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二课时 new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2课时

堂 速
测
课 内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如血红蛋白、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等。
堂
篇
(2)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 课
时
研 习
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
作 业
导
案 等。
Hale Waihona Puke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第16页
·
名师伴你行 ·RJ ·生物 ·必修1
2.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
名师伴你行 ·RJ ·生物 ·必修1
(3)加工、运输过程:
课 前 篇
自 主
内质网
预
案
课
堂 篇
高尔基体
研
习
导
案
细胞膜
肽链
达 标 篇
·
有一定空间结构
课
堂
速
测
课 时 作 业
(4)提供能量的细胞器:__线__粒__体__。
·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第9页
·
名师伴你行 ·RJ ·生物 ·必修1
课
前 篇
课
时
研 习
(3)把各种_细__胞__器__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
作 业
导 案
__多__种__化__学__反__应___而不会互相干涉,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
序地进行。
·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第11页
·
名师伴你行 ·RJ ·生物 ·必修1
[预习自测]
课 前 篇
1.不同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B)
标 篇
·
自
主 预
(2)易错提醒: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是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课题《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明确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②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③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④了解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②利用图片和教学动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③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应得到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描述细胞中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能力,知道细胞中哪些结构具有膜,能够理解什么是分泌蛋白。
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这对于理解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是很重要的。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生物膜系统的应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细胞模型。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探究、小组讨论、分析、质疑、总结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复习细胞结构引导探究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
介绍关于尿毒症的常识及常见治疗方案。
与学生一起探讨细胞中的哪些结构具有膜?这些结构具有什么功能?进一步提出:这些膜结构在功能上有联系吗?出示蚕的丝腺细胞中核糖体的存在形式与细胞不同时期的关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说明的问题。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解析版)

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学习目标】1.通过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的分析,认识各种细胞器既具有各自的作用,又在功能上相联系,形成正确的结构与功能观2.建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模型,形成科学思维,讨论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自主学习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1.分泌蛋白概念: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如:。
2.实验(1)实验材料:豚鼠胰腺腺泡细胞(2)科学方法:法,用标记亮氨酸。
有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如,有的不具有放射性,如。
(3)实验设计: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观察放射性在细胞中出现的先后顺序(4)实验现象:3min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
17min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
117min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细胞膜内侧运输蛋白质的。
(5)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如下:游离的:氨基酸经合成肽链肽链与核糖体转移至:继续其合成过程(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形成囊泡到达:与其膜融合,对蛋白质做进一步修饰加工。
囊泡转运到,与其膜融合。
将蛋白质分泌到。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这些能量主要来自。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所经过细胞结构的顺序依次是。
二、生物膜系统1.组成:等结构。
2.特点:(1)各种生物膜的和结构很相似。
(2)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
3.功能:(1)保证细胞具有一个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和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广阔的膜面积为,有利于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地进行。
4.联系:直接联系:细胞器膜中的内质网膜内连接,外连接。
间接联系:通过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内质网膜形成囊泡与间接联系,高尔基体形成囊泡与细胞膜间接联系。
答案:细胞外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等同位素标记3H 14C、32P、3H、35S15N、18O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高尔基体中囊泡及细胞外的分泌物中核糖体脱水缩合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消耗能量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组成成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相对稳定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细胞器高效、有序核膜细胞膜高尔基体互动探究探究点一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资料分析]:如图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甲型突变体是内质网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但不能形成囊泡。
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第2课时

实验原理
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过程
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观察藓类叶片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取材
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叶片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观察
先低倍镜下找到叶绿体,再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制片
防止叶绿体失水
3.与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有关的细胞结构:
4.与分泌蛋白加工与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囊泡
内质网、高尔基体
内质网的膜面积_____
综合比较:高尔基体的膜面积__________
细胞膜的膜面积_____
①
②
③
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三种细胞器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协作呢?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课本51页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等。
胞内蛋白
留在细胞内起作用
唾液淀粉酶:由唾液腺细胞分泌,进入消化道帮助机体分解食物抗体:由浆细胞分泌,进入血液等体液中帮助机体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血浆蛋白:绝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分泌到血浆中发挥作用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膜上和细胞质中,对细胞内有氧呼吸起作用
THANKS!
2.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
培养黑藻
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习题精练)-2023学年高一生物名师课件精讲+习题精练(解析版)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2一、单选题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胰岛素还未成熟,需运送至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
未成熟的胰岛素由内质网运输至高尔基体的方式为()A.从内质网直接到达细胞膜B.由高尔基体直接连接内质网C.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囊泡而转移D.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到达特定部位【答案】C【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体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因此,未成熟的胰岛素由内质网运输至高尔基体是通过囊泡转移。
2.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
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④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免疫功能,该物质可能是凝血因子C.③→④→⑤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D.④→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①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②是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初步加工的场所;③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④是囊泡,⑤是细胞膜。
【详解】A、线粒体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只是提供能量,放射性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A错误;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免疫功能,该物质可能是分泌蛋白抗体,B错误;C、③高尔基体一囊泡→⑤细胞膜,该过程涉及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C正确;D、④→⑤过程为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D错误。
1.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

6.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 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1、 、 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 氨基酸 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 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 、2、 3、4、5、6、7、8部位。请据图回答。 部位。 、 、 、 、 、 部位 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7]是蛋白质分泌物 [1]的功 图中的[7]是 __________, [1]的功 [7] 合成蛋白质 能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在 能是________________,在[ 内质网 ]________ 7 内质网的小泡 中合成糖蛋白。 [3]是来自_____________。 是来自_____________ 中合成糖蛋白。 [3]是来自_____________。6 高尔基体 在图中[4]________ [4]________中形成的是成熟 (2) 在图中[4]________中形成的是成熟 外排 蛋白,[7]是以___________方式分泌出细胞. ,[7]是以___________方式分泌出细胞 蛋白,[7]是以___________方式分泌出细胞. [7]的合成 的合成、 (3) [7]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的 大量能量由[ ]_______供给 大量能量由8 线粒体 供给。 [ ]_______供给。 (4)此动物细胞对[7]具有__________功 此动物细胞对[7]具有合成和分泌 [7]具有__________功 __________ 能。
A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组成 主要由蛋白质、 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
3.2.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表2-1教案教学过程学习阶段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5min)【情境导入、复习导入】2019年,我国将糖尿病列入健康专项行动,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6%,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
也就是说,如今每两位成人当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不及时干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生活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
问题1:糖尿病由什么原因引起?引导:①如果摄入的糖分过多超过机体自我调节的范围,就会引发糖尿病。
②体内能够调节降低血糖的激素是什么?③胰岛素的本质是什么?问题2:胰岛素在细胞内如何产生?引导: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内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大家回顾一下。
胰岛素就是在这些细胞器的分工合作下合成的。
②学习细胞膜时有说到过,细胞有一个功能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就举到一个例子: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比如胰岛素),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学生依据第2章所学回答:1、摄入糖分过多;胰岛素;蛋白质。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运用糖尿病的例子导入,联系生活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同时回顾胰岛素的本质和细胞器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导入。
新授课【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一、分泌蛋白的概念像胰岛素这类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如:消化酶、抗体、一部分激素等。
细胞中有许多条“生产线”。
每一条“生产线”都需要多个细胞器的相互配合,而我们刚刚所说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就是个例子。
提出问题:那么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它们又是如何分泌到细胞外面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研究过程。
二、选材在这个研究中,科学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材。
科学家选择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作为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研究材料。
选材的原因,我们可以结合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照片进行分析。
原因1: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豚鼠的胰腺腺泡细学生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学生观察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进行回引入分泌蛋白的概念,用生产线作类比引导学生思考分泌蛋白这条生产线中细胞器是如何协调配合和运转的。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修改稿

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图解
1、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和膜结构有哪些?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2、请简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核糖体
合成
线粒体
内质网
加工运输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分泌
加工、分类和包装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成熟的蛋白质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67
52 76
33
48 24
含量很少
含量很少 含量很少
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上很相似,但含量有差异
生物膜之间的转化关系
直接联系
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间接联系
核膜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 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 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细胞内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 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 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 各种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 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 有序地进行。
由细胞器膜(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 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和细胞膜、核膜等 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不同生物膜组成成分及含量比较表
生物膜 蛋白质
质量分数 / %
脂类
质量分数 / %
糖类
质量分数 / %
人红细胞膜
大鼠肝细胞核膜
49 59
43 35
8 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 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 2. 组成成分;结构 3. ①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②膜面积;酶
③细胞器
[预习自测] 1.C 2. D
一.分泌蛋白的概念:
在细胞中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 蛋白质。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但是含量有所区别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内质网与细 胞膜相连
内质网与核 膜外层相连
内质网腔与两层核 膜之间的腔相通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的联系
内质网以类似于“出芽” 的形式形成具有膜的小泡, 小泡离开内质网,移动到高 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融合, 成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 高尔基体又以“出芽” 方式形成小泡,移动到细胞 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 膜的一部分。
加工运输
氨脱水缩合 盘曲折叠 蛋 修饰分类 肽 成熟的蛋白质 基 白 链 酸 质 线粒体供能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等结构, 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在成分上的联系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生物膜 (质量分 (质量分 (质量分数 数 /%) 数/%) /%) 49 43 8 人红细胞膜 59 35 2.9 大鼠肝细胞核膜 内质网膜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内膜 67 52 76 33 48 24 含量很少 含量很少 含量很少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 ——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自主学习案
一.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 蛋白质;消化酶;抗体 (1) 核糖体(2) 内质网(3) 囊泡, 高尔基体, 修 饰加工(4) 囊泡, 细胞膜(5) 线粒体 二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 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2. 组成成分;结构
核糖体 基 酸 链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脱水缩合 肽 盘曲折叠 蛋 修饰分类 氨
白 质
成熟 的蛋 白质
分泌到 细胞外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等结构, 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归纳: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核糖体
合 成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包装分泌
囊泡
细胞膜 外排
思考 下列哪些属于分泌蛋白(A C E F ) A 消化酶 同位素示踪法: 用同位素标记某化合物,从而来追踪其 变化和运输过程的方法。 B 血红蛋白 C 抗体
D 肌肉蛋白 E 胰岛素
F 乳蛋白
要求:通过讨论熟记、理解核心概念
讨论要求: 1.全体起立讨论 2.组内共同讨论,总结完善自纠成果。 3.时刻联系课本,注重效率,及时整理总结。 4.组长宏观调控,做好讨论结果反馈及展示点评准备。
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一定的连续性。
生物膜系统的连续性:
高尔基体
间接关系 直接关系 直接关系
核膜
内质网
细胞膜
课堂检测
1-5 C B B B B 6. (1)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2)脂质和蛋白质 (3)细胞膜,核膜
课堂检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