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手记

合集下载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6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6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6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用写手记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写手记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小学教师家访手记【6篇】,欢迎阅读。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篇一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

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小学家访手记篇二今天下午,为期三天的家访总算结束了。

三天来我们顶着烈日,信心满满,对每个学生,每个家庭了解情况。

同时也给学生带去了一本课外书,希望孩子在家认真完成作业,多读课外书,增长见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也希望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当我们到靳家河一个学生家里时,看到的是一伸手可触到的柴房,母亲和常人不同,年迈的爷爷、奶奶,穿着破旧的衣服,室内陈设简单,让人看着真是心酸,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家里,两面窑洞,我们进去时,姐弟三个正趴在小桌子上在做作业,当时人多,一下子找不到坐的位置,还有鸭洼村一个学生,门房上瓦片残缺不全,里面三间房,破烂不堪,抬头见天,已经不能住人,暂时住在三爸家。

看到这些场景,我们一行五人,脸上都没了笑容,都在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多关心这些特殊学生,多给他们温暖、关爱。

这次家访,让我们知道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在某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同时也感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可以及赞誉,对老师辛勤付出的肯定。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一)家访对象:蔡永康家访方式:电话、微信家访原因:由于学校处于搬迁前夕,住宿条件有限,男寄宿生全部安排在校外的公寓楼住宿,公寓楼离学校有10分钟左右的步行路程,蔡永康家长写信到市长信箱,要求安排校车接送。

从这件事情中发现家里对蔡永康比较宠爱,另外发现蔡永康带ipad到宿舍玩游戏,影响学习,期中考试考班级最后一名。

家访过程:通过电话及时跟蔡永康家长沟通,把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措施跟家长说明,如学校安排值班老师带队,每天将晚自习结束后的男生送到公寓楼,跟交管局沟通,延长所经过路口的绿灯时间,安排男老师睡班值班,管理男住宿生的宿舍纪律等,让家长消除紧张情绪。

同事提出蔡永康玩游戏时间太长,建议家长没收ipad和电话,让蔡永康定心学习。

家访后的措施:家长没收了蔡永康的手机和ipad,为防止蔡永康有情绪,多次找蔡永康谈话,并安排其负责管理班级班费,让他觉得自己对班级是有用的,不至于全盘否定自己,同时安排成绩好的同学监督其认真学习。

家访效果:近期学习比以前认真了,作业能按时交,且作业字迹工整。

我的感想:自从01年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已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曾经进行过多次家访,也曾经多次地被家长访过,我所走访的有优等生,但总体来说中差生居多。

现在资讯发达了,基本可以通多电话,微信和QQ等通讯工具进行及时联系与沟通,大大的减小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通过家访了解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家校双方才能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但是如果有谁期冀通过一次家访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那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身体和心理都还不成熟,再加上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那些平常习惯差,学习基础差的后进生,他们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艰难的反复的过程,所以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如果这样的话,家访的效果反映在学生身上一定不会理想。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通用4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通用4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通用4篇小学教师家访手记篇一随着我校“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热烈进行,我和学校的教师们也踏上了家访的征途。

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家访的意义;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清楚家访的必要性。

这次活动犹如及时雨一般,既滋润了孩子和家长,又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供给了莫大的帮忙。

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

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应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

经过家访,既传达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也了解了家长对孩子所给予的厚望以及对国家教育的支持和期望,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自我肩负的职责和重任,为孩子以后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方向灯。

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总结如下:一、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说这样的话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但能够肯定的是家长和孩子还是十分信任教师的,经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能看见一个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他,使教师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症下药,帮忙孩子健康的成长。

比如班上的一个男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让我十分地头疼。

经过访问才明白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着奶奶生活,而奶奶对于他的学习也照顾不到。

他是一个需要教师更多关爱的孩子,明白这种情景后我就转变了方针,不再对他的种种行为进行严厉的指责,而是耐心的引导,对他也更加的关心。

他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能够按时完成,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我相信,他将来必须会有所建树。

经过交谈,我明白了很多孩子的优缺点,这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启了一扇窗。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而教师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师的子女,我们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样的愿望。

在家访中,家长说得最多的是把孩子当成自我的亲人看待,我虽还未为人母,却也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

二、向家长传达了国家教育思想,调解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优秀3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优秀3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优秀3篇小学教师家访手记篇一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家访。

本学期我利用了周末和休息的时间对班级的6名同学进行家访。

原来我对于和有的问题孩子的家长沟通是茫然的,不知道该如何和那样对孩子放任自流的家长沟通。

但是经过家访我知道了,只要你让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被你关怀的;你是爱孩子的;你也在关注孩子的任何举动等等。

你的一切行为都是着眼于孩子的持续进展的。

这样即使你没有华丽的词语,即使你对他们的放手态度表达出不满,家长也不会生气,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对你所说的其他话也会很很信服很感爱好的,同时也会更理解你。

下面我就我的家访工作进行总结。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果首先获得了很多育人资料。

通过与同学、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同学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同学的共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盼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具体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关心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加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加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念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同学的教育工作。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现在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普遍较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有些家长无法参加到我们的家访活动中来,我们老师也无法得到部分同学详细的信息反馈。

二是许多孩子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照料,老人大多比较溺爱孩子,无法适应学校有(规章制度)的教育生活。

三是部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育,从而导致同学在校纪律差、不会做值日、书写姿态不正确,长期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使老师在日后的矫正过程比较困难。

三、家访后的思索第一,全面的家访,与家长、同学面对面的沟通,加强了社会、家庭、学校的联系,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同学的家庭状况,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喜爱同学,喜爱工作,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乐观的作用。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最新9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最新9篇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最新9篇小学教师家访手记篇一作为年轻的班主任,我总在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怎样能使学生对我敞开心扉,怎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一点点温暖呢?正巧学校给我实践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平台。

借着这次机会,暑假的第一个星期,我去了陈同学家进行了家访。

陈同学平时在学校里性情温和、待人诚恳,课堂上遵守纪律,但总是沉默不语,不会主动积极地回答老师问题。

经过两个小时的家访,我了解到,陈同学主要是由妈妈负责她的学习生活,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很懂事,能理解妈妈的难处,从不向妈妈提出过分的要求。

暑假生活开始了一个星期了,每天都会在家拖地打扫卫生,在妈妈的监督下,制作了一张暑期生活规划表,各门功课每天完成的作业量都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遵循着“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作业从不拖拉。

陈同学初一刚进来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处于班级的中上游。

但较初一上学期而言,这个学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退步。

平时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注重理性思维的一些学科成绩明显处于下滑的趋势,面对政史地生小四门的背诵也是能偷懒就偷懒。

这就导致了几次考试都处于班级中下游水平了。

小陈同学自己也很心急,她对自己的成绩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客观地指出了自己学习上的问题,对自己的薄弱科目也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宛如一个小大人。

在和陈妈妈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在期末复习的最后几天,由于家中亲人的离世,无人监督陈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所以孩子只完成了老师布置的笔头作业,对于背诵的作业选择性地忽视了。

小陈同学的妈妈对我来家访很是高兴,和我交流了很多关于孩子的情况,说了很多趣事,这个小女生在妈妈面前就是个小话痨,每天妈妈接送她上下学,她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把一天中发生的故事要完整给妈妈复述一遍。

通过家访,我和小陈同学以及她的妈妈达成共识,手机一定是底线,作为父母一定要守好这条底线,在即将到来的初二学年,要用自己的努力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不能给自己的学习生涯留下遗憾。

家访手记四则

家访手记四则

家访手记四则爱的付出,心的交换,美的硕果家访手记(一)班级:九(1)班家访教师:XXX时间:20XXX年7月3 日被访学生姓名:XXX形式:上门走访被访学生家庭住址:XXX 联系电话:XXXXXXX 家访学生概况:该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如果能踏踏实实学习,应该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正因为如此,孩子学起来非常吃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经常做小动作,课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有一些叛逆心理,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

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该生能够静下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补,也许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却是有效的。

从孩子平时思维的状况来看,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有时候觉得特别可惜,希望家长能配合一下,为孩子的将来多着想。

家访目的: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探讨该生的教育方式家访过程简要记录:这是一个非常聪明又非常调皮的孩子,他的到来,使班里的一些孩子也开始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不完成作业,张口骂人打架等。

这个孩子思维能力很强,反应很快,如果态度认真一点,他应该是出类拔萃的。

但他恰恰在学习之初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将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许总在摇摆中。

我希望家长能有意识地多关注一下孩子,让他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下定决心补习功课,尽快赶上来。

家访效果:家长答应能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家访心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家访手记(二)班级:九(1)班家访教师:XXXXX 时间:20XXX年7月3 日被访学生姓名:XXX 形式:上门走访被访学生家庭住址:XXX 联系电话:150XXXX 8101 家访学生概况:该生在校比较听话,也能融入到集体中,本学期书写进步很大。

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完成作业不认真,每天都是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来完成,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基本的题目也出错,让老师很是头疼。

老师希望家长能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毕竟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同时做好预习和复习。

家访记录内容4篇

家访记录内容4篇

家访记录内容4篇家访记录内容4篇家访记录篇一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学习状况,商讨如何提高该生的学习成绩。

家访资料:老师向家长反映状况:该生在校比较听话,也能融入到群众中,本学期书写进步很大。

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天天不完成作业,每一天都是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来完成,经常给小组丢分,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基本的字词出错也很多,让老师很是头疼。

老师期望家长能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毕竟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同时做好预习和复习。

能够体谅家长忙于生计,但孩子是父母的重心所在,抽一些时间问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让孩子感受到态度的重要。

家访手记: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感受到后进生该怎样办,因为学生在校时间太短了,各类活动增多,再加上我们地处城乡结合部,我班外来务工子女个性多,家长疲于生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孩子往往放之不管。

老师忙于各种活动,实在没有精力单独辅导孩子,使得孩子越来越自由散漫了。

有时候在想,素质教育在农村如何落实?在客观条件有限、师资比较缺乏、家长意识淡薄、各种相关机制跟不上的状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我们深思。

篇二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状况,探讨该生的教育方式。

家访资料:老师向家长反映状况:该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男孩,如果能踏踏实实学习,就应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正因为如此,孩子学起来十分吃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

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经常做小动作,课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有一些叛逆心理,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

我觉得我们首先就应做的就是让该生能够静下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补,也许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却是有效的。

从孩子平时听写和思维的状况来看,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有时候觉得个性可惜,期望家长能配合一下,为孩子的将来多着想。

家访手记:这是一个十分聪明又十分调皮的孩子,他的到来,使班里的一些男孩也开始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不完成作业,张口骂人打架等。

家访记录(共5篇)

家访记录(共5篇)

家访记录(共5篇)第一篇:家访记录家访记录家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家访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从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以来,其中一名女生聪明可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接下来的教学接触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该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潦草并且完成不及时。

我几次提醒她,但收效不大。

是什么原因?不能任由这种学习状态继续下去,我决定家访,深入了解该生的情况。

家访对象:冷怡静学生基本情况:聪明活泼,课堂发言积极,但自我约束力差;作业潦草并且不能按时完成,需经过不断的监督提醒才能补上。

经过深入与该生父母交谈,基本摸清她的问题所在。

其父母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平时俩人忙着上班根本无暇照顾孩子,他们基本不过问孩子学习方面的事,长期以来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作业完成不及时。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帮助该生:1、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建议父母多抽点时间对其在学习方面进行关心,结合家校两方面的力量帮助转化。

2、平时多于这个孩子沟通,多去关心她,写字时提醒她要认真书写安排她做小组长为大家收作业,利用自我监督的力量对她进行监督。

与家长达成共识后,该生不完成作业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质量比较高,基本能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

欣慰于学生的变化,将继续观察,以期待有更加优异的表现。

《什么是周长》评课稿吨的认识评课家校联系记录2010-11-08 14:21:27|分类:家校联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家校联系记录及心得时间:2010年10月16日学生类别:无良好习惯引起的学困生学生姓名:淮杨澜学生情况分析:学习习惯差,上课走神,无精打采,作业拖拉或者抄袭,作业字迹潦草,考试不能有计划的进行复习,各门功课都不理想。

爱到网吧玩游戏家校联系记录:爸爸,妈妈没有什么文化,都在工厂里打工,所以从小未能重视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了拖拉作业,上课开小差,字迹邋遢等坏习惯,作业或不做或抄袭,上课根本没有心思,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家访手记
长堰小学胡克华学生情况:彭子冲,男,进入五年级以来,学习虽不甚努力,但还跟得上班级同学,成绩一直居于中等。

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突然急剧下降,成绩位于班级后进层面。

老师观察的现象:自恃小聪明,上课不怎么听讲,作业多有不交或迟交现象;喜欢上网。

与家长交流的情况:父母常年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孩子回家基本不做作业,业余时间都用来看动画片或上网;或与其他同学一起到处闲逛。

妈妈看事不对,辞去工作在家负责该生的学习与生活。

但据了解,该生在家里经常不能自控,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就想着玩。

他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

该同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写字写端正。

初步的对策:建议家长多关心他,可利用节假日的时机与他做平等的交流,主要与他谈成绩退步的问题,利用迂回包抄的方法,达到纠正目的。

初步的反应:本学期开始,上课认真,作业完成较好,在本学期的计划中,他的目标是争取取得好成绩!家庭生活条件虽然不宽裕,但母亲坚持留在家中照顾儿子,孩子心中有了依靠,学习来劲了!
与家长的再次交流:家长说假期间曾与他多次谈话,督促孩子完成好了各科假期作业。

除思想上教育外,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件事:1、在这一段时间,家长回家检查作业,老师上到哪里,作业必须做到哪里;2、严格控制业余时间,尽量少看动画片和杜绝上网。

;3、开学
伊始为帮助他能集中注意力,座排的位置由后排调至前排。

收到的效果:作业基本上能完成了,由于位置的关系,上课注意力提高了,能安静地听讲了,精神振作了,与以前相比大有好转。

教师感想:以前,我们常常抱怨如今的学生“今不如昔、每况愈下”,抱怨他们“先天不足、素质太低”,也时常责怪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味溺爱、无原则娇惯,对孩子的监管不力,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听之任之,有时甚至把学生表现差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学生家长身上,似乎与己无关。

现在看来,情况并非如此!
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出现偏差,老师应该指导他们适时调整,提醒他们对于特殊问题,不能用一贯采取的方法去应对。

民主的方式、朋友式的劝喻并不是时时能起效果的,须重症下猛药,否则,长期的神思恍惚,带来的必然是成绩的急剧下滑和心灵的失衡。

老师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不是把“皮球”踢给家长,而是充分了解情况,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老师要采取主动,给学生创造改变自己的有利条件,并能抓住契机,促成学生的转变。

学生的转变不是一两次家访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有时还很漫长,老师与家长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家访”对我们一个人民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无异于“天助神力”、“妙药良方”,“家访”筑起“连心桥”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