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标本制作》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标本动物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标本动物制作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标本动物的采集、处理、保存等基本技能;(3)能够独立完成一种动物标本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标本动物的种类: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2. 标本动物制作的基本步骤:采集、处理、保存。
3. 标本动物的保存方法:浸制法、干制法、塑化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动物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标本动物制作的主题。
2. 讲解标本动物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讲解标本动物的种类、采集方法、注意事项;(2)讲解标本动物处理的基本步骤,如清洗、消毒、固定等;(3)讲解标本动物的保存方法,如浸制法、干制法、塑化法等。
3. 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标本制作。
(1)指导学生进行动物采集,注意采集方法、工具的使用;(2)指导学生进行动物处理,如清洗、消毒、固定等;(3)指导学生进行动物保存,如浸制、干制、塑化等。
4. 交流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标本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标本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标本动物制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访谈、作品评价等。
2. 评价内容:(1)学生参与标本制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生掌握标本动物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生制作的标本质量;(4)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生物标本制作 策划书3篇

生物标本制作策划书3篇篇一《生物标本制作策划书》一、引言生物标本制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特征,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策划书旨在组织一次生物标本制作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主题“探索生物奥秘,制作精美标本”三、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生物标本制作的过程,了解生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制作标本,提高参与者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参与者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预计参与人数]名学生和教师六、活动准备1. 联系专业的生物标本制作老师,邀请他们来指导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2. 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标本采集工具(如镊子、剪刀、手术刀等)、标本固定液、标本盒、标签纸、颜料、画笔等。
3. 采集各种生物标本,如植物、昆虫、鸟类、鱼类等,可以从学校的生物实验室、校园内的自然环境或附近的公园等地采集。
4. 对参与人员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人左右,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名指导老师。
5. 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和宣传单,宣传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时间地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6. 提前安排好活动场地,确保场地安全、整洁、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
七、活动流程1. 开幕式([具体时间])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邀请学校领导致辞,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活动。
生物标本制作老师进行简短的培训,介绍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标本采集([具体时间])各小组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前往指定的采集地点采集生物标本。
采集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指导参与者正确使用采集工具,注意保护生物的生命和环境。
采集完成后,将标本带回活动场地进行处理。
3. 标本处理([具体时间])各小组将采集回来的标本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固定等。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一、指导思想: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及审美情趣。
二、活动目的任务:1、指导学生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在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师生合作将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展评,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四、活动用具:采集动物标本的用具:旧报纸或草纸,刷子或纱布,标本夹或两块比台纸大一些的木板和书,吸水纸或棉絮,台纸,标签,胶水,胶带或缝衣针和线,毛笔,刀片,剪刀,玻璃纸,水彩等。
(材料用具自备)五、活动时间:1.班级活动:10月9日——11月9日;2.会合展评:11月9日。
班级活动竣事后,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通过评选,推荐不同类的动植物的标本展览。
由科代表搜集推荐的标本以班为单位在11月6日前交于生物实验室。
每小组上交2份不同类型的动植物标本,计入小组考核。
在作品上贴上填写好的标签纸(填好学名、中文名、采集地址、采集人、鉴定人、日期、编号等项,将填好的标本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六、活动组织:参与教师学生:八年级学生及生物任课教师七、活动地址:1.采集地址:校内或校外;2.参评地址:生物实验室8、纪律安全:构造活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活动安全教诲,学生必需遵照安全划定,在校内、外采集标本时一定注意人身安全,对人类有安全威胁的生物,一律不准采集。
在校外采集标本必需由家长陪同采集。
九、活动步骤:1.动员阶段:任课教师组织宣传;2.标本采集阶段: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组织采集标本,并做好活动过程的记载(最好是照片的形式)。
学校生物组组织各班小组长培训标本的制作方法。
3.成果展评阶段:⑴学生观看各班标本,并投票评比。
《制作动物标本》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制作动物标本》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动物标本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标本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 研究如何处理动物标本的材料和工具。
-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2. 教学准备- 动物标本样本- 制作动物标本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动物标本的身体部分(可以使用模型或真实的动物尸体)- 高质量的保护材料,如酒精和甘油- 制作动物标本所需的工具,如刀具、针线等- 课堂展示用的投影仪和屏幕3. 教学活动活动一:了解动物标本制作过程1. 展示动物标本样本,并引导学生观察。
2. 通过投影仪展示一段关于动物标本制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活动二:制作动物标本1. 分组给每组学生分配一种动物标本,让他们选择动物标本的身体部分(如头部、翅膀、爪子等)。
2. 告诉学生制作动物标本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他们进行准备。
3. 让学生按照制作过程进行动手操作,辅导他们处理材料和使用工具,确保安全。
4.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由选择动物标本的展示形式和样式。
活动三:展示和评价1. 让每组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物标本,并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下次制作时做得更好。
4.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制作动物标本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 评估学生对动物标本制作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创意发挥能力。
- 收集学生的展示作品和评价意见,以评估教学效果。
5. 家庭作业让学生用纸和笔写一篇关于动物标本制作过程的心得体会,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了解有关动物标本的知识。
6.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动物标本展览,邀请其他班级和家长参观,并分享制作过程和经验。
以上是《制作动物标本》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物标本的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展示和分享的机会。
希望本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动植物标本制作教育案例实践与展示

幼儿园动植物标本制作教育案例实践与展示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自然观察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之一、通过亲身接触和观察动植物,孩子们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为了促进幼儿对动植物的认知和理解,我在我所工作的幼儿园开展了一项动植物标本制作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动植物,并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准备:1.准备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材料:动植物、杀虫剂、柠檬片、酒精等。
2.准备展示区域:设置陈列柜和展示板。
活动过程:1.介绍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向幼儿们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标本。
2.观察动物标本:给每组几个幼儿一只青蛙、一只蝴蝶或一只昆虫的标本,让他们观察标本的外观、颜色和特征。
3.观察植物标本:给每组几株植物,让他们观察植物的形状、叶子、花朵和果实。
4.提醒幼儿们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更细节的部分。
5.讨论幼儿对动植物的观察结果,并通过问答来加深对动植物的理解和认知。
6.解释标本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并指导幼儿们制作自己的动植物标本。
7.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们互相合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8.提醒幼儿们安全使用杀虫剂和酒精,并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工具。
9.展示区域:将幼儿制作好的动植物标本陈列在展示柜和展示板上,设置标本的名称和相关信息,如生长环境和习性。
活动总结与展示:1.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共同反思和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收获。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方式,将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与家长和其他班级分享。
3.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来观看展示区域,分享幼儿们制作的动植物标本,并通过讲解的方式向他们介绍动植物的特点和习性。
4.鼓励幼儿向家长和其他班级展示和解释自己制作的标本,并回答观众的问题。
活动效果评价:1.观察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评估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情况。
3.收集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反馈和意见。
幼儿园动物标本制作教案

敬爱的老师和家长们:今天我将和大家共享一份幼儿园动物标本制作的教案。
动物标本制作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不仅可以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动物结构和特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将引导幼儿们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活动目标:1. 认识动物:通过制作动物标本,让幼儿们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培养观察力:引导幼儿们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结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态度。
3. 发展动手能力:让幼儿们动手制作动物标本,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动物标本,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动物的标本样本或图片资料,如昆虫、鱼类、鸟类、兽类等,以及动物的解剖结构图。
2. 准备适合幼儿们操作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如模型动物、黏土、剪刀、颜料、画笔等。
3. 教师制作动物标本的样本,作为教学示范和辅助材料。
4. 安排制作动物标本的教室或活动场地,保证幼儿们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动物: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各种动物标本的样本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结构特点,让他们根据观察进行动物分类和比较。
2. 制作动物标本:教师在黑板或幼儿们能够看到的地方,展示动物的解剖结构图,并简单解说动物的解剖结构。
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物样本,用适当的材料制作动物标本,并在制作过程中指导幼儿们注意细节,保证标本的真实性和美观性。
3. 制作成果展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标本,并邀请他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们互相交流和欣赏。
4. 活动总结: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制作动物标本的整个过程,共享制作的经验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动物标本制作的教案,幼儿们在实践中增加了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动物标本制作教案 幼儿园动物标本制作

一、概述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儿童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动物标本制作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和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动物标本制作教案,希望对幼儿园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增强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动物标本和模型;2. 准备放大镜、剪刀、胶水、细线等制作工具;3. 制作教学展板,包括动物的图片、名称、特征等信息;4. 安排教室环境,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
四、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分组让幼儿观察不同的动物标本或模型,讨论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引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2. 学习动物的基本形态通过观察真实的动物标本或模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头部、身体、四肢等基本形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制作动物标本让幼儿根据所学动物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简易的动物标本,让幼儿动手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共享成果让每组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物标本,共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幼儿制作的动物标本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他们不断改进。
6. 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引导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构建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延伸活动1. 室外探索带领幼儿到校园周围的小树林或公园,观察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增强对自然的感知。
2. 动物故事给幼儿讲述有关动物的故事,并让他们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实物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观察日记让幼儿每天观察并记录所见的动物,通过图画或文字方式呈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增强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生物标本制作 策划书3篇

生物标本制作策划书3篇篇一生物标本制作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生命奥秘,制作精美标本”二、活动背景生物标本制作是一项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多样性,提高我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通过亲手制作标本,我们可以学习到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力、耐心和创造力。
三、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生物标本制作的平台,让参与者了解标本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2. 增强参与者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参与者的观察力、耐心和创造力。
4.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群]六、活动内容1. 标本制作讲座邀请专业的标本制作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标本制作的历史、方法和技巧,让参与者对标本制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标本制作实践参与者分组进行标本制作实践,亲身体验标本制作的过程。
制作过程中,将有专业指导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参与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3. 标本展示与交流制作完成后,将参与者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组织交流活动,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4. 拓展活动设置一些与生物标本制作相关的拓展活动,如标本鉴定、生物拼图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七、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
2. 标本制作讲座:专家讲解标本制作的知识和技巧。
3. 标本制作实践:参与者分组进行制作,专业指导人员现场指导。
4. 标本展示与交流:展示作品并进行交流。
5. 拓展活动:进行与标本制作相关的拓展活动。
八、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提前进行场地布置。
2. 邀请专业的标本制作专家担任讲座嘉宾。
3. 准备标本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昆虫针、展翅板、酒精、镊子等。
4.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单,进行活动宣传。
5. 组织志愿者进行活动现场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九、活动宣传1. 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标本制作》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摘要
《动物标本制作》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动物标本知识的搜集、整理、积累,对标本厂的动植物标本、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实验室动物标本的参观采访,邀请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李平博士的标本制作教学,让学生系统学习动物标本制作知识,让学生学会采集、制作简易的动物标本。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
二、选题背景
重庆市荣昌区学院路小学位于荣昌区昌元街道白象社区田坝街2号,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毗邻,学校秉承着“背靠大学办小学”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与西南大学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从网上、电视上、书本上看到各种精美的动物标本,产生了自己动手做标本的想法,学校积极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联系,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为我校提供了动物标本实验室参观、动物标本制作教学与制作、动物标本厂参观与制作的资源,使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三、科学方法
活动中,采用了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动手制作等方法,让孩子学会制作简易的动物标本。
四、活动的创新点
1.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2.把学习知识的阵地扩展到校外,拓展学生视野,使学习知识的途径多样化。
3.从标本的过程制作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五、活动进行情况
活动从2015年9月开始,分九个阶段,12月顺利结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一阶段:组织学生校内、校外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考察荣昌区标本制作厂的生产、销售情况。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并制定计划。
第四阶段:组织学生到西南大学实验室参观动物标本。
第五阶段:抽取部分学生到标本厂参观并制作标本。
第六阶段:采集昆虫。
第七阶段:邀请西南大学李平博士到校授课,现场制作标本。
第八阶段:学生作品展评,汇报总结。
第九阶段:撰写科技小论文。
磁性计算转盘
一、摘要
磁性计算转盘由转盘、磁性卡片两部分组成,转盘表面分大、中、小三个圆环,大、小两个圆环是数字环,中间的圆环是数字运算环,磁性卡片分数字卡片和四则运算符号卡片。
使用时,把数字卡片和四则运算符号卡片贴在相应的圆环内,就可以使用了。
磁性计算转盘可用作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适用广泛,使用方便,可随意变换数字和运算。
二、背景
传统的口算练习一般是在作业本上或口算书上进行,费时费力,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制作了磁性计算转盘,教师使用方便,学生兴趣浓厚,使学生在提高口算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科学原理
磁性计算转盘利用了磁铁原理,使计算转盘展示更清楚、变换数字和运算更便捷。
四、创新点
利用了卡片和转盘盘面的可磁性特点,可随意变换数字和运算,操作快捷简便,盘面色彩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五、使用情况和进一步设想
磁性计算转盘在小学一、二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除法使用效果较好。
对于小学中高段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探究蚯蚓下雨后爬出土壤表面的秘密
一、摘要
“蚯蚓下雨后为什么爬出土壤表面?蚯蚓不是喜欢潮湿的环境吗?”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做对比实验,明白了雨后土壤里积水过多缺少氧气,所以蚯蚓需要爬出土壤表面来呼吸氧气。
二、问题背景
昨天大雨过后,在小区的花台里,我发现了许多的蚯蚓在土壤表面爬来爬去的。
我轻轻的蹲下来,静静地观察着,并思考着一个问题:蚯蚓不是喜欢潮湿的环境吗?为什么它会爬出土壤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决心要把这个问题弄一个水落石出。
三、解决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我去询问了教科学的黄老师,黄老师告诉了我一个重要的信息:蚯蚓是通过皮肤来呼吸的,他让我循着这个信息,自己去寻找答案。
我认真地思考:蚯蚓是通过皮肤来呼吸的,难道是蚯蚓喜欢呼吸雨后新鲜的空气?还是下雨后蚯蚓在土壤里无法呼吸?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决定做三组对比试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研究蚯蚓在空气中和水中生存状态。
实验一结论:蚯蚓生活既需要空气,也需要湿润环境。
实验二:蚯蚓因为喜欢呼吸新鲜的空气爬出土壤表面。
实验二结论:蚯蚓不是因为喜欢呼吸新鲜的空气而爬出土壤表面。
实验三:蚯蚓在土壤中水分过多无法呼吸而爬出土壤表面。
实验三结论: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所以爬出土壤表面。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对比试验
3、理论验证
五、探究结论:
通过对比实验和理论验证,得出结论:
当下雨时雨水流进土壤,泥土中的空隙被雨水填满,缺少空气,蚯蚓就很难适应这种环境,所以雨后的蚯蚓就会钻出泥土,到地面上来透透气。
六、问题引发的思考
蚯蚓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所以,当你们在雨后看见蚯蚓爬到干燥的地方无法回到土壤时,请帮帮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