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_孟立凡-蓝金辉 Ch10
传感器原理-孟立凡-蓝金辉-Ch1-2

传感器作为整个检测系统的前哨,它提取信息 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检测系统的精度。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用其自动化水平来衡 量的。而自动化水平是用仪表及传感器的种类和数 量多少来衡量的。信息化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 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列为信息技术之 首,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1.3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例2:感温、 感烟火灾报警器监控系统
探头11
探头12
集 控 器
1
中 央 监 控
探头1N
各层集控器通过CAN总线、M-BUS总线等现场总线将 可器入集 号 声温 在 度 查在)由,控光度电)看每,微并器报、脑。房一它机监负 警浓 屏 房 间房 们 组控责 并度 幕 间 、间 输 成各信 打等 上 、 楼安 出 的房号 开信 直 楼 道放温检间汇喷号观道情一度测温总淋送监装况对、系度,设入视配。感浓统、汇备中各摄可温度(烟总灭央房像看、信集浓各火监间头出感号控度房,控情,没烟通器是一间计还有况探过)否层的算可感(头 串;异一温机 通 温温( 行常台度。 过 、度智 通,。和值 电 感、能 讯如浓班 视 烟烟传 线异度人 屏 传雾感 送常信员 幕 感浓, 器,就像人缺少感官,系统无法工作。
传感器名称:发送器、传送器、变送器、检测器、探头 传感器功用: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
1.1.2 传感器的分类
现已发展起来的传感器用途纷繁、原理各异、形式多样,就其分类 方法也有多种,其中有两种分类法最为常用:
一是按外界输入信号变换至电信号过程中所利用的效应 来分类。如利用物理效应进行变换的为物理传感器;利用化学反应进
第2章 传感器的特性及标定
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2.1.1 线性度 2.1.2 灵敏度 2.1.3 迟滞 2.1.4 重复性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完整版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习题1 (3)习题2 (5)习题3 (9)习题4 (11)习题5 (13)习题6 (15)习题7 (18)习题8 (21)习题9 (24)习题10 (26)习题11 (27)习题12 (29)习题13 (33)习题11-1 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 因此需要有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
随着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传感器的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可能安装在传感器的壳体里或与敏感元件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此外,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工作必须有辅助的电源,因此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1-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及其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传感器位于信息采集系统之首,属于感知、获取及检测信息的窗口,并提供给系统赖以进行处理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信息。
没有传感技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科学技术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信息控制技术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
发展方向:开发新材料,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多功能集成传感器的研究,智能传感器研究,航天传感器的研究,仿生传感器的研究等。
1-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什么?衡量它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与时间无关。
主要性能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什么?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响应特性。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号天津城建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4 年4 月18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1.课题背景(所选课题的来源、开发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本课题来源于智能家居中的消防与安防系统,消防与安防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部分承担着火灾发生时自动报警并开启消防喷头、语音报警、疏散引导等功能,安防部分承担着家庭防盗、室内外环境危害检测及报警等功能。
开发目的:能够及时监测到环境中有无火灾,火灾一旦发生将实现声光报警,并自动打电话给户主提示家中有火灾隐患,同时打开消防设施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的发展,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安防部分为当有人从窗户进入时发短信给户主并自动报警,室内有害气体超标检测及燃气泄露报警。
意义:随着电子产品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引起的火灾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到处潜伏着火灾隐患。
智能化火灾报警系统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报警设备,而是融入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的应用等各领域知识。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灾报警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国内外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环境的要求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物质空间,更为关注的是一个高度安全、舒适以及美观方便的居住环境,也即是当下最为热门的智能家居。
由于智能家居系统还缺乏统一明确的国际标准,许多公司开发出的产品都是基于自己组建的网络和信息交换协议,很多产品是针对特定的组网环境开发的,部分核心技术没有对外公布,技术复杂,直接导致了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再者,缺乏对应的第三方产品,各个接入设备之间不能兼容,互操作性差,不利于产品的扩充,因而进一步局限了产品的发展。
再加上,有的系统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普及。
因此设计一个符合国家国情和规范的集远程控制和本地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且势在必行。
第1章传感器绪论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B
教材: 刘迎春,叶湘滨.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9.2 参考书目: 1.吴建平.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孟立凡,蓝京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 Elena Gaura & Robert Newman . Smart mems and sensor systems,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6 4.Gerard C. M. Meijer. Smart sensor systems John Wiley & Sons, 2008;
物质的定律是指物质本身内在性质的规律。 例如弹性 体遵从的虎克定律、晶体的压电性、半导体材料的压阻、 热阻、光阻、 湿阻、 霍尔效应等。利用物质的定律做成 的传感器, 如压电式传感器、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光电 管等。
第1章 引言
(7) 按依靠还是不依靠外加能源工作, 可分为有源传感 器和无源传感器。有源传感器敏感元件工作需要外加电源,
第1章 引言
展望未来 , 传感器将向着小型化、 集成化、
多功能化、 智能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由微传
感器、 微执行器及信号和数据处理器总装集成的 系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传感器市场将 会迅速发展 , 并会加速新一代传感器的开发和产 业化。
第1章 引言
1.2 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是检测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它是以一定的精
第1章 引言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再通过大脑分析判断, 发 出行动命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类为了 进一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研究出一系列代替、 补充、 延伸人 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功能的各种手段,从而出现了计算机和各种用
传感器原理及课后答案答案

1-1:答:传感器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迟滞、重复性、零点漂移、温漂。
1-2:答:(1)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2)描述动态特性的指标:对一阶传感器:时间常数对二阶传感器:固有频率、阻尼比。
1-3:答:传感器的精度等级是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相对于其测量范围的百分数,即A=ΔA/Y FS*100%1-4;答:(1):传感器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叫传感器的线性度;(2)拟合直线的常用求法有:端基法和最小二5乘法。
1-5:答:由一阶传感器频率传递函数w(jw)=K/(1+jωτ),确定输出信号失真、测量结果在所要求精度的工作段,即由B/A=K/(1+(ωτ)2)1/2,从而确定ω,进而求出f=ω/(2π). 1-6:答:若某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曲线方程为y1=a0+a1x+a2x2+a3x3+…….让另一传感器感受相反方向的位移,其特性曲线方程为y2=a0-a1x+a2x2-a3x3+……,则Δy=y1-y2=2(a1x+a3x3+ a5x5……),这种方法称为差动测量法。
其特点输出信号中没有偶次项,从而使线性范围增大,减小了非线性误差,灵敏度也提高了一倍,也消除了零点误差。
2-1:答:(1)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2)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2-2:答:相同点: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所;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2-3:答: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它与金属丝应变灵敏度函数不同,应变片由于由金属丝弯折而成,具有横向效应,使其灵敏度小于金属丝的灵敏度。
传感器原理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河北理工大学计控学院实验中心实验一(1)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 表、主、副电源。
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
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 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3.根据图1接线。
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x=R4为应变片。
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F/V 表置20V 档。
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是F/V 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V 表置2V 档,在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 表显示为零。
+4V-4V电桥平衡网络直流电压表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 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行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F/V 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 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5.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F/V 表显示的值。
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X=0.5mm 记一个数值填入下表:6.根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S=△V/△X (式中△X 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V 为相应F/V 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常感器原理及应用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信息
(一)学时学分:54学时(周5学时)3学分
(二)预修课程:《普通物理》、《信号与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 》 等 (三)使用教材 王化祥、张淑英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参考教材:1.《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吴建平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宋文绪 杨帆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视觉(平面、立体); 非视觉(接近觉、触觉、滑觉、热觉、力觉、… )
《泰坦尼克》中用于水 下探测的“邓肯”号机 器人
4、传感器在医疗及人体医学上的应用
现代医疗设备都是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如: B超、CT、核磁共振、心电图、脑电图、X光 机、病理分析、体液分析等等。
热 能 利 用
机 械 能 利 用
土 农 货食 木 林 币品 建 金 筑 融
传感器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 石油、化工、电力、钢铁、机械等加工工业 例0-1:化工产品自动生产过程
进料 自动称重
按比例 测定容器中压力体积
混合液体
自动控制容器液位 自动称重 分装计数 成品 自动控制传输速度 设备推动力 半成品在生
超光谱传感器在检测 和定位伪装或隐蔽的 移动目标时,表现出 极大的发展潜力。
已研制成功的最新型 红外传感器,重量仅为 0.11公斤,而且具有极高 的可靠性。这些传感 器使用能量检测法,可 以定位一公里范围内 的目标。
9、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BAS,CAS, OAS (3A)
DDC
泵系统
锅炉系统
消防系统 环境控制 电力监测 能量计费 保安系统 照明系统
传感器原理 孟立凡蓝金 辉cgq3-4

3.3
3.3.1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
弹性圆柱 柱形弹性敏感元件主要用于电阻应变式拉 压力)传感器中。 力(压力)传感器中。
F F
σ ε
α
F
F
弹性圆柱上任一点处在与轴线成 α 应力、 应力、应变为
F σ α = sin 2 α − µ cos2 α Ain 2 α − µ cos 2 α εα = AE
h
二、等强度梁
F
• 等强度梁自由端挠度为
y = 6l Eb
0 3
h
3
F
• 固有振动频率表达式为
f0 = 0.316h l
2
E
ρ
3.3.3
扭转棒
在力矩测量中常常用到扭转棒, 在力矩测量中常常用到扭转棒,图所示为圆截面 的扭转棒,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的扭转棒,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ϕ
Mt
l
应力方向
应力大小
第3章 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设计
☺ 弹性元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物件 弹性元件: ☺ 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尺寸或形状的现象。 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尺寸或形状的现象。 ☺ 弹性变形:如果外力去掉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来的尺寸 弹性变形: 和形状的变形。 和形状的变形。 ☺ 弹性敏感元件是通过物体弹性变形这一特性,把力、力矩 弹性敏感元件是通过物体弹性变形这一特性,把力、 或压力转换成为相应的应变或位移, 或压力转换成为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配合其它各种形 式的传感元件,将被测力、 式的传感元件,将被测力、力矩或压力转换成电量的一种 元件。 元件。
对弹性敏感元件材料的基本要求归纳如下: 对弹性敏感元件材料的基本要求归纳如下: (1)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要小; )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要小; (2)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要小; )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要小; (3)线膨胀系数要小且稳定; )线膨胀系数要小且稳定; (4)弹性极限和强度极限要高; )弹性极限和强度极限要高; (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6)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性能。 )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光电式传器中的敏感元件
当光照射在某些物体上时,光能量作用于实 测物而释放出电子,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所 放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光电效应一般分为外光电 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根据这些效应可以做 出相应的光电转换元件,简称光电元件或光敏器 件。
10.2.1
外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光照射到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光电材料上时,光子的能量 传给光电材料表面的电子,如果入射到表面的光能使电子获得 足够的能量,电子会克服正离子对它的吸引力,脱离金属表面 而进入外界空间,这种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光子是具有能量的粒子,每一光子 的能量:
光电倍增管的光谱特性与相同材料的光电管的光 谱特性很相似。
思考题
1. 什么是外光电效应?
2. 说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含义。 3.什么是红限频率? 4.简述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10.2.2
内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内光电效应是指某些半导体材料在入射光能量的激发下 产生电子-空穴对,致使材料电性能改变的现象。 这种效应可分为因光照引起半导体电阻值变化的光导 效应和因光照产生电动势的光生伏特效应两种。
光电倍增管的优点是放大倍数很高,可达106, 线性好,频 率特性好;缺点是体积大,需数百伏至1 kV的直流电压供电。 光电倍增管一般用于微弱光输入、要求反映速度很快的场合。
2)主要参数 (1)倍增系数M 倍增系数M等于各倍增电极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i 的乘积。 如果n个倍增电极的δi都一样,则阳极电流I为
光生伏特效应原理 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叫 做光生伏特效应。 势垒效应(结光电效应)。 接触的半导体和PN结中,当光线照射其接触区域时,便 引起光电动势,这就是结光电效应。
以PN结为例,主要光电转换过程如下:当用光子能量 hν≥Eg( Eg为禁带宽度)的入射光照射半导体PN结时,半导 体内的电子吸收能量,可激发出电子——空穴对。这些非平衡 载流子如果运动到PN结附近,就会在PN结内建电场E内的作用 下分离。电子逆着E内的方向向N区运动,而空穴沿着E内的方 向向P区移动,如图(a)所示。结果在N区边界积累了电子,在P 区边界积累了空穴,如图(b)所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与平衡 态PN结内建场方向(由N区指向P区)相反的光生电场(由P区指 向N区),即在P区与N区间建立了光生电动势。这样就把光能 转化成了电能。若在两极间接上负载,则会有光生电流通过负 载。
被测 光量 ( a) 光学元件 光电元件 测量电路
光 学 元 件
调制件 或 被测件
光 学 元 件
光 电 元 件
测 量 电 路
( b)
常用的光电转换元件有真空光电管、充气光 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电池、光电二 极管及光敏三极管等,它们的作用是检测照射其 上的光通量。选用何种形式的光电转换元件取决 于被测参数所需的灵敏度、响应的速度、光源的 特性及测量环境和条件等。
第10章
10.1
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10.2
10.3 10.4
光电式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
光电式传感器的类型及设计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光电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器件把光信号 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光电式传感器工作 时,先将被测量转换为光量的变化,然后 通过光电器件再把光量的变化转换为相应 的电量变化,从而实现非电量的测量。其 核心(敏感元件)是光电器件,基础是光 电效应。
基于光导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基于光生伏特效 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 位置敏感器件(PSD)。
光导效应原理: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价带中的电子受 到能量大于或等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轰击,并使其由价带越过禁 带跃入导带,如图,使材料中导带内的电子和价带内的空穴浓 度增加,从而使电导率变大。
sc 4 3 2 1 5 4 3 2 1
如果在光电阴极上由于入射光的作用发射出一个电子,这 个电子将被第一倍增极的正电压所加速而轰击第一倍增极。 设这时第一倍增极有δ个二次电子发出,这δ个电子又轰击第 二倍增极。而其产生的二次电子又增加δ倍。经过n个倍增极 后,原先一个电子将变为δn个电子。这些电子最后被阳极所收 集而在光电阴极与阳极之间形成电流i,则 i=iΦδn 式中: n为二次发射极数;δ为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故 输出电压 Usc=iR= iΦδn R
国产GD-4型的光电管,阴极是用锑铯材料制成的。其红 限λ0=7000Å,它对可见光范围的入射光灵敏度比较高,转换 效率:25%~30%。它适用于白光光源,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 各种光电式自动检测仪表中。对红外光源,常用银氧铯阴极, 构成红外传感器。对紫外光源,常用锑铯阴极和镁镉阴极。另 外,锑钾钠铯阴极的光谱范围较宽,为3000~8500Å,灵敏度 也较高,与人的视觉光谱特性很接近,是一种新型的光电阴极; 但也有些光电管的光谱特性和人的视觉光谱特性有很大差异, 因而在测量和控制技术中,这些光电管可以担负人眼所不能胜 任的工作,如坦克和装甲车的夜视镜等。 一般充气光电管当入射光频率大于8000Hz时,光电流将 有下降趋势,频率愈高,下降得愈多。
20
光通量
强光 12
16 12
I/ A
I / A
8 4 2 弱光
8 4 0 20 40 U /V 60 80
0
20
40 U /V
60
80
图(a)真空光电管
图(b)充气光电管
2)光电管的光照特性 当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所加电压一定时,光通量与 光电流之间的关系为光电管的光照特性。其特性曲线如下图 所示。
h 1 2 mv
2 0
A
式中 m—电子质量;v0—电子逸出速度; A —表面电子逸出功
该方程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
从光子假设中可看到: 2 某一金属(或某一物质)产生光电效应时,有一定的光频 阈值存在。 h 0= A 光电子初动能决定于光的频率,而和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即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对 应的极限频率,称为红限频率(ν 0),相应的极限波长称 为阈波长(λ 0)。光线频率低于红限频率,光子能量不足 以使物体内的电子逸出,因而小于红限频率的入射光,光强 再大也不会产生光电子发射;反之,入射光频率高于红限频 率(波长小于阈波长),即使光线微弱,也会有光电子射出。
光照特性曲线的斜率(光电流与入射光光通量之比) 称为光电管的灵敏度。
锑铯阴极光电管
16 12 2 1
I/ A
8 4
氧铯阴极光电管
0
0.2
0 .4 0.6 /l m
0.8
3)光电管的光谱特性 由于光阴极对光谱有选择性,因此光电管对光谱也 有选择性。保持光通量和阴极电压不变,阳极电流与光 波长之间的关系叫光电管的光谱特性。 一般对于光电阴极材料不同的光电管,它们有不同 的红限频率0,因此它们可用于不同的光谱范围。除此之 外,即使照射在阴极上的入射光的频率高于红限频率 0, 并且强度相同,随着入射光频率的不同,阴极发射的光 电子的数量也会不同,即同一光电管对于不同频率的光 的灵敏度不同,这就是光电管的光谱特性。所以,对各 种不同波长区域的光,应选用不同材料的光电阴极。
0
c
mv
2 0
h A
0
hc A
1 . 24 A
(m )
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是一次被一个电子所吸收,无需 积累能量的时间. 利用物质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外光电效应而制成 的光电器件,一般都是真空的或充气的光电器件,如光电 管和光电倍增管。 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具有初始动能mv02 /2 ,因此外光 电效应器件(如光电管)即使没有加阳极电压,也会有光 电子产生。为了使光电流为零,必须加负的截止电压,而 且截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光 电阴 极 A I RL
阳 极
K
E
(2)主要性能 图(a)中,同一光强下,在0~20V范围内,阳极电压增大,光 1)光电管的伏安特性 电子到达阳极的数目也增大,阳极电流急剧增大,当阳极电压大 在一定的光照射下,对光电器件的阳极所加电压与阳极所产生 于20V后,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几乎不变,这部分称为饱和区。 的电流之间的关系称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它是应用光电传感器 另外,随着光强的增加,光电流增大,即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 参数的主要依据。
I iM i
n i
光电倍增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 为
I
i
n i
(2)光电阴极灵敏度和光电倍增管总灵敏度 一个光子在阴极上能够打出的平均电子数叫做光电阴 极的灵敏度。入射一个光子在阴极上,最后在阳极上能收 集到的平均电子数叫做光电倍增管的总灵敏度。
(3)暗电流 一般在使用光电倍增管时,必须把管放在暗室里 避光使用,使其只对入射光起作用。但是,由于环境 温度、热辐射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即使没有光信号输 入,加上电压后阳极仍有电流,这种电流称为暗电流。 暗电流主要是热电子发射引起,它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不过暗电流通常可以用补偿电路加以消除。 (4)光电倍增管的光谱特性
导带
自由电子所占能带
不存在电子所占能带 价电子所占能带
Eg
禁带
价带
为了实现能级的跃迁,入射光的能量必须大于光电导材料的禁 带宽度Eg,即
h hc
1 . 24
Eg
式中ν、λ分别为入射光的频率和波长。 材料的光导性能决定于禁带宽度,对于一种光电导材 料,总存在一个照射光波长限λ0,只有波长小于λ0的光照射 在光电导体上,才能产生电子能级间的跃进,从而使光电 导体的电导率增加。电导率的变化体现了电阻率的变化。
2.光电倍增管及其基本特性 1)结构与工作原理 当入射光很微弱时,普通光电管产生的光电流很小, 只有零点几个微安,很不容易探测,这时常用光电倍增管对 电流进行放大,下图是光电倍增管的外形和工作原理图。光 电倍增管由光阴极、倍增电极以及阳极三部分组成。光阴极 是由半导体光电材料锑铯做成。次阴极是在镍或钢-铍的衬 底上涂上锑铯材料而形成的。阳极是最后用来收集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