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课件

——《隋书》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影响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 数量和耕田面积增长,隋朝 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 王朝。
开皇之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
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长安 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 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 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 丰富,十分繁华;南方广大地区 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 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 王朝需要修建一条运河来及时运 兵,以镇压当地的的反隋活动。
其罪也彰,其功也卓。 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请你搜集隋炀帝的事迹,评价隋炀帝的功与过。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总结收获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结束语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 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统一的条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主
隋文帝励精图治
观 条
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件
隋准备充足、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客
长期分裂,人民渴望统一
观 条
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件
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巩固统一
材料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 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 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 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 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 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影响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 数量和耕田面积增长,隋朝 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 王朝。
开皇之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
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长安 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 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 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 丰富,十分繁华;南方广大地区 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 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 王朝需要修建一条运河来及时运 兵,以镇压当地的的反隋活动。
其罪也彰,其功也卓。 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请你搜集隋炀帝的事迹,评价隋炀帝的功与过。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总结收获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结束语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 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统一的条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主
隋文帝励精图治
观 条
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件
隋准备充足、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客
长期分裂,人民渴望统一
观 条
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件
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巩固统一
材料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 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 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 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 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 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4张PPT)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大运河
隋
隋的灭亡
整 体 感 知
隋周 北 陈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统一时间: 年号:开皇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 趋势。
隋统一后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隋炀帝即位后,扩大为包括文才、武 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同时设进士 科,用诗赋、试策进行考试。这是科举制 确立的重要标志。
科举制的实施,给下列阶层带来什么变化?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朝廷得到了什么?
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 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 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初 人口 垦田 粮仓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瓦岗军讨伐隋炀帝檄文
你认为开凿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拥护派,认为利大于弊 ——皮日休:《汴河古》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反对派,认为有弊无利,隋亡皆由于此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辩证看待,有利有弊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9张PPT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0.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 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 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
A 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分科考试 D.以德取才
1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地位 重要,影响深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考试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隋朝 原因:_隋___朝__的__暴___政__
灭亡 时间:_6_1_8___年
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②时间短暂,二世而亡。(秦14年,隋37年)
③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秦:万里长城,隋:隋朝大运河)
④都有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科举制)
确立:______帝时,_______科的创立
影响:
开创科举制
1、加强了_______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___。
2、推动了_______的发展。
3、对世界其他地区的____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⑤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亡。
581年
589年
隋文帝
隋朝
(581-618)
隋炀帝
0
0 0
0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繁
荣
一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时 ,
二
开凿_大__运___河__ 开创_科__举__制___
10.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 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 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
A 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分科考试 D.以德取才
1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地位 重要,影响深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考试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隋朝 原因:_隋___朝__的__暴___政__
灭亡 时间:_6_1_8___年
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②时间短暂,二世而亡。(秦14年,隋37年)
③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秦:万里长城,隋:隋朝大运河)
④都有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科举制)
确立:______帝时,_______科的创立
影响:
开创科举制
1、加强了_______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___。
2、推动了_______的发展。
3、对世界其他地区的____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⑤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亡。
581年
589年
隋文帝
隋朝
(581-618)
隋炀帝
0
0 0
0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繁
荣
一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时 ,
二
开凿_大__运___河__ 开创_科__举__制___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49张PPT)

游,三征辽东)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
• 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 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⑥ C.⑥④①⑤
B.④③②① D.⑤⑥③①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秦朝和隋朝对比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课堂小结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隋文帝
结束分裂,统一南北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高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那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想做官又应该怎么办?
夏商西周 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以后
世袭制 军功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为 一种制度,即科举制
1.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背景
材料:假如你是魏晋时期为朝廷选官的主要 负责人,你会选谁去做官?说说你的理由。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
• 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 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⑥ C.⑥④①⑤
B.④③②① D.⑤⑥③①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秦朝和隋朝对比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课堂小结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隋文帝
结束分裂,统一南北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高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那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想做官又应该怎么办?
夏商西周 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以后
世袭制 军功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为 一种制度,即科举制
1.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背景
材料:假如你是魏晋时期为朝廷选官的主要 负责人,你会选谁去做官?说说你的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4张PPT)

粮仓丰实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12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5:43:2005:43:2005:438/12/2021 5:43:20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1205:43:2005:43Aug-2112-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43:2005:43:2005:43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221.8.1205:43:2005:43:20August 12,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上午5时43分20秒05:43:2021.8.12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5时43分21.8.1205:43August 12,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5时43分20秒05:43:2012 August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3分20秒上午5时43分05:43:2021.8.12
涿郡
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12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5:43:2005:43:2005:438/12/2021 5:43:20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1205:43:2005:43Aug-2112-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43:2005:43:2005:43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221.8.1205:43:2005:43:20August 12,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上午5时43分20秒05:43:2021.8.12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5时43分21.8.1205:43August 12,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5时43分20秒05:43:2012 August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3分20秒上午5时43分05:43:2021.8.12
涿郡
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人教新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堂检测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 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 础。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7.隋朝的建立者是(
杨坚
)。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堂检测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 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 础。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7.隋朝的建立者是(
杨坚
)。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观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1、隋朝建立的背景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 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 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 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隋炀帝乘龙舟游 江都 万里江山一旦丢。
琼花: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 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 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 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探究: 学生看着课文思考:1、隋朝与历史 上哪个朝代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 2、你能找出几点? • 【归纳】 秦朝。 1、都是分裂之后完成 统一。 2、统治的时间比较短暂,二世而 亡。 • 3、都采取了开创性的举措。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 外戚?( )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 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 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 制度的正式确立。
4、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 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 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 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 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暴行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都城: 长 安
建立者:杨坚
隋文帝杨坚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清)
2、隋的统一
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 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 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
一、隋的统一 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 1、隋朝是哪年建立的?开国皇帝是谁?都 城在哪? • 2、隋文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 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 3、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概况(三点、四段、 五河)?作用? •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文帝和炀 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 5、隋朝为什么会灭亡?
• 4、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隋的统一,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炀帝 暴政与开凿大运河可以得出结论,下面不 正确的是( ) A、 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 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历史 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 C、 大运河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D、 隋炀帝暴政,开凿运河,导致隋灭亡
• 1、A • 5、D
2、C 6、A
3、D 7 、C
4、B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徭役繁重。营 造东宫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 驰道,动辄数百万民力;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南下巡游, 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 ③三征辽东,兵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 破坏。
四、隋朝的灭亡 2、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 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 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 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 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 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 隋朝随之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 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隋文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 ,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3、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6、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 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 过(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7、、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B、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 费用小 C、 陆运粮食比水运粮食速度快,费用小 D、 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
记法:
一条大 运河
海[hǎi]河 (害河) 黄[huáng]河
两千多 千米
三点
淮[huái]河 (坏河)
四段
长江
五河
钱塘江
4、作用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以及防洪灌溉干 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 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