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语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
3.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4.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5.树立忧患意识,学会应急本领
6.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群防为重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安全第一,重在预防,加强教育,杜绝违章
9.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0.只有在阳光下,绿叶才有希望;只有在防范中,成果才能保障
11.先见之明
12.未雨绸缪 13.谨小慎微 14.防微杜渐 15.见微知著 16.防范未然 17.前车之鉴 18.三思而行 19.惩前毖后 20.深思熟虑 21.痛定思痛 22.无懈可击 23.无隙可乘 24.有备无患 25.引以为戒 26.化险为夷
27.重蹈覆辙 28.有条不紊 29.长治久安 30.亡羊补牢。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摘要: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安全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安全生至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识。
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完善经济调控政策,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严肃查处责任事故,倡导安全文化,建全安全监管体制。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由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制度所组成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针对煤矿瓦斯,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隐患较多问题,持续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主要是从事井下作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阴暗潮湿,经常受到“瓦斯、煤尘、预板、水、火”等的威胁,加之技术装备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不高,安全管理薄弱,在我国工矿行业中煤矿发生事故率和伤亡人数所占比例较高,重特大事故有发生,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领域的头等大事,国家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相继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管条例》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监管体系,为的是确保煤矿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安全第一”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一种认识论,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取向。
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
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安全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安全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生产。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由来与含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总理密切相关。
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
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
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行业长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百度百科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
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
[1]从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可以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和工作原则。
(1949-1983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经济建设。
据1950年3月8日原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府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民主主义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来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我们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劳动,如不采取保护劳动的措施,就不能实现…兼顾‟和…两利‟。
因此,今天要注意保护劳动者利益,而要做到这件事情,首先要大家改变重视机器、轻视人的观点,要学会重视人,要懂得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本,是人制造机器,而不是机器造人。
千百年来,旧社会都是看不起人,看不起劳动者,现在我们懂得了世界是劳动者创造的。
但要真正做到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不利条件,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不是主观愿望所能决定,而是受着客观条件限制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我们常州检测中心是一个具有第三方公正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相对独立的法定检测机构。
中心主要任务是承检矿用通信类、监控类、防爆类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方便的任务,并承接国内外有关单位委托的检验测试工作。
中心具有法定地位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与认证的机构,在煤炭系统通信监控产品的检测检验领域有一定影响。
目前,我们中心已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14人,而且我们常州中心承检的产品,取得防爆证和煤安证后,绝大多数用于煤炭行业,所以安全生产无论对于我们检测中心本身来说,还是对于煤炭企业、煤矿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要求,在安全生产法的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生产是各个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是保障经济发展、人权、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本身就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国家、集体财产不受侵害,保持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这种安全管理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煤矿企业只有做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让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方能显示出成效。
一、检测中心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习惯性违规未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中心安全事故极少,所以中心职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安全教育不具体。
安全教育是企业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必不可少的步骤,忽视安全教育,等于放任事故发生。
从中心成立以来,虽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但是整个行业内还是有一些血淋淋的案例,比如职工上班前饮酒,造成工作后精神恍惚;有的检验员在检测过程中,自身误操作引起触电;有的检验员在检测过程中,未将易爆气罐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如若不小心触碰到气罐,就可能会引起易爆气体泄漏而引发生事故;很多检测机构都有明文规定,非中心人员不得操作检测设备,有些检验员甚至由于个别原因,让送检企业人员直接参与检验,做工频耐压试验时,未断电接线导致直接触电、做交变湿热试验时,误操作试验设备,引起设备损坏等等。
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

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和成本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和成本。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 查工作,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整改,从而避免事故的 发生,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和成本
预防为主 安全 至上
-
1 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2 预防为主的具体措施 3 预防为主的优势和意义 4 结语 5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的实施建议 6 结语 7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的挑战与对策
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
01
03
05
02
04
安全,是人类的本能需 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 的进步,人们对于安全
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安 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 ,明确应急组织、救援 队伍、救援装备等方面 的要求
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开 展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 等活动,提高应急处置 能力
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
预防为主的优势和意义
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
A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可以帮助 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
预防为主的安 全管理方式的 实施建议
领导重视:全员 参与
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需要得 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 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企业领导应该将安全管理作为 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对安 全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全体员工 应该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制 度,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教育活 动,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技能
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建设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式需要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建设。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应 急预案和响应机制,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装备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应 急演练和模拟演练等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 装备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安全十六字方针是哪16个字

安全十六字方针是哪16个字安全十六字方针是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这十六个字概括了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依次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依法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安全第一"强调了安全工作的首要性。
它要求既要重视安全事故的发生,又要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企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高于一切。
安全第一的体现包括:优先考虑安全问题,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的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等等。
"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整改。
通过加强预防工作,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风险,保障安全。
预防为主的具体做法包括:制定安全制度和标准,明确安全责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检查和整改;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安全监管和巡查,做好预警和报警工作。
"综合治理"强调了安全工作的综合性和全方位性。
它要求从各个环节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机制,保障生产安全。
综合治理的具体做法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推动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依法管理"强调了安全工作必须依法进行。
它要求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依法管理的具体做法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强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实施。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由来与含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总理密切相关。
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
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
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预防为主
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鸣唱……这个世界最生机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让我们的整个地球也鲜活起来。
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
然而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是职工的福祉!是家庭的幸福,是工作的快乐,是单位的效益;是平安、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安全上班,安全回家,会让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快乐。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对于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更是第一要务。
有了安全保障,企业才能立足;有了安全保障,企业才能创效。
但是安全隐患却无处不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多余的意念,一次侥幸的心理,一个小小的麻痹大意,都可能酿成巨大的事故;一个不该得眨眼,一个不规范的操作,一个粗心的决定与行为,都可能击碎幸福平安的梦想。
只需一个烟头,就可以酿成一场森林火灾,就可能引起一次井下瓦斯爆炸的矿难;只需一颗螺丝钉的松动,就可能造成一次车毁人亡的惨剧,就可能使工厂停产的重大损失……
效益来自安全,安全缔造幸福。
如果我现在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大家的回答与我的答案是一样的,是生命。
的确,生命是美好灿烂的,生活是明媚的,如诗如画的,可生活往往也有它残酷的一面,许多残酷的事实都是由于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所引发的。
事故的发生让人胆战心惊,只有亲身经历过,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生命可贵的真谛,才能深刻明白“安全第一”这句话的重要性。
可是,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去体验一回,因为这样太危险,但我们可以引以为鉴,为自己敲响警钟,不可疏忽大意,时刻注意安全。
因为,注意安全不仅是给自己造福,更是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造福。
其实大家随手翻翻报纸就会发现,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人因为忽视安全而丧失了性命。
中新网2010年3月2日电“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09年全国共发生38万起事故,平均每天1000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83196人,大体一天要死亡220人。
中国现阶段安全生产基础仍比较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仍严峻。
”时光刚刚跨入2010年,2010年1月份,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就有1189起,死亡276人。
实在是怵目惊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别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难道不能使我们警惕吗?难道不能让我们心痛吗?起始于辛劳,归结于平淡,是对我们员工最好的写照。
智者是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我们员工们耳熟能详的安全格言,因为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防范,为此我们还每天早会都要高喊安全口号!
生命不仅属于你自己。
生命属于你的妻儿、你的父母和所有关心你爱护你的同事朋友们。
珍爱生命,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就是给企业、家庭创造的最大财富。
安全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同时也告诫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我们的生命才有保证,家庭才有欢乐。
安全之于生命,须臾不可少;安全之于生命,片刻不能离。
安全是生命的导航灯塔;安全是生命的延伸铁轨;安全是生命的源头活水;安全是生命的雨露阳光安全。
就是生命之影,生命之血,生命之根,生命之魂。
惟其如此,生命才如踏浪瀚海的航船,才如征服远方的列车,才如春满人间的鲜花,才如虹飞天外的长河。
安全生产是创业之纲、守业之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使安全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