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doc

合集下载

国际私法知识点总结

国际私法知识点总结

国际私法知识点总结《国际私法知识点总结:一场有趣的法律冒险》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国际私法的那些知识点,这可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冒险啊!首先,你得知道啥是国际私法。

简单说,就是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

想象一下,不同国家的人凑一块儿,吵架了、闹矛盾了,得有个规则来管管吧,这就是国际私法干的事儿。

咱可不能小瞧它,它就像个聪明的和事佬,让各国之间的民事交往顺顺当当。

那国际私法里的管辖权可就有意思了。

就好比一场游戏,各个国家都想在里面抢占地盘。

谁有权管这个事儿,谁就牛气。

有时候这个国家说归我管,那个国家也不甘示弱,争得那叫一个热闹。

就像两个小孩抢玩具,谁也不肯让步。

不过这可不是瞎抢,得有规矩,不然不乱套啦。

法律适用也挺逗,不同国家的法律有时候差别那叫一个大。

比如说,在这个国家结婚很容易,到了另一个国家可能就麻烦得很。

这就像去不同的餐馆点菜,有的菜在这家好吃,到了那家可能就变味了。

所以得找对合适的法律来用,不然可就闹出大笑话啦。

还有那个冲突规范,就像是个指路人,告诉你该往哪儿走。

它帮你在一堆法律里挑出最合适的那一个。

不过有时候这个指路人也会犯错,或者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时候就得靠咱聪明的法律人来好好琢磨啦。

国际私法的知识点那真是又多又杂,有时候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迷宫。

一会儿是管辖权的弯弯绕绕,一会儿又是法律适用的五花六道。

不过别怕,就把它当成一场冒险,一点点去探索,总能找到出口。

学国际私法就像是学一门外语,刚开始觉得难,单词都记不住。

但慢慢地,随着你不断努力,你就能说得顺溜了。

当你掌握了那些知识点,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嘿,那种成就感别提多棒了。

总之,国际私法知识点虽然多,但也别怕。

把它当成一场有趣的冒险,带着好奇心和幽默感去学,你会发现原来法律也可以这么好玩。

加油吧,朋友们!让我们在国际私法的海洋里畅游,探索那些神秘而又有趣的领域。

小学生学法律知识

小学生学法律知识

1、安全横过道路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

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

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

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

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

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2、乘车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

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

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

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

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

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

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游戏场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

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

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放学以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

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

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车前车后乱穿,甚至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堪设想。

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

日常法律的小知识

日常法律的小知识

日常法律的小知识日常法律的小知识1、父债子还,夫债妻还的古训不合法,如果负债人超过他遗产的数额的债务,你可以不还。

2、你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3、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没有权利开除在校学生。

4、如果你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5、别人借你的钱,一定要到期催还,如到期两年内未催要,你将失去催要的权利。

6、如果你未满18周岁的孩子夜不归宿,你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你就是违法。

7、如果你被虚假广告骗了,请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你的举报会很好的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很好的保护你自己。

8、精神病人在神志清醒时犯罪,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9、如果你对行政机关的罚款、扣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0、如果你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手签名,让人代书,一定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代书人,见证人和遗嘱人都要签名。

日常法律知识科普1、消费者拥有“七日无理由退货”后悔权。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除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的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此外,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

需要注意的是,商品完好指的是淘到手的“宝贝”本身完好,拆包装验货不影响商品完好性。

可见,凡是消费者不能真实地看到、触碰到实物的消费方式,新消法赋予了消费者有七天的“后悔”权利,所以广大消费者网购后,对已经到手的“宝贝”无论有何种原因,均可退货。

这里无理由退货的期限是7天,很多网友会问,那这7天是如何计算的呢?这个要特别注意了,7天是包括了周六日的,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工作日”,但是“7天退货期”遇法定节假日可后延一天。

可见,新消法在保护消费者的同时,对网购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的这种“后悔权”做了小小的补充,就是防止有人滥用这限权利。

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

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

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中国人的习惯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时间即使是"吃亏"了,也只能哑巴吃黄莲,能忍就忍了。

殊不知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一、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包括下班时顺道买菜的情况。

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中情况: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如果未满18岁的孩子夜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

(注:诉讼时效为2年)四、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或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可能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7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五、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六、如果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自签名。

让人代书,一定要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代书人、见证人、遗嘱人都要签名,最好委托律师见证并执行遗嘱。

七、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八、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法律规定高于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你应该知道的宪法小知识

你应该知道的宪法小知识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在2014年11月1日设立了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我国的现行宪法包括5个部分。

它不仅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同时,它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宪法作为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对于维护国家的法制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简单的宪法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十条简单的宪法小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宪法。

第一条: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规范。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划分、公民权利,以及国家的宗教政策、教育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第二条:宪法的修正程序宪法的修正是一个相对严肃的过程,需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和表决。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正必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同意。

第三条: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益,国家和社会应当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其他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违反宪法,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宪法的普遍适用性宪法适用于全国范围,不分地域、民族、职业等。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应当遵守宪法的规定。

第六条:宪法的保护机制宪法保护机制包括宪法监督和宪法解释两个方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并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

第七条: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宪法是法律的根基,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法律要统一于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完整性。

宪法只有通过公正、公开的程序,经全体公民的投票通过,才具有正当性。

这是保证宪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基本要求。

第九条:宪法的救济机制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任何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公民都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寻求救济。

这是宪法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第十条:宪法的时效性宪法的时效性表明宪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文件,一般不会频繁修订。

宪法的修订一般需要长时间酝酿和全国人民的共识,以确保修订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宪法中的10条简单的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内容。

第一条,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对于其他法律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

任何违反宪法的法律、行政行为都是无效的。

第二条,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

第三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权力的分立和制衡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范围,包括国家的疆域、领海、领空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具有保障作用。

第五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文化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文化制度,包括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条,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安全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安全保障,包括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国际关系等。

宪法对于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普法知识

小学生普法知识

小学生普法小知识最近校园暴力、违法的事件频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学们忽视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或者对法律了解太少。

在日常生活中,你以为没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其实已经触犯了法律。

虽然同学们还未成年,但是万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还是会受到『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惩罚』。

因此,为了防范於未然,同学们一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免不小心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窃盗罪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

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恐吓取财罪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强盗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伤害罪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

施打、吸用麻醉药品所谓的『麻醉药品』就是指『毒品』,因为错误的使用麻醉药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麻醉药品,也是犯法的行为。

赌博罪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

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

毁坏公务罪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

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务,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物。

小学生普法小知识1.独自在家时有人叫门怎么办?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2)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跟踪入室。

(3)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最简单的法律小知识一、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包括下班时顺道买菜的情况。

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中情况: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如果未满18岁的孩子夜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

(注:诉讼时效为2年)四、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或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可能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7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五、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六、如果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自签名。

让人代书,一定要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代书人、见证人、遗嘱人都要签名,最好委托律师见证并执行遗嘱。

七、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八、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法律规定高于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如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即民间借贷1年期利率高于24%(即月息2%)以上,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九、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因这些单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而受到伤害,这些单位应适当给予赔偿。

单位有过错的,亦应适当承担责任。

法律小常识一、父债子还这是一个常在耳边听到的话。

可是,这个说法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上,父亲和成年的子女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财产也是独立的。

换句话说,父亲欠的债,子女在法律上根本没有偿还的义务。

但是,子女如果基于道德的考虑,自愿为父亲还债,法律也不干预。

另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父债子要还。

那就是,父亲负债而亡,留有遗产,子女继承后,这时子女要为父亲还钱,但是仅以遗产范围为限。

如果子女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父亲的遗产,也可免除还款的义务二、分居两年自动离婚这也是一个流传颇广的错误认识。

其实我国法律根本没有所谓的自动离婚的规定。

根据法律,离婚只有两种形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即可到民政局登记离婚;达不成一致意见,则需要起诉离婚: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就是感情确已破裂,不需要双方同意。

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属于感情确已破裂的的一种情形。

因此,如果真的能够证明因感情不和分居已经满两年,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由法院判决离婚。

但是,绝对不存在自动离婚的说法。

换句话说,即使分居10年,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离婚的情况下,两人婚姻关系仍然存续。

同时,分居的原因需要是感情不和的原因,如果是工作、出国或其他非感情不和的原因导致分居两年的,也不属于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

而且分居状态要处于连续状态。

现实生活中,有的夫妻虽然存在着分居的事实,但当对方否认、而自己没有证据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院对分居事实将不会予以认定。

因而,在单方面做出分居决定时,应注意做好分居的证据收集和保全工作,书信来往、录音录像、证人证言、另寻住所的租赁合同、新住址接收的信件等等,都可以成为证明分居的证据。

当然,如果对方自己承认分居的事实,则可以免于举证。

三、非法同居这是一个被误解很深的说法。

目前,对于未婚男女,即使双方都没有配偶,未婚而同居的还没被习惯性的称为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1989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其中第3条规定: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日起,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关系对待。

但是,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及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行《婚姻登记条例》时已经删除了非法二字。

也就是说司法审判中,已取消了非法同居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同居关系法律用语。

由于《婚姻法》及其它法律中,没有规定无配偶男女不能在一起同居生活的规定,而法律没有规定的行为,都是可行的。

所以将这种同居行为指责为非法,没有法律依据,这种指责本身就是非法的。

但是,对于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情形,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重婚罪的,则又当别论。

四、杀人偿命杀人偿命是原始的同态复仇思想的体现,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观。

汉高祖进关时约定三章,其中第一条就是杀人者死,这也成为了汉朝刑事立法的一条核心原则。

国外,在罗马法之前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规定了,侵害他人身体的,准予受害人对侵害人同样的身体部位实施同样的打击。

但是,这种同态复仇的方式逐渐被其他更文明的方式替代,如限制人身自由刑、赎刑等。

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国家已经废除死刑。

我们国家虽然没有废除死刑,而根据我们现行《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此可以看出,杀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偿命,而是要考虑杀人的动机、手段、社会影响以及具有属于正当防卫、自首情节等确定是否适用死刑,故意杀人罪的最低刑期是三年有期徒刑。

综上所述,杀人偿命这个观点已经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应该予以摒弃;而由于经历了几千年历史洗礼的复仇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已然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在中国要想废除死刑,将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废除死刑是大势所趋,而且我国已经在逐渐减少死刑的罪名及适用,并实行少杀、慎杀原则,相信最终也将废除死刑。

简单、易懂、好记的50条法律小常识1. 遇事就请个律师吧,不要过分相信自己有什么关系等等。

2. 14岁以下可以不在刑法上负任何责任,14到16岁犯8种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依旧要负刑事责任。

3. 18岁就可以判死刑了。

4. 对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和其他恶性事件,法律说了,正当防卫,打死也没事儿。

5. 走在大街上,你看见有人瞅你的眼神不对,你一拳将其打翻在地,那不算正当防卫。

6. 拉电网防贼不算正当防卫,出了问题算故意杀人。

7. 男人强奸男人算伤害,但别以为不算强奸罪就没事儿了。

女人强奸男人不算犯罪,但女人帮助男人强奸女人算强奸罪的帮助犯。

8. 女人以为男人会给自己好处然后发生了关系,结果男人没有给她好处,女人没法控告男人强奸。

9. 女人被强奸之后喜欢上了男人,男人依旧是强奸罪。

10. 如是不满14岁,即使女方承诺,依旧按强奸算。

过了14,再嫩的女孩都是法律上的妇女了。

11. 安乐死是非法的,如果有人说你把我杀了吧然后你就把人家杀了,你是要负责任的,如果有人说你把我手砍了吧结果你把人家手砍了,你还是要负责任的,如果有人说你扇我一巴掌然后你扇了人家一巴掌,嗯,这个没关系,不过要是打得人家桃花满天开就另当别论。

12. 如果有人说这是我的劳斯莱斯,你去把它砸了吧然后你去砸了人家的车,这个没有关系,当然,前提是劳斯莱斯确实是人家的,这说明,相比于人身健康,法律对于财产的保护就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

你对小孩子说把压岁钱给蜀黍吧,蜀黍给你存在银行攒起来然后你拿去消费了,这是盗窃罪13. 老婆在家威胁你要跳楼千万不要当没事,她跳下去你要负责的。

你的自行车被小偷偷了,第二天你发现了这辆自行车被小偷骑着,你可以偷回来,法律支持你。

如果是第三人骑着,问题有点复杂,如果那人花了大价钱,从小偷手里买了过来,而且不知道是偷的,那你只能找小偷去了,如果他明知道这是个赃车,你可以主张他和小偷之间的交易无效。

14. 如果你因为一时冲动犯了罪,一定要尽一切可能挽回,自首也好,抢救被害者也好,这些行为都会减刑的。

15. 父母包庇孩子犯罪不会被追究包庇罪。

这里是包庇,不是教唆。

16. 要在一切你觉得可能出问题的时候保留证据,太重要了。

17. 签合同时一定要阅读并理解合同,包括其中的小字注解等一切信息,对合同中不确定或者持不同意见的条款应提出商榷,如不能达成一致可以拒绝签字。

合同一旦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后来有了麻烦,签字的时候没看合同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作为抗辩的理由。

18. 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行为。

19. 在证明一个人有罪之前,这个人就是无辜的。

20. 说某个人有罪是刑法上的说法,说某个人对某件事情承担法律责任则往往指民事责任。

21. 宪法是用来约束政府的,即约束政府不能践踏个人的基本权利,没有公民要遵守宪法一说。

22. 不是所有经签字盖章的文件、文件中的所有条款都具有法律效力;23. 在办理比较重大的法律事务时,注意留存书面证据,有备而无患。

24. 要是你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一年过后才通过法院向伤害你的人提起赔偿,法院是不会支持你的。

25. 乘坐出租车,司机过失驾驶造成你受伤,你可以选择要求出租车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因为你和出租车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

26. 你在转赠财产给受赠人之前,你可以随时反悔。

但是,公证或因救灾、扶贫等道德义务的捐赠不得反悔。

某地地震,某公司承诺捐款xx元,后来没捐,可以要求其履行合同义务。

27. 给别人借款只有借条不足为凭,必须提供对方收到款的凭证才行。

28. 你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到期前房东卖掉房屋要求你搬出,可以起诉要求补偿。

29. 你在路上看见挂着中国电信XX营业厅,进去办业务,里面的人员也称我们是电信的。

结果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打电话给电信客服,宣称不是电信自营营业厅而是授权营业厅,电信不承担责任的话,可以起诉中国电信。

30. 合同里写了交定金多少多少,但是你可以不交,因定金合同为实践合同,不交钱即不生效。

31. 还在担心借车给朋友以后发生车祸,自己担不担责的可以放心。

如果你不是明知对方无证、醉酒等有过错的情况下出借机动车,那么责任由驾驶者承担。

32. 出于好意,让朋友或同事搭你的顺风车,一旦在路上出了什么小事故涉及到人身安全,你朋友同事可以告你让你赔偿的!33. 要是你没证据证明有人因为挑逗激怒你的宠物咬伤了他,那你就乖乖承担医药费吧。

34. 一栋楼上某户人家中丢了某个物件砸伤了人,除1楼外的高层都可能被判承担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