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三单元试卷

二年级语文三单元试卷

二年级语文三单元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16分)1. chūn fēng(春风)轻轻吹,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2. huā duǒ(花朵)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3. xiǎo niǎo(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4. lǜshù(绿树)成荫,给人们带来清凉。

二、比一比,再组词。

(16分)1. 入(入口)——人(人们)- 这两个字很像呢。

“入”就像一个人走进一个小房子,而“人”就是单纯的人的样子哦。

2. 天(天空)——无(有无)- “天”上面一横就像天空中的云朵或者蓝天,下面是个“大”字,很大的天空。

“无”呢,就是没有东西的意思,一个空荡荡的感觉。

3. 日(日月)——目(目光)- “日”是太阳的样子,圆圆的中间一横。

“目”是眼睛,你看,它是不是很像眼睛的形状呀,里面的两横就像眼珠呢。

4. 田(田地)——电(电话)- “田”是一块一块的田地,方方正正的。

“电”呢,就像闪电的形状,中间弯弯的一笔很像闪电哦。

三、照样子,写词语。

(12分)1. 弯弯的(月亮)- 还可以写弯弯的(小路),小路弯弯曲曲的,就像小蛇一样。

2. 红红的(苹果)- 红红的(花朵)也可以呀,像那些盛开的红玫瑰,颜色特别鲜艳。

3. 白白的(雪花)- 白白的(云朵)也很合适呢,天上的云朵白白的,像棉花糖一样。

四、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2分)1. 只(zhī√ zhǐ)有- “zhī”的时候可以组成“一只”,像“一只小鸟”;“zhǐ”就是“只有”“只要”这样的用法啦。

2. 种(zhǒng zhòng√)树- “zhǒng”是种子的意思,比如“一粒种子”;“zhòng”就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种树、种花都是这个读音。

3. 乐(lè yuè)曲- 这里要读“yuè”,像唱歌、听音乐都是这个读音。

“lè”就是快乐的意思,比如“我很快乐”。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0分)- 贺知章老爷爷可真厉害,他把柳树写得像一个美丽的姑娘,穿着绿色的衣服,头发长长的垂下来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一、基础题看拼音,写词语(10分)sìchuānzhēng qǔxīyángmín zúhuān lè拼写词语(10分)长江涌(yǒng/sǒng)____隔海峡(xiá/jiá)____吃元宵(xiào/xiāo)____煎豆腐(jiàn/jiān)____炖蘑菇(duèn/dùn)____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烤”共()画,第二画是(),部首是(),我还会写带这个部首的字()。

“转”共()画,第七画是(),我会组词(),()。

二、词语训练营比一比,再组词(10分)进()园()今()旬()闭()近()圆()令()句()团()选词填空(5分)满意/满足爸爸看了我的成绩单,非常()。

补充词语(5分)含苞欲()百()争艳花()柳绿春色满()连一连(5分)弹- 京戏下- 铁环唱- 泥人滑- 围棋捏- 钢琴滚- 滑梯三、句子好望角补充句子(5分)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莓苔(),(),()。

给句子加标点(5分)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我打开窗户一看,竟然下雪了。

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照样子,写句子(5分)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替八路军放哨。

(),一边(),一边()。

山上山下宝贝多,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

(),有(),有(),还有()。

四、课文回放站填空(5分)在《彩虹》一文中,看到天上的彩虹,“我”想为家人(),(),()。

读片段,完成练习(5分)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只要(),()往往能变成()。

”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五、阅读理解(10分)短文略,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这篇短文写的是()的故事。

在只有小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她拿着香甜的月饼想到了什么?你认为小女孩傻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妈妈接过发霉的月饼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六、写作(10分)小朋友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给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_____”标出。

(3分)缘故( yuán yuǎn) 弯曲(qūqǔ) 均匀(jūn jùn)蟋蟀( shuāi shuài)挖掘(qūjué) 倾斜(qīn qīng)二、读拼音,写字词。

(5分)1.现在许多人购买住房时都xuǎn zé( )高层住zhái( ),不但shū( )适还能在高处一览美景。

2.国家已明确规定,各大运营商必xū( ) jiàng( )低流量资fèi( )。

3.我们班在广播体cāo( )比赛中稍xùn()一筹,shū( )给了2班。

三、词语积累运用。

(4分)1.“满”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满足;②全:③野做:④达到一定期限“学校操场北面墙上满是爬山虎”,句中“满”字应取解释_______(填序号),体现了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在“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这句话中,“温和的阳光”还可以说成“_________________的阳光”“________________的阳光”。

四、给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填写序号)(4分)1.可怜九月初三夜。

() A.值得怜悯 B.可爱2.题西林壁。

() A.书写,题写 B.题目3.梅雪争春未肯降。

() A.下落,落下 B.服输4.骚人阁笔费评章。

() A.小木头房子 B.同“搁”,放下五、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6分)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分)(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这两句诗,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1、2、3单元试卷

二年级数学1、2、3单元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卷一、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12分)22+13-6 65-5×9 63÷(32-23)64+4—13 15—6×2 74—29—34二、填空题。

(28分)1、算式10÷5=2读作(),除数是(),被除数是(),商是()。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3、20÷5=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20里面有()个()。

4、在○里填上“>”、“<”、“=”。

3×3○6 5+6○5×6 1×1○1+18÷2○2×2 24÷4○24÷6 16÷4○4×45、下面滑梯中有很多角,请你写出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1是( )角∠2是( )角∠3是( )角∠4是( )角6、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

7、图中共有( )个角。

8、一个五边形有( )个角。

9、把24÷4,6×7,20÷5,7×8,25+4,8×8这些算式按结果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依次是( )。

三、请你画一画(6分)★1、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2.下列图形中,( )通过旋转后与下图是相同的。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分)()×5=20 6×()=18 65+()=9349-()=15 16÷()=4 ()÷3=4()×1=6 ()×2=2 ()÷5=13×()=9 20÷()=5 ()×4=8五、列式计算。

(12分)(1)被除数是24,除数是6,(2)把12平均分成3份,商是多少?每份是多少?(3)20里面有几个5?(4)除数是2,被除数是10,商是几?六、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30分)1、妈妈买来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多少米?2、除夕夜玲玲和3个姐姐一起包了36个饺子,求平均每人包几个?3、有12个小朋友参加跳绳比赛,4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4、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多少本?5、3张纸可以做15朵花,6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6、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第2、3单元素养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第2、3单元素养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第2、3单元素养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1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附加题总分得分一、填空乐园。

(第4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39+45)+55=39+(45+55)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 =a+(b+c))。

2.13×25×4用简便算法可以写成(13×(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3.101×56=100×56+56,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4.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K里填上适当的数。

(1)767-81-119=767-(81+119)(2)132+(46+68)=(132+K)+46(3)135×82-35×82=(135-35)×82(4)1600÷25÷4=1600÷(25×4)(5)280÷35=280÷7÷55.在里填上“>”“<”或“=”。

(57+58)×9>57×9+580×36×4<0×36+446×37+63×46=46×(37+63) 480÷(16÷2)>480÷16÷2155-59-41<155-(59-41) 105×6+105=105×76.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搭出这样的物体至少需(4)个小正方体。

7.明明家距学校450m,他每天从家去学校往返2次,他一周(5天)一共要走(9000)m。

8.如果□+□=○+○+○+○+○+○,○+○=△+△+△+△,△+△+○+□=160,那么□=(96),○=(32),△=(16)。

二、明辨是非。

(对的画“√”,错的画“×”)(5分)1.234-58+38=234-(58-38)(√)2.8×(125×5)=8×125+8×5(×)3.87×103=87×100+3(×)4.52×39+52=52×(39+1)(√)5.从前面观察 的形状是 。

集上册二三单元的试卷

集上册二三单元的试卷

集上册二三单元的试卷集上册二三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桃夭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贾宝玉是贾家的公子B.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姐C. 王熙凤是贾宝玉的嫂子D.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妹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边城》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苏轼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8.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刘备是蜀国的开国皇帝B. 曹操是魏国的开国皇帝C. 孙权是吴国的开国皇帝D. 以上都是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径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果实很甜C.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花开得很美D.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果实很多1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孟子B. 荀子C. 庄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思想。

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号是______。

4.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是“______”,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

5.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中“______”是其中的一篇小说。

202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单元下册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202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单元下册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单元下册试卷(一)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面算式()的差是320。

A.200+120B.720-400C.856-3262.286+327估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A.大B.小C.相等D.不能确定3.哪两个数相加最接近500?()。

A.220+290B.220+160C.220+2564.估算658+307,结果正确的是()。

A.970B.960C.9505.妈妈带了200元去超市购物,选的商品有一袋大米37元,一桶油39元,一台电风扇102元,下面的第()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

A.营业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款机时B.妈妈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C.妈妈被告之要付多少钱时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03-199的结果大约是400。

()2.两位数减两位数,差还是两位数。

()3.判断正误。

()65+99=65+100-14.120加上任何一个数都大于120。

()5.笔算两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计算370+480时,可以看作37个十加48个十,得()个十,也就是();因而370+480=()。

2.900–450计算时,可以这样想:()个十减去()个十,结果是()个十,也就是()。

3.小红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32页,还有129页没有看。

这本童话书大约有()页。

4.在○里填上“>”“<”或“=”。

31+45○8024+76○10080○48+2990-53○6043+28○7096-35○27+365.在横线上填上“>”,“<”、“=”。

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2分10秒()210秒320+110()600-3306.一个加数是270,另一个加数是370,和是()。

被减数是560,减数是170,差是()。

四.计算题(共3题,共25分)1.直接写出得数。

数学小学二年级三单元试卷

数学小学二年级三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3的倍数?()A. 12B. 15C. 18D. 212. 下列哪个数是2的倍数?()A. 13B. 14C. 15D. 163. 下列哪个数是5的倍数?()A. 10B. 15C. 20D. 254. 下列哪个数是4的倍数?()A. 12B. 14C. 16D. 185. 下列哪个数是9的倍数?()A. 18B. 19C. 20D. 216. 下列哪个数是8的倍数?()A. 12B. 16C. 20D. 247. 下列哪个数是7的倍数?()A. 14B. 15C. 16D. 178. 下列哪个数是6的倍数?()A. 12B. 13C. 14D. 159. 下列哪个数是11的倍数?()A. 22B. 23C. 24D. 2510. 下列哪个数是10的倍数?()A. 15B. 20C. 25D. 3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3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9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8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7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1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0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安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科单元试卷必修三第二、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廖照兴审核:孙建泉一、选择题(33分)基础知识巩固(24分)1.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含义相同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今其智乃凡不能及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中信尤且从师而问焉C.其皆出于此乎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内立法度,务耕织D.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A.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B.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C.或.百步而后止(或者)D.王道之始.也(开端)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奋六世之余烈.功业B. 以为..桂林、象郡认为C.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D.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6、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因利乘便(因为)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恋)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D.将数百之众(率领)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7、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曲中规中:合乎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D.从菊两开他日泪两开:两次开放8、下列划线词古今义基本没有变化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螯B. 輮以为轮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9、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①谨庠序之教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⑥填然鼓之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⑦D.②④⑤10、以下句中加横线的字活用不同的一项是()A.内立法度,务耕织 B.履至尊而制六合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天下云集响应11、以下句中加横线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外连衡而斗诸侯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却匈奴七百余里 D. 序八州而朝同列12、选出句式相同的一项()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A.①③B.②⑤C.①④D.③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每题3分)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①,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②而溃。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③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④,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⑤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⑥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⑦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⑧。

(《国语·周语上》)注:①巫:神巫,国王身边的重要官员。

②壅:堵塞。

③决:疏浚。

④瞽:盲乐师。

史:史官。

师:乐师。

箴:一种有劝诫意义的韵文。

瞍:眼中无瞳子的乐师。

矇:眼中有瞳子而不能见物的盲人。

⑤耆、艾:这里指国君的师傅和老臣。

⑥原隰:原,指平原;隰,指低下潮湿之地。

衍沃:衍,指平坦的低地;沃,指有河流灌溉之地。

⑦阜:增多。

⑧彘:地名。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谤B.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弭:消除、阻止C.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导:通畅D.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背事理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没有区别的一项是()A.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B.近臣尽规,亲戚..补察C.而后王斟酌..焉 D.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15.下列各句中的“所以”与例句中的“所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A.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二、翻译下列文句(15分)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致焉。

(2分)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分)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分)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2分)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分)三、补写下列诗文名句(23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2)飞湍瀑流争喧豗,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4)丛菊两开他日泪,5)千载琵琶作胡语,6)艰难苦恨繁霜鬓,7)醉不成欢惨将别,8)别有幽愁暗恨生,9)间关莺语花底滑,10) 座中泣下谁最多,11) 庄生晓梦迷蝴蝶,12) 如何四纪为天子,13)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1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5)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6) 吾尝终日而思矣,17)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18)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在我国古代,知名学者都重视读书学习,不少人通过自己的文章勉励人们读书学习。

下面是散见于古代的文章典籍中的几条劝学名言,请将横线上的空缺部分补全。

19)_____,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20)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

(唐代颜真卿《劝学》)21)业精于勤,___,____,毁于随。

(唐代韩愈《进学解》)四、诗歌鉴赏(1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后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3)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2分)(4)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4分)五、名著、经典阅读(17分)1、简述“桃园结义”的故事2、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得天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多脍灸人口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D.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E.“三顾茅庐”中刘备与关、张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

前两次都扑了空。

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关羽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张飞劝阻。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7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3、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与上述三则材料观点相左的一项()(3分)A.孔子认为子贡对“仁”的要求脱离现实,这样来理解“仁”对孔子宣传仁道很不利。

B.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思想基础,“礼”是“仁”的具体表现。

一个是内在的主体,一个是外在的功用,两者紧密结合。

C.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仁德,就能正确对待富贵贫贱以及其他一切遭遇。

D.孔子认为实行仁德既要靠自己,同时也靠别人来完成,应内外相结合。

4、以上三则材料中,孔子从哪些角度来论述“仁”?(4分)惠安一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必修三)单元试卷答题卡班级:姓名:号数:分数:一、选择题(33分。

其中1-12,每题2分;13-15,每题3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二、翻译下列文句(15分)1、三、补写下列诗文名句(23分)1、 2、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18、19、 20、21、,四、诗歌鉴赏(14分)(1)五、名著、经典阅读(1)(2)()(3)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2 DDBCB DCCAB BC13.A.(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错)14.C.(A,至,动词,于,介词,可不译;B,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都称为亲戚;D,宣言,扬言,今天是一个名词)15.D.(D项和例句的“所以”表示方法、工具,可译为“用来……的办法”,其他的都表示原因)附迁移迁移阅读材料参考译文: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

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

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