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奇趣之旅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之旅。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收获。
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
小时候,语言是妈妈温柔的呢喃。
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坐在我的床边,给我讲动听的故事。
她的声音就像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耳畔。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她用那美妙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神奇的世界。
从《小红帽》到《白雪公主》,从《三只小猪》到《丑小鸭》,每一个故事都让我陶醉其中。
那时候,我觉得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走进学校,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
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学会了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会用简单的句子来描述我看到的美丽风景,我会用生动的词语来形容我喜欢的小动物。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我会写错字,有时候,我会读不懂课文。
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除了学习母语,我还开始接触英语。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英语很难。
那些陌生的字母、单词和语法让我感到头疼。
但是,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我每天都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
我会利用课余时间背单词、读课文、做练习。
渐渐地,我发现英语也很有趣。
我可以用英语和外国朋友交流,可以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
英语,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语言,学习不同的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
现在,我依然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知道,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我并不害怕。
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用语言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回顾我的语言之旅,我感慨万千。
从妈妈的温柔呢喃到学校的语文课堂,从陌生的英语字母到流利的英语对话,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旅程。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收获。
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说话。
那时候,我只会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比如“爸爸”“妈妈”“奶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会的词语越来越多,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记得有一次,我想要一个玩具,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那个红色的小汽车。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夸我长大了,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上了幼儿园,我开始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
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讲故事,还教我们认识汉字和拼音。
我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了,每次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我都会聚精会神地听,仿佛自己也进入了故事中的世界。
在幼儿园里,我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用稚嫩的语言交流着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进入小学后,学习语言变得更加重要了。
我们开始学习语文、英语等科目,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语文课上,我学会了阅读、写作、背诵古诗词。
我喜欢读那些优美的文章,感受着文字的魅力。
每当我读到一首好诗或者一篇好文章时,我都会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也会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英语的发音和语法都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读不准单词,也记不住语法规则。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
我每天都会听英语磁带,跟着磁带读单词、读句子。
我还会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和电影,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也越来越喜欢学习英语了。
除了学习汉语和英语,我还对其他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想学习更多的语言,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我知道,学习语言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时间,但是我不怕困难,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
在学习语言的旅途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长。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之旅。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更有收获。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用温柔的声音和我说话,教我认识周围的事物。
那时候,语言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就能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意思。
我跟着他们学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虽然发音还不太准确,但那份努力和认真却让人忍俊不禁。
上了幼儿园,我开始接触更多的小朋友和老师。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一起唱歌、做游戏、听故事,通过语言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我学会了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话语,理解他们的心情。
进入小学后,学习语言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我们要学习汉字、拼音、语法,还要阅读各种书籍,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开始,我觉得这些都好难啊,那些复杂的汉字就像一个个小怪兽,让我无从下手。
但是,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慢慢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方法。
我学会了用拼音来认识汉字,用字典来查找不认识的字,用词语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我也开始喜欢上了阅读,从简单的童话故事到有趣的科普读物,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通过阅读,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我会写错字,用错词语,或者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
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克服这些困难。
我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课后还会多做一些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我还积极参加各种语言活动。
比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我更加自信和勇敢。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朗诵比赛,我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但是当我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眼神时,我突然就不紧张了。
我用响亮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朗诵了一首诗歌,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之旅。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收获。
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知识和世界的大门。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给我读故事书。
那时候,我虽然不认识字,但是却能通过他们的声音,感受到故事中的喜怒哀乐。
我会为小红帽的勇敢而鼓掌,为丑小鸭的蜕变而高兴,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而难过。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习汉字。
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我的脑海里跳跃。
我学会了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学会了用它们来阅读更多的书籍。
我喜欢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我读过《三国演义》,为诸葛亮的智慧而折服;我读过《水浒传》,为梁山好汉的义气而感动;我读过《西游记》,为孙悟空的勇敢而喝彩。
这些书籍,让我对语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汉语,我还学习了英语。
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觉得很困难。
那些陌生的单词和语法,让我感到无从下手。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
我每天都会认真地听英语磁带,跟着里面的发音读单词和句子。
我还会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和电影,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慢慢地,我发现英语也并不是那么难。
我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可以用英语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和文章。
英语,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单词的发音不准确而被同学嘲笑;有时候,我会因为一篇作文写得不好而感到沮丧。
但是,我知道,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我要勇敢地面对它们,努力地克服它们。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语言。
学习语言,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快乐。
我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用语言来和别人交流,可以用语言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语言,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语言,让自己的语言之旅更加精彩。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之旅。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收获。
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世界。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温柔地对着我说话,那软软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
我努力地模仿着妈妈的发音,从简单的“爸爸”“妈妈”到“苹果”“香蕉”,每一个新学会的词语都让我兴奋不已。
那时候,语言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音符,奏响了我生命中的第一首乐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走进幼儿园,认识了更多的小伙伴。
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用稚嫩的语言交流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学会了更多的词语和句子,也开始懂得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那时候,语言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我和小伙伴们的心灵。
上了小学,学习语言变得更加重要了。
我们开始学习汉字、拼音、语法,每天都在努力地背诵着课文,练习着写作。
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很辛苦,但是每当我看到自己写出的一篇篇作文,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明白了语言的力量。
它可以让我们传递知识,表达情感,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除了汉语,我还开始学习英语。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英语好难啊,那些奇怪的字母和发音让我摸不着头脑。
但是,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慢慢地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我发现,英语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通过学习英语,我可以阅读英文书籍,观看英文电影,还可以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
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会因为发音不准确而被同学们嘲笑;有时候,我会因为写不出好的作文而感到沮丧。
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我知道,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我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多读书,多写作,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学习语言的旅程还在继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学到更多的语言,认识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风景。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之旅。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收获。
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经常给我讲故事。
那时候,我虽然不认识字,但却能通过他们的声音和表情,感受到故事中的喜怒哀乐。
他们的声音就像魔法一样,让我沉浸在一个个奇妙的世界里。
我会为小红帽的勇敢而喝彩,为白雪公主的美丽而倾倒,也会为丑小鸭的遭遇而难过。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习汉字。
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我的脑海里跳跃着。
我学会了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学会了用汉字来阅读更多的书籍。
我喜欢在书的世界里遨游,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我会为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而惊叹,为鲁滨逊的勇敢坚强而敬佩,也会为小王子的纯真善良而感动。
这些书籍,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更加热爱语言。
除了汉语,我还学习了英语。
一开始,我觉得英语很难,那些陌生的单词和语法让我感到头疼。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地学习。
我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后也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慢慢地,我发现英语其实很有趣。
我可以用英语和外国的小朋友交流,可以阅读英语的书籍和报纸,还可以看英语的电影和动画片。
英语,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我会因为记不住单词而烦恼,有时候,我会因为发音不准确而感到尴尬,有时候,我会因为语法错误而被老师批评。
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败,而是勇敢地面对它们。
我会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学习语言,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别人。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彼此,交流思想,分享快乐。
我学习的语言之旅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便踏上了学习语言的奇妙之旅。
这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收获。
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知识和世界的大门。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用温柔的声音给我讲故事。
那些生动的故事,让我对语言充满了好奇。
我会跟着妈妈一起念儿歌,学说简单的词语。
那时候,语言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个奇妙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就能奏出美妙的旋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习汉字。
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我努力地记住它们的形状、读音和意义,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认真地听讲,积极地回答问题,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难记的生字,怎么也记不住;有时候,我会写错别字,被老师批评;有时候,我会读不懂一篇文章,感到很困惑。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
我知道,学习语言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积累。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我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籍,童话故事、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那些优美的文字,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我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反复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除了阅读,我还喜欢写作。
我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
有时候,我会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有时候,我会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会认真地选择词语,合理地安排句子,努力地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学习语言不仅让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还让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
通过学习英语,我了解了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语言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让我们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班语言教案世界语言真奇妙!

大班语言教案世界语言真奇妙!教案:世界语言的奇妙之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孩子们开启一段世界语言的探索之旅。
我们将通过图片和生动的语言,一起了解不同国家的语言特色,激发孩子们对语言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对世界各国的语言特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孩子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世界各国的语言特色,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世界各国语言的图片、语言学习卡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以便于孩子们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各国语言的图片,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语言的多样性。
2. 课堂讲解: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世界各国语言的特色,如汉语的韵律、英语的节奏等,让孩子们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有趣的语言实例,让孩子们了解不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中文的成语、英文的俚语等。
4.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国语言特色,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关于世界各国语言的题目,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世界各国语言特色板书设计:世界各国语言特色汉语韵律英语节奏法语语音日语词汇阿拉伯语语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一种世界各国语言,介绍其特点。
答案示例:例如,我选择了汉语。
汉语是一种充满韵律的语言,有着丰富的成语和独特的语法。
汉字的书写方式非常艺术,而汉语的拼音则帮助我们正确发音。
2.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列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语言,并说明其用途。
答案示例:例如,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语言有中文和英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奇趣之旅香港理工大学周家发本文是笔者于2008年11月8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Mensa Hong Kong Talk for Thought会议上所作演讲的整理稿。
曾有语言学家说,世界上的语言就像一座宏伟大厦内的不同房间。
如果一个人只懂得一两种语言,那就等于他/她在一生中只到过大厦中的一两个房间,从来没有见过其它房间的布置和装饰,岂不可惜!本文将借助当代「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的研究成果,带领你经历一次「语言奇趣之旅」,一睹这座宏伟大厦内其它房间的别致风光。
1. 汉、英语的差异首先从我们已住惯的房间-汉语(即俗称的「中文」)和英语出发。
对于很多自小就学习两文三语的香港人来说,汉语与英语之间无论在文字、语音还是语法方间都存在着千差万别,似乎代表着人类语言上的「两极」。
现在先让我们看看汉、英语有哪些差异,其实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本是一种专门的学问,称为「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笔者在这里只是粗略地指出汉语和英语之间一些显而易见的差异,以作为一个引子,无意对这两种语言作出全面的比较。
1.1 文字上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在于两者所采用的文字系统:前者采用以「形声字」为主的音节方块文字,而后者则采用音素拼音「鸡肠」文字(注1)。
「音节方块字」这个名称包含两个概念:「音节」和「方块」。
在汉语中,几乎每个「字」(Character)都对应着一个音节(Syllable)(注2)。
以「香港」为例,由于这个词有两个「音节」,所以就写成两个「字」。
英语的情况与汉语截然不同,英语只有「词」(Word) 而没有「字」的概念,每个词不一定对应着一个音节,例如「香港」在英语中可写成"Hongkong",这是一个词,但包含着两个音节。
接着让我们看「方块字」与「鸡肠字」的差别。
借用几何学的术语,「方块字」就是把文字的部件(包括部首、笔划、字母等)排布在二维空间上,例如汉语的「品」字就是把三个「口」字排成一个三角形;而「鸡肠字」则是把文字的部件排布在一维空间上(可以横排或直排,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请注意尽管大多数拼音文字都表现为「鸡肠字」的形式,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拼音文字(例如韩语)采用「方块字」的形式。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把英语写成「音节方块字」的形式,例如把"Hongkong"写成以下模样:有关汉字的其它问题,请参阅拙文《汉字优劣论衡》。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何谓「音素拼音」。
拼音文字大致上可分为两种:「音素拼音文字」和「音节拼音文字」。
以下让我们以"McDonald's"为例,看看俄语和日语如何拼写这个词:俄文跟英文一样是「音素拼音文字」,每个字母大致上对应一个音素(Phoneme)(注3),因此原则上可以把"McDonald's"逐个字母转写成相应的俄文字母(请注意俄文的招牌在"M"和"c" (俄语须写成"к")之间加了一个"a"以方便发音)。
日文则是「音节拼音文字」,每个字母(日语中称为「假名」)对应一个音节,因此在拼写方式上跟英文很不同。
根据上面右图,"McDonald"拼写成日语的六个字母(图中招牌的第一行,请注意日文的招牌没有拼出"s"这个音),读如"ma-ku-do-na-lu-do"。
跟英语比较,我们看到日语可以用一个字母"ナ"代表"na"这个音节,而英语(以及俄语)则须用两个字母。
可是,由于日语的音节没有「韵尾」(Coda),在拼写英语的「复辅音」(Consonant Cluster)时便较为累赘。
例如对于"ld"这组复辅音,日语用了两个字母"ルド"来拼写,结果读成两个音节(读如"lu-do"),而英语的这两个辅音本来只是"nald"这个音节的一部分。
1.2 语音上的差异除了文字上的巨大差异外,汉、英语在语音上也有很大差别。
在音节的构成方式上,汉语(这里指普通话)非常简单,如果不考虑「儿化韵」,那么可以概括为以下格式(以下用「汉语拼音」拼写):[声母(辅音) + 韵头(i、u或ü) +] 韵腹(元音) [+ 韵尾(i、u、n或ng)]其中[ ]代表可以不出现。
从以上格式可见,汉语绝对不会出现「复辅音」的情况(请注意汉语拼音中的"ng"对应于辅音/ŋ/,不是复辅音),因此汉语可以全部列出其可能有的音节。
反观英语,情况就复杂得多。
英语「复辅音」的复杂程度是全世界少有的,最多可以有多达四个辅音连在一起,最常被人引用的例子是"sixths"这个词,其中"xths"包含四个连续的辅音(惟请注意,在这里"x"是对应着两个辅音/ks/,而"th"则对应着一个辅音/θ/)。
英语的「复辅音」不仅长,而且没有甚么规律可循,因此英语无法列出其可能有的音节。
除了音节构成上的差异外,汉、英语在音素分布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汉语有「送气/不送气音」的对立,而英语则有「清/浊音」的对立,这导致中国人误以为两种对立是同一种对立,因而很难发得准英语的「浊音」。
在香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把英语的「浊音」当作「不送气音」读,而且这是极难察觉的(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请参阅拙文《香港人的英语发音问题》)。
此外,汉语的「声调」(Tone)与英语的「重音」(Stress)也大异其趣,各自成为英语人学汉语和汉语人学英语的其中一个难点。
1.3 语法/词汇上的差异以上提到的文字、语音问题都是一些显而易见(或听)的表层现象,较易为人觉察,因此以下笔者将主要讨论较深层的语言现象-语法/词汇。
在语法/词汇方面,汉、英语无疑有极大差异。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汉语语法「简单」,而英语语法「复杂」。
每个学英语的中国学生自小就要「艰苦」地死记硬背各种「代名词宾格、属格形式(注4)」(例如"I-me-my-mine")、「不规则名词复数」(例如"child-children")、「不规则动词过去时、完成分词(注5)」(例如"go-went-gone")、「不规则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例如"good-better-best")、「不规则方式副词」(例如"good-well"),以及似有规则,但实际要靠死记的「构词法」(Word Formation)(例如"explain-explanatory-explanation")。
此外,还要学习各种句型变换规则(例如「肯定句变否定句」、「陈述句变疑问句」、「主动态变被动态」等)。
不过,以上这些其实还只是一些「低层次」现象,英语语法/词汇的真正难点乃在于其异常丰富的「习语」(Idiom)方面。
英语的「习语」包括「短语动词」(Phrasal Verb)(例如"turn down"、"come round")、「短语介词」(Phrasal Preposition)(例如"up to"、"by way of")等,有人曾用「浩如烟海」来形容英语「习语」的数目,可见其数目之庞大。
但如要掌握地道的英语,学习这些「习语」却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这里,其实汉语的「习语」(四字「成语」占了其中绝大多数)跟英语比较也不遑多让(「不遑多让」本身就是不常见,因而较「难」的习语),因此从这方面看,学汉语绝不比学英语容易许多。
2. 分析语和综合语2.1 总论既然汉、英语有如上的巨大差别,那么这两种语言是否处于语言「光谱」上的两极?根据「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世界上的语言大致上可分为「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和「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这两大类型。
下表总结了这两大类型的区别:分析语综合语每个词所含「语素」(Morpheme)数目较少每个词所含「语素」数目较多靠「词序」(Word Order)来区别意义-词序相对固定不太依赖「词序」来区别意义-词序相对自由使用「虚词」(Function Word)来表达各种语法语义关系-形态变化不发达借助「形态」(Morphology)来表达各种语法语义关系-形态变化发达上表第一行是「分析语」和「综合语」的标准定义,「语素」是指最小的意义单位,而「词」则是可独立使用的最小单位。
「语素」可分为两种:「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和「粘着语素」(Bound Morpheme),前者可独立使用,后者不可。
因此,「自由语素」本身可以独立成词或成为「词根」(Root),而「粘着语素」则必须粘附于词根,体现为各种「词缀」(Affix)或「内部屈折」形式(详见下文)。
试看以下世界语(Esperanto)词(在下例中,"-"是为了阐明词的内部结构才加上去的,代表「语素」之间的间隔,在实际书写时无须写出这个符号):Esperant-ist-in-o-j-n世界语-人-雌性-名词-复数-宾格=「女世界语者(们)(作宾语时用)」上面这个词包含六个语素,其中"Esperant"是「词根」,体现这个词最基本的词汇意义;"-ist"和"-in"是「构词词缀」,表达附加的词汇意义;"-o"、"-j"、"-n"则是「语法词缀」,表达各种语法意义。
从上述标准定义可见,「分析语」和「综合语」的最重要区别是,前者是每个词承载着较少意义单位(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后者则是每个词承载着较多意义单位。
除此以外,「分析语」和「综合语」还有其它区别,以下逐一细说。
2.2 分析语的特点如前所述,「分析语」的每一个词承载着较少意义单位,最极端的「分析语」一般称为「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注6),这类语言基本上是一个词只承载一个意义单位,几乎完全没有「合成词」(Compound Word)(即由多个「语素」组成的词)或「形态」手段。
从这一方面看,汉语是一种「孤立语」。
不过汉语也有「合成词」(例如「国家」这个词便包含「国」和「家」这两个语素),也有一些「形态」手段,包括「词缀」(例如「阿公」中的「阿」、「石头」中的「头」)和「内部屈折」手段(详见下文),因此还不是最极端的「孤立语」,据说越南语在「孤立性」方面较汉语更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