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光棍男上千万
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 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西南证券(zhèngquàn)的教师给大家做了一份关于单身狗的专题报告:?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或在屏幕深处?。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造成(zào chénɡ)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有5个,包括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择偶经济要求也越来越高等。
(据统计,2022年深圳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广州8975元。
) 目前(mùqián),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婚恋交友需求庞大。
同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二次婚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2022 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2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20 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 1.7 亿人,其中男性为 1.04 亿人,占比 59.6%,女性(nǚxìng)为 0.7 亿人,占比 40.4%。
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将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几次单身潮。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女性地位及自主意识的进步,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增多(zēnɡ duō),第四次单身潮降临。
为什么单身狗越来越多?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剩男〞问题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重男轻女、偏好男孩的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注:结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
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造成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适婚年龄段的男性人数大大高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导致女性人口紧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 比 100,“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 206 比 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不少男性被迫成为“光棍〞。
社会中剩男光棍如果太多,20年后,会有产生什么后果?

社会中剩男光棍如果太多,20年后,会有产生什么后果?由于男女比例的失调,现阶段我国的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三千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农村的一部分男人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是自身太过于挑剔,到了30岁还没有找到对象,这层人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剩男,在我们当地,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这样的人,大的村子可能有二、三十人,小点的村庄也有几个,还有的是因为家里穷,弟兄几个都处于单身状态,可以说当下的农村剩男是无处不在。
那么再过20年,这种现象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我们暂且把农村30岁以上的大龄青年定义为农村剩男,像这样的农村剩男并不是某农村地区的个例,而是一抓一大把,成为普遍现象。
我这里是大河南河西走廊的一个无名小村庄,就我所在的村民小组,一共有54户人家。
而从这54户人家诞生的农村剩男,起码有10来个,这些人以后的命运基本已经定型,那就是后半生打一辈子光棍。
20年后,现在最年轻的30岁农村大龄青年也已超过50岁。
这意味着啥?意味着人生当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已成过眼云烟,等待他们的将是要考虑如何养老这一难题。
50岁的农村老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缺少挣钱动力,缺少生活情调,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看电视,就是蹲在墙角晒太阳得过且过,任时光流逝,静静等死。
这世界本就是由男女两性组成,就像鱼离不开水,影子离不开阳光,鸟儿离不开天空。
50岁农村老光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结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念异性。
有句玩笑话是这样说的:男人一旦单身太久,连看路边母猪的眼神都是直的。
50岁农村中老年光棍,结婚已无望,但他们也有生理需求啊。
怎么办?这个你就得问他们自己了。
曾经听说某地农村老光棍为了发泄欲望,竟然和邻居家猪圈里的母猪干起了“苟且之事”,真的让人无法想象。
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们无法辨认,但是农村老光棍有生理需求这却是事实。
农村老光棍的脾气还很古怪。
我们这里的几个奔五老光棍,脾气大,自尊心强,敏感,不合群,有时候别人并没有恶意,简简单单的几句玩笑话,他们也会恼羞成怒。
未来 30 年中国人口趋势 光棍潮来袭 深度老龄化

未来 30 年中国人口趋势 : 光棍潮来袭深度老龄化图片来源 / 图虫摘要1、人口预测模型的简单介绍。
Leslie 模型主要做两大方面的预测,一是利用各年龄群体的死亡率来推算下一年的人口结构,二是利用女性生育率测算每年新出生的男性和女性婴儿数量。
在测算中,我们考虑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生育意愿的差异,也考虑了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测算使用的结构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 201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趋势一:最快 10 年后,我国总人口将现负增长。
我国人口数量在全球的占比也将逐步下降,印度人口数量有望在 5 年后的 2024 年超过中国。
3、趋势二:中青年加速减少,高峰时每年超千万。
未来 5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每年减少 300 万以上,在 2028 年 -2039 年间,年均减少数量将超千万。
4、趋势三:二胎影响已过去,新生婴儿很快破 1300 万。
预计今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将降至 1400 万左右,五年内大概率跌破 1300 万。
5、趋势四:2 年后进入深度老龄化,2050 年或接近日本。
我国或在 2037 年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到 2050 年或将与日本当时的老龄化水平相接近。
6、趋势五:结婚率继续下滑," 光棍儿 " 数量增多。
2015 年我国 15 岁以上的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多 4000 万人,出生性别比例失调最严重的一代还没有大批量进入婚姻市场,未来结婚率会进一步下降。
7、挑战和机会并存,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长期人口趋势的变化,会持续对我国经济增速构成压力,其可能带来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亟需我们做出政策准备和反映。
但挑战背后,也会带来一些结构性的机会,例如老龄化对养老、医疗等相关行业的需求会增加," 光棍潮 " 会催生 " 单身经济 " 需求。
1、人口预测模型的简单介绍我们预测人口采用的是经典的 Leslie 模型,该模型是 1945 年时由澳大利亚学者Leslie 首次提出,属于考虑生物种群年龄结构的离散模型,在人口预测中也被广泛运用。
《经济学人》分析中国社会“光棍”危机的四大原因

《经济学人》分析中国社会“光棍”危机的四大
原因
来源:综合
(1)自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由于偏好男婴,不少家庭会选择堕胎。
这种行为在中国农村较为普遍,它直接减少了女婴的数量,拉大男女人口数量差距。
(2)由于男性倾向于娶比其年轻的女性,所以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光棍”人数。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出生率总体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从1987年的2.333%下降到2014年的1.237%。
相比适婚男性的庞大数量,不断下降的出生率只会减少更年轻的适婚女性人数。
以印度为例。
假设印度男子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6,女子是22岁,随着出生率的下降,2000—2010,25—29岁的男子新增920万,但20—24岁的女子新增760万,也就是说,仅仅五年,印度就新增有160万个潜在“光棍”。
(3)“排队效应”加剧“光棍”现象。
排队的长队取决于多少人假如、多少人离开、排队者准备等待多长时间。
在中国男多女少的婚配市场上,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男性被迫滞留,另一方面又有新进场的适婚男性加入竞争,“光棍”群体犹如雪球,越滚越大。
(4)中国受过高等教育且有独立收入的女性数量越来越多,与日韩情况相似,这批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会延迟,甚至选择不结婚。
这种变化也导致了“光棍”数量的增加。
人口危机之——光棍危机

人口危机之三——光棍危机一、光棍大家可能不太记得郑民生了,就是那个杀了8名幼儿园小朋友的恶魔。
郑民生,事发时41岁,南平某社区医院医生,单身。
那一年全国针对幼儿的杀戮还有好几起,多数行凶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大龄单身男。
光棍,就是在正常的婚育年龄未能娶妻、生子的大龄单身人士。
现代社会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日益加大,婚育年龄不断的推后,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30岁以上的单身男女,但是很多这种人不能算是光棍,想结婚而不能的才叫光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在婚姻市场里找到另一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完全不可能的那部分人,以至到了最后索性都断了娶老婆的念头的那些认方符合本文所说的光棍。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古话说“钱到叫花手,米到光棍袋”来形容那些脸皮厚,道德感差的人,我需要声明一下,本人对光棍并不歧视,相反对于他们的遭遇非常同情和无奈。
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光棍确实存在着道德感低下的现实,而这种道德感低下并非是他们娶不到老婆的原因,而是结果,所以我们对他们的道德感低下也不应该给予过多的指责。
娶不到媳妇的挫败感,长时间的性压抑,无儿无女的牵绊使得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对于他人评价、看法更无所顾忌(当然在世界上有很多终身未娶的人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如此,他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内心的约束会更少,尤其是等到连父母兄弟都没有的时候,道德的约束以及羞耻感可能会荡然无存,那么光棍就很可怕了!在婚姻市场里男女各分成四等:A、B、C、D,往往都是A男娶B女,B男娶C女,C男娶D女,可见A女和D男是婚姻的困难户,而A女的数量往往都是极少数,所以这部分人的婚姻往往都能解决。
那么就剩下D男了真正剩下了。
可见光棍现象是古已有之,并非现在才有,以前的皇帝为了体现对子民的关爱,会通过政府手段来为那些光棍娶妻,同时也是为了帝国人口繁衍昌盛。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没有办法娶妻的,这部分人基本认可了自己的光棍身份,他们对此不会有很大的不满。
中国婚恋危机_第二章中国“光棍率”:几千万光棍被判“无妻徒刑”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是不头痛光棍人群的。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支“光棍军”,那些由于贫穷而不能娶妻、建家的男子汉,成为社会的反抗力量、破坏力量。
现代凡是光棍问题突出的国家,,无不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绞尽脑汁。
一、中国成为世界“光棍大国”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光棍?10年之后的中国,又会有多少光棍?这个数字说法不一,但大致波动在3000万到51300万之间。
自从单胎制开始后,中国新生人口性别比便出现了异动,基本呈逐年增高趋势。
近些年比较稳定,男女比例维持在120:100左右的水平,但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来会出现近4000万光棍。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光棍大潮将于2012年左右大规模登陆中国,其杀伤力是巨大的。
恐吓世界——西方抛出“中国光棍威胁论”中国“光棍大军”,震动世界。
联合国人口署一份世界人口统计报告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例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中国一些省份,如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河南五省的出生性别比甚至超过130。
国外舆论称,中国将在十几年后出现5000万光棍汉,未来的中国是“光棍国”,有人甚至大肆炒作“中国光棍威胁论”。
中国人口专家认为,此种断言是过于耸人听闻了,但中国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的确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
男女比例失衡,是中国“婚恋危机”的突出表现之一。
英国《泰晤士报》在2010年1月12日发表的“计划生育政策令2400万未婚男子生活中没老婆”文章中说:男女性别比失衡是中国面临的最大人口问题,光棍增加会使犯罪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正常的出生率,是每100个女孩对应103~107个男孩,但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1990年上升到111个男孩,2000年是116个。
男女失衡最严重的省份,1~4岁的儿童中,每100个女孩对应140个男孩。
在中国,同时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群体:“超男”和“剩女”。
男超、女剩,其中一个群体的存在参照出另一个群体的悲哀。
怒发冲冠为红颜

怒发冲冠为红颜篇一:辩论 1.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褒姒《烽火戏诸侯》,陈圆圆《怒发冲冠为红颜》,武则天《唐高宗死后摄政,改国号为周,对社会发展起到贡献》两个男生在路上走,因为有女生,两个人才会打起来,如果没有女生,只会说一声对不起,只是因为女生在,女生对男生在不知不觉间起到了勾起男生自尊的作用 2.物以稀为贵从1980年到2014年,共出生6.75亿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光棍危机。
人口学者姚美雄判断,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28日发布。
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男女比例4:1 黄金白银黄金少所以贵白银多所以便宜 3.英雄难过美人关再强大的人也比不上女人的软言细语,再大的百炼钢,也不如绕指柔 Wilson 与Margo Wilson的研究发现:在面对美女时,男人容易失去理性、情不自禁地短视近利,并宁愿牺牲长远的利益。
这篇发表于2003年12月份的《皇家学会报告 B》(Proceedings ofthe Royal Society B)中,Margo Wilson 与Margo Wilson收纳了96位男性、113位女性,平均年龄约为21岁的在国色天香的绝代佳人面前,男人尤其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两位加拿大心理学家Margo受试者,并随机分组后进行心理测验。
试验问题为:宁可在明天立即获得15-35美元,或者在至少一星期后的某一时间(7天到236天之后),获得50-75美元。
此外,也分别对试验者展示一些吸引人的帅哥美女图片后,观察比较他/她们的思维变化。
有趣的是:在凝视美女图片后,大多数的男性会宁可选择立即获得金钱,即使所获得的金额较少。
警惕叠加贫困的“光棍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光棍男上千万
1957年~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
相关新闻
媒体:1990年出生的男性1/6将孤独终生
河北赵县的赵大姐愁眉不展,25岁的儿子还没说上媳妇,她的心里总是压着一块大石头。
曾经相过一次亲,女方开口要15万元彩礼,家里拿不出这笔钱。
48岁的赵大姐无奈到北京做家政,帮儿子攒钱娶媳妇。
“现在的姑娘太金贵了,开口就是三斤一响。
啥三斤?一百元的大票要称上三斤!一响就是还得买辆车,房子就不用说了,哪少得了?!”赵大姐说。
据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了解,河北等地农村近几年彩礼上涨得很快,从五年前的不到十万涨到现在的十五万甚至更高。
不菲的彩礼再加上新房等其他投入,娶一个媳妇往往会耗尽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
而对相对贫困的男性来说,只有一条路——打光棍。
彩礼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光棍村开始出现。
畸高彩礼和光棍村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中国已经出现严重的性别比失衡,适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数千万。
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判断,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性别比失衡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
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的性别比失衡呢?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性别比失衡有两大主要原因:移民和出生性别比失衡。
由于移民比例很小,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出生性别比失衡。
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一般介于103和107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有103至107个男婴。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代之前基本正常,在1982年为107,但之后迅速攀升,1990年达到111.3,2000年升至116.9,到2004年更高达121.18。
尽管自2008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徘徊在117左右的高位。
国家卫计委在今年初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出生性别比整体水平依然偏高,其后果已经显现,风险进一步聚集和扩大。
过去2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15,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光棍危机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直接后果就是光棍危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80年到2014年,中国一共出生了6.75亿人,这34年的平均性别比是114.7.按性别比正常值推算,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万。
“婚姻挤出”很形象地显示了性别比失衡对婚姻的影响——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为多出数千万男性变得拥挤,使得多出的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燕舞在河南、湖北、贵州等地调研发现,光棍率自80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渐加剧上升。
此外,光棍大部分集中在农村,有些贫困山区,甚至出现了光棍村。
姚美雄告诉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男女性别比失衡会造成早婚、订婚、婚姻买卖现象增多,导致婚姻错位、代际争夺及婚外情、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以及同性恋、性疾病、性犯罪等社会现象增加,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树茁2010年牵头所做的《中国的性别比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及主要发现》证实,大量失婚青年的存在,客观上的确激发了买婚、骗婚、买卖妇女等犯罪行为。
接受调查的364个村庄中,有约30%曾发生过骗婚。
2014年11月的一天,河北邯郸数十名越南新娘集体逃跑。
警方侦查后证实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跨国骗婚案。
每一个逃跑新娘的背后都是一个为儿子的婚事操碎了心的家庭。
这只是近年来不断增多的骗婚案中的一个。
风险还远远不止这些。
长期进行性别比失衡问题研究的李树茁提出警告,性别比失衡风险通过一定的程式聚集、放大、扩散,可能会促使已有的社会风险更加复杂化、多样化。
对这一点,目前我们的认识还很不到位。
天平为何倾斜
性别比失衡带来的风险巨大,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要找到解决方案,首先要回到原点,看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原本比较平衡和稳定的人口性别天平出现了严重的倾斜。
今年初召开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位运行的罪魁祸首就是性别不平等,群众生育观念落后,男孩偏好仍然严重。
人口学者黄文政、梁建章不赞成这种观点。
他们认为,出生性别比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
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调。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一直存在,但中国的男女出生比例在最近几十年才严重偏离正常水平,并高于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
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难辞其咎。
”黄文政说。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年出生性别比为116.9,其中第一胎出生性别比为107.12,第二胎就飙升至151.92,第三胎更高达160.3。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越往后就有更多的女胎被选择性堕胎,从而推高了出生性别比。
针对前文所述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三大因素,梁建章表示,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
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穆光宗认为,消除重男轻女观念,需要重建生育文化,工程浩大,难以一蹴而就。
而性别比严重失衡、生育率超低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他认为,最可行、见效最快的对策是放开生育限制。
在人口学者何亚福看来,立法保护胎儿生命权是解决性别比失衡的根本方法。
堕胎之所以被中国大部分人看得平常,是因为没有把胎儿当作拥有生命权的个体来尊重。
但在具体法律法规当中,对于胎儿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规定。
比如《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没有出生的胎儿没有公民权力。
而《刑法》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继承法》更明文规定尚未出生的胎儿享有财产继承权。
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状况若不改变,会令中国蒙羞。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组织、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