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过程控制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过程作业指导书

过程作业指导书

过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过程作业指导书是一种详细说明和指导特定过程作业的文件,它可以匡助员工了解和执行特定的工作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程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编写一个有效的指导书。

一、明确目标和目的1.1 确定过程作业的目标:在编写过程作业指导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该作业的目标。

这包括确定作业的具体要求、目标和预期结果。

1.2 描述作业的背景和重要性:在指导书的开头,应该简要介绍作业的背景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员工了解作业的背景信息,并理解为什么这个作业对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

1.3 确定读者的需求:在编写指导书时,需要考虑读者的需求。

不同的读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水平,因此指导书的语言和内容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二、详细描述工作流程2.1 列出步骤和顺序:在指导书的正文部份,应该详细描述作业的工作流程。

这包括列出每一个步骤和它们的顺序。

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确,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罗列。

2.2 提供详细说明:对于每一个步骤,应该提供详细的说明。

这包括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以及执行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保说明清晰明了,以便员工能够准确地执行作业。

2.3 引用相关文件和资源:如果有其他文件或者资源与作业相关,应该在指导书中引用它们。

这包括标准操作程序、安全手册或者其他相关指导文件。

确保这些文件和资源易于访问,并在指导书中提供相关链接或者引用。

三、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3.1 识别潜在风险:在指导书中,应该识别和描述与作业相关的潜在风险。

这可以匡助员工了解潜在的危(wei)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3.2 提供控制措施:对于每一个潜在风险,应该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可以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循特定的工作规程或者使用特定的工具和设备等措施。

3.3 强调安全意识:在指导书中,应该强调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

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从而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四、质量控制和检查要点4.1 确定质量标准:在指导书中,应该明确列出作业的质量标准。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这些过程和工序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作业指导书将为您详细介绍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相关内容、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一、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定义特殊过程是指那些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例如,焊接、铸造、热处理等过程,其产品质量往往需要在后续的使用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工序则是对产品质量或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这些工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如精密加工、关键零部件的装配等。

二、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特点(一)特殊过程的特点1、过程结果不易检验特殊过程的输出通常无法通过常规的检验手段立即确定其是否合格。

例如,焊接后的焊缝强度,需要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长期使用才能确定其质量。

2、过程质量主要依赖于过程参数的控制特殊过程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的准确控制是保证特殊过程质量的关键。

3、过程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由于特殊过程结果难以立即检验,如果过程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关键工序的特点1、对产品质量影响重大关键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2、工艺要求严格关键工序通常需要高精度的设备、严格的工艺条件和熟练的操作人员来保证质量。

3、质量控制难度大由于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对其质量控制的要求也更高,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更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识别(一)依据产品质量特性通过分析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哪些过程和工序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有直接影响。

(二)参考以往的生产经验总结以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找出那些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过程和工序。

(三)结合工艺流程图对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图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关键工序是指生产或操作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为了保证关键工序的顺利进行,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工作指导,确保工序的操作正确,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工序介绍1. 工序名称:XXXX工序编号:XXXX2. 工序目标:确保XXXX过程安全可靠,高效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三、工作前准备1. 确认工序所需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包括但不限于:- XXXX设备- XXXX材料- XXXX工具2. 工作场所清理:- 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 清理设备表面和周边环境3. 工作保护措施:- 确保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检查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无故障和危险- 确保通风良好或采取必要的通风设施四、工作步骤1. 步骤一:XXXX- 描述步骤一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2. 步骤二:XXXX- 描述步骤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3. 步骤三:XXXX- 描述步骤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4. 步骤四:XXXX- 描述步骤四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五、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1. 操作细节:- 描述每个操作细节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图表或图像进行说明- 强调每个细节的重要性和操作顺序的正确性2. 注意事项:- 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危险因素- 强调关键环节和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 鼓励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六、异常情况处理1. 异常情况定义:- 描述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其对工序的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不可控因素等2. 异常情况处理步骤:- 逐步描述每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强调在非常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紧急联系方式七、验收标准及记录1. 验收标准:- 描述工序完成后所需达到的标准和指标- 可以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2. 记录:- 要求操作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填写工序完成情况的记录表或报告- 包括日期、操作人员、工序完成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内容八、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 根据工序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操作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设备故障风险等2.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防范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保养、操作培训、紧急预案等九、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关键工序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风险控制措施,旨在确保工序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

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

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1. 简介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更新、发放和使用等过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2. 制定作业指导书2.1 确定作业指导书制定的目的和范围:明确作业指导书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2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调研和分析,收集与作业指导书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安全要求等。

2.3 编写和审核初稿: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初稿,并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和反馈意见。

2.4 修改和定稿:根据审核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并与相关人员进行确认,最终确定作业指导书的定稿。

3. 更新作业指导书3.1 定期评估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定期评估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是否仍然适用,是否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3.2 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征求相关人员对作业指导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现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3 更新和修订作业指导书: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新和修订,并进行审批和发布。

4. 发放和使用作业指导书4.1 发放作业指导书:将更新后的作业指导书分发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解释,确保其理解和正确使用。

4.2 定期检查和监控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和监控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按照规定使用、是否存在问题和改进的空间等。

4.3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培训:根据检查和监控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培训,提高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和使用水平。

5. 审核和控制程序的执行5.1 审核程序的有效性:定期对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进行审核,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5.2 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征求相关人员对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5.3 修改和改进程序: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作业指导书管理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和改进,并进行审批和发布。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关键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指南,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方法,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二、施工前准备1. 确保施工计划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在施工前,施工队应仔细研读设计文件,并将施工计划与设计文件进行对比,确保两者一致。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合理采购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查材料的外观、尺寸、质地等参数,确保材料合格。

3. 设备检查与维护:检查施工所需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稳定可靠。

三、基础工程质量控制1. 档案资料:建立工程档案,包括桩基验收资料、土方施工记录、测量数据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2. 强夯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强夯参数,进行合理的强夯施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基坑工程:控制基坑的开挖尺寸和坑底平整度,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防止基坑塌方或积水等问题。

4. 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进行浇筑,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和养护措施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主体结构质量控制1. 梁、柱施工:控制梁柱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采用合适的支撑和模板,确保结构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2. 楼板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楼板的荷载特点,选择适当的楼板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楼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钢结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钢结构的拼装和安装,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五、装饰工程质量控制1. 瓦工砌筑:严格控制砖瓦的强度和尺寸,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和强度。

2. 泥工粉刷:根据设计要求和装饰效果,选择适当的粉刷材料和工艺,确保墙面的平整度和颜色的一致性。

3. 地板安装:采用合适的地板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耐磨性。

六、安全质量控制1. 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包括防护网、安全带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永康市文高豆制品有限公司关键控制指导书 A版第0次修改永康市文高豆制品有限公司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受控情况:_________________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使用部门:_________________文件编号: WGSP/KZ—2011发布日期:2011年05月08日实施日期:2011年05月10日永康市文高豆制品有限公司发布目录一、豆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二、原辅料检验规范三、清洗泡豆作业指导书四、煮浆作业指导书五、凝固配料作业指导书豆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原辅料检验规范一、目的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按规定要求验收.二、范围本规范适用本公司原辅料验收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法、判定规则。

三、职责验收人员须严格本规程规定验验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四、原料辅料质量要求:(1)黄豆感官及物理指标要求1、感官:种皮为黄色或淡黄色,颗粒大小均匀,无明显肉眼可见杂质.不得有损伤粒、病斑粒。

2、物性指标:提供营业执照、检验报告等相关证件。

3、数量:数量符合定货要求(2)石膏感官及物理指标要求1、感官要求:白色粉末、无黄色、入水即溶、无肉眼可见杂质。

验证方法:目测、鼻闻。

2、物性指标:提供营业执照、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3、数量:数量符合定货要求(3)消泡剂感官及物理指标要求1、感官要求:具有消泡剂固有的气味、黄色颗粒状,无异味,包装无破损、入水即溶、无肉眼可见杂质,验证方法:目测、鼻闻。

每批进行.2、物性指标:提供营业执照、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3、数量:数量符合定货要求(4)碳酸钠感官及物理指标要求1、感官要求:食品添加剂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无黄色、入水即溶、无肉眼可见杂质,验证方法:目测、鼻闻.2、物性指标:提供营业执照、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3、数量:数量符合定货要求(5)内包装袋验收要求1、包装完好,外观清洁、无破损、无异味,尺寸符合要求.2、物性指标: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

控制计划与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控制计划与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控制计划与作业指导书的关系在工作中,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是两个重要的管理工具。

控制计划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分配、资源配置等内容。

而作业指导书则是具体的工作指引,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

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控制计划为作业指导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在制定控制计划的过程中,组织需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具体化、可量化,这为编写作业指导书提供了依据。

作业指导书中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都是为了实现控制计划中设定的目标而设计的。

作业指导书是控制计划的具体实施工具。

控制计划只是一个计划,要想真正实现计划中的目标,需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而作业指导书就是操作人员在实施控制计划时的参考手册,包含了具体的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需要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将计划中的目标和任务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引,以便操作人员按照指引进行工作。

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控制计划提供了作业指导书编写的依据和目标,而作业指导书则是控制计划的具体实施工具。

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合理利用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来提高工作效率呢?首先,制定控制计划时要确保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这样才能为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提供清晰的指引。

其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准确、详细,包含全面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指引进行工作。

同时,作业指导书要与控制计划保持同步更新,及时反映计划的变化,以确保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作业指导书时,操作人员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指导书的内容,确保按照要求进行工作。

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发现指导书中的错误,应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进行修订和改进。

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合理利用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能够为组织提供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引,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过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过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Magnetic流量计故障
检查流量计旁路阀,须100%关闭;检查流量计校准情况(测量范围及零值);检查流量计的输出信号。
3、糖浆温度低
加热器被氨气填充
注意加强加热器氨气的排放。
加热器汽鼓充满汽凝水
检查汽凝水排放情况,必要时可把汽凝水从加热器底部的排水阀排出。
蒸汽控制阀没有完全打开
检查控制阀的电子或气动联接。检查运行时的阀门温度(自动或手动)以及HIM的设置。检查控制阀的位置,须与手动设置点相反。
7、为了消除人为肉眼观察滴定偏差,保证清汁准确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岗位工应每隔一小时在沉淀池承汁槽中采混合清汁样本,用比色法测定清汁PH值一次,并记录备案,以备与化验结果进行对比。
8、磷酸、絮凝剂添加量要按工艺要求添加足够,并且添加均匀,才能得到良好的澄清效果。
9、硫熏糖浆压力控制在生产计划指标内,PH值控制在生产计划指标范围内。PH值控制过低会增加蔗糖转化,增加白砂糖的含硫量。过高则有可能使硫熏糖浆色值偏高,影响到白砂糖的色值。因此操作工要注意根据糖浆压力,硫熏强度的高低,化验单上糖浆PH值、色值分析结果情况,适当调节好糖浆硫漂的硫气阀门。如清糖浆PH值高于指标,应适当开大硫气阀,提高粗糖浆硫漂量;如清糖浆PH值低于指标,应关小硫气阀,降低硫漂量。如开大流气阀后,清糖浆PH值仍达不到指标范围,应检查糖浆泵压是否达到要求,硫气管、糖浆硫熏器是否积垢,是否堵塞。硫气阀是否开关正常。硫磺炉燃烧是否正常。硫气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二、工艺要求:
1、辅助澄清剂的制备:
(1)糖化钙的配制:
a.在糖化钙制备箱加入50%容量的原糖浆后,启动搅拌器;
b.加入25%容量的浓度为8波美的石灰乳;
c.加入25%容量的冷水;
d.连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2小时后方可投入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任海滨花苑工程地下室冲孔灌注桩关键过程控制作业指导书一、钢筋工程:(一)材料控制:庄任海滨花苑工程钢筋采用国营大钢铁厂生产的建筑材料。

钢材供应公司经长期考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供货及时,所以本工地决定采用其生产的钢材。

钢筋进场时要求提供生产质量证明书,按规范要求热轧同一品种、同一规格60T取两组试样,送样品到公司中心试验室进行机械性能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进场后要求和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加垫木堆放,标识其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及使用部位。

(二)施工过程控制:1、施工队伍的选择:根据公司长期考察各钢筋施工队组在各工地的施工表现,项目部决定庄任海滨花苑工程的钢筋由连玉忠组绑扎。

2、钢筋绑扎过程:(1)、在钢筋绑扎前由项目副经理王清海向组长连玉忠作技术交底,再由组长向组员技术交底,两次交底内容为:本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指标、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文明施工、节约钢材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队组在钢筋二次搬运后质检员和班组长检查表面是否生锈、钢筋是否变形。

如果钢筋表面呈颗粒状或片鳞状的老锈,否则不得使用;如果钢筋变形过大,则必须扳直校正后才可使用。

(3)、队组绑扎钢筋要严格按施工工艺标准操作。

①、柱筋绑扎工艺A、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楼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纵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3个,绑扣向柱中心。

B、柱主筋立起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为48D。

C、在立好的柱竖筋上,按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本工程箍筋间距150mm加密区间距100mm,绑扎箍筋,采用缠扣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非转角处部分的相交点均要绑扎,箍筋端头弯头135度,平直部分10d 。

D、保护层厚度25mm,绑扎在竖筋外皮上,保护层间距为100mm。

②梁筋绑扎工艺(采用模外绑扎)A 、梁侧模上画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B、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钢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摆好主、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并套好钢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要架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立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C、梁纵筋锚固本工程为40D,纵筋全部用焊接,焊接长度为10D,且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有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

D、箍筋采用套扣法绑扎,在叠合处的弯钩,应交错绑扎,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 mm处。

E、梁底受力筋下,梁侧受力筋旁垫块,厚25mm,间距200mm③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A、清理板模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间距。

B、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C、绑扎板筋用顺扣,交点须扣,交点须全部绑扎,负弯矩筋与底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

D、板钢筋下垫1:1水泥沙浆垫,厚1.5 cm间距1.5cm,严禁采用石子垫块。

④楼梯钢筋绑扎工艺标准A、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位置线。

B、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

C、底板筋绑好,待木工把踏步吊模支撑好后,再绑扎踏步筋。

3、绑扎完后检验钢筋绑扎完后,由项目经理黄佐明、质检员杨建龙、钢筋组长连玉忠组成质检小组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钢筋的表面是否清洁;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是否准确;钢筋绑扎有无缺扣、松扣,钢筋网的长度、宽度偏差在+5mm范围内,骨架的长度尺寸偏差在+10 mm范围内;受力钢筋间距尺寸偏差在+10mm范围内;箍筋、构造筋间距偏差+20mm 范围内;保护层的尺寸偏差梁柱在+5mm范围内。

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求立刻整改。

4、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时钢筋的保护柱钢筋绑扎完后,禁止踩踏,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护筋和修整,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二、模板工程:(一)原材料控制:采用七夹板,木工现场按尺寸制作,由质检员杨建龙检查七夹板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掉角,如发现不合格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出场。

(二)施工队伍选择:根据公司长期考察各地木工组在其它工地制作、安装模板的表现,项目决定模板由木工刘联阳组制作安装。

(三)施工过程控制:1、模板制作、安装之前由项目经理向木工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再由组长各组员交底,两次交底的内容为:本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指标、文明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2、模板制作、安装由木工工长按图算出梁、板柱的模板尺寸,填写下料单,木工按下料单制作模板。

A、柱模安装工艺标准: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柱箍用钢管制成,柱箍间距已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木大小,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计算,同为700mm。

B、板模安装工艺标准:①按设计标高调整立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直线找平,主梁跨在3.3-6.9m,按2/100起拱。

②用三角架支撑固定梁模板,安装后校正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内杂物清理干净。

③采用杉木作梁板模支撑,架子工根据层高及方垫木及七夹板厚,依据测量工在立杆上标出的50cm水线,确定立柱及模杆的高度,木工铺上方垫木及七夹板,依据测量工在上一层柱筋上的50cm水平线找平,接缝要求严密。

④板模铺好后,测量工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下。

⑤将模板上杂物清理干净。

3、模板安装完后,由、项目经理黄佐明、质检员杨建龙、木工组长组成检查小组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为:柱的轴线位移偏差不大于5mm,柱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梁的轴线位移偏差不大于5mm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5 +4mm 范围之内,相邻两板表面高差小于2mm,表面平整度小于5mm,模板及其支架是否有足够强度,刚度;模板及其支架是否有足够强度、刚度和和稳定性及支撑面积能力,模板接缝宽度小于1.5mm。

4、模板工种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1)梁模板①模板缺陷梁板不平,向下挠曲,梁身不平直;梁侧模胀模,拆模后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麻面、表面毛糙;或者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②原因分析模板支撑能力未满足设计要求,没有支撑在坚硬的地面上,砼浇筑过程中由于荷载大,泥土受潮降低承载力,支撑随地面下沉变形;梁底模未起拱,拼缝隙过大,侧模支撑不牢;事先未留有隙,木模在砼浇筑后吸水膨胀而产生胀模,侧面模板拆模过迟。

③防治措施梁底支撑间距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支撑底部在泥土地面时,应夯实后铺垫木;梁底模按2/1000起拱;支梁木模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模上口横档用斜撑双面支撑在立柱顶部。

(2)柱模板①柱模板缺陷胀模造成梁侧面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柱倾斜或柱身扭曲和其它柱不在同一轴线上。

②原因分析柱箍间距太大或不牢,板缝不严密或拆模时间过早;成排柱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木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或支模后板模两侧松紧不一。

③防治措施成排柱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柱子底部做小方盘模板;柱子支模前先校正钢筋位置。

柱模外每隔50cm加牢固柱箍;外排柱子应控制好每层及全高层平整度、垂直度实测数据;允许偏差为2cm及H/1000。

(3)板模板①板模板缺陷板的中部向下挠曲;板底砼表面不平整,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拆除。

②原因分析板搁方木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板下支撑底部不牢固;板底模板不平,砼接触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将板模铺钉后略有外胀,造成边缘板嵌牢在砼内。

③防治措施楼板板模下支撑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刚度及稳定性,支撑牢固;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平铺到与梁侧模处平齐;板模应按规定起拱。

三、砼工程(一)原材料控制采用商品砼。

(二)、施工队伍:根据公司长期考察各泥水施工队组在其它工地的施工表现,项目部决定砼由黄德钢组浇筑。

(三)、施工过程控制1、砼施工前由项目经理以书面形式和开会形式向组长交底,再由组长向组员交底,两次交底的内容为:本分部分项目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指标,砼配合比、坍落度、水泥标号、质量标准、文明施工、节约水泥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砼开始浇筑时,由项目经理黄佐明、质检员杨建龙、试验员曾燕萍对出盘砼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签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要求。

砼必须在2小时之内浇筑完毕,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离析、水泥桨流失、坍落度变化,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注之前进行二次拌合。

3、各水泥队组砼浇筑严格按施工工艺标准操作。

(1)检查振捣器(棒),试运转合格方可使用。

(2)浇筑前让杂工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杂物与污泥清除干净,要求钢筋工检查水泥砂将垫块是否垫好,泥水组先把模板胶水湿润。

①柱砼浇筑工艺:A、柱浇筑前应先填5-10cm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桨,分层振捣,用手振捣器,每层厚度不大于是50cm。

B、采用斜溜分段浇筑,C、柱砼浇筑完毕,施工缝留在主梁下面5cmth。

D、浇筑完毕后,钢筋工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②梁、板砼浇注工艺A、梁、板同时浇注沿次梁方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桨法”,即先浇筑梁,到达板底位置时与板的砼一起浇筑。

B、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铺摊砼。

施工缝留于次梁1/3跨中。

③楼梯砼浇筑工艺:A、楼梯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步位置时再与混凝土一起浇,不断边模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表抹平。

B、施工缝留在楼梯段3/1的部位。

④施工缝时处理:在继续浇筑混凝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松石子,用水冲干净后,浇一层水泥桨,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⑤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左右开始浇水养护专门让杂工两人每天浇水,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况,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

4.混凝土工程的主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的表面缺陷主演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面麻模板润湿不够是漏桨,或振不足,气泡排出,以及振不足,气泡未排出,以及没有好养护。

②露筋:浇筑时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以至混凝土保护厚度不够。

③蜂窝:材料配合比不准确,石多桨少或搅拌不匀,造成砂桨石子分离或由于浇筑方法不当,固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桨。

④孔洞:混凝土空,砂桨重分离,石子成堆,砂和水分离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空隙,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

⑤缺棱掉角:混凝土浇筑前模充分湿润,造成棱角处混凝土模板吸去,水分不充足,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损坏:或拆模过或拆模后保护不好而造成棱角损坏。

(2)防止措施模板要求缝不漏桨,混凝土浇筑前由木工工长和质检员检查模板。

要求混凝土施工严格按施工标准施工,(3)补救措施:①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用1:2的水泥砂桨抹面进行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