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_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路径创新_以南京为例
城市未来社区管理模式转型的中国路径——以南京建邺区为例

是 城 市 社 区 中 多 数 人 正 济 的 经 济 独 立 人 j转 型 。 市 这 七 种 社 区 结 构 转 型 关 系 是 当 代 中 国 社 区变 迁 的 主 体 表 现 形 式 . 其 中 社 区 中 “ 位 单
S E l L C N R U I N P C A 0 T l B T D
Pr pe tve Ciy Com m uniy Mana os c i t t gem en t Mode n s i t ut e i he F ur n Chi na
二 、 社 区照 顾 : 重 构 社 区共 同 体 意 识 的 中国 路 径
“ 统 社 区 一 代 社 会 一 民社 会 ” 的 社 传 现 公
区 发 展 模 式 路 径 启 发 我 们 寻 找 适 合 中 国 的 社 区 发 展 道 路 。1 8 年 , 民 政 部 为 推 进 城 市 社 96 会 福 利 工 作 改 革 ,提 出 实 施 社 区 服 务 的 构 想 和 措 施 ,首 次 将 “ 区 ” 的 概 念 引 入 基 层 管 社
_’ I 1 I
lD U
- ●U 1I I’
契 约 联 系 在 一 起 , 其 外 延 包 括 人 口 异 质 性 特 征 鲜 明 、价 值 社 会 未 来 的 社 区理 想 !
取 向 多 元 化 的 城 市 社 会 群 体 。 换 言 之 ,社 区 作 为 传 统 农 业 社 会 的 重 要 表 征 其 共 同 体 意 识 强 调 情 感 的 自 然 的 意 志 支
导读 :社区中 “ 单位人 ”向 “ 区人 ”的转型,是当代 中国城 市社会 社
“资本的城市化”探讨——以南京为例

摘要:
《 资本城市化>是哈维经典著作之一, 其 中资本转换的观点极具冲击力,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前沿观点,在学术界内外影响较大。资本转换理论在直觉上与逻辑上是精确、严密的,但至今 只是抽象的理论假说,对该理论进行实证尝试者较少。本文在我国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 以南京为例 ,运用三种独立方法并结合 四个特别的数据集 ,分析南京城市化过程中资本转换现 象 ,重新探讨资本城市化理论。结果表明 : 南京在三十多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资本转换现 象且规模较大 ,但相对欧美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哈维 ; 资本城市化 ; 资本转换 ; 城市建成区 : 南京
市化 、 地理学思想史。
‘ ‘
资本 的城 市化 ’ ’ 探讨
以南 京 为例
V i s i t i n g t h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f C a D i t a l — —C a s e o f N a n j i n g
余茂军 汤茂林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1 0 7 1 1 0 5 i 4 1 2 7 1 1 9 7 ) 资助。
作者 简介: 余茂军 . 男 安徽六安人 .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 生, 主要研 究方向为城 乡发展与
规 划、 地 理学思想史
江苏沭阳人 , 南京 师范 大学教 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地理学方法论 , 城 汤茂林 ( 通讯作者 ) . 男
列 旨在理 解 和解 释 当前全球 经 济危机 的 访 思主 义 转 向 的 成 熟 。 该 书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谈和 文章 中 ,哈 维 坚定 地 重 申资本城 市 化 初始 阶段 称为 “ 城 市化 的 金融 危机” [ 5 ] : 第 是理 论 性 的 ,通 过 马 克 思 主 义 资 本 积 累
南京城市规划新视角下的发展

南京城市规划新视角下的发展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长江和淮河两江之间,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江苏省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在全国范围内,南京也是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近年来,南京的城市规划在不断推进和升级,尤其是在探索新视角的发展方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多个方面,为您详细阐述南京城市规划新视角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城市规划的理念变迁城市规划的理念在不断变迁,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
南京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城市规划现代化、城市形象文化化和城市服务人性化等工作。
在理念变迁的轨迹上,南京已经从市政府集中管理,到鼓励市场活力,再到加强社会参与。
2009年,南京市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绿色低碳、现代化、创新发展”定为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这一思路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形成人、城市、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
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南京将继续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
同时,还将大力实施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二、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更新城市空间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南京在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更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南京市政府通过改善交通、优化产业、扩大公共设施等措施,不断提高城市空间的效率和品质。
今年,南京市将实施“两城一带”发展战略,建设一个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群。
其中,“两城”指的是南通、兴化两座城市,“一带”指的是宁杭高速公路沿线的地区,共同构成了南京的城市空间。
这一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城市间的协作和联动,促进南京市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将加快南京的信息化和产业化进程,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城市景观的优化和升级城市景观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南京的城市景观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升级和优化。
南京市将城市景观的建设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重点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景观点和历史林盘。
旧城区改造案例

旧城区改造案例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许多旧城区的面貌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旧城区改造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成功的旧城区改造案例。
首先,以中国南京为例。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旧城区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南京充分考虑了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修缮古建筑、改善老旧街区环境等方式,成功实现了旧城区的改造。
如今,游客们可以在南京的老城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也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设施,这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其次,来看一下美国纽约的旧城区改造。
纽约曾经是美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其旧城区有着许多老旧的工厂和仓库。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纽约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将废弃的工业区重新规划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通过引进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成功地将这些老旧的工业建筑转化为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日本东京的旧城区改造。
东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其旧城区改造更是以创新著称。
东京在旧城区改造中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将老旧的建筑和街区重新打造成为时尚、现代的生活区域。
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等,成功提升了旧城区的品质,使其成为了现代都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旧城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可以将原本陈旧、拥挤的城市区域变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活区域。
希望这些成功的案例能够为其他城市的旧城区改造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让更多的城市焕发新的活力,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作会的农村金融试点 贵州屯堡地戏面具产业化发展调查和品牌创新研究 重拾画乡情,共绘乡村美—陕西户县东韩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果农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研究—以周至县猕猴桃
产业链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测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学科类别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F025 F026 F027 F028 F029 F030 F031 F032 F033 F034 F035 F036 F037 F038 F039 F040 F041 F042 F043 F044 F045 F046 F047 F048
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的偏差及矫正路径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的调查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传统—基于 8 市 22 个行政村的实地调
研 劳动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广东南海高新区企业的调查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 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南京变化的报告

南京变化的报告1. 引言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本报告旨在探讨南京近年来的变化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历史回顾2.1 南京的历史概述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首都。
从东晋到明清,南京都扮演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角色。
2.2 近代南京的变革近代以来,南京经历了许多变革。
例如,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署后,南京成为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市。
此后,南京的商业和贸易开始蓬勃发展。
3.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3.1 交通网络的发展近年来,南京城市的交通网络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新建的地铁线路和高速公路连接了城市的各个部分,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
这对于促进南京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 城市绿化的增加南京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大量增加了公园和绿地。
这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此外,绿化还有助于减缓城市的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
4. 经济的发展4.1 产业结构的转型南京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转型。
从传统的制造业到现在的服务业,南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高科技和创新为主导的城市。
这种转型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4.2 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南京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
高校数量的增加以及研发机构的建设为南京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这不仅推动了城市的创新和科技发展,还提高了南京的国际竞争力。
5. 城市文化的传承5.1 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南京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历史遗产。
例如,夫子庙和中山陵等著名景点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
这些历史建筑和遗址不仅是南京的文化符号,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2 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南京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也为外来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6. 结论南京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的传承,使南京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城市。
转型期传承城市空间特色的规划对策_以南京市_特色意图区_规划研究为例

图 1“特色意图区” 形成机理图示转型期传承城市空间特色的规划对策—— 以南京市 “特色意图区” 规划研究为例沈俊超【摘要】 在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下, 划定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空间特色和对城市空间 景观特色有重大影响的“特色意图区”,并进 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引导,是城市特色化发 展的一种可能规划对策。
南京在建立“特色意 图区”规划框架的基础上,探索了“特色意图 区”理论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给 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 城市特色;特色意图区;对策; 南京究 》 、 2001 年 《 南 京 城 市 空 间 特 色 专 项 规 划 》 的基础上, 开展了南京市 “特色意图区” 规划 研究工作。
基于城市空间特色研究而划定的 “特色意 图区” 是指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空间特色的地区 和对城市空间景观特色有重大影响的地区 。
包 含 “ 特 色 展 现 区 ” 、 “ 景 观 敏 感 区 ” 和 “ 认 知 路径 (点)” 等 3 方面的内涵。
“特色意图区” 分 为 “ 特 色 展 现 区 ” 和 “ 景 观 敏 感 区 ” 。
以 特 色 空 间 意 象 展 现 为 主 体 的 “ 特 色 意 图 区 ” 为 “特色展现区”; 对城市特色景观展现有重大影 响的地区为 “景观敏感区”。
(图 1)一、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研究的现实意义在 当 前 用 地 紧 缩 、 能 源 紧 张 的 发 展 背 景 下 , 中 国 的 社会 经 济 面 临 转 型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
温饱问题、 住房问题、 交通出行问题等基本功 能需求满足之后, 特色的生态文化消费等必将 成为民众的广泛诉求, 城市特色发展的空间规 划对策是城市规划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然而, 当前的城市总体规划 、 详细规划对 城市特色的空间载体确定和规划控制停留在建 立景观体系层面, 缺少更深层次的探讨。
总体 规划阶段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相关内容散布在 历史文化保护、 风景旅游、 园林绿化、 道路交 通规划篇章之中; 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 “控详”) 阶段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相关内容则 散布在土地使用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 道路交 通 控 制 、 绿 地 控 制 、 文 物 保 护 要 求 等 篇 章 之 中。
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南京城市治理与社会秩序

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南京城市治理与社会秩序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时期日本侵华的残酷行为之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创伤。
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南京城市治理与社会秩序成为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南京城市治理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维护,以及人们积极抗争的努力。
一、南京城市治理的重建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南京的城市治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当时的南京市长缪祯卿积极组织人员清理城市残留的尸体,安抚民众情绪,并与各方力量合作,推动城市的重建工作。
同时,他也积极引进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和理念,以改善南京的城市治理水平。
为了重建南京的城市治理,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城市安全保卫工作,加大巡逻力度,确保市民的人身安全。
其次,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复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恢复电力供应和通讯网络,提高市民的生活便利性。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市场监管,打击黑市和不法商家,保护市民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秩序的维护在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氛围下,社会秩序丧失了平衡,人们的生活遭受重大干扰。
为了恢复社会秩序,南京的市民发起了积极的抗争行动。
当时,南京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些自卫队,守护城市的安全和秩序。
这些自卫队分布于各个街区,协助政府维护社会治安,并提供帮助和保护给受伤的市民。
此外,学生组织、宗教团体等也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护,他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帮助更多的人渡过难关。
政府在这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加大了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肇事者,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
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鼓励民众参与社会建设,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提高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意识。
三、人们的抗争努力在南京城市治理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人们的抗争努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仅是受害者,更是积极投身到重建工作中,为南京的未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些南京的知识分子和教育界人士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组织了各类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后危机时代 南京城市经济 转型发展的 趋势
南京是东 部沿 海经 济带 的重 要城 市和 区域 中心 , 世 界经济危机的 倒逼效 应 促使南 京城市转 型发展 进入了 一个关键时 期。在这 样一 个新 的发 展阶 段 , 南 京将 逐步 改变注重外延 性、 框架 性、 基础 性、 速度 性的 城 市发 展战 略模式 , 加快向更 加注重内涵 性、 整 体性、 功能性、 质量性 为主要特征的 , 以 增强 城市 综合 竞争 力为 核心 的全 面均 衡发展模式转型。 1.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向均衡式发展模式转型 从中长期看 , 保增 长 , 促 转型 , 必须 将内 部 失衡 与外 部失衡问题 统一 起来 解决 , 实 现经 济的 均 衡发 展 。这 种均衡式发展 的模 式可 以包 括两 层涵 义 , 首先 是经 济增 长动力转变为外贸内需 投资均 衡拉动。如 果说过 去几十 年南京经济的高速增长得 益于全 球分工背 景下的 外向型 经济的发展 , 那么未来 必须树 立本土 经济的 主体意识 , 依 靠本土战 略性 产 业或 资 源 性大 产 业的 内 生经 济 成 长动 力 , 才是我 们实 现保 增长 目标 的关 键。第二 层 涵义 是占 领国际产业 高端 环节 , 均 衡世 界经 济发 展格 局。中 国经 济增长的下一 个重 点是 工业 化、 城市 化释 放出 巨大 的产 业升级和技 术进 步的 生产 力能 量。从制 造业 到 服务 业 , 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 进制造 业将是未 来产业 结构变 迁的两大方向。工业发展 的战略 重点已非 过去的 加工贸 易、 轻工业的 低端 制造 , 而 是占 领全 球战 略产 业 的高 端。 因此 , 产业关 联度 高、 需求 弹性 大、 资金 技术 密 集的 先导 产业不仅决定了南京工业 拓展的 范围、 深度 和效率 , 也必 将对启动新一 轮经 济增 长 , 改变 世界 失衡 格局 具有 重大 战略意义。 2. 城市经济结构向服务化、 集约化转型 从南京增长的 潜在 空 间来 看 , 未来 南京 将 更多 地承 担起各种资源 要素 在网 络体 系中 流动 的功 能 , 从而 使其 越来越具有 高密 度经 济流 量的 基本 特征。在 此 基础 上 , 将形成对 投资、 消费的新的 需求。同时 , 基于高 密度流量 的服务经济中 , 最有可 能形成 和出现 新的经 济增长点 , 南 京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 , 势必 要求转 向经济 服务化 , 必须 能够提供大量的现代服务 活动 , 特别 是生产 者服务 , 努力 创造生产性服务业新优势。 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区 位优势 吸引各种 资源要 素向其 集聚 , 但如果不能对这 些资源 要素进 行集约 化的配置 , 至 多只是形 成城 市 规模 的 扩 大或 城 市存 量 资本 的 大 量堆 积 , 而难以形成 对外强有力 的辐射能 力。因此 , 南京城市 转型和经济的发展 , 甚 至是城 市能级 的提升 , 都要 求以经 济集约化为 其重 要基 础。在经 济集 约化 过程 中 , 将 发生
当前我国正 处在 应对 世界 经济 危机 的关 键时 期 , 经 济总体形势企稳 向好 , 经 济危 机在 中国 产生 的影 响已 经 被控制住了 。但是 , 回升 格局还 不平衡 , 回升 过程中 还存 在不确定、 不稳定的因素 , 经济 发展面 临的困 难和挑 战仍 然很多。经济危机被 控制住和 经济恢 复实现 稳定增 长之 间还会有一个漫 长的 过程 和距 离 , 中国 经济 发展 已经 步 入 后危机 时代 。这 一漫 长的 过程 既是 挑战 , 更 是寻 求 更大发展的 机遇期。中国城市 的发展 更应该 抓住这 样的 机遇 , 现在就应 该开 始考 虑城 市经 济该 如何 跨越 失衡 发 展的障碍、 走 向富 有活 力的 可持 续发 展之 道。从 中长 期 看 , 城市经济 要实 现保 增长 , 必 须要 促转 型 , 将反 周期 的 政策和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 , 提 高经济回 升的质 量 , 努力 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 后危机 : 当前中国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 的新机遇
2008 年下半 年从 美国 开始 , 世 界范 围的 经济 危机 首 先在房地产 信贷和金融流 通领域爆 发。世界 经济全 球一 体化的特征使得这一次金融危 机和经 济危机 迅速波 及到 世界各地 , 不 同体 制的 国家 都受 到了 很严 重的 冲 击。进
后危机时代 : 城市转型 与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以南京为例
吴海瑾
(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摘
南京
210018)
要 : 随着多数经济指标逐步企 稳回升 , 中国 经济发 展正在 进入一个 持续 时间 较长的 后危机 时代 。
本文 以南京为例 , 分析 后危机时代 的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新路 径 , 应继续加大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 展 , 进 一步 通过城市创新力的提升 , 驱动城市转型 、 产业升级和结 构调整 , 发展新的 经济增长点 , 实 现城市经 济均衡 发展 。 关键词 : 后危机 ; 城市转型 ; 均衡式发展模式 ; 城市创新力 中图分类号 : F299. 2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8263( 2009) 09- 0132- 04 入 2009 年以来 , 世界 各国的 一些 统计数 据都 显示 出经济 已经出现向好的迹象 , 甚至在 2009 年 6 月结束 的 G8 峰会 和 金砖 四国 首 脑 峰会 都 在向 世 界释 放 出 一个 重 要的 好 信息 , 那 就是 危机 正在 逐渐 告别 全球 流动 性恐 慌的 危机第一阶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2009 年的 7 月 31 日发表 报告 , 认为经济大跌 的情 况似 乎正 在结 束 , 金融 稳定 的信 心已 加强。 2009 年 8 月初 , 前美国 联邦准 备理 事会 ( Fed) 主席 格林斯潘 ( Alan Greenspan) 在接受 美国 广播 公 司 ( ABC) 专访时表示 , 他确定美 国经济 衰退已 经见底 , 各项 生产数 据显示 , 美国民众的经 济信心 已经开 始恢复 , 美国 的经济 可能在 2009 年 7 月 中就 已 经开 始 反转。 格 林斯 潘 还表 示 , 美国的失业率还会 继续升 高 , 但速度 会减缓。在 2009 年的 第 三 季 度 应 该 就 有 机 会 看 到 美 国 经 济 增 速 达 到 2 5% 。但是在资本主 义国 家中 , 经济 什么 时候 能真正 触底 , 经济 危 机真 正 被 控制 住 , 从 而 进 入危 机 的 第 二阶 段 , 现在就下 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 这次经济危机 对中 国 也产 生了 很大 的影 响 , 其 根本 原因在于全球 贸易 分工 和金 融分 工严 重失 衡 , 中国 的生 产性特征及高储蓄率与美 国的高 消费性形 成镜象 互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