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返回目录
名师伴你行
(一)语言表达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遵循的准则是: 语言表达简明遵循的准则是:当交际的双方具有共同的背景知 识时,这部分背景内容就应该简化或者省略。通俗地说,就是对方 识时,这部分背景内容就应该简化或者省略。通俗地说, 已知的要不讲或少讲,对方不清楚的要讲明白。违背这一原则,产 已知的要不讲或少讲,对方不清楚的要讲明白。违背这一原则, 生了多余的话,语言表达就会不简明。 生了多余的话,语言表达就会不简明。
名师伴你行
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积极参加语言交际活动, 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③积极参加语言交际活动,认 真从交际中学习语言的精粹; 真从交际中学习语言的精粹;④经常运用标准的语言规范 日常交际,大力倡导文明用语,及时纠正交际中的不简明、 日常交际,大力倡导文明用语,及时纠正交际中的不简明、 不连贯、不得体等错误; 收集社会交际中的不简明、 不连贯、不得体等错误;⑤收集社会交际中的不简明、不 连贯、不得体现象,及时进行纠正,自觉规范自己的语言; 连贯、不得体现象,及时进行纠正,自觉规范自己的语言; ⑥了解一些古今文化知识,明确常用谦词、敬辞的使用对 了解一些古今文化知识,明确常用谦词、 象和场合。 象和场合。
解析:整段文字的描写对象是“ 解析:整段文字的描写对象是“雨”,而⑤句却中途夹 写了“ 写了“风”,故该句偏离中心话题,乃赘余之笔。 故该句偏离中心话题,乃赘余之笔。
名师伴你行
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名师伴你行
名师伴你行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 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D 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D”。 语言表达“简明”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语言表达“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要” 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嗦重复, “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嗦重复,不 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白” 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白”,就是 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 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 方面的要求。 方面的要求。 语言表达“连贯” 语言表达“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 接能力。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一个中心话题、 接能力。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一个中心话题、合理的语 序和语言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当然, 序和语言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当然,还要注意语境和句式的 协调一致。 协调一致。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语 返回目录 境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句群内部排列,很容易得出C项答案。
9
【 例 二 】 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 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 一则开场白。 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 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10
【名师剖析】
试题考点:语言表达得体,生动。
试题解析:1.点明鉴赏《红楼梦》诗词;2.号召学生积
(二)鲜明 鲜明是指表达时感情色彩分明,观点旗帜鲜明不含糊。 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言短意长,能 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 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观点鲜明要求不含蓄,不暗示,直接清楚,拒绝模棱两可 ,尽量不要用一些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 等等的词。还要注意句式的选择。比如“你应该这样做, ”这是肯定语气。如果要加强语气,就可以用双重否定形 式来表达,“你难道不应该这样做吗?”或者“你不能不 这样做!”这样,就比陈述句的语气更鲜明强烈。
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
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
答案 C
8
【名师剖析】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表达应用)
病句”“简明、得体”等知识。可结合如何辨析近义词、
用词得体等进行判断。
准确的要求:
(一)符合情境。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如在日间,与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 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分析时考生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句子的关键 词语进行分析,二是对语句所用句式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 析。比如认为甲句更好,可这样分析:甲句中“一件事”出现了两 次,可谓关键词,表明周朴园极为重视这“一件事”;另外,这一 句为长句,长句的语气较为缓和,这样就与前面的“严厉”形成鲜 明的对照,表现了周朴园此时较为复杂的心态。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 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准确一般出现在与修改相关的题目中; 鲜明一般出现在拟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度 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 的题目中。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 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 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例 3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 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 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方法归纳
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一、注意“五符合”使语言表达准确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所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 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 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也不同。
考点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保持合理的句序 ①时间顺序(叙事性文字) ②空间顺序(写景性文字):移步换景;定点观 察。 ③逻辑顺序(议论性文字):由特殊到一般,由 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 到果,也可以倒过来叙述。
[2014· 福建卷]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让我们这 些后世的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组是(2分)( ) ①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 的名称 ②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 ③ 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 A.①③② B.②①③
(3)连缀排列顺序
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 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 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 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 词、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 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 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 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 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 (只写序号)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 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 超过10个字。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鲜明、生动01准确、鲜明语言表达的“准确”,指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规范;语言表达的“鲜明”,指语言表达要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基本要求是:(1)语言的运用符合汉民族的习惯,不用或尽量少用欧化的句法;(2)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3)要以普通话为准则,尽量少用一般人不懂的方言俚语;(4)避免文白夹杂的现象。
02生动语言表达的“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
使语言表达生动,除了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选用具有建筑美的词语。
具有建筑美的词语,富有立体感。
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例如:我走出外科,听见一个内科医生在骂病人笨,那病人怯生生地说:“你们这里——墙上不是写着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我暗叹一声,笑那病人的天真,孰不知这几个字是写给我们看的,意思是说在看病时不要忘了对医生说,“谢谢,再见,对不起……!”(韩寒《求医》)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正面批评这位医生的职业道德差、思想素质低,而是把对这位医生的鄙夷、憎恶的感情寓含一“叹”一“笑”之中,极具讽刺意味和幽默感。
作者嬉笑怒骂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2)选用具有音乐美的词语。
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例如:皎月当空,清辉满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褥,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
……(刘棣华《月是故乡明》)这段文字运用了近体诗创作中必用的平仄规律,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皎月”是仄声,“当空”是平声,“清辉”是平声,“满地”是仄声,平仄相应相协,形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回环美。
又如“或倚窗”是仄仄平,“或伏几”是仄平平,同中有异。
变化多端,创造出了一种音乐美。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鲜明

1、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是多么的不容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也如此。 2、尽管跌倒了,我还是要站起来,登入诗歌的殿堂。
如何做到得体?
01
例如: 祝贺生日,则要考虑不同对象年龄的差异。 对儿童,则可祝他永远健康、快乐; 对年轻人,则可祝他永远年轻、漂亮; 对老年人,则可祝他健康、长寿。
连贯
“连贯”是语言表达中句与句之间排列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统一,陈述对象一致,句序合理,句子的组合与衔接、呼应自然。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考点阐释
01
一是排列句序题,
二是择句复位题。 如何做到连贯?
02
考查题型:
1、保持话题一致
即选用句式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D
例: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5、保持语脉相承一致
例:与下面句子衔接自然的句子是( ) 生产衬衫的关键是上领子和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 语言表达的效果。
“准确”指在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 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备注:语言表达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考查的各 种题型中均有涉及。其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 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 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 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确定这一段论述的重点对象是”引力波“,第一横线和第 二横线可以结合判断:第二句话提到你听到的,第一句话 就应该有与之呼应的,应该出现听到,应该是②,第二句 强调的对象是引力波,不是声波,理由是④,最后用到了 表让步关系的关联词,可以判断出第三和第四横线的是①
• 5.(2011浙江)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 是( C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说简单点 就是要有“文采”。
• 【高考趋势】 •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题型看,有选择题(包 括选句归位题、排序题);文字表述题。结合近几年的 高考试题发现,有如下特点: • 1.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 况已经很少见了。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基本要求 就都存在。 • 2.命题语言材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 的鲜活材料,有很强的针对性何实用性,考查语言运用 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公益广告词、节目主 持开场自(或串联词)、欢迎辞、活动主题词等。我们要 有一种新语言观,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样,我们才能 在备考时注意题型变化的动态,准确应对。
本题考查简明得体,书信属于应用文体,要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 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么接下来, 自然就是介绍书院功能的句子, 即③; 再接下来, 就要介绍书院的总体格局,只能由①担当;接着是介绍书院 的具体建筑,先说主体,就轮到④;接着由主体到部分,专 说讲堂、斋舍、专祠,轮到⑥;再做一些整体概述,由⑤担 当;最后说整个书院给人的感受,由②完成。 C (2013 年湖南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 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 是________, 什么也不做, 也不想了。 也是________,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_。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层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 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首句看,这一语段的 话题是介绍岳麓书院。首句先介绍了其悠久的历史,那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②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 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 ③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 看我的话对吗? (2013 年重庆卷)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 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针对这一现象,请 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 警醒;每条不少于 10 字,不多于 2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④ ⑤两句述说展出的作品展示的内容, ②①⑥③句揭示作品的 艺术魅力。①句中的“因此”表示结果,那么找出原因②句 排在①句前面;⑥句中的“而且”表示递进,⑥句应该处于 存在递进关系的几个句子中的后一层;③句紧承⑥句从“艺 术”的角度对所展作品作评价。 C (2013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抓 住代词、关联词语、表时间的词等具有提示作用的词语可以 快速准确地排列句子的顺序。⑥句中的“现在”在时间上和 “在学校的日子里”呼应,③句中的“它”称代⑤句中的歌 词,④句中的“其实”是对①句意思的转折,②句中的“这 时”指的是④句“回过头来”时,这样就理出了表达的前后 次序。 D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2013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 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 功能是交通和安保。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 重要的是实用价值。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 材料 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 ,是一道独特 的人文景观。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 的办学理念。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 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琐,方能享受成功之甜。从此角度可确定立意,如“直面现 实” “做生活的强者”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2013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 几位画家、 摄影师的作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 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的能力。要求 简明是因其有字数限制, 要求生动是因宣传语必须要朗朗上 口,让人印象深刻。语言表达得体要求做到恰如其分,使语 言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主体,即根据语境 条件使用语言,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 对象、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示例:(1)劝君切莫闯红灯,人去无来生。 (2)抢灯快乐一时,祸起难防痛一生。 (3)闯红灯,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4)粉身碎骨太可怕,遵守交规在人间。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文段前半部分写两种闲情,一种是独处的闲情,一种是与朋 友共处的闲情。 “什么也不做, 也不想了” 是写独处的闲情, 紧承第④句; “去水边品茗”是写与知己相处的闲情,紧承 第①句。第②句中, “不见一个人” “意境”等词句紧承“人 散去” “那幅画”等词句,因此应排在文段最后。 C (2013 年安徽卷) 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 中, 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 . 导 。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 . 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为使人生幸福, 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 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问题是, 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小伙子,你讲得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路萍:也谢谢你,再见!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和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的能力。 题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由过马路抢红灯引出的交 通文明问题。第①空补写句子的依据除话题外,还有第①空 下面的句子, “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很明显,第①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校门建筑是注重实 用还是注重文化内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考生 只要围绕其中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解答该题时,考生 应做到分析全面、完整,表述简明、连贯。如果认为校门建 筑应注重实用,那么可从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校园 安全的锁钥说起,强调校门建筑应实用、简约、大方,而不 能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大、奢华,等等。如果认为校门建 筑应注重文化内涵,那么可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历史 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等谈起,强调校门建筑要讲究个性,不 能千篇一律,要体现出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空是指出阿姨刚才抢了红灯,但是对阿姨说话,不能严厉, 要温和、委婉。第②空前面有“您看” ,后文有“是不该跟 着别人抢” , 由此可推断出第②空的内容应为抢红灯的害处。 由“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可以可推断出第③空为 陈述在马路上和遇到红灯时应该怎么做, 才能达到什么效果。 这道语言运用题交际针对性很强,答题方向明确,明确了题 干要求,把握了前后语境,又照顾到人物身份,注意了口语 特点,就不难作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结合了对标点 符号的考查,在答题时一定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示例:①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 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 新西兰北岛旅 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 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 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 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 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高考第一轮复习Leabharlann 书·语文第八章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这 个语段是议论性语段,起句应该是论点句。粗看③句和④句 皆可以排在首位,细分析,④句是对②句和⑥句的归纳,因 此③句在前,④句在②⑥句后,所以选 A。 A (2013 年全国大纲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岳 麓 书 院 已 有 一 千 多 年 的 历 史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 化气息。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八章
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审题时需把握材料的内涵,而要把握材料的内涵, 首先要找到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和关键句。通过审读,可确定 关键词为“琐事” , “琐”即“细小、零碎、繁杂” ;还要注 意关键句“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为使人生 幸福, 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 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等。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热 爱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 或为琐事所拘束,困惑惆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