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答案)
D.汉朝
2.秦朝的统一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答案)
D.隶书
3.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答案属于措施,但此处指非巩固统一的非核心或争议性措施,实际巩固
性质仍存争议,教学上常视为加强思想控制)
D.修筑长城
4.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始皇的暴政(答案)
C.项羽刘邦的起义
D.六国残余势力的复辟
5.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A.黄巾起义
B.大泽乡起义(答案)
C.绿林赤眉起义
D.瓦岗寨起义
6.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答案)
D.九卿
7.下列哪项不属于秦朝时期的工程建设?
A.阿房宫
B.秦始皇陵
C.灵渠
D.大运河(答案,属于隋朝)
8.秦朝推行的思想控制政策主要是?
A.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答案)
C.百家争鸣
D.无为而治。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2. 下列哪项不是商朝的成就?A. 发明甲骨文B. 铸造青铜器C. 建立封建制度D. 制定历法3. 周朝分为哪两个时期?A. 春秋和战国B. 东周和西周C. 春秋和战国D. 东周和西周4. 孔子是哪个时期的人物?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6.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B. 皇帝制度、诸侯制、郡县制C.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诸侯制D. 诸侯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7.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这属于:A. 政治统一B. 经济统一C. 文化统一D. 军事统一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9. 下列哪项不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太学D. 推行盐铁官营10.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隋朝D. 元朝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12.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

13.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霸,纷纷进行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________。

14.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

1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__制度。

1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政策。

17.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

18. 科举制度的创立,为________提供了选拔人才的途径。

19.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__制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距今约7000年的原始居民是:A. 河姆渡人B. 半坡人C. 仰韶人D. 大汶口人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4. 被称为“青铜时代”的时期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A. 铜钱C. 铁钱D. 银锭6. 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 秦始皇的暴政B. 秦二世的昏庸C. 陈胜吴广起义D. 项羽刘邦的反秦战争7.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中央集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强化军事力量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9.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以下哪项产生了重要影响:A. 经济发展B. 社会稳定C. 文化繁荣D. 军事强化10.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以下哪个政权是五代之一:A. 南唐C. 北汉D. 南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

1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______。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度量衡制度是______。

14.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15.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策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9. 论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到的“百家争鸣”现象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历史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单元测试卷七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开创者是:A. 唐太宗B. 武则天C. 唐玄宗D. 唐高宗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展示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传教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孔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公元前221年,________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7. 唐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她开创了“开元盛世”。

8.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时期。

9. 清朝时期,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中国领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1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古代的________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成就。

12. 请列举唐朝时期的三大文化成就。

13. 请简述明朝时期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情况。

14. 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焚书坑儒。

”请分析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16. 阅读以下材料:“明朝时期,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但郑和下西洋却展示了明朝的国威。

”请分析海禁政策对明朝的影响以及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8. 论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六、结束语通过本次历史单元测试,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同时也能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单元测试卷七年级【含答案】

历史单元测试卷七年级【含答案】

历史单元测试卷七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三皇五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灭六国D. 汉朝建立4.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张衡B. 祖冲之C. 沈括D. 毕昇5.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三省六部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3.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5.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3.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_。

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______朝。

5. 中国古代长城的东起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介绍一位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3.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4. 解释“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5. 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巩固统一的国家?2. 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 假如你是唐朝的皇帝,你会如何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4. 分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5. 假如你是明朝的航海家,你会如何准备和规划一次远洋航行?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项最能说明是原始人类遗迹?A. 两颗门齿化石B. 大量碳屑C. 古鱼类化石D. 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灰烬堆,由此可以合理判断北京人:A. 会使用人工取火B. 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C. 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D.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3.从猿进化到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直立行走B. 手的发展C. 语言的产生D. 劳动4.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A. 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 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C. 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 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A. 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能够缝制衣物,有了爱美观念B. 产生了宗教观念C.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但尚未缝制衣物D. 仅有爱美观念,尚未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6.与现代人长相和智力水平最接近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7.陶胚上的鱼纹图案与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D. 说明人们通过捕鱼来增补食物8.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 小麦B. 米饭C. 小米D. 玉米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 种植水稻B. 饲养猪狗等家畜C.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 使用磨制农具石斧10.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 农耕文明B. 海洋文明C. 神话传说D. 游牧文明11.导致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生活习惯B. 生产工具C. 自然环境D. 生产力水平12.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 北京人遗址B. 河姆渡文化遗址C. 半坡文化遗址D. 大汶口文化遗址13.小明参观了一处原始人类遗址,并拍下了照片,根据照片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 山顶洞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14.下列关于炎帝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B. 尝遍百草,发明医药C.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D. 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15.下列哪项不是北京人的特征?A. 制造石器B. 会建造房屋C. 会使用火D.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16.下列考古发现中,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 使用打制石器B. 制作彩陶C. 稻谷遗存D. 使用磨制石器17.大禹治水为民造福,以下对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A. 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B. 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C. 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D. 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18.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是:A. 盘古、黄帝B. 黄帝、炎帝C. 黄帝、蚩尤D. 炎帝、蚩尤19.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出现在:A. 元谋人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半坡遗址D. 北京人遗址20.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二、非选择题(共50分)1.简答题(10分)请写出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并简述其特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D. 修建长城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卫青D. 李斯答案:C. 卫青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A. 十常侍之乱B. 黄巾起义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 黄巾起义5. 三国时期,下列哪个国家首先被灭亡?A. 魏国B. 蜀国C. 吴国D. 晋国答案:B. 蜀国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答案:推恩令3. 三国时期,首先被灭亡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国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为巩固统一,他实行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还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及其作用。

答案: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一项政策,由卫青提出。

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这一政策既巩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诸侯王权势过大的问题。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繁。

这个时期的开始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之后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逐渐崛起,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战争不断,政治斗争激烈,同时也是汉族势力逐渐衰退,民族融合的时期。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7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7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7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 170万年。

B. 70 - 20万年。

C. 3万年。

D. 1万年。

3.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器。

D. 铁器。

4.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表现有()会人工取火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建造房屋④会种植农作物。

A.B.C. ④.D. ④.5.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 干栏式建筑。

C. 窑洞。

D. 蒙古包。

6.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 水稻。

B. 粟。

C. 玉米。

D. 小麦。

7. 下列关于黄帝的传说中,不正确的是()A. 建造宫室。

B. 发明舟车。

C. 教民开垦耕种。

D. 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8. 传说中,禅让制下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是()A. 尧。

B. 舜。

C. 禹。

D. 启。

9.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0.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A. 21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谋人发现于____省元谋县。

2.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____龙骨山。

3. 山顶洞人已经懂得____,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4.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____流域。

5.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____流域。

6.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____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

7. 尧、舜、禹时期,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叫____。

8. 夏朝的建立者是____。

9.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____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10. 夏王朝建立了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的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具有远见卓识
2、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
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拆分侯、王的封地
D.派张骞出使西域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4、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5、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
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昭君出塞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6、曾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欧亚陆上“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7、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丝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A 北京八达岭长城
B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C 甘肃敦煌莫高窟
D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8、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 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D 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 )
A.大泽乡起义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B.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
C.昭君出塞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D.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0、据《东莞汉记》载,公元二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出使西域归来
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D.东渡日本成功
11、同学们熟悉的古代传说中出现的神灵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等都来自
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那么道教的思想来源是 ( )
A.孔子的儒家思想
B.佛教思想
C.道家思想和神仙巫术
D.法家思想
12、河南省南阳市区的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
家,他是 ( )
A B C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②《史记》是我国第一
部史书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
代表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4、1974年,一些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见右图),这
是二十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
迹”。

该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阿房宫遗址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殷墟遗址
1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汉景帝——七国之乱
B.汉武帝——太学
C.汉代帛画——湖北随县
D.《九章算术》——世界上最早的应用数学
16、秦汉时期是从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下列对其时代特征表述最确切的是
()
A.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B.是一个对外联系较发达的时期
C.是一个科技发达、文化兴盛时期
D.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初步巩固时
17、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我国()
A 西汉以前
B 西汉早期
C 西汉末期
D 东汉早期
18、下列叙述与华佗有关的是()
①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②被尊称为“医圣”
③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④编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9、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张衡发明地动仪
C 华佗发明麻沸散
D 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20、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 )
A.秦始皇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是汉代的丝绸之路图。

请回答:
(1)这条商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2)它的出发点是哪里?最远可以到达什么地方?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哪些技术传到西方?传入中国的有哪些?
(4)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
22.阅读材料: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始皇出世......天崩地坼(裂),掀翻一个世界。

”(清.李贽)。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十六岁登基称帝的汉武帝,在内政外交上,依据敏锐的判断,大胆执行许多措施而不墨守成规。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迅速向周边传播。

请回答:
(1)在政治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经济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全国统一货币的措施。

秦始皇和汉武帝下令把什么样的货币作为通行全国的统一货币?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3)为加强思想控制,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4)在军事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什么相同点?结果如何?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二这部书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名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的这部书是什么?请写出这部书的写作范围和写作体例。

(3)请你对此人和此书作出评价。

(4)通过材料一的名言和材料二中的描述,你认为此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和作为史官所具备的素质?
24.读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右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3)这一贡献有什么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