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继电保护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保护类型

继电保护保护类型

继电保护按保护分类1电流速断保护:故障电流超过保护整定值无时限整定时间为零,立即发出跳闸命令;2电流延时速断保护:故障电流超过速断保护整定值时,带一定延时后发出跳闸命令;3过电流保护:故障电流超过过流保护整定值,故障出现时间超过保护整定时间后发出跳闸命令;4过电压保护:故障电压超过保护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或过电压信号;5低电压保护:故障电压低于保护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或低电压信号;6低周波减载:当电网频率低于整定值时,有选择性跳开规定好的不重要负荷;7单相接地保护:当一相发生接地后对于接地系统,发出跳闸命令,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出接地报警信号;8差动保护:当流过变压器、中性点线路或电动机绕组,线路两端电流之差变化超过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称为纵差动保护,两条并列运行的线路或两个绕组之间电流差变化超过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称横差动保护;9距离保护:根据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阻抗发出跳闸命令称为距离保护;10方向保护:根据故障电流的方向,有选择性的发出跳闸命令称为方向保护;11高频保护:利用弱电高频信号传递故障信号来进行选择性跳闸的保护称为高频保护;12过负荷:运行电流超过过负荷整定值一般按最大负荷或设备额定功率来整定时,发出过负荷信号;13瓦斯保护:对于油浸变压器,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匝间短路出现电气火花,变压器油被击穿出现瓦斯气体冲击安装在油枕通道管中的瓦斯继电器,故障严重,瓦斯气体多,冲击力大,重瓦斯动作于跳闸,故障不严重,瓦斯气体少,冲击力小,轻瓦斯动作于信号;14温度保护:变压器、电动机或发电机过负荷或内部短路故障,出现设备本体温度升高,超过整定值发出跳闸命令或超温报警信号;15主保护: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出现故障后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的切除被保护设备或线路的保护;16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除故障的保护;主保护拒动,本电力系统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为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由相邻上一级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切除故障的后备保护为远后备保护;17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检修退出时而增加的简单保护;18互感器二次线路断线报警: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线会引起保护误动作,所以在其发生断线后应发出断线信号;19跳闸回路断线:断路器跳闸回路断线后,继电保护发出跳闸命令断路器也不能跳开,所以跳闸回路断线时应发出报警信号;20自动重合闸:对于一些瞬时性故障雷击、架空线闪路等故障迅速切除后,不会发生永久性故障,此时再进行合闸,可以继续保证供电;继电保护发出跳闸命令断路器跳开后马上再发出合闸命令,称为重合闸;重合闸一次后不允许再重合的称为一次重合闸,允许再重合一次的称为二次重合闸一般很少使用;有了重合闸功能之后,在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先不考虑保护整定时间,马上进行跳闸,跳闸后,再进行重合闸,重合后故障不能切除,然后再根据继电保护整定时间进行跳闸,此种重合闸为前加速重合闸;发生事故后继电保护先根据保护整定时间进行保护跳闸,然后进行重合闸,重合闸不成功无延时迅速发出跳闸命令,此种重合闸称为后加速重合闸;21备用电源互投:两路或多路电源进线供电时,当一路断电,其供电负荷可由其它电源供电,也就是要进行电源切换,人工进行切换的称为手动互投;自动进行切换的称为自动互投;互投有利用母联断路器进行互投的用于多路电源进行同时运行和进线电源互投一路电源为主供,其它路电源为热备用等多种形式;对于不允供电电源并列运行的还应加互投闭锁;22同期并列与解列:对于多电源供电的变电站或发电厂要联网或上网时必须满足同期并列条件后才能并网或上网,并网或上网有手动与自动两种.并列条件:1并列开关两侧的电压相等,最大允许相差20%以内; 2并列开关两侧电源的频率相同,一般规定:频率相差即可进行并列; 3并列开关两侧电压的相位角相同; 4并列开关两侧的相序相同;23 电流闭锁失压保护:实质上就是电流达到一定值比如倍以上的额定值,同时电压低于一定值如80%以下的额定值时电容器保护动作.既过电流和低电压是与的关系.这样保护的灵敏度可达到很高24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电流的增大和电压的降低,过流保护就是通过系统故障时电流的急剧增大来实现的;但是由于大型设备、机械的起动也会造成电流的瞬间增大,有可能造成开关的误动,为了防止其误动,在保护中增加低电压元件,将PT电压引入保护装置中,构成低电压闭锁过流,只有在“电流的增大和电压的降低”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出口跳闸;在将过流保护用于变压器的后备保护用时,再增加一个负序电压元件,作为一个闭锁条件,这样就构成了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了;25备自投: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使用装置的简称;应急照明系统就是一个备自投的电源系统;通常采用继电接触器作为蓄电池备自投的控制;当主电源故障,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触头自动闭合,自动将蓄电池与应急照明电路接通;26不平衡电压保护:主要用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一相损坏时,中性点电压及其它两相的电压均会升高损坏所有电容器,因此采用不平衡电压保护;27零序电流保护:一次电压正常时,开口三角形开口两端的电压接近于零,当一次电路有一相接地时,开口三角形的两端电压将出现接近100V的零序电压,是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故障信号;28SDH光传输设备: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SDH光传输设备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28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电端机产生;现在的数字传输系统都是采用脉码调制Pulse-code modulation体制;PCM最初并非传输计算机数据用的,而是使交换机之间有一条中继线不是只传送一条电话信号;29 MPLS-VPN是指采用MPLS技术在中国联通的宽带IP网络上构建企业IP专网,实现跨地域、安全、高速、可靠的数据、语音、图像多业务通信,并结合差别服务、流量工程等相关技术,将公众网可靠的性能、良好的扩展性、丰富的功能与专用网的安全、灵活、高效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常用电力设备继电保护定值的简单计算 ——9月份

常用电力设备继电保护定值的简单计算 ——9月份
134 0.95 40
Idzj= KkKjx
=1.1×
= 3.88A
取:3.9A,一次动作电流:3.9A×40 = 155A。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tqd的选择:
tdz=(1.1~1.2)tqd=1.2×6=7.2秒。 取:8秒 其中:tqd为电动机的启动时间。
5)过负荷保护反时限曲线的选取 过负荷保护反时限曲线可按6.2倍动作电流,和tqd=8秒这两点来确定, 也可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选取。 另有一些智能化的电动机专用保护继电器,只需输入电动机的功率、 额定电流、启动时间等主要参数后,可自动设置保护定值参数和曲线的选 取,人工进行相应的微调即可。
整定原则:
1)瞬时短路保护动作电流应躲开可能的最大负荷电流,包括最大
电动机的全启动电流。 2)过载保护动作电流应躲开最大负荷电流,并躲开电动机的启动
时间。
低压侧保护定值计算
1)瞬时动作过电流
Idz1j = Kk×( Iqd×Kq+ Ijs(n-1) ) = 1.2×( 240×6×1.7 + 2000 - 240 ) = 5049A
4)灵敏系数校验: 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时,折算到高压侧的穿越电 流:I3bd 2min =2270KA
其中:I2d2min—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时,折算到高压侧 的穿越电流
=
2 I Km= d 2 min c I dz
0.866 2270 360
= 5.4> 1.5
查出:⊿t =0.329>0.3秒 其中0.329秒为当变压器低压侧最大穿越短路电流时,高压过流保护
后备动作的时间,由反时限动作曲线查出。
从以上参数可判断,符合保护整定原则,配合可靠。

(整理)继电保护原理9—线路保护

(整理)继电保护原理9—线路保护

第九章线路保护第一节概述高压线路保护装置适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成套数字式保护装置,主保护为纵联保护,后备保护为距离保护及零序保护,可选择配置自动重合闸。

1.纵联保护电流电压保护和距离保护原理用于输电线路时,只需将线路一端的电流、电压经过互感器引入保护装置,比较容易实现。

但由于互感器传变的误差、线路参数值的不确定性以及继电器本身的测量误差等原因,保护装置可能将被保护线路对端所连接的母线上的故障,或与母线连接的其它线路出口处故障,误判断为本线路末端的故障而将被保护线路切除。

为了防止这种非选择性动作,不得不将这种保护的无时限保护范围缩短到小于线路全长。

一般应将保护的无时限I段的保护范围整定为线路全长的80%~90%。

对于其余的10%~20%线路上的故障,只能按第II段的时限切除。

为了保护故障切除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对于某些重要线路是不能允许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所谓的纵联保护原理保护输电线路,以实现线路全长范围内任何点故障的无时限切除。

输电线的纵联保护,就是用某种通信通道(简称通道)将输电线两端或各端(对于多端线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除被保护线路。

因此上理论上这种纵联保护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任何纵联保护都是依靠通信通道传送的某种信号来判断故障的位置是否在被保护线路内。

因此信号的性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的性能。

信号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即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跳闸信号。

所谓闭锁信号就是指:“收不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就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由判定为外部故障的一端保护装置发出闭锁信号,将两端的保护闭锁。

而当内部故障时,两端均不发、因而也收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即可动作于跳闸。

所谓允许信号是指:“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因此当内部故障时,两端保护应同时向对端发出允许信号,使保护装置能够动作于跳闸。

继电保护模拟卷九、十

继电保护模拟卷九、十

C.人机接口
D.逻辑判断
33、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自动跳闸后,自动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称为( )。
A.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B.自动重合闸装置
C.低频减载装置
D.低压减载装置
34、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时间应以( )为原则,以减少电动机的自起动时间。
A.负荷停电时间尽可能短
B.负荷停电时间尽可能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6、电力系统发生相间短路时的主要特征是( )。
A.电流增大
B.电流减小
C.电压升高
D.功率因数增大
7、电流保护中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不小于( )。
A.2
B.0.2
C.0.85
D.0.5
8、零序功率方向由( )与零序电流计算取得。
A.A相电压
A. 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小计算值除以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
B. 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大计算值除以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
C. 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除以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小计算值
D. 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除以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大计算值
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 )构成线路的后备保护。
.
.
.
.
8、零序电流的大小可根据表达式3 I 0 = I A+ I B+ I C求得。( )
9、当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通常解决灵敏度不足的方法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的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与下级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
10、电力系统发生的接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和两相接地故障。( ) 11、在本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下级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的重叠区发生故障,如瞬时电 流速断保护拒动,则由本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跳闸。( ) 12、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是通过对动作电流的合理整定来保证选择性的。( )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习继电保护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5.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答: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同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断路器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购套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所取的直流电源都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6.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答: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遭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足选样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镇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与上一级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相互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7.在哪些情况下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答:遇到如下情况时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1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无论是一台或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包括多处T接供电变压器或供电线路,都允许线路侧的速动段保护按躲开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需要时,线路速动段保护可经一短时限动作;2对串联供电线路,如果按逐级配合的原则将过分延长电源侧保护的动作时间,则可将容量较小的某些中间变电所按T接变电所或不配合点处理,以减少配合的级数.缩短动作时间;3双回线内部保护的配合,可按双回线主保护例如横联差动保护动作,或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侧零序电流或相电流速断保护纵续动作的条件考虑;确有困难时,允许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回线的延时保护段间有不配合的情况;4在构成环网运行的线路中,允许设置预定的一个解列点或一回解列线路;8.为保证灵敏度,接地故障保护最末一段定值应如何整定答:接地故障保护最末一段例如零序电流保护IV段,应以适应下述短路点接地电阻值的接地故障为整定条件:220kV线路,100Ω;330kV线路,150Ω,500kV线路,300Ω;对应于上述条件,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应不大于300A;由线路末端发生高电阻接地故障时,允许由两侧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纵续动作切除故障;对于110kV线路,考虑到在可能的高电阻接地故障情况下的动作灵敏度要求,其最末一段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暂定值一般也不应大于300A一次值,此时,允许线路两侧零序电流保护纵续动作切除故障;9.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多少考虑答:除了预定解列点外,不允许保护装置在系统振荡时误动作跳闸;如果没有本电网的具体数据,除大区系统间的弱联系联络线外,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按1.5s考虑;10.简述220kV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答:1对于220kV及以上电压电网的线路继电保护一般都采用近后备原则;当故障元件的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拒动时,由相互独立的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而当断路器拒绝动作时,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断开与故障元件相连的所有其他连接电源的断路器;2对瞬时动作的保护或保护的瞬时段,其整定值应保证在被保护元件外部故障时,可靠不动作,但单元或线路变压器组包括一条线路带两台终端变压器的情况除外;3上、下级继电保护的整定,一般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即在下一级元件故障时,故障元件的继电保护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能同时与上一级元件的继电保护取得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4继电保护整定汁算应按正常运行方式为依据;所谓正常运行方式是指常见的运行方式和被保护设备相邻的一回线或一个元件检修的正常检修运行方式;对特殊运行方式,可以按专用的运行规程或者依据当时实际情况临时处理;5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安排,应尽量保持变电所零序阻抗基本不变;遇到因变压器检修等原因,使变电所的零序阻抗有较大变化的特殊运行方式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临时处理;6故障类型的选择以单一设备的常见故障为依据,一般以简单故障讲行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7灵敏度校正常运行方式下的不利故障类型进行校验,保护在对侧断路器跳闸前和跳闸后均能满足规定的灵敏度要求;对于纵联保护,在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金属性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灵敏度应大于2;1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答: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应尽量保持变电所的零序阻抗基本不变;遇到因变压器检修等原因使变电所的零序阻抗有较大变化的特殊运行方式时,应根据规程规定或实际情况临时处理;1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则中性点应直接接地,计算正常保护定值时,可只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正常运行方式;当变压器检修时,可作特殊运行方式处理,例如改定值或按规定停用、起用有关保护段;2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只将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该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改为直接接地;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变电所正常必须有两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停运时,若有第三台变压器则将第三台变压器改为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否则,按特殊运行方式处理;3双母线运行的变电所有三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按两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运行,并把它们分别接于不同的母线上,当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直接接地;若不能保持不同母线上各有一个接地点时,作为特殊运行方式处理;4为了改善保护配合关系,当某一短线路检修停运时,可以用增加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台数的办法来抵消线路停运对零序电流分配关系产生的影响;5自耦变压器和绝缘有要求的变压器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运行;12.简述22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答:对220kV线路,根据稳定要求或后备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时,应装设两套全线速动保护;接地短路后备保护可装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亦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一般应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13.简述330—50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答:对寸330-500kV线路,应装设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它保护;接地短路后备保护可装设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亦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14.什么是“远后备”什么是“近后备”答:“远后备”是指当元件故障而其保护装置或开关拒绝动作时.由各电源侧的相邻元件保护装谈动作将故障切开;“近后备”则用双重化配置方式加强元件本身的保护,位之在区内故障时,保护无拒绝动作的可能,同时装设开关失灵保护,以便当开关拒绝跳闸时启动它来切开同一变电所母线的高压开关,或遥切对侧开关;15.线路纵联保护及特点是什么答:线路纵联保护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使两侧开关同时快速跳闸的一种保护装置,是线路的主保护;它以线路两侧判别量的特定关系作为判据;即两侧均将判别量借助通道传送到对侧,然后,两侧分别按照对侧与本侧判别量之间的关系来判别区内故障或区外故障;因此,判别量和通道是纵联保护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1方向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端各自看到的故障方向,以判断是线路内部故障还是外部故障;如果以被保护线路内部故障时看到的故障方向为正方向,则当被保护线路外部故障时,总有一侧看到的是反方向;其特点是:1要求正向判别启动元件对于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的灵敏度;2必须采用双频制收发信机;2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工频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当两侧故障电流相位相同时保护被闭锁,1能反应全相状态下的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装设比较简单;2不反应系统振荡;在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和单相重合闸过程中保护能继续运行;3不受电压回路断线的影响,4对收发信机及通道要求较高,在运行中两侧保护需要联调;5当通道或收发信机停用时,整个保护要退出运行,因此需要配备单独的后备保护;3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是以线路上装有方向性的距离保护装设作为基本保护,增加相应的发信与收信设备,通过通道构成纵联距离保护;其特点是:1能足够段敏和快速地反应各种对称与不对称故障;2仍保持后备保护的功能;3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保护将会误动,需采取断线闭锁措施,使保护退出运行;16.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几种类型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高频保护;2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3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4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17.纵联保护的信号有哪几种答:纵联保护的信号有以下三种:1闭锁信号;它是阻止保护动作于跳闸的信号;换言之;无闭锁信号是保护作用于跳闸的必要条件;只有同时满足本端保护元件动作和无闭锁信号两个条件时,保护才作用于跳闸;2允许信号;它是允许保护动作于跳闸的信号;换言之,有允许信号是保护动作于跳闸的必要条件;只有同时满足本端保护元件动作和有允许信号两个条件时,保护才动作于跳闸;3跳闸信号;它是直接引起跳闸的信号;此时与保护元件是否动作无关,只要收到跳闸信号,保护就作用于跳闸,远方跳闸式保护就是利用跳闸信号;18.相差高频保护为什么设置定值不同的两个启动元件答:启动元件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启动发信机而实现比相的;为了防止外部故障时由于两侧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可能不同时动作,先启动一侧的比相元件,然后动作一侧的发信机还未发信就开放比相将造成保护误动作,因而必须设置定值不同的两个启动元件;高定值启动元件启动比相元件,低定值的启动发信机;由于低定值启动元件先于高定值启动元件动作,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外部短路时,高定值启动元件启动比相元件时,保护一定能收到闭锁信号,不会发生误动作;19.相差高频保护有何优缺点答:相差高频保护有如下优点:1能反应全相状态下的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装置比较简单;2不反应系统振荡;在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和单相重合闸过程中,保护能继续运行;3保护的工作情况与是否有串补电容及其保护间隙是否不对称击穿基本无关;4不受电压二次回路断线的影响;缺点如下:1重负荷线路,负荷电流改变了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对内部故障保护动作不利;2当一相断线接地或非全相运行过程中发生区内故障时,灵敏度变坏,甚至可能拒动;3对通道要求较高,占用频带较宽;在运行中,线路两端保护需联调;4线路分布电容严重影响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限制了其使用线路长度;20.简述方向比较式高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答:方向比较式高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比较线路两侧各自看到的故障方向,以综合判断其为被保护线路内部还是外部故障;如果以被保护线路内部故障时看到的故障方向为正方向,则当被保护线路外部故障时,总有一侧看到的是反方向;因此,方向比较式高频保护中判别元件,是本身具有方向性的元件或是动作值能区别正、反方向故障的电流元件;所谓比较线路的故障方向,就是比较两侧特定判别元件的动作行为;20.纵联保护在电网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答:由个纵联保护在电网中可实现全线速动,出此它可保证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提高输送功率、缩小故障造成的损坏程度、改善后备保护之间的配合性能;21.何谓闭锁式方向高频保护答:在方向比较式的高额保护中,收到的信号作闭锁保护用,叫闭锁式方向高频保护;它们的正方向判别元件不动作,不停信,非故障线路两端的收信机收到闭锁信号,相应保护被闭锁;22,何谓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其构成原理如何答:控制收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闭锁两侧距离保护的原理构成的高频保护为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它能使保护无延时地切除被保护线路任一点的故障;23.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有何优缺点答:该保护有如下优点:1能足够灵敏和快速地反应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2仍能保持远后备保护的作用当有灵敏度时;3不受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缺点如下:1串补电容可使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误动或拒动;2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将误动;应采取断线闭锁措施,使保护退出运行;24.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有何优缺点答:该保护具有下列优点:1原理比较简单;在全相运行条件下能正确反应各种不对称短路;在三相短路时,只要不对称时间大于5—7ms,保护可以动作;2不反应系统振荡,仍也不反应稳定的三相短路;3当负序电压和电流为启动值的三倍时,保护动作时间为10—15ms;4负序方向元件一般有较满意的灵敏度;5对高频收发信机要求较低;缺点如下:1在两相运行条件下包括单相重合闸过程中发生故障,保护可能拒动;2线路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路在空载合闸时,由于三相不同时合闸,保护可能误动;当分布电容足够大时,外部短路时该保护也将误动,应采取补偿措施;3在串补线路上,只要串补电容无不对称击穿,则全相运行条件下的短路保护能正确动作;当串补电容友保护区内时,发生系统振荡或外部二相短路、且电容器保护间隙不对称击穿,保护将误动;当串补电容位于保护区外,区内短路且有电容器的不对称击穿,也可能发生保护拒动;4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保护应退出运行;25.非全相运行对高频闭锁负序功率方向保护有什么影响答:当被保护线路上出现非全相运行,将在断相处产生一个纵向的负序电压,并由此产生负序电流,在输电线路的A、B两端,负序功率的方向同时为负,这和内部故障时的情况完全一样;因此,在一侧断开的非全相运行状态下,高频闭锁负序功率方向保护将误动作;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如果将保护安装地点移到断相点的里侧,则两端负序功率的方向为一正一负,和外部故障时的情况一样,这时保护将处于启动状态,但由于受到高频信号的闭锁而不会误动作;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可知,当电压互感器接于线路侧时,保护装置不会误动作,而当电压互感器接于变电所母线侧时,则保护装置将误动作;此时需采取措施将保护闭锁;26.线路高频保护停用对重合闸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答:当线路高额保护停用时,可能因以下两点原因影响线路重合闸的使用:1线路无高频保护运行,需由后备保护延时段切除线路故障,即不能快速切除故障,造成系统稳定极限下降,如果使用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稳定运行则更为不利;2线路重合闸重合时间的整定是与线路高频保护配合的,如果线路高频保护停用,则造成线路后备延时段保护与重合闸重合时间不配,对瞬时故障亦可能重合不成功,对系统增加一次冲击;27.高频保护运行时,为什么运行人员每天要交换信号以检查高频通道答:我国常采用电力系统正常时高频通道无高频电流的工作方式;由于高频通道涉及两个厂站的设备,其中输电线路跨越几千米至几百千米的地区,经受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和风、霜、雨、雪、雷电的考验;高频通道上各加工设备和收发信机元件的老化和故障都会引起衰耗;高频通道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高额保护的正常运行;系统正常运行时,高频通道无高频电流,高频通道上的设备有问题也不易发现,因此每日由运行人员用启动按钮启动高频发信机向对侧发送高频信号,通过检测相应的电流、电压和收发信机上相应的指示灯来检查高频通道,以确保故障时保护装置的高频部分能可靠工作;28.什么是零序保护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要单独装设零序保护答: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气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三相星形接线的过电流保护虽然也能保护接地短路,但其灵敏度较低,保护时限较长;采用零序保护就可克服此不足,这是因为:①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相间短路时,不会出现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因此零序保护的动作电流可以整定得较小,这有利于提高其灵敏度;②Y/△接线降压变压器,△侧以行的故障不会在Y侧反映出零序电流,所以零序保护的动作时限可以不必与该种变压器以后的线路保护相配合而取较短的动作时限;29,简述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在接地保护中的作用;答:零序电流方向保护是反应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分量大小和方向的多段式电流方向保护装置,在我国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电力网的线路上,根据部颁规程规定,都装设了这种接地保护装置作为基本保护;电力系统事故统计材料表明,大电流接地系统电力网中线路接地故障占线路全部故障的80%一90%,零序电流方向接地保护的正确动作率约97%,是高压线路保护中正确动作率最高的一种;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具有原理简单、动作可靠、设备投资小、运行维护方便、正确动作率高等一系列优点;30.零序电流保护有什么优点答:带方向性和不带方向性的零序电流保护是简单而有效的接地保护方式,其优点是:1结构与工作原理简单,正确动作率高于其他复杂保护;2整套保护中间环节少,特别是对于近处故障,可以实现快速动作,有利于减少发展性故障;3在电网零序网络基本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保护范围比较稳定;4保护反应于零序电流的绝对值,受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较小;5保护定值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也基本不受其他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短路故障的影响,所以保护延时段灵敏度允许整定较高;31.零序电流保护在运行中需注意哪些问题答:零序电流保护在运行中需注意以下问题:1当电流回路断线时,可能造成保护误动作;这是一般较灵敏的保护的共同弱点,需要在运行中注意防止;就断线机率而言,它比距离保护电压回路断线的机率要小得多;如果确有必要,还可以利用相邻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闭锁的方法防止这种误动作;2当电力系统出现个对称运行时,也会出现零序电流,例如变压器三相参数个同所引起的不对称运行,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的两相运行,三相重合闸和手动合闸时的三相断路器不同期,母线倒闸操作时断路器与隔离开关并联过程或断路器正常环并运行情况下,由于隔离开关或断路器接触电阻三相不一致而出现零序环流,以及空投变压器时产生的不平衡励磁涌流,特别是在空投变压器所在母线有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在运行中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不平衡励磁涌流和直流分量等等,都可能使零序电流保护启动;3地理位置靠近的平行线路,当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可能引起另一条线路出现感应零序电流,造成反分向侧零序方向继电器误动作;如确有此可能时,可以改用负序方向继电器,来防止上述方向继电器误判断;4由于零序方向继电器交流回路平时没有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回路断线不易被发现;当继电器零序电压取自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侧时,也不易用较直观的模拟方法检查其方向的正确性,因此较容易因交流回路有问题而使得在电网故障时造成保护拒绝动作和误动作;32.零序电流保护为什么设置灵敏段和不灵敏段。

继电保护课设-距离保护3和9

继电保护课设-距离保护3和9

1 题目及分析1.1 题目如图1-1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115/3Eϕ=kV ,G1=15X Ω,G2=10X Ω,G3=10X Ω,12=60L L =km,3=40km L,B-C =50kmL ,C-D =30kmL ,D-E =20kmL ,线路阻抗0.4Ω/km ,I II III rel rel rel ===0.85K K K ,B-C.max C-D.max D-E.max ss re =300A, =200A, =150A, =1.5, =0.85I I I K K 。

A 98BL1L3543C2D1EG1G3G1图1-1 系统网络图试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1.2 保护对象及原理我们要完成的内容是实现对线路的距离保护,而在本题中要完成与保护9和保护3相关的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该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如果短路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动作的保护,为欠量保护。

2 故障特征量的计算距离保护需要的特征量为线路的阻抗。

计算式为(2-1)以下为每条线路末端短路时短路点到测量件的正序阻抗,线路阻抗0.4,由式2-1得:3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3.1 保护3处的整定计算3.1.1保护3的Ⅰ段整定计算(1) 整定阻抗(2) 动作延时(第Ⅰ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延时)。

3.1.2保护3的Ⅱ段整定计算与相邻下级线路C-D的保护2的Ⅰ段配合,得:(1) 整定阻抗(2) 灵敏性校验。

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求灵敏度系数为满足要求。

(3) 动作延时。

与相邻保护2的Ⅰ段配合,则由得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保护配合得要求。

3.1.3保护3的Ⅲ段整定计算(1) 整定阻抗。

按躲开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故Ⅲ段整定值为(2) 灵敏性校验。

距离保护的Ⅲ段,既作为本线路Ⅰ、Ⅱ段保护的近后备,又作为相邻下级保护的远后备,灵敏性应分别进行校验。

①作为近后备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求灵敏度系数为②作为远后备时,按相邻设备末端短路求灵敏度系数为分支系数。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是一种用于防止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技术。

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免受突发事件的破坏,比如短路、过载和欠载等,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当电力系统发生突发事件时,继电保护会自动检测出系统故障,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动作,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继电保护可以采用电路、继电器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来实现。

继电保护的具体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器会检测出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并立即启动保护装置,分别断开短路处的电源和负载,从而达到保护电力系统的目的。

继电保护的优点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系统发生突发事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效降低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风险。

总之,继电保护原理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它可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风险。

继电保护57个名词解释

继电保护57个名词解释

继电保护57个名词解释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其作用是通过电气设备和电力网络监测、测量、控制和保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以下是57个与继电保护相关的名词解释。

1. 继电保护:一种系统,用于检测故障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 故障:电力系统中的任何异常情况,比如短路、开路、过电压等,会导致设备或系统失效或损坏。

3. 保护装置:一种设备或系统,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系统的其他部分。

4. 故障电流:在故障发生时流动的电流,通常比正常工作电流大很多。

5. 保护定时器:一种装置,用于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控制或启动保护装置。

6. 保护继电器:一种用于控制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装置的电子设备,可检测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7. 电流互感器:一种设备,用于将电流变压器输出的高电流转换为适合继电保护设备使用的低电流。

8. 电压互感器:一种设备,用于将电压变压器输出的高电压转换为适合继电保护设备使用的低电压。

9. 保护区域:电力系统中需要保护的特定区域,通常由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范围确定。

10. 防护区域:电力系统中需要保护的特定区域,该区域是由故障电流或故障电压所定义的。

11. 短路:电力系统中两个或多个电源之间出现低阻抗连接,导致异常电流流动的情况。

12. 过电压:电力系统中超出额定电压的电压水平。

13. 过电流:电力系统中超过电流额定值的电流。

14. 地线故障:电力系统中地线与正常导线之间出现低阻抗连接导致的故障。

15. 过负荷:电力系统中设备或电缆承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情况。

16. 保护计算:通过计算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输入数据进行保护继电器的设置和校准。

17. 过流保护:一种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过电流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限制电流水平。

18. 热保护:一种保护装置,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设备的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采取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供配电专业考试复习辅导第9章变配电所控制、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9.1 掌握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要求9.2 掌握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9.3 熟悉变配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的设计要求参考资料:《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替代GB 50062-1992)《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2008(替代GBJ 63-1990)《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9.1 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要求9.1.1 变配电所的控制、信号回路的设计原则(1)控制、信号回路一般分为控制保护回路、合闸回路、事故信号回路、预告信号回路、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闭锁回路等。

(2)控制、信号回路的电源取决于操作机构的型式和种类。

(3)断路器采用灯光监视方式。

(4)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1)能监视电源及跳、合闸回路的完整性;2)能指示断路器合闸与跳闸的位置状态,有明显信号;3)合闸或跳闸完成后,应使命令脉冲自动解除;4)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电气闭锁装置;5)接线应简单可靠,使用电缆芯数最少。

(5)断路器应有事故跳闸音响信号。

(6)有可能出现不正常情况的回路设预告信号。

9.1.4 信号系统中央信号装置的设计原则(1)在变配电所控制室应设中央信号装置,由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组成。

(2)断路器事故跳闸时能瞬时发出音响信号及相应的灯光信号(3)发生故障时,能瞬时发出预告音响,光字牌显示故障性质(4)事故信号用笛声,预告信号用铃声。

(5)能进行事故、预告信号试验。

(6)能手动或自动复归音响,保留光字牌显示。

(7)对信号系统熔断器应有监视。

(8)直流操作并采用灯光监视时一般设闪光装置。

(9)中央信号装置一般采用实现重复动作的装置。

(10)中央信号系统可采用成套闪光报警装置或冲击继电器、脉冲继电器组成。

(11)配套的中央控制屏配有微机报警器,并具有记忆锁定功能9.1.2 变配电所电气测量及电能计量设计要求GB/T 500639.1.2.1 一般规定(1)常用测量仪表:反映电力装置的运行参数;监视绝缘状况。

(2)测量仪表精度:见P318 表9-1-1 表3.1.4(3)测量仪表配用互感器及附件精确度等级:P318 表9-1-2。

表3.1.5(4)仪表的指示应在标度尺2/3左右。

仪表的测量范围应留有过负荷的裕量。

可采用过负荷、双向标度尺仪表。

(5)多个同类型参数的测量,可采用选测系统。

(6)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五类(7)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的要求:见P319 表9-1-3。

表4.1.39.1.2.2 电气测量与电能计量仪表的装设(1)装设要求见P320 表9-1-4。

(3)下列电力装置回路,应测量交流电流:(4)测量交流电压:(5)交流系统绝缘监测:(2)下列电力装置应测量直流电流:(6)测量直流电压:(7)直流系统绝缘:(8)测量有功功率:3.4.1(9)测量无功功率:3.4.4(10)计量有功电能:4.2.1同步电动机和发电/电动机的定子回路;主变压器双绕组的一侧;三绕组的三侧自耦变压器的三侧;1200V以上线路,1200V以下网络总干线;旁路断路器;母联(或分段)兼旁路断路器回路;双绕组厂(所)用变的高压侧,三绕组三侧;厂用、所用电源线路及厂外用电线路;外接保安电源进线回路;3kV以上高压电动机。

(11)计量无功电能:4.2.2同步电动机和发电/电动机的定子回路;主变压器双绕组的一侧;三绕组的三侧自耦变压器的三侧;10kV及以上线路;旁路断路器;母联(或分段)兼旁路断路器回路;66kV及以下低压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组。

(12) 测量谐波参数:GB/T 50063-20089.1.2.4 仪表的安装条件P323按《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200810 仪表装置安装条件内容实行。

9.1.2.3 计算机监测(控)系统的测量GB/T 50063-2008 6 计算机监控系统测量9.1.3 变配电所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及互感器的选择9.1.3.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应满足一次回路的额定电压、最大负荷电流及动、热稳定电流要求,满足二次回路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

(2)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按各类测量和计量仪表要求。

同一回路有不同仪表按最高精度要求。

(3)Ⅰ、Ⅱ类计费电能装置用专用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

(4)应使正常负荷下仪表指示在刻度表尺2/3左右。

(5)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5A 、1A 。

(6)接入负荷应保证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

(7)不同的二次负荷准确度不同。

2ry fh 2r 2S Z I =.jcdx jx cj jx fh R R K Z K Z ++=129.1.3.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设计原则(1)几种仪表接于电流互感器一个二次绕组时,其接线顺序宜为:指示和积算式仪表、记录仪表、发送仪表。

(2)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一般不进行切换,如需切换应采取防止开路的措施。

(3)测量仪表与保护装置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时宜分别接于不同的二次绕组。

当必须接于同一绕组时:●保护装置接在仪表前,中间加装电流试验部件;●加装中间电流互感器将仪表和保护装置从电路上隔开。

(4)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中性点应有一个接地点。

(5)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回路的电缆芯线截面应按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

5A 不小于 4 mm2;1A 不小于 2.5 mm2。

9.1.3.3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电压互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满足一次回路额定电压的要求。

●Ⅰ、Ⅱ类计费电能装置用专用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

●电压互感器的主二次绕组的额定线电压为100V。

(2)接线方式:●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二个单相电压互感器●一个三相五铁芯三绕组电压互感器或三个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Yyd接线。

(3)按容量和准确度选择●应满足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

●接入负荷应保证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

●根据不同接线计算二次侧负荷,校验误差限值。

见P327、328 表9-1-8、9。

9.1.3.4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设计原则(1)应保证负荷端仪表和保护、自动装置要求的电压准确等级(2)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隔离开关断开后,二次回路应有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

(3)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4)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

9.1.3.5 电压互感器的接线Vv接法和Yyd接法。

见P329、330 图9-1-1、2。

9.1.3.6 电测量变送器的选择(1)输入应与电流、电压互感器适应,输出满足报表、远动遥控的要求。

结算电能不采用电能变送器。

(2)模拟量输出可为电流、电压或数字信号。

(3)输出回路接入负荷不应超过二次额定负荷值。

(4)校准值与二次测量仪表的满刻度相适应。

9.2 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的原则9.2.1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9.2.1.1 保护配置:见P331 表9-2-1。

9.2.1.2 整定计算:见P332~335 表9-2-2、3。

过电流保护整定值计算:-过电流保护整定值,A ;-可靠系数;-接线系数;-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A ;-过负荷系数;-继电器返回系数,0.85;-电流互感器变比。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核算:-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装置安装处两相短路电流,A ;-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A 。

11n K I K K K I h rT gh jx k j .dz =j .dz I k K jx K gh K rT I 1hK 1n ''min k I 22I 5122.I I K dz ''min k m ≥=jx j .dz dz K n I I 1=电流速断保护整定值计算:-电流速断保护整定值,A ;-可靠系数;-接线系数;-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时流过高压侧(保护安装处)的超瞬变电流,A ;-电流互感器变比。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核算:-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装置安装处两相短路电流,A ;-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A 。

jx K ''max k I 32132n I K K I ''max k jxk j .dz =1n jx j .dz dz K n I I 1=dzI ''min k I 22k K j .dz I 222≥=dz ''min k m I I K9.2.1.3 设备选型的原则(1)电压为3~10kV,容量为63MV A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对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绕组及引出线相间短路和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侧单相接地短路。

2)绕组的匝间短路。

3)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4)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的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5)过负荷。

6)油面降低。

7)变压器温度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箱压力过高、产生瓦斯或冷却系统故障。

(2)0.8MVA及以上和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变压器应设瓦斯(3)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短路故障,应装设下列保护作为主保护,瞬时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1)电压为10kV以下,容量10MV A以下单独运行变压器应采用电流速断保护。

2)电压为10kV以上,容量10MV A以上单独运行变压器和6.3MV A及以上并列运行变压器应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3)容量为10MV A以下单独运行的重要变压器,可装纵联差动保护。

4)电压为10kV的重要变压器或容量为2MV 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灵敏系数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5)容量为0.4MV A及以上、一次电压10kV及以下,且绕组为三角-星形连接的变压器可采用两相三继电器式的电流速断保护。

(4)纵联差动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2)应具有电流回路断线的判别功能,并应能选择报警或允许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3)差动保护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及其引出线。

如不能包括引出线应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5)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装设带时限跳闸的保护装置。

4.0.5条。

(6)外部相间短接保护:4.0.6条。

(7)三绕组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保护,可有条件地进行简化。

4.0.7条。

(8)中性点直接接地的110kV电力网系统,低压侧有电源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时,对外部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流,应设零序电流保护。

4.0.8条。

(9)11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当低压侧有电源的变压器中性点可能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时,对外部单相接地过电流及中性点电压升高,应设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