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VFP二级考试备考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计算机二级vfp复习

计算机二级vfp复习
秒数(单位为毫秒)
事件:Timer:当经过Interval属性所指定的毫秒数
后触发该事件
例3
组合框属性: RowSource:组合框中的数据来源 RowSourceType:数据来源类型 Value:用于返回在列表中选定项的值
文本框属性: Value:文本框中当前状态的值 controlsource:指与文本框建立联系 的数据源。 表格属性: RecordSource:表格中显示的数据来源 RecordSourceType:数据源类型
注意:最后把查询结果保存到table2的方法: (1):运行视图—copy to table2 (2): sele * from view1 into table table2
例2:在考生文件夹下完成如下简单应用: 建立表单,表单的文件名和表单控件名均为formtest,表单标题 为“考试系统”,表单背景为灰色(Backcolor=192.192.192) 其他要求如下: (1)表单上有“欢迎使用考试系统”(Lable1)8个字,其背景 颜色为灰色(Backcolor=192.192.192),字体为楷体,字号 为24,字的颜色为桔红色(Forecolor=255.128.0): 当表单移动时,“欢迎使用考试系统”8个字向表单左侧移动, 移动由计时器控件Timer1控制,间隔(interval属性)是每 200毫秒左移10个点(提示:在Timer1控件的Timer事件中写 语句 ble1.left=ble1.left-10 当完全移出表单后,又会从表单右侧移入。 (2)表单有一命令按钮(Command1),按钮标题为“关闭”, 表单运行时单击此按钮关闭并释放表单。
注意:在菜单中引用表单只能用表单的文件名
查询和视图的区别
查询:1、生成文件 .qpr 2、文件不包括数据,运行后得到数据 3、不能更新 4、可以设置查询去向 视图:1、打开数据库-创建视图 无生成的文件 2、有数据,但不是自己的(虚表) 3、可更新 4、不可以设置查询去向

全国计算机二级VFP知识点总结

全国计算机二级VFP知识点总结

④“类”选项卡⑤“代码”选项卡⑥“其他”选项卡第二章数据与数据运算1、字段数据类型(11种)*N包括Y、F、B、I2、变量:变量值能够随时改变的。

变量名以字母、汉字和下划线开头,后接字母、数字、汉字和下划线构成3、变量的分类: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简单内存变量和数组)当内存变量与字段变量同名时,通过前缀M.或M->访问内存变量4、子串包含测试:$5、字符串精确比较“==”两个字符完全相同.T.“=”set exact on | off6、常用的函数数值函数:1.ABS()函数2.SIGN()函数3.SQRT()函数4.PI()函数5.INT()函数6.CELING()函数7.FLOOR()函数8.ROUND()函数9.MOD()函数10.MAX()函数11.MIN()函数字符函数:1.LEN()函数2.LOWER()函数3.UPPER()函数4.SPACE()函数5.TRIM()函数6.LTRIM()函数7.ALLTRIM()函数8.LEFT()函数9.RIGHT()函数10.SUBSTR()函数11.OCCURS()函数12.AT()函数13.STUFF()函数14.CHRTRAN()函数15.Like(<?*>,<>)日期时间函数:1.DATE()函数2.TIME()函数3.DATETIME()函数4.YEAR()函数5.MONTH()函数6.DAY()函数7.HOUR()函数8.MINUTE()函数9.SEC()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1.STR()函数2.VAL()函数3.CTOD()函数4.DTOC()函数5.宏替换函数测试函数:1.BETWEEN()函数2.ISNULL()函数3.EMPTY()函数4.VARTYPE()函数5.EOF()函数6.BOF()函数7.RECNO()函数8.RECCOUNT()函数9.DELETED()函数10.IIF()函数程序设计基础1、概念:是命令的集合,分行存储在磁盘上,按照人为的顺序依次输出的过程。

计算机二级VF复习总结

计算机二级VF复习总结

计算机⼆级VF复习总结全国计算机⼆级考试VF知识点总结⽬录说明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章 VF数据库基础2 (2)第三章 VF数据库及其操作6 (6)第⼆章 VF程序设计基础12 (12)第四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SQL25 (25)第五章查询与视图31 (31)第六章表单设计与应⽤ (32)第七章菜单设计与应⽤ (36)第⼋章报表设计应⽤ (37)说明:代表输⼊其后⾯的数据或计算结果;:代表在⼀⾏内输出结果;[]:代表可选项,可有可⽆;<>:代表必写或必填;|:代表两边任选其⼀;():加在公式⾥⾯的是必须要带上的,⽐如SQL嵌套公式;加在公式外⾯的是解释说明*以下章节不是按课本拍的序,⽽是根据课本整体的难度以及考试⽅式重新合理的安排的,所以下⾯的章节表⾯上看有点乱,实际上是从简单到难的⼀个过程.第九章没有总结,感兴趣的同学⾃⼰总结;第⼀章⼀、VF的菜单:①VF有三种运⾏⽅式:利⽤菜单系统实现⼈机对话、在命令窗⼝直接输⼊命令、利⽤各种⽣成器⾃动产⽣程序;②VF的菜单可⽤⿏标点击使⽤,也可以借⽤alt加其访问键(热键)使⽤;③VF菜单不是⼀层不变的,它会随着当前的操作的变化⽽变化;④所有菜单项⽬名称的名字都有⼀个带有⼀个下划线的字母,该字母是菜单的“热键”。

按住Alt + “热键”就能激发该菜单项;⑤退出系统的命令:QUIT三、VF的⼯具栏:①显⽰与隐藏⼯具栏:点击[显⽰]→[⼯具栏]→[常⽤]②VF的⼯具栏分为两种:系统⼯具栏和⾃定义⼯具栏特点:A、系统⼯具栏不能删除,但可以定制(修改),也可以重置。

B、⾃定义⼯具栏不能重置,但可以定制(修改),也可以删除。

四、VF的命令:①主窗⼝或主屏幕是⽤来显⽰命令的执⾏或计算结果;②设置显⽰结果的字号:_screen.fontsize=<⾃定义的字号>③清除主屏幕内容的命令:clear④命令窗⼝的调⽤:A、点击⼯具栏上的[命令窗⼝]按钮B、点击[窗⼝] →[命令窗⼝]C、使⽤组合键:ctrl+F2 显⽰、ctrl+F4 隐藏;⑤VF命令的使⽤规则:A、命令中的标点必须是英⽂状态(ctrl+>:中英标点切换|ctrl+空格:中英切换);B、命令中的单词不区分⼤⼩写;C、命令输写后必须回车执⾏(否则该命令相当于没有写);D、⼀⾏只能写⼀条命令;E、⼀条命令过长时,可以分⾏来写,但要在换⾏处加“;”F、被执⾏过的命令会⾃动保存在命令窗⼝上,并可以反复执⾏;G、如果命令单词过长,可以省略到前4个字母;H、如果命令单词输写正确,字体的颜⾊是蓝⾊;五、项⽬⽂件:①项⽬的扩展名:.pjx②在项⽬中可以建VF的所有⽂件③建⽴项⽬有两种⽅法:A、点击[新建] →[项⽬]B、⽤命令create project <项⽬⽂件名>④项⽬:是指⽂件、数据、⽂档和对象的集合;⑤“数据”选项卡:包含数据库、⾃由表、查询和视图;⑥“⽂档”选项卡:包含表单、报表和标签;⑦“代码”选项卡:包含扩展名为.prg的程序⽂件、函数库API Libraries和应⽤程序.app⽂件;⑧“其他”选项卡:包含⽂本⽂件、菜单⽂件和其他等;⑨⼀般题⽬要求建⽴和打开⼀个项⽬时,紧接着会要求向该项⽬中添加或新建⼀个数据库;六、向导、设计器、⽣成器1、A、向导可以创建表单、编排报表的格式、建⽴查询、制作图表、⽣成数据透视表、⽣成交叉报表以及在Web上按HTML 格式发布等;B、打开⽅式:①[新建] →[向导] ②在[⼯具]菜单中,选择[向导]2、设计器可以利⽤各种设计器使得创建表、表单、数据库、查询和报表3、⽣成器是带有选项卡的对话框,⽤于简化对表单、复杂控件和参照完整性代码的创建和修改过程。

计算机vfp二级考试笔试知识点

计算机vfp二级考试笔试知识点

计算机vfp二级考试笔试知识点1.数据库:是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有结构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2.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3.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构成的人机系统。

4.数据模型:主要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张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有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三种联系)。

5.关键字:在关系模型中称码,是表中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

它可以唯一地确定一条记录。

它不能重复值和为空。

6.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从数据表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记录的操作(从行选)。

投影:从数据表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数据表的操作(从列选)。

连接是数据表的横向结合。

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称为等值连接。

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

7.选择“窗口”菜单中的“命令”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命令窗口”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F2"/"Ctrl+F4"来控制命令窗口的显示或关闭。

8.文件扩展名及其代表的文件类型:.App vfp应用程序.pjx 项目文件.dbc 数据库文件.dct数据库备注文件.dbf数据表文件.fpt数据表备注文件.cdx数据表复合索引文件.idx独立索引文件.qpr生成的查询文件.prg源程序文件.scx表单文件.sct表单备注文件.mnx菜单文件.mnt菜单备注文件.mpr自动生成的菜单源程序文件.frx报表文件9.货币数据在存储和计算时,采用4位小数。

字符型常量是由定界符(单引号,双引号或中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

逻辑型数据用1个字节表示。

日期型数据用8个字节表示。

10.自由表的字段名最长为10个字符,数据库表的字段名最长为128个字符。

备注型:一个存储不定长的字符型数据,其在表中占用4个字节。

备注型,通用型在一个表中都只产生一个备注型,通用型文件。

计算机等级考试VFP复习提纲

计算机等级考试VFP复习提纲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复习提纲VFP数据库部分第一章数据库系统1. 数据处理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自动化的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进行加工处理。

它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参与数字运算的数值型数据;一类是不能参与数字运算的非数值型数据,如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象等。

数据处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与传输的过程。

包括:收集原始数据、编码转换、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

2. 数据库系统(1) 数据库(DataBase)定义: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特点: 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具有数据独立性、实现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定义: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

Visual FoxPro 属于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来建立所需的数据库。

数据操作语言(DML):用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维护操作。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的标准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定义: 是以数据库应用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

组成:数据库硬件(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终端用户、数据库管理员)分类:层次型数据库、网状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分代:第一代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60年代末问世,包括层次型和网状型。

第二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RDBS),70年代中期问世。

第三代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 、OOBDS),80年代中期至今。

上述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数据库系统中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建立和使用数据库。

3.关系模型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事物(对象、性质)观念世界→实体(对象、属性)数据世界→数据(记录、字段)实体模型:即反映事物联系的实体。

VFP复习资料计算机二级

VFP复习资料计算机二级

(一)SQL概述1.SQL的基本概况1)含义: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ge的缩写,它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数据语言,所有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

2)功能:数据查询、数据操作和数据定义2.特点1)一体化:包括数据定义、查询和操作等方面功能,可以完成数据库活动中的全部工作;2)高度非过程化:只需告诉计算机用户“做什么”,SQL便可自动完成全部工作;3)非常简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命令组成;4)它可以直接以命令方式使用,也可以嵌入到程序设计语言中以程序方式使用。

3.主要短语及其含义1)select-说明要查询的数据2)from-说明查询的数据来自哪些表,可对单表或多表进行查询3)where-说明查询条件,即选择元组的条件4)group by-用于对查询进行分组,可用它对数据进行分组汇总5)having-必须跟group by短语一起使用,用来限定分组必须满足的条件6)order by-用来对查询的结果进行排序.简单查询1)适用范围:即单表查询,查询的字段信息和查询条件都来自于同一张表2)语法格式: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式3)查询细节:ü distinct 去掉查询结果中的重复值ü若查询某张表的全部字段,则可把select后的字段名全部用通配符*代替即可ü union并运算可把两个select语句的查询结果合并成一个查询结果(要求是两个查询结果要具有相同的字段个数,并且对应字段的值要出自同一个值域,即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ü查询去向:into array 数组名——将查询结果存放于数组中into cursor 临时表文件名——将查询结果存放于临时只读文件,关闭时自动删除into dbf/table 自由表文件名——将查询结果存放于永久表中to file 文本文件名——将查询结果存放于文本文件中2.简单的联接查询1)适用范围:查询的字段信息或条件来自于多张表2)语法格式: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1,…表名n where 联接条件and 其他条件3.嵌套查询1)适用范围:查询的字段信息出自于同一张表,而查询条件出自于其他表2)语法格式: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1 where 外部关键字 in (select 外部关键字 from 表名2 where 条件)3)查询细节:ü几个特殊的运算符:between…and…用于查询满足某个值域范围内的记录;like用于查询与指定字段值相匹配的记录(like后所指定的字段值一定是个字符型数据;通配符%表示0个或多个字符,“_”只表示一个字符)ü排序:order by 字段名1 asce/desc,…字段名n asce/desc注意:系统默认升序,asce可省略,允许按一个或多个字段对查询结果排序ü简单计算查询:count()-计数 sum()-求和,所指字段是N型 avg()-求平均数,所指字段是N型 max()-求最大值,所指字段是N型min()-求最小值,所指字段是N型ü分组与计算查询:group by 字段名1,…字段名n having 条件表达式(注意:having 必须和group by一起使用,因为它是对分组后的结果进一步进行筛选,having条件和where 条件不矛盾,在select语句查询中是先用where子句限定元组,然后进行分组,最后再用having子句限定分组结果)ü利用空值查询:is null/is not nullü内外层互相嵌套查询:内层查询的条件需要外层查询提供值,而外层查询的条件需要内层查询的结果ü使用量词和谓词的查询:表达式运算符 any/some/all(select子查询)——其中any和some表任意一个,all 表示全部[not] exists(select子查询)——exists表示存在ü虚字段:即原表中并无此字段,是通过函数或者表达式计算所得出的字段名;其格式为:表达式/函数 as 虚字段名ü显示部分结果:top 表达式[percent] order by 字段名1,…字段名n注意:不使用percent时,在1-32767之间取值,说明显示前几条记录使用percent时,则在0.01-99.99之间取值,说明显示前百分之几的记录并且top短语要与order by短语同时使用才有效4.内联接查询:超级联接查询的一种1)适用范围:查询的字段名或查询条件来自于多张表2)语法格式: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n from 表名1 inner join 表名2 on 联接条件 where 条件(三)SQL的操作功能1.插入功能1)标准格式: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名1,…字段名n)values(字段值1,…字段值n)注意:此命令格式表示向表中插入记录,当插入的不是完整的记录时必须指明字段2)特殊格式:insert into 表名 from array 数组名注意:此命令格式表示从指定的数组向表中插入记录2.更新功能1)格式: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1=表达式1,…字段名n=表达式n where 条件式注意:使用where表示更新满足条件的记录,不使用where则更新全部记录2)注意update命令与replace命令的区别:² update可对一表和多表操作,replace只能对当前一表操作² update用where接条件表达式,replace用for接条件表达式² update用=接表达式,replace用with接表达式² update用set接字段名,replace的字段名前不加set² update不用where子句就可更新全部记录,replace有all无for条件才是更新全部记录3.删除功能1)格式: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注意:此命令表示逻辑删除表中相应的记录,有where条件时表示逻辑删除表中满足条件的记录2)本格式可用于一表与多表,而delete for条件则只可用于当前表(四)SQL的定义功能1.表的定义,即建立表1)格式: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1 字段类型(宽度),…字段名n 字段类型(宽度))2)注意:2.表的删除1)格式:drop table 表文件名2)注意:3.表结构的修改1)添加/删除表中字段:alter table 表名 add/drop column 字段名字段类型(宽度)注意:只能一次添加一个字段,并且如果是删除字段则不需要写宽度2)修改字段类型及宽度:alter table 表名 alter 字段名新类型(新宽度)3)更新字段名: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column 原字段名 to 新字段名4)修改字段有效性:alter table 表名 alter column 字段名[null/not null][set default 表达式][set check 逻辑表达式[error 字符表达式]]alter table 表名 alter column 字段名[drop default][drop check]5)添加/删除表中表中索引: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unique字段名 tag 索引名注意:primary key是主索引;unique是候选索引1. 数据处理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自动化的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进行加工处理。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复习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复习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复习资料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70%)、自动控制、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数据处理需求:大量地处理数据(人事、工资、成绩管理、销售管理、图书馆、售票)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其中软件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有:OS、DBMS、编译数据处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和传输的过程。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组成: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计算机硬件以及数据管理员(DBA)–DBS=DB+DBMS+DBA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上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特点: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扩展性,安全、可靠、保密性好•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元数据•数据库按数据模型可分为:–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数据库DBMS是DBS的核心:•DBMS对DB进行管理(建立、使用和维护)的系统软件,是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提供了用户对DB进行操作的各种命令(DB的建立、记录的输入、修改、检索、显示、删除、统计等)•DBMS的组成:–模式翻译、应用程序编译、交互式查询、–数据的组织和存取、事务运行和管理、数据库的维护DBA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机构和相关人员,具有最高的数据特权,负责全面管理DBS •DBA的主要职责–规划和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定义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选择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监督和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改进数据库系统和重组数据库DB和DBMS的关系: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通过DBMS可以建立和使用DB,使用DB是目的,而DBMS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数据库系统三级结构–外部层(用户看到的)–概念层(所有信息的概括)–内部层(如何存储)三级结构间存在两级映射,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2、3)和逻辑独立性(1、2)信息转化的三个阶段:–现实世界、观念世界、数据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抽象↓数据表示↓事物及联系实体模型数据模型↓↓↓事物实体数据↙↘↙↘↙↘对象性质对象属性记录字段数据模型:是数据库领域定义数据及其操作的一种抽象表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知识点(完整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知识点(完整版)

1、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多年来,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2、人工管理阶段面对的主要问题:1、数据不能独立。

2、数据不能长期保存。

3、文件管理阶段面对的主要特点:1、数据与程序分开。

2、数据能长期保存。

3、数据没有完全独立。

4、存在数据冗余。

5、数据不能集中管理。

4、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1、实现了数据的结构化。

2、实现了数据共享。

3、实现了数据独立。

4、实现了数据统一控制。

5、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在文件系统阶段,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提供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6、数据库(DATA BASE 简写为DB)是按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具有数据的结构化、独立性、共享性、冗余量小、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的基本特点。

7、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写为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

而数据库运行管理和控制例行程序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8、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 简写为DBS)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建立在该数据库之上的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5个部分。

9、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 BASE APPLICATION SYSTEMS 简写为DBAS)通常由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组成。

10、数据模型是指数据库的组织形式,它取决于数据库中数据之间联系的表达方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分为3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1、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模型,在关系模型中把数据看成是二维表中的元素,一张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12、关系术语: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在VFP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dbf,称为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管理系统Rebuilding2010年7月16日晚目录开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本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走进VFP (1)第三章 VFP的数据形式、类型及运算 (5)第四章数据库及其操作 (15)第五章 SQL语言 (27)第六章查询与视图 (34)第七章程序设计基础 (38)第八章表单设计与应用 (46)第九章菜单设计与应用 (60)第十章报表设计 (62)第十一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64)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 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与数据处理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2计算机数据管理(l)人工管理。

(2)文件系统。

(3)数据库系统。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2 数据库系统1有关数据库的概念(1)数据库(DataBase):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是由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实行专门管理,提供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机制,可以对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进行管理。

(4)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

数据库系统由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部分组成。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l)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3 数据模型1实体的描述(1)实体。

(2)实体的属性。

(3)实体集和实体型。

2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种类(1)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

3数据模型简介为了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用数据模型来表示,通常有以下3种。

(1)层次数据模型。

(2)网状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

小提示: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1.2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用户界面非常简单,一个关系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

这种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

1关系术语(l)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在Visual FoxPro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文件,扩展名为DBF,称为“表”。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2)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为一个元组。

(3)属性:将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都有一个属性名。

(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5)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在Visual FoxPro中,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就起唯一标志一个元组的作用。

(6)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那么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2关系的特点(1)关系必须规范化。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同名属性,Visual FoxPro中表示为字段名的不同。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即冗余。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无关紧要。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5 关系运算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查询时,需要找到用户感兴趣的数据,这就需要对关系进行一定的关系运算,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

1传统的集合运算(1)并: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并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的全部元组组成的集合。

(2)差: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差是由属于前一个关系的元组而不属于后一个关系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例如,关系R和S的差结果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3)交: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交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所共有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2专门的关系运算(1)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

(2)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3)连接:关系的横向结合,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

(4)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称为等值连接。

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

小提示:选择和投影运算的操作对象只是一个表,相当于对一个二维表进行切割。

连接运算则需要把两个表作为操作对象。

如果两个表以上进行连接,应当两两进行连接。

1.3 数据库设计基础6 数据库设计步骤1设计原则(l)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

(2)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

(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2设计步骤利用Visual FoxPro来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设计。

(1)需求分析。

(2)确定需求表C(3)确定需求字段。

(4)确定联系。

(5)设计精确1.4 Visual FoxPro系统概述7 Visual FoxPro的特点(l)增强项目与数据库管理。

(2)提高应用程序开发的生产率。

(3)互操作性与支持Internet。

(4)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第二章走进VFP一、VFP简介1、VFP的认识VFP是一个适合小型数据库管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VFP之前统帅小型数据库管理领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dBASE,其主要版本:dBASE II→dBASE III→dBASE III Plus→dBASE IV3、VFP的进化轨迹FoxBase 2.0/2.1→FoxPro 2.0→FoxPro 2.5→FoxPro 2.6→Visual FoxPro 3.0→Visual FoxPro 5.0→Visual FoxPro 6.0 我们学习的是Visual FoxPro 6.0。

4、Visual FoxPro(包括3.0、5.0、6.0版本)的基本特点:·以可视化方式开发软件界面。

·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

二、接近VFP1、VFP的安装(略)2、VFP的启动3、VFP基本界面的认识·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主屏幕:显示交互操作结果。

·命令窗口作用:供输入操作命令的场所。

一个命令输完后按下回车键,VFP才会执行相应的命令。

命令窗口的关闭与显示快捷键操作—Ctrl+F4:关闭;Ctrl+F2:显示。

4、VFP的基本命令·clear:清除主屏幕上的显示。

·?:在主屏幕当前行的下一行显示其后要显示的内容。

·??:在主屏幕当前行内容之后显示其后要显示的内容。

说明:已经使用过的命令可以再用。

5、VFP的退出鼠标操作:见演示。

键盘操作:·快捷键:Alt+F4。

·退出命令:QUIT。

三、设置VFP1、设置VFP是指对VFP的工作环境进行一些设置,如日期的格式等。

这些设置可以通过相应命令进行,也可在“选项”对话框中进行。

2、“选项”对话框设置VFP。

1)状态栏的设置2)日期格式设置3)默认目录(工作目录)设置·了解默认目录(工作目录)? sys(5)+sys(2003)sys(5)—默认目录中的盘;sys(2003)—默认目录中的路径。

·设置·意义(do form gzml.scx)4)使设置长期有效四、学习VFP1、VFP提供的帮助系统是我们学习VFP的一本很好教科书,建议同学们经常使用。

2、使用帮助系统而不要依赖帮助系统,这样不利于我们通过二级考试。

第三章 VFP的数据形式、类型及运算一、常量1、常量是表示一个确定值的数据。

常量有数值型、货币型、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6种。

2、数值型常量·数值型常量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数,因此,数值型常量也称为常数。

·数值型常量的书写方法:(1)日常表示法如12、+56、-64.8等。

(2)科学表示法1.6E12表示1.6×1012;1.6E-12表示1.6×10-12;-1.6E12表示-1.6×1012;-1.6E-12表示-1.6×10-12。

3、货币型常量·货币型常量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货币值。

货币型常量的小数位数采用4位。

·货币型常量的书写方法:如$12,$12.68,-$12.68等。

4、字符型常量·字符型常量用来表示一串确定的字符,因此,字符型常量也称为字符串。

·字符型常量的书写方法:'abcd'、"abcd"、[abcd]均表示字符串abcd。

·说明(1)表示字符型常量前后的'、"或[]称为字符型常量的定界符,它表示字符串的开始和结束,不是字符串的组成内容。

字符串的前后定界符必须一致,如'abcd"等是错误的。

(2)当字符串中包含'、"或[]时,必须使用其它的定界符,如字符串ab'cd应表示为"ab'cd"或[ab'cd]。

(3)字符型数据中的字母大小写是区分的,比如"abcd"和"ABCD"是不同的两个字符串。

顺便说一下,命令中的字母大小写是不区分的,如Clear、cleAr、CLEAR等均表示清除主屏幕显示命令。

(4)两个单引号('')、两个双引号("")、一对中括号([])均表示没有组成内容的字符串,这样的字符串称为空串。

(5)组成字符串的内容也可以有空格,如"ab cd"、"a bc d"、" "等都是正确的字符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