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复方皂矾丸、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复方皂矾丸、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陈毅宁;廖斌;皇甫真萍;徐成波【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复方皂矾丸、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复方皂矾丸加环孢素A及司坦唑醇和环孢素A加司坦唑醇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缓解12例,明显进步5例,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中药制剂复方皂矾丸联合免疫抑制剂、雄激素治疗慢性再障,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1(030)020【总页数】1页(P86-86)【关键词】复方皂矾丸;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作者】陈毅宁;廖斌;皇甫真萍;徐成波【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使红髓被脂肪髓所替代,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
根据病情、血象、骨髓及预后被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占比例较大,约占80%。
目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有免疫抑制剂、雄激素、免疫调节、造血细胞输注、中医药等[1]。
2005~2010年我院采用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A、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75岁,中位年龄37.4岁。
所有病例均经外周血象、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象及骨髓病理等检查,按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诊断明确。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诊疗进展

内蒙古中医药*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310006)2011年12月25日收稿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中医中图分类号:R5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4-0116-03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诊疗进展吴艳芳*沈建平**庄海峰**陈晓燕*李飞飞*任金贤*慢性再障是一组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免疫功能异常、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退、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 ,CAA ,简称慢性再障)是血液系统的一种严重疾病,属祖国医学“虚劳”、“血证”、“血亡”、“血痨”、“血虚”、“血枯”、“髓枯”等范畴。
兹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诊疗进展作以下综述。
1中医典籍对再障的认识考证中医,历代医家类似再障的论述不乏记载。
《黄帝内经》首载虚劳、血枯等证,“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血赤是为血……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血枯空虚……”等。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对此描述颇多,“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虚劳里急,悸,衄……”“虚劳里急,诸不足”等。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本病病机的描述也颇多,“血气微弱,阴阳俱虚”,“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劳伤而血气虚,使阴阳失和,互有胜弱故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乘故发寒热”等。
有关虚劳而见失血候,“此内伤损于脏也”;认为诸失血之因,“皆由伤损极虚所致也”。
明代汪绮石《理虚元鉴》概括了虚劳的7大病因,并提出肺、脾、肾为治虚之本,还提出虚劳患者摄护之“二守”,即服药、摄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6例临床观察

很靠 近 , 当该 关节及其周 围软组织发 生病 变时 , 故 容易 累及 腰
骶丛神经 , 由这些 神经 纤维所组 成的坐骨神经与臀上神经在骶 髂关节紊乱症时 , 常呈 现受 累的症状 。故本病 常与腰椎 间盘突
医结 合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组 接 受补 肾 中 药联 合 康 力 龙 治 疗 , 照 组 单独 接 受康 力龙 治 疗 。 用 我 国现行 C A 疗 效标 准 对 采 A
骶髂关节是 由骶骨和髂骨耳状关节面组成 , 干传 递力 是躯
至两下肢 的枢纽 , 属微动关节 。现代 医学通 过电脑脊椎运动测
因 自觉腰部疼痛伴右 下肢痛 , 活动受 限 , 自行 口服芬 必得等药 物治疗 , 状无 明显好转 , 症 3d前腰痛 明显加重 , 自己不能翻身
理想效果 的 , 因是只着 眼于软组织 的修 复 , 其原 而忽视 了矫 正
关节 的异常位置。正如《 医宗金鉴 ・ 正骨心法要 旨》 中指 出 :正 “
下床 , 走路跛行 , 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 3 0余年 。
查体 : 跛行 步态 , 卧位 时右侧髂后上棘 明显低 于左 侧 , 俯 右侧下 肢比左侧下肢长约 2c m。右侧髂后下棘及大腿 内侧 压痛明显。 骨盆分离试验 ( )骨盆挤压试验 ( )直腿 抬高试验 ( )直腿 +, +, 一,
筋先正骨 , 骨正筋 自舒 ”也就是说治病必求其本 。笔者 在王友 ,
仁主任医师的指导下 , 运用 中医正骨手法为主 , 按动疗法为辅 ,
在治疗本病 中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 。 因为 , 凡是关 节的扭挫损伤 , 多伴有与之相连的周围软组织位置的改变 , 如将错位 的骶髂关 节得 以矫 正 , 累的软组织也就 回到 了正 常的解剖位置 , 受 这就 是抓住了疾病 的根本 。 再用按 、 、 、 揉 拨 擦等手法 , 顷损伤的肌 到 肉, 缓解 肌痉挛 , 进软组织 自然修复 , 促 加强关节 的稳定性和灵
中西医结合治疗6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6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6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西医采用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联合口服康力龙及对症疗法;中医应用中药补肾益髓方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中20例(29.41%)基本治愈,32例(47.06%)缓解,10例(14.71%)明显进步,总有效率为89.71%明显大于对照组中的70.59%,p<0.05;治疗组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的明显提高了,p<0.05,差异显著。
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把握了治疗原则,突出了优势,缓解贫血、出血及感染症状。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79-0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造血干细胞损伤、数量下降及功能异常,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症[1]。
临床主要有出血、贫血及感染等症状。
临床上一旦确诊aa,应积极治疗,因为自愈现象罕见。
目前,aa大多被认为是一种与造血细胞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
本文通过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入选于2010年6月至 2011年6月期间在桑植县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aa患者102例,所有患者经血象、骨髓象、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溶血试验等确诊,均符合aa诊断标准[3]。
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15~62岁,平均41.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1年。
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型23例,肾阳虚型54例,肾阴阳两虚型25例。
将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68例),本两组在年龄、性别比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的现状

旭霞等 …和 盂涛 等【 分别 报 道 , 2 】 在康 力 龙或 甲基睾 丸
素与左旋米 唑、 一叶秋 碱等 治疗 的基础上, 按肝 肾阴
虚 、 肾阳 虚 、 !阳两 虚 进 行 辨 证. 予 分 型 施 治 。 脾 肾l I j 给
前者的有效 率为 8 8 而单 麒相 捅西药 治疗 的对 15 %, 照组 为 7 7 P .5 ; 者的 有效 率 为 9 . %, O9 %( <00 )后 37
效
关键词 再毕 障碍性贫血 : 治疗 ; 巾西医结 合 中图分类号 : 5 R56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tl.14 2t )20 6 .3 lR187 ((l [.0 80 12 1
再生 障碍 性 贫血( 障 ) 再 目前 仍是 一种难治 性 血液 病 。西 医采 用 雄 性 激 素 、 胞 菌 素 A 或/ 抗 淋 巴细 环 和 胞球蛋 白等药 物 治疗 。 性 与 急性 再 障 的有效 率 分 驯 慢 为 7 %和 5  ̄左右 。 为 r ~步提 高再 障的疗效 , O 0/ , 进 国 内许 多研 究 者一直 在探 索 中西 医结 合 的路子。 本文综 述 近年 来 的研 究现 状 . 求 L西 医结 合治疗 再 障 医 学 探 f l
XI o( p PI r H, l& y F e&tm/P o l’ H si ,C oJq i ,Cln qn E B Dea‘ e o  ̄ ,"l r … f mo g i o epe opmlu h , bg C t t g ig . r g y o
41 1 O a l a ( 6, i ) 2 n
维普资讯
6 8
・
Mo im _ ‘ dDa r 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

第2 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 RNA OU L OF HEZ DI AL C L GE E ME C OL E
V .3 OL 2
N0. 2
21 钲 01
2 1 01
d i 0 9 9jsn1 0 - 1 82 1 .2 4 o: . 6 / i . 8 4 1 . 1 . 1 3 .s 0 0 0 2
归 汤。所 获数 据 采 用秩和检 验 。结果 3 例 患 者 中 , 疗组基 本 治愈 3 , 解 9 , 6 治 例 缓 例 明显进 步 4 , 效 2 , 例 无 例 对照 组基 本 治愈 1 , 解 5 , 例 缓 例 明显进 步 4 , 例 无效 8 。结 论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慢性 再 生障碍 性 贫血 的疗 效 例
菏泽 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 URNA Z O L 0F HE E ME I A OL E D C L C L GE
3 讨 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 病因引起 的骨髓造血功 能衰竭 , 以造血干细胞损伤 、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
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 。其病 因尚不明确 , 研究表明 再生障碍性贫血很可能是一种新认识 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 , 细胞免疫异常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 中
第 2 卷 3
第2 期
1 临床 资料
程 中同时观察患者不 良反应 , 均治疗半年判断疗效。 1 疗效判 断标 准n 1基本 治愈 : 血 和 出血 症状 . 3 ) 贫
消 失 , 红 蛋 白男 ≥1 0gL 女 ≥1 0/, 细胞 达 血 2 / , 0g 白 L 4×1。 , 0/ 血小 板 达 8 0/。随诊 一年 以上 未复 发 L 0 19 X L 者 。2 缓 解 : 血 和 出血 症 状 消 失 , 红 蛋 白男 ≥ ) 贫 血 10g 女 ≥10dL白 细胞 达 35X19 , 小 板 也 2 / L, 0 . 0/ 血 L 有一 定 程度 增 长 。随诊 三个 月病 情 稳定 和继 续 进 步 者 。3 明 显 进 步 : 血 和 出 血 症 状 明显 好 转 , 输 ) 贫 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临床观察

力龙 治 疗慢 性再 障能起 到相加 作 用, 加速 症状 的改善 , 高 提
疗效。
3 22 . . 2组治疗前后骨髓及外周血象变化 比较
文 献标 识 码 : B
见表 1 。
关键词 : 益精生血片; 康力龙 ; 慢性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中图 分 类 号 : 5 6 5 R 5.
文 章 编 号 :0 7 2 4 ( O 9O 一O 1 一O 1 0 - 39 2 0 ) 3 o4 2
个月 ~8年 , 均 2 8 ; 医辨 证 分 型 : 阳 虚 型 6例 , 阴 平 .年 中 肾 肾 虚 型 7例 , 肾阴 阳 两 虚 型 l 。 诊 断 标 准 符 合 18 1例 9 7年 第 四
再生 障碍性贫血属于祖 国医学 “ 虚劳” “ 、 血证 ” 范畴 , 肾主 骨生髓藏精 , 精血 同源 , 为治疗再障从补 肾着 手提供 了理论 依 据 。再障的发病机理 , 是多种致 病 因素通 过直接破 坏造血 干 细胞或 引起异常免疫反应 使造血 干细胞缺 损 、 抑或基质 细 受
1 临床资料 将6 2例确诊 为慢性再生 障碍性 贫血病 例随机分 为治疗 组( 中西医结 合组 ) 对照组 ( 医组 ) 与 西 。治疗 组 3 8例 , 1 男 8
治疗组多数患者骨髓 增生度在 服药 1 月后逐渐 增强 , 个 但较缓慢 , 多数用药 3个月开始上升 , 骨髓恢复正常一般需要 3 个月 。外周血细胞 以白细胞 上升较快 , 一般 3 ~4周 开始 上 升 ,~8周血红蛋 白开始上升 , 4 血小板上升较慢 。对照组骨髓 及外周血细胞恢复均较 治疗组慢 , 一般 在治疗 2个月后骨 髓 造血细胞 比例增加 , 外周血 白细胞 升高 。
1 4
云 南 中 医 中药 杂 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46例疗效观察

生髓 、健脾补 肾 的原 则 ;以补 肾为 主 、补气 为辅 ,补 阳为 主 、滋 阴为辅 ,首先应减轻症 状 ,然后生血 。方 中的黄芪 、 党参健脾益气 ,可以对机体 的免疫功能进行 调节 ;菟丝 子、
熟地可以滋阴补 肾促 进造血 细胞 的生成 ;甘草可 以抑 制免 疫反应 ,当归 、阿胶养 血活 血。同时还 运用 了 中药 的离 子
0 . 0 5 ) 。在症状积分上 ,观察组的症状 改善 比较快 ,两组 的
药物治疗效果 比较 慢 ,治疗 的 时间也 比较长 。现 将 中西 医
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4 6例 的疗效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积分 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具 体情 况见
复发病例 9例 。对 两组 一般 资料进 行 比较 ,差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3 讨 论
西 医对再生 障碍性贫 血 的治 疗 主要是 支持治 疗 、免疫 抑 制 、刺激骨髓 造血 、祛 除病 因为主 。慢 性 的再生 障碍性
1 . 2 治疗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都 采用西药 康力龙 2 m g ,每
温热 ,使造血功能 得到改 善。采用 中西 医结合 的方式 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 血 ,两者协 同治疗 的效 果更加 明显 。本 次实
验主要观察 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 障碍性贫血 的效 果 , 治疗过程 中,西药的用药量减少 了,不 良反应也得 到减 轻 ,
表1 。
表1 两组在 4 6名住 院患 者 ,根据 骨髓 象和血 象
都被诊断为原发性 的慢 性再 障 ,都符合 《 血液病 诊断及 疗 效标准》 的诊断标 准。根据入 院的先 后顺 序 ,随机 分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g / L ,且可维持3 个月及 以上 。④无效 :症状 、 再障者高 。③ 骨髓象检查 :粒 系、红系及 巨核 细胞明 长 ≥3 显 减少 ,形态大 致正 常,至少 存在 1 个部位 的增 生不 体征 、血细胞等指标均 未达到 明显进步标准 。
Ma r . 2 0 1 5V 0 _ 1 . 3No . 9
2 6
Ch i n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i c i n e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 生障碍性贫血 的疗效观察
高 洪波
( 吉林省 中医药科学院血液病科 ,吉林 长春 【 摘 要 】目的
1 3 0 2 1 ) 选择我 I  ̄2 0 1 1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观 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慢性再 生障碍性 贫血 ( C AA)的疗 效。方法
1 月 ̄2 0 1 4 年1 2 月收治的C A A患者3 8 例,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 9 例 。对照组给 予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予 自拟 中药温阳生血 汤治疗 ,两组疗程均 为6 个 月。结果
1 . 3 . 2观察 组
在 对 照组 治疗 的基 础 上 ,给 予 自拟 中药 温 阳生 血 汤治疗 ,具体 如下:制 附子9 g , 肉桂3 g ,菟丝子
1 资料 与方法
l 5 g ,淫 羊藿1 5 g ,杜仲2 0 g ,补骨脂2 0 g ,巴戟天 l 5 g ,鹿 角胶 l 0 g ,黄 芪2 5 g , 山药2 0 g ,熟地 黄 1 . 1一般资料 5 g ,当归1 0 g ,鸡血藤 1 0 g ,炙甘草6 g 。l  ̄ J l / d ,水 选 择 我 院血 液病 科 2 0 1 1 年1 月 ~2 0 l 4 年l 2 月 收 1 煎取汁2 0 0 mL ,分早 晚2 次 口服 。连续 治疗6 个月 为 治 的C A A患者3 8 例 作 为研 究对 象 ,随机 分为观 察 组 个疗程 ,共治疗 1 个疗程。 和 对 照组 ,各 1 9 例 。观 察组 男 1 1 例 , 女8 例 ,年 龄 1 1 . 4疗效判定标准 3 7  ̄5 5 岁,平 均年 龄4 7 . 2 岁 ,病程 7 个月 ~1 3 . 5 年, ①基本治愈 :贫 血、 出血等症状和体征均 消失, 平 均 病 程 3. 6 年 ;对 照组 男 1 2 例 ,女7 例 , 年 龄 3 8  ̄5 3 岁 ,平均年龄4 7 . 6 岁 ,病程6 个月~ 1 4 . 5 年 ,平 感染 、乏力等伴 随症状均有效控制或 显著减 轻,血红 男≥1 2 0 g / L,女 ≥1 1 0 g / L ), 均病程3 . 5 年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 蛋 白浓度恢复至正常 ( 自细胞计 数 > t4 . 0 ×1 0 / L ,血小板计数 ≥8 0 ×1 0 / L,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1 . 2诊断标准
1 . 2 . 1 西 医诊断标 列 ①症状和体 征:病情进展缓慢 ,贫血、 出血程度 较轻 ,可伴有感 染、乏力 、头 晕等症状 。②实验 室检 查 :血红 蛋 白降低速度较慢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 胞计数 、网织红 细胞计数 、血 小板计数等指标较 急性
随访 ≥1 年 无复 发 。②缓解 :贫 血、 出血、感 染、乏 力 等症 状和 体 征基 本 消失 ,血 红蛋 白恢 复 至正 常 ,
疗 效较 好 , 故值 得推 广 。
观 察组总有效率 为8 4 . 2 1 %,对
照 组总有效率为6 8 . 4 2 %;观察组优 于对照组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 A A的
【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 性贫血 ; 脾 肾阳虚夹瘀证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R 5 5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5 . 0 0 9 . 0 2 6 . 0 2
再 生障碍性贫血 ( A p l a s t i c a n e mi a ,A A)简称 为 1 - 3治疗方法 再 障,是指原发性骨髓造 血功能衰竭综合征 ,临床 中 1 . 3 . 1对 照 组 较 为常见 ,以骨髓造血 功能下降、全血细胞减少 、贫 单 纯 西 药 治 疗 , 给 予 环 孢 素 软 胶 囊 血 、出血、感染等为主要临床表 ” 。A A可分为急性 4 ~5 mg / d ,维持血药浓度2 0 0  ̄4 0 0 n g / mL ;十一酸睾 型 ( A c u t e a p l a s t i c a n e mi a ,AA A)和慢性型 ( C h r o n i c 酮胶丸4 0  ̄8 0 mg ,3 次/ d ;司坦唑醇片2 mg ,3 次/ d , a p l a s t i c a n e mi a ,C A A)2 种 ,C AA 的发病和临床进展较 口服 。连续治疗6 个月为1 个疗程 ,共治疗 1 个疗程 。 慢 ,病 情相对较轻 ,预后较好 。近年来笔者 采用中西 医结合方法 治疗C A A,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4 . 0 ×1 0 / L>白细胞计数 > t3 . 5 ×1 0 / L ,血小板计数较
治疗前 有所增 加 ,随访 3 个 月病情控 制稳 定,或仍 有 改善 。⑨ 明显进步 :贫 血、 出血 、感染 、乏力等症 状 和 体 征 明显 改善 ,无 需输 血 ,血 红 蛋 白较 治 疗前 增
中西 医 结合 心 血 管病 杂 志
C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J o ur n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a l
2 0 1 5 年 3月 C第 3卷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