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概论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讲解

输
RB 入
UEE
电 路
输 出
IE 电
路
共射极放大电路
2、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
a)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
形成发射极电流 iE
b)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 IB
合,形成基极电流 iB c)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
RB
子,形成集电极电流 iC
UBB
IC N RC
P UCC N
IE
另外,集电结的反偏也形成集电区中的少子空穴 和基区中的少子电子的漂移运动,产生反向饱和电流 ICBO。
1.3 半导体三极管
一、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
半导体三极管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结 构成的。在工作过程中,两种载流子(电 子和空穴)都参与导电,故又称为双极型 晶体管,简称晶体管或三极管。
两个PN结,把半导体分成三个区域。 这三个区域的排列,可以是N-P-N,也可以 是P-N-P。因此,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 型和PNP型。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PN结(半导体二极管) 1.3 半导体三极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半导体器件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 子器件。常用的半导体器件有二极管、三 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是构 成各种电子电路最基本的元件。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征
导体:金、银、铜铁、铝等容易传导电流的物质 绝缘体: 橡胶、木头、石英、陶瓷等几乎不传导电流的物质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如硅、锗、硒、砷化钾等。
稳压管是一种用特殊工艺制造的半导体二极管,稳 压管的稳定电压就是反向击穿电压。稳压管的稳压作用 在于:电流增量很大,只引起很小的电压变化。
i/mA
8
4
半导体器件基础要点课件

05 半导体器件应用与展望
半导体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集成电路
01
半导体器件是集成电路的基础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种逻辑功
能和电路控制。
数字逻辑门
02
半导体器件可以构成各种数字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用于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运算。
微处理器和存储器
03
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是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应用领域,用于实现计
详细描述
半导体器件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大类。分立器件 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等,它们主要用于信号放大、转换和控 制。集成电路是将多个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实现更复杂 的功能,如运算、存储和处理等。
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晶体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诞生和微电子技术的 飞速发展。
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参数,影 响半导体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
光学性能
包括能带隙、光吸收系数、光电导率 等参数,影响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性能 。
03 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
PN结的形成与特性
PN结的形成
在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半导体接触时,由 于多数载流子的扩散作用,在接触面形成一个阻挡层,即PN结。
硅基MEMS器件的特点与优势
高度集成
硅基MEMS器件可以在微米尺 度上实现复杂的功能,具有极
高的集成度。
长寿命
硅基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和化学稳定性,使得硅基 MEMS器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 命。
低功耗
硅基MEMS器件的功耗较低, 适用于对能源效率要求较高的 应用场景。
可靠性高
硅基MEMS器件的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不易出现故障。
常用半导体器件介绍

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的PN结称为发射
结
基极和集电极之间 的PN结称为集电
结
发射结和集电结之 间的区域称为基区
基区非常薄,通常 只有几微米
三极管内部电流的 流动方向与PN结 的导电方向有关
三极管具有放大作 用,可以将小信号
放大成大信号
三极管的特性
01 电流放大: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可以 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为较大的输出信号。
半导体器件可以分为两类:主动器 件和被动器件。主动器件如晶体管、 集成电路等,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 被动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主要用来传输和存储信号。
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对电 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 影响。
半导体器件的分类
双极型晶体管(BJT): 场效应晶体管(FET):
如PNP、NPN等
事等
光电器件的发 展趋势是高速、 低功耗、集成
化
光电器件的分类
光电导器件:利用光电效应工作的器件,如光敏 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
光电发射器件:利用外光电效应工作的器件,如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光敏电阻:利用光敏电阻的光电导效应工作的器 件,如光敏电阻、光敏电容等。
光敏晶体管:利用光敏晶体管的光电导效应工作 的器件,如光敏晶体管、光敏场效应晶体管等。
01
由一个PN结组成
03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02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 互接触形成PN结
04
电流只能从P型半导体流向N 型半导体,不能反向流动
二极管的特性
01
单向导电性:二极 管只允许电流从一 个方向通过,具有 单向导电性。
02
整流作用:二极管 可以将交流电转换 为直流电,具有整 流作用。
半导体器件4概论

② 功函数与表面有关.
③ 功函数是一个统计物理量
2020/11/16
Semiconductor Devices
9
对半导体,电子亲和能χ是固定的,功函 数与掺杂有关
半导体功函数与杂质浓度的关系
♦ n型半导体: WS=χ+(EC-EF) ♦ p型半导体: WS=χ+[Eg-(EF-EV)]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微电子专业
第四章: 单极型器件
§4.1 金半接触 §4.2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4.3 欧姆接触 §4.4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4.5 肖特基栅场效应晶体管 §4.6 异质结MESFET
Semiconductor Devices源自2020/11/161
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微电子专业
体中EF处的电子 逃逸到真空所需
的最小能量.
2020/11/16
Semiconductor Devices
7
金属功函数Z
2020/11/16
Semiconductor Devices
8
关于功函数的几点说明:
① 对金属而言, 功函数Wm可看作是固定 的. 功函数Wm标志了电子在金属中被束 缚的程度.
2020/11/16
Semiconductor Devices
11
★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电势差
❖一种典型情况: 讨论M/n型半导体
①接触电势差--为了补偿两者功函数之差, 金属与半导体之间产生电势差: Vms=(Ws –Wm)/e
♦当Wm>Ws , Vms<0 (金属一边低电势) (阻挡层)
♦通常可认为接触电势差全部降落于空间电 荷区.
• 半导体导带底和真空能级能量差称为电子亲和能 q。
半导体器件与二极管

半导体器件与二极管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二极管则是最基本的半导体器件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半导体器件的概念、分类以及二极管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一、半导体器件概述半导体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制造的电子器件。
半导体材料是一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其导电性能可以通过控制材料中的激活载流子来实现。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和砷化镓等。
根据半导体器件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放大器件和控制器件两大类。
常见的放大器件包括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而控制器件则包括二极管和三极管等。
二、二极管的结构和原理二极管是一种双层半导体器件,由一个N型半导体和一个P型半导体组成。
N型半导体的材料中带有过量的自由电子,而P型半导体的材料中则带有过量的空穴。
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接触时,自由电子和空穴会发生复合,形成一个耗尽区域。
在二极管的正向偏置状态下,即在P端连接正电源、N端连接负电源时,耗尽区域变窄,自由电子从N端流向P端,空穴从P 端流向N端,形成电流通过的通道。
这种状态被称为正向偏置,二极管表现出导电的特性。
而在二极管的反向偏置状态下,即在P端连接负电源、N端连接正电源时,耗尽区域变宽,阻止电流通过。
这种状态被称为反向偏置,二极管表现出绝缘的特性。
三、二极管的应用二极管作为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中。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整流器:二极管可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常用于家庭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源部分。
2. 稳压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特性使其可以作为稳压器件,稳定电路中的电压。
3. 发光二极管(LED):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特性,二极管可以发光,被广泛用于指示灯、显示屏等领域。
4. 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激光器件,可以产生高强度、单色、相干性好的激光光束,被广泛应用于激光打印机、激光指示器等。
5. 保护器件:二极管的快速开关特性使其可以用于保护其他器件免受电压过高或过低的影响。
半导体物理器件1概论78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半导体物理器件1概论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材料学中的半导体器件

材料学中的半导体器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而电子产品中的核心——半导体器件则日趋重要。
半导体器件是材料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支,是指由半导体材料构建的电子器件。
本文将从半导体材料的基础知识入手,探讨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种类和应用等方面。
一、半导体材料的基础知识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材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但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作用后,其电子便能够在晶体内传导,形成电流,因此可以用来制造电子器件。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半导体化合物等。
其中硅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中,原因在于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且材料性质良好。
半导体材料的最基本特性是能量带隙大小,即禁带宽度,禁带的上方为导带,下方为价带。
处于价带中的电子在不受外界激发的情况下,很难跨越禁带进入导带,因此半导体几乎不导电。
但是,当半导体受到局部激发时,能量较高的电子会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电子器件的工作。
常见的激发方式有热激发、光激发和掺杂激发等。
二、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半导体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来制造的电子器件,通常有三种类型: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都与半导体材料的电荷传输特性息息相关。
1.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半导体p-n结的特性实现。
在p-n结中,由于两种半导体中的掺杂物不同,使得p区域中存在多余的空穴(hole)而n区域中存在多余的自由电子。
当两种半导体接触时,电子从n区跨越p-n结进入p区,与空穴相遇并发生复合。
当p-n结两侧的多余载流子被耗尽时,就会使得p-n结获得一个电势垒,使得外界的电流只能沿着一定方向通过。
2.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注入和收集来控制电流。
晶体管由三个不同掺杂材料的半导体区域组成,分别为负极、集电极和基极。
负极和集电极之间的区域为大面积P型半导体区域,被称为集电结(CE结);而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区域为小面积N型半导体区域,被称为发射结(EC结)。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器件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器 件。半导体器件是构成各种电子电路最基 本的元件。
1.1.1 半导体的导电特征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 物质,如硅(Si)、锗(Ge)。硅和锗是4价元素。
1.热激发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 每个原子周围有四个相邻的原子,原子之间 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两个相邻原子共 用一对电子。 室温下,少数价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 为自由电子,在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这个空 位称为空穴。失去价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 就好象空穴带正电荷一样。
两个PN结把半导体分成三个区域。这三个区 域的排列,可以是N-P-N,也可以是P-N-P。因此, 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
C 集电结 N P N E 集电区 基区 B 发射区 E C
NPN型
B 发射结
C 集电结 P N P E 集电区 基区 B 发射区 E C
PNP型
B 发射结
正箭 向头 电方 压向 时表 的示 电发 流射 方结 向加
1.4.2
电流放大作用
(1)产生放大作用的条件 内部:a)发射区杂质浓度>>基区>>集电区 b)基区很薄 外部: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2)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 a)发射区向基区注入多子,形成发射极电流 iE b)多子在基区中扩散与复合,形成基极电流 iB c)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多子,形成集电极电 流 iC
1.3 特殊二极管
1.3.1 稳压管
阳极 阴极
稳压管是一种用特殊工艺制造的半导体二 极管,稳压管的稳定电压就是反向击穿电压。 稳压管的稳压作用:电流增量很大,电压变 化很小。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1)稳定电压UZ:反向击穿后稳定工作的电压 ( 2)稳定电流 IZ。工作电压等于稳定电压时的 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记住重要公式
(注意成立的条件、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
以下公式热平衡时成立:
n
0
p
0
=
n
2 i
J =σE
Eg e xp − 2 k BT
D
热平衡条件下成 立: 1、电流密度和电场成正比
n i = p i = ( N c N V )1 / 2
杂质充分电离时电中性条件
σ = q (n 0 µ n + p 0 µ
ce
饱和区
I DS =
W 1 1 2 2 Cox µ n (VGS − VT ) = β VDSsat 2 L 2
1 fT = β 0 f β = 2π
Kirk效应 发生的条 件:
Wb2 xm re (CTe + CTc ) + λD + 2v + rcs CTc nb s
−1
四、学习按照客户要求协调电参数对器件设计、工艺要 求的矛盾
例如对双极型晶体管: • 客户要求提高特征频率,通常可以选择的途径有:缩小面积和减 薄基区宽度。缩小结面积要考虑到会降低最大工作电流,而减薄 基区会使基区宽变效应增强 • 要提高电流增益,通常可以选择的途径有:增加发射区掺杂浓 度、减少基区掺杂浓度、减薄基区宽度 。增加发射区掺杂浓度受 到固溶度限制,减少基区掺杂浓度和减薄基区宽度受到基区宽变 效应的限制 • 要减少非平衡载流子储存时间可以减薄集电区,但是要考虑保证 足够击穿电压的要求,另外还可以掺入复合中心杂质 • 掺入金、铂等复合中心杂质可以提高双极型晶体管的开关速度, 但是会减小电流增益,增加漏电流和饱和压降 • 要提高集电区载流子饱和速度限制的电流(电流增益和特征频率 在该电流开始随电流增加而迅速降低)可以增大结面积、增加集 电区掺杂浓度。但是需注意,增大结面积会使低于饱和速度限制 电流区域的特征频率降低,增加集电区掺杂浓度会降低击穿电压
半导体器件概论 (工程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学习辅导)
• 正确理解重要概念及名词的表述 • 记住重要公式(注意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成立的条件及 变化因素) • 了解一些非理想因素的影响 • 学习协调电参数对器件结构设计要求的矛盾 • 记住一些重要常数 • 对集成电路制造的基本工艺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
SiO2薄膜的形成
• 热氧化:硅单晶表面在高温下和含氧的物质反应形成 SiO2:有干氧氧化、湿氧氧化、氢氧合成氧化、高压 氧化等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比较)。局限于在硅表 面形成SiO2 • 化学气相淀积:用一种或数种物质的气体以某种方式 激活后在衬底表面处发生化学反应,淀积SiO2薄膜, 这种技术也可以用于其它薄膜,例如氮化硅、多晶 硅、金属等薄膜。可以在硅或金属表面形成介质薄膜 • 热氧化层致密,界面态密度低,和硅直接接触的SiO2 薄膜通常是热氧化薄膜,而多层布线所用的绝缘介质 显然必须用化学气相淀积方法制备 • 质量检验:镜检、厚度测试、针孔密度测试、MOS电 容测试、TDDB测试
六、对集成电路制造的基本工艺有一 个概要的了解:
• 1 、 了解集成电路工艺 流 程的一 般 内 容; • 2、 初步了解不同工艺的特点及适合在 什么情况下 应 用; 初步 知道 根据不 同要 求 选择 适当 的工艺 方法来完 成 预定 设计 目标。
3
工艺就是实现集成电路复杂结 构的具体方法
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流程的一般内容
五、重要常数
Eg(eV ):Ge(0.66)、Si(1.12)、GaAs(1.42) ni ( cm−3 ):Ge(2×1013 )、Si(1.5×1010 )、GaAs(2×106 )
µe (cm2 / V • s):Ge(3900)、Si (1500)、GaAs(8500) µh ( cm2 / V • s ):Ge(1900)、Si(450)、GaAs(400)
26.空间电荷区、 势垒区、 耗尽层:在该区域内电离杂质对电荷 的贡献远 大 于载流子的贡献,在该 区域内的电场和电 势取决于 电离杂质 的分布。 27.半导体电容: PN结电容 (势垒 电容、扩散电容 )、 MOS电 容 28.雪崩击穿:平均一个进入势垒区 的载流子 从电场获得的能量足够把一个 价电子激发到 导带,形 成一对电子空穴时 通过势垒 区的电流 剧增。 29. 隧道击穿:强电场 使势垒区 变薄,量 子隧道效应显著增 大,从而 电流剧 增。 30.双极型晶体管 的共基极连接:晶 体管的基 极作为输 入输出的公共点。 31.共发射极连接:晶体管 的发射极作为输入 输出的公 共点。 32.双极型晶体管 的共基极 电流增益 、发射效 率、基区 输运输运 系数的物理 意义和公式。 33.双极型晶体管 的特征频 率公式。 34.增强型、耗尽型MOSFET 35.P沟MOSFET、 N沟MOSFET 36.MOSFET的阈值 电压公式
光刻基区
光刻技术(注意曝光技术和刻蚀技术的发展)
• 光刻工艺的流程:清洁处理、涂光刻胶、前烘、曝光、显影、坚 膜、腐蚀 •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核心是缩小线宽,优质图形的线宽受到曝光 光源的波长限制,缩短曝光光源波长是努力的方向。目前应用广 泛的还是光学曝光技术,正在研究开发的曝光技术有:X射线、 电子束、离子束 • 湿法刻蚀:利用专用配方的溶液的化学反应进行刻蚀。侧向刻蚀 严重,成本低,在线宽比较宽的功率器件中尚在使用 • 干法刻蚀:等离子刻蚀。分辨率高、刻蚀速率各向异性强、均匀 性重复性好,易于实现自动连续操作,是现代集成电路生产的标 准工艺
1/ 2
=
ε0εr xD
爱因斯坦关系
Dp Dn kT = = µn µp q
ND ? N A
CD =
(V D
N
−V
A
)
1/ 2
dQ D q I Fτ n = dV 2 kBT
2
重要公式(注意成立的条件及变化因素)5
α = I I
c e
重要公式(注意成立的条件及变化因素)6
V Tn = φ ms −
包宗明教授 baozm@ baozmzxz@
以下举例说明:
一、正确理解重要概念及名词的表述
例如: 1.价带:价电子带 2.导带:电子能量高于价带的一个能带 3.禁带:不允许电子存在的能量区间 4.局域能级:存在于晶体内杂质缺陷附近局部区域的能级 (浅能级、深能级;施主能级、受主能级;体内复合中 心能级、陷阱能级;界面态)。 5.共有化电子:导带和价带中的电子 6.局域能级上的电子:局域电子(束缚在局部区域的电 子) 7.金属:价带有电子,但是不充满 8.半导体、绝缘体:绝对零度时价带正好充满价电子,导 带没有电子 9.充满电子的能带不传导电流,填充率很低的能带呈现 (负电荷)电子导电,而填充率高的能带呈现(正电 荷)空穴导电。 10.空穴是虚拟的载流子,它是一个接近充满的能带中所 有电子传导电流特性的总代表 11.适合制造集成电路的半导体:禁带宽度足够大,常温 时本征激发载流子很少,又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控制其 中的浅施主和浅受主(它们在常温下几乎全部电离) 浓度的半导体。
1
20.非平衡载流子:导带的电子浓度或价带的空穴浓度偏 离热平衡状态载流子浓度的部分 21非平衡载流子寿命:非平衡载流子的平均生存时间 22.非平衡载流子复合机制: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直接复 合、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通过复合中心复合(复合中 心可以是体内或表面的局域能级)。对于硅单晶,复 合中心复合为主 23.非平衡载流子扩散:由于非平衡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 非平衡载流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流动 24.扩散系数:非平衡载流子扩散流密度正比于浓度梯 度,比例系数就是扩散系数 25.爱因斯坦关系:扩散系数和迁移率之比和温度有关的 公式
f max =
gm gm gm = ≈ 2πCi 2π [CGS + CGSO + (1 + GV )(CGD + CGDO )] 2π (1 + GV )CGDO
J CO = qvs nC = qvs NC
三、了解一些非理想因素的影响
• PN结二极管:势垒产生复合、表面复合、大注入效 应、串联电阻。 • 双极型晶体管:电流集边效应、基区宽变效应。
J = J n ( − x p ) + J p ( xn ) jn = − D n d (∆n ) dx d (∆n ) dx
jp = − Dp
d (∆p ) dx d (∆p ) dx
Dp D qV f = q pn 0 + n n p0 − 1 exp Ln k BT Lp
12.费米分布:热平衡态时电子在能量状态上的分布概 率,考虑到泡利不相容原理,而波兹曼分布不考虑泡 利不相容原理 13.费米能级:在该能量位置,电子的占有概率为1/2。 14.本征硅:纯净完美的硅单晶 15.N型硅:浅施主杂质浓度大于浅受主杂质浓度以至于 常温下电子导电为主的硅单晶 16.P型硅:浅受主杂质浓度大于浅施主杂质浓度以至于常 温下空穴导电为主的硅单晶
17.电导率:电流密度正比于电场强度,它们的比例系数 就是电导率 18.迁移率:载流子的漂移速度正比于电场强度,它们的 比例系数就是迁移率 19.饱和漂移速度:进入强电场区,载流子的漂移速度不 再随电场线性增加,而是逐步趋向饱和。所以迁移率 在低电场时是常数,而后随着电场增加逐步减少,最 后趋近于零。
V Tp = φ −
=
I ne I ⋅ Ie I
nc ne
⋅
Ic I nc
−1
= γ ⋅ β * ⋅ α*
−1
共基极连接
γ =
ρ Rsh,e J ne Wb = 1 + e = 1 + R J ne + J pe ρ b L pe (或We) sh,b J nc W2 = 1 − b2 J ne 2 Lnb
3、漂移速度
2、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