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典案例讲述
物流经典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某电子产品制造商(以下简称“制造商”)委托某物流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公司”)将一批价值1000万元的电子产品从广州运往北京。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物流公司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货物在途中损坏,货物价值损失高达500万元。
制造商与物流公司就货物损坏责任及赔偿问题产生纠纷,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事实1. 制造商与物流公司签订的运输合同约定,物流公司负责将货物从广州运往北京,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
合同中明确约定,物流公司应对货物的安全运输负责。
2. 在运输过程中,物流公司工作人员未对货物进行妥善包装,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3. 货物到达北京后,制造商发现货物严重损坏,经鉴定,货物价值损失高达500万元。
4. 制造商与物流公司就赔偿问题协商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争议焦点1. 物流公司是否应对货物损坏承担赔偿责任?2. 赔偿金额如何确定?四、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地点、时间运输货物,保证货物的安全。
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未对货物进行妥善包装,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存在过错,应对货物损坏承担赔偿责任。
2. 关于赔偿金额,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应当根据损失的实际数额确定。
3. 法院综合考虑货物损坏的程度、损失的价值、物流公司的过错等因素,判决物流公司赔偿制造商500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对货物损坏的责任承担问题。
1. 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存在过错,应对货物损坏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保证货物的安全运输,物流公司未履行此义务,应对货物损坏承担赔偿责任。
物流法律案例遂溪县(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遂溪县某物流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货物运输业务。
2019年6月,物流公司与某食品加工厂(以下简称“食品加工厂”)签订了一份运输合同,约定由物流公司负责将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食品运送到全国各地。
合同约定了运输方式、运输费用、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
二、案件经过2019年7月,食品加工厂向物流公司发出一批货物,要求在10天内运送到目的地。
物流公司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了运输任务。
然而,在货物送达目的地后,食品加工厂发现部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损坏,损失金额约为10万元。
食品加工厂认为,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货物损坏,因此要求物流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物流公司则认为,自己在运输过程中已经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货物损坏并非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因此拒绝赔偿。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2. 货物损坏的原因是否与物流公司的运输行为有关?3. 物流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四、法院判决遂溪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1. 关于物流公司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问题: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妥善保管运输的货物。
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损坏、灭失。
本案中,物流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因此法院认定物流公司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2. 关于货物损坏的原因是否与物流公司的运输行为有关的问题: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坏、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损坏、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本案中,物流公司未能证明货物损坏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因此法院认定货物损坏与物流公司的运输行为有关。
物流——物流经典企业案例及分析

物流经典企业案例及分析第一章利用业务电子化赢利的联邦快递联邦快递每天向全世界211个国家递送250万个包裹,其中99%属于限时递送。
10多年来,电子商务一直在联邦快递的业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1995年,联邦快递开发了一套免费的联邦快递船软件,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电脑和一个调制器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定购商品。
由于该软件可以用于任何计算机上,所以货运处理的业务进一步扩展了。
为了处理加急定单,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的人员需要了解供货详情,通过该软件,它们可以随时掌握供货时间以及产品预计抵达的时间。
1996年7月,联邦快递在Internet上发起了联邦快递联网船,在18个月内,7.5万名用户使用了它们提供的服务。
客户不用离开该站点,就可以下单定购、发现最近的购买地点、打印包裹单、调整发票并了解供货情况。
但货物寄出时,订购人还可以要求联邦快递向它们发出电子邮件加以确认。
联邦快递公司内部的专用网络每天可以处理5400万宗交易。
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公司可以对商品交易的全过程了如指掌。
当客户输入“提货”指令时,管理员会从系统中得到客户指定的提货时间和地点。
管理员将商品单的条形码扫入手持系统中,记录下该商品已经被提走。
联邦快递的其他工作人员将以系统记录为依据,追踪货品装运,直到运抵客户的全过程。
联邦快递还提供其他服务。
例如,联邦快递经营商业服务器,以便零售商将自己的站点放到该服务器上运行;经营仓储,使产品的挑选、包装、检测、装配和运输一体化。
联邦快递客户运送产品的主要特点使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或易腐的物品,这意味着他们办理的定单需要尽快填写完成。
使联邦快递的信息网络,也是其发展后勤供应业务的重要基础。
联邦快递的专用网络为该公司的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
Internet进一步扩展了专用网络的应用,联邦快递通过电话和书面与客户沟通的联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下述实例表明信息技术在不断降低运送成本。
减少手工业务成本如果没有联邦快递船,则不得不多雇佣2万名雇员来分拣包裹、回答电话咨询和输入货单。
4个国际物流经典案例[1]
![4个国际物流经典案例[1]](https://img.taocdn.com/s3/m/eb10640a7cd184254b35350e.png)
案例8:可口可乐的新配方—物流在竞争激烈而残酷的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勇立潮头,靠的已不只是口味和神秘的配方,其独特的商业运作正在不断勾兑出取胜市场的新配方。
这也被一些人称为可口可乐为长期把控市场而隐藏的一记重拳。
雪碧与七喜的味道差异几乎为零,但两者全球销量却有着天壤之别,可口可乐战胜对手的法宝究竟在哪里?地处北京东郊定福庄的“家人乐”小店是北京郊区再典型不过的夫妻店了,店内只有可口可乐和雪碧,而没有百事和七喜,对于这一点,老店主觉得很正常,“都是一样的东西,可乐(可口可乐)和雪碧拿货容易。
”虽然这只是可口可乐战胜老对手的微微一小角,却折射出中可(中国可口可乐公司)国内市场操作成功的精髓——利用强大的物流销售网络直接触及市场终端。
“哪怕是最小的夫妻零售店都要覆盖到。
”虽然可口可乐内部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可口可乐正在通过国内三大合作伙伴尽力完成这样的任务。
可乐流到夫妻店可口可乐在中国拥有三大合作伙伴——嘉里、太古和中粮,共36家灌装厂分布在全国不同区域,而相应灌装的产品也在各自划分区域内销售,严格禁止串货(跨区销售)。
同时三大合作伙伴除了经营各厂生产,还要负责每个分厂所处地区的销售工作。
可口可乐会给三大合作伙伴规定产品的最低限价,但是其不参与分配每瓶饮料的利润,只收取“浓缩液”费用,因而对于各合作伙伴分厂来说,卖的越多赚的也越多。
嘉里集团下属山东可口可乐灌装厂,地处青岛,负责整个山东市场。
2001年夏季,百事可乐决定在山东设厂,为了保持在山东市场的绝对优势,可口可乐发起了一场地盘保卫战。
在山东济南、青岛两地爆发的可乐大战,至今令当时的两乐员工,以及众多的济南和青岛百姓还难以忘怀。
2.25升的大瓶可口可乐价格一度滑落到两块五,针对这一产品的价格调整不是按照星期或是天进行,而是按照小时浮动。
针对饮料销售商的争夺、宣传用品的争夺不断升温。
甚至爆发了百事员工围攻可口可乐山东办事处的激烈场面,但这也仅是可口与百事全球N次战争的一个小的插曲。
国际物流经典案例

国际物流经典案例1. 联合包装:某公司在国际物流中遇到了产品损坏的问题。
他们通过联合包装的方式,将多个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打包,减少了运输中的碰撞和挤压,成功提高了产品的完好率。
2. 航运合作: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需要将产品从中国运送到美国。
他们选择与多家航运公司合作,通过比较运输时间、运费、服务质量等因素,最终选择了一家性价比较高的航运公司,成功将产品按时送达目的地。
3. 仓储优化:一家服装公司在国际物流中遇到了库存不足的问题。
他们通过优化仓储管理,及时补充库存,并通过仓储系统进行跟踪和管理,成功解决了库存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订单的履约率。
4. 定制运输方案:一家汽车制造商需要将大型机械设备从德国运送到中国。
他们与物流公司合作,制定了定制化的运输方案,包括适合装运的船舶、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时间的安排等,成功将设备按时运送到目的地。
5. 跨境电商配送:一家跨境电商平台需要将商品从中国仓库发往全球各地。
他们通过建立合作关系,选择了多家物流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利用他们的全球物流网络和仓储能力,实现了跨境电商的快速配送。
6. 跨国运输协调:一家食品公司需要将新产品从韩国运送到日本。
他们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协调了韩国和日本的运输流程,包括海运、清关、配送等环节,成功将新产品及时送达日本市场。
7. 冷链物流管理:一家水果进口商需要将新鲜水果从南美洲运送到欧洲。
他们通过建立冷链物流管理系统,确保水果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成功将新鲜水果送达欧洲市场。
8. 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管理:一家汽车制造商需要保证关键零部件的供应。
他们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信息、协调生产计划等方式,确保关键零部件按时供应,避免生产线停产。
9. 逆向物流处理:一家电子产品公司面临退货问题。
他们建立了逆向物流处理系统,包括退货流程、产品检测和分类、退款流程等,成功处理了大量的退货,并及时做出退款或换货的处理。
10. 跨国仓储网络:一家国际零售商需要建立全球仓储网络。
经典物流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跨境电商企业(以下简称“原告”)在我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其主要业务模式为从国外采购商品,通过国内物流企业(以下简称“被告”)进行国内物流配送,再由原告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2018年12月,原告向被告委托运输一批价值100万元的货物,约定货物从国外港口运至国内某城市。
然而,在货物抵达国内后,原告发现货物中部分商品存在破损,经核实,破损商品价值达20万元。
原告与被告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是否尽到了合理谨慎的义务,是否存在过错?2. 货物破损的责任应由谁承担?3. 被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及金额。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作为物流企业,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到合理谨慎的义务,确保货物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被告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未能妥善保管货物,导致货物破损,其行为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关于货物破损的责任承担,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本案中,被告未能证明货物破损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第三人过错造成的,因此,被告应当承担货物破损的全部责任。
关于被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及金额,法院认为,被告应赔偿原告因货物破损造成的直接损失,即破损商品的价值20万元。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被告还应承担原告因诉讼而产生的合理费用。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货物破损损失20万元及诉讼费用。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如下:1. 物流企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物流企业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到合理谨慎的义务,确保货物安全。
物流法律案例分析实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物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某电商平台(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约定由甲公司负责将乙公司委托的货物从A地运送到B地。
合同中明确了货物种类、数量、运输方式、费用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将货物从A地运送到B地,但在途中发生货物丢失的情况。
乙公司发现货物丢失后,立即与甲公司联系,要求甲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甲公司则辩称,货物丢失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不属于其责任范围。
双方协商未果,乙公司遂将甲公司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个:1. 货物丢失的责任应由谁承担?2.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三、法院审理1. 货物丢失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作为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负有保管货物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或者通常的运输方式、路线和运输工具,将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由于甲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未能确保货物安全,导致货物丢失,因此甲公司应承担货物丢失的责任。
2.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甲公司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构成违约。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在本案中,甲公司应采取补救措施,如退还运输费用、赔偿乙公司因货物丢失造成的损失等。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未能确保货物安全,导致货物丢失,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判决甲公司退还乙公司运输费用,并赔偿乙公司因货物丢失造成的损失。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1. 运输合同的法律效力: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运输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中外物流运作案例精选

中外物流运作案例精选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运作在国内外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外物流运作案例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物流模式和运作方式,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外物流运作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京东物流(中国)京东物流是中国知名的电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拥有领先的配送网络和先进的物流技术。
京东物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和可信赖的物流服务。
他们通过建设自己的物流网络,实施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从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运输需求。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京东物流投资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使得物流过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此外,京东物流还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共享资源,提高物流覆盖范围。
案例二:UPS(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包裹快递公司之一,UPS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物流网络。
他们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将包裹从发货地运送到收货地。
UPS注重物流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包裹跟踪系统和实时信息查询服务,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包裹的运输状态。
此外,UPS还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合作,以确保物流运作的流畅和高效。
案例三:德邦物流(中国)德邦物流是中国著名的快递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拥有全国覆盖的物流网络和雄厚的物流实力。
德邦物流注重物流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程跟踪和信息共享。
他们还致力于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物流处理速度。
德邦物流还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广绿色物流,降低碳排放,提高运输效能。
案例四:亚马逊物流(美国)亚马逊物流是全球领先的电商物流服务提供商,为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和买家提供快速和可靠的物流解决方案。
亚马逊物流采用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产品从供应商到买家的全过程可追溯。
他们还通过建立多渠道的物流网络,提供灵活性和便利性,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亚马逊物流还注重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通过仓储和配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海尔为什么要进行物流流程再造
张瑞敏语:物流给了我们什么
○中国市场的无序竞争、打价格战,是因为没有 物流
○现代企业必须要搞现代化物流,否则你就没有 生路
○流程再造就是企业的一场“革命”,是艰巨痛 苦的。
○物流意味着,它可以使我们寻求和获得核心竞 争力——企业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用户忠诚度的 能力。
3
海尔公司简介
创立于1984年 崛起于改革大潮 之中的海尔集团, 是在引进德国利 勃海尔电冰箱生 产技术成立的青 岛电冰箱总厂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4
海尔工业园
海尔公司简介
张瑞敏
5
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名牌战略” 思想的引领下,海尔 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 斗和卓越创新,从一 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 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 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 跨国企业。
6
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 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 设计中心18个 工业园10个(其中国外2个,分别位于美国和 巴基斯坦;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 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13个)。 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 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 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
25
海尔如何进行物流机制再造
“三零”目标
服务零距离
质量零缺陷
运营零资本
三全管理
三全管理包括:全面的资金预算,全面的
设备预防,全面的质量管理。从三全来对
机制进行改造。
.....
26
.
海尔如何进行物流竞争力再造
零库存创造零缺陷 零距离服务,最快地满足市场需求 没有“仓库”概念,只有配送中心(w4171)
统一配送
目前在全国已经建立了42个物流配送中心,覆盖全国所有区域。
统一仓储
海尔建立两个全自化物流中心,不仅减少20万平方米仓库,而且呆滞物资降低90%,库 存资金减少63%。
仓库是“河流”而不是“水库” 张瑞敏的“卖海鲜”
16
物流流程再造如何成为海尔超常规发展的新利器
新闻报道:(2001年)3月31日,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在山东 青岛正式启用。该中心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技术开 发出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巷道堆垛机、机器人、穿梭 车等,全部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图为来自国内外的 客商在参观物流中心。
海尔的JIT采购实现了网络化、全球化和规模化,采取统一采购,
20
而且是用招标竞标的方式来不断地寻求物流采购成本的降低。
海尔怎么做JIT生产
.....
21
.
海尔怎么做JIT配送
JIT配送有以下几项经验值得制造业借鉴: ◆ 24小时随时配送,保证生产的需求。 ◆ 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配送,在库存上成本可 以大幅度下降,即使配送的成本略高一点也不算什 么,因为物流总成本还是下降了。这是一个整体优 化和局部优化的关系。 ◆ 以配送的速度降低库存水平。为了挑战零库存,为 了把库存降低到极限,配送速度就要快;配送运作 的速度越快,生产线上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量 相对就越少。比如要用1小时或1.5小时的量,供应方 马上要送来1~2小时的需用量,时间要恰好接上去, 这对配送的速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否则就要增 加库存量,安全库存量就大了,但是完全没有安全 库存量也做不到,只是要达到库存几乎是零。
27
海尔再造前后的比较
表 海尔再造前后物流职能结构的比较
再造前
再造后
外包物流:
自营物流:
较早时候是外包给中国储运总公司 来帮它配送、仓储货物等
现在它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销 售、统一配送,物流一体化,因为已
经形成规模,完全能够做到专业物流
满足自营物流同时又是TPL(第三方物
无
流):
在满足自己物流配送需求的同时,它又可 以把物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第三方 物流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身份介入市场,以 大型的制造业、零售业和电子商务集团作
.....
14
.
海尔为什么要进行物流流程再造
挖物流金矿,提高销售竞争力 通过成本最小化实现利润最大化 提高物流效率,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15
物流流程再造如何成为海尔超常规发展的新利器
统一采购
海尔一年采购费用——100多亿,约15 000个品种,供应商有 2 000多家。 通过整合采购,加强采购管理,供应商的数目减少到1 000多家 集团采购人员减掉了1/3。 海尔如果节省一个百 分点,就会少花1个亿。
Clear)
OEC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市场链”被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D)收 为案例。2000年,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应邀赴瑞做 关于“市场链”管理创新的演讲,引起欧洲企业和 工商管理界的强烈反响。 2000年4月初,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在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讲课,内容依然是“市场 链”,被誉为“可与西方先进管理相媲美的管理 思想”。 4月22日,海尔“市场链”获第七届全国企业管 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特等奖。
2.招标竞价
海尔每年的采购金额差不多有100多亿人民币,它通过竞标、竞
价,要把采购价格下降5%。每年下降100亿的5%,就可以直 接提高利润,或者说其价格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3.网络优化供应商
网络优化供应商就是通过网络,通过IT平台在全球选择和评估 供应商。网络优化供应商比单纯压价要重要得多,因为它的选择 余地很大,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在国际大背景下运作,就可以有很 多资源供它选择。
30
成功的奥秘:物流现代化
沃尔玛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 的企业 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
31
物流如何借助IT
沃尔玛物流如何借助信息技术
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也叫管理信 息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 速度。
7
海尔公司简介
.....
8
.
海尔公司简介
2002年3月4日,海尔买下纽约标 志性建筑: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 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海尔品牌已初
步得到美国消 费者的认可, 海尔要在美国 扎下根去。
9
海尔公司简介
10
海尔公司简介
2003年8月 20日,海尔 灯箱广告在 日本东京银 座四丁目黄 金地段点亮, 这是中国企 业第一个在 东京银座竖 起的广告牌, 成为中国企 业在海外影 响力上升的 标志。
◆ 配送中心是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 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主 市场。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 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的销售网点的需 求。另外运输的半径基本上比较短,比 较均匀。
◆ 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 35 心。
神奇的配送中心
沃尔玛配送中心采用的作业方式
◆ 一端为装货月台, 另一端为卸货月台。配送中心就是一个大型的仓 库,但是概念上与仓库有所区别。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装货的月台,另 外一端是卸货的月台,两项作业分开。看似与装卸一起的方式没有什 么区别,但是运作效率由此提高很多。
.
物流使用的IT手段
表 物流条形码与商品条形码的区别
名称
应用对象 数字构成
商品条形码
向消费者销 售的各种商 品
13位数字
包装形状 应用领域
单个商品包 POS, CR 装
物流条形码 物流过程中 14位数字 的原料产品 商品
集合包装 出入库 /运输 纸/木/集装箱 配送
34
神奇的配送中心
沃尔玛如何建立配送中心
..... .
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 到海外的发展业绩,浓缩在下面数字中: 2002年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84年的20000 多倍; 2002年,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18年前,工厂职工 不足800人;2002年, 海尔职工发展到3万 人,拉动就业人数 30多万人。
它完全是一体化的运作,而且海尔物流跟一般企业的物流还有比
较大的差别,海尔对物流高度重视,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也很
19
舍得投资,去过海尔现场观察的人都会对它的立体仓储挑指称赞。 流程化、数字化、一体化,是三个JIT流程的一个基本特色。
海尔怎么做JIT采购
1.全球统一采购
海尔产品所需的材料有1.5万个品种,这1.5万个品种的原材料基 本上要进行统一采购,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采购,这样做不仅能达 到规模经济,而且要寻找全球范围的最低价格。所以它的JIT采 购是全球范围里最低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采购价格的降低对物流 成本的降低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80年代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1983年 的时候采用了POS机,全称Point Of Sale,就是销 售始点数据系统。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 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 上运作。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QR,称为快速反 应机制,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
32
物流使用的IT手段
完善,可以保证随时需要随时能采购得到。
2.JIT生产
JIT生产也是生产订单,不生产库存。顾客下了订单以后,开始生 产。答应五天或者六天交货,在这个期限内可以安排生产计划。 完成生产计划需要怎样的原料供应,只要原料供应的进度能够保 证,生产计划就会如期完成。
3.JIT配送
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物流的流程跟传统的做法不一样,
..... .
物流经典案例
1
制造业物流成功典范--海尔物流 零售业物流成功典范--沃尔玛物流
2
制造业物流成功典范--海尔物流
海尔公司简介 什么是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 海尔为什么要进行物流流程再造 物流流程再造如何成为海尔超常规发展的新利 器 三个JIT同步流程 海尔物流流程再造的三大步骤 海尔如何进行物流机制再造 海尔如何进行物流竞争力再造 海尔再造前后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