改变一次方向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高度为h 的矩形导体线框在竖直面内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它的上下两边始终保持水平,途中恰好匀速通过一个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
则线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A .mgh
B .2mgh
C .小于2mgh
D .大于2mgh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与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之比R A ∶R B =2∶1,若在a 、b 端加一定交流电压后,则
A .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 A ∶P
B =1∶1
B .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 A ∶P B =1∶8
C .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 A ∶U B =4∶1
D .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 A ∶U B =2∶1
5、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强度分别为E =103 N/C ,B =1 T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2.0×10-6 kg ,带正电q =2.0×10-6 C 的微粒,在此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a
E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电阻为R 粗细均匀的金属棒ab ,放在宽为L 、倾角为θ的导轨上(导轨电阻不计),其上端有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和可变电阻R 0,现有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穿过导轨平面。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欲使ab 棒静止在导轨上不动,求可变电阻R 0的最大值。

1、BCD
2、BD
3、B
4、B
5、20 m/s ;斜向上与电场强度方向成60°角
6、R 0=f
cos sin BEL R r mg F θ
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