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时政热点:讲好中国故事需创新对外翻译
2024年中考英语热点话题写作《讲好中国故事》

2024年中考英语热点话题写作-讲好中国故事1.为深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各地各校相继开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动。
为此,你校英语广播站正在举办以“Tell China’s Stories in English”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短文参赛。
参考信息:1.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2.你将如何践行;3.……As a teenager, it is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for us to tell China’s stories, which can develop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nation and enhance the national cohesion and pride.As for me, I will try my best to learn English well first. Having a high level of English is the first step to tell China’s stories better. Second, I will learn mor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If I have a chance to introduce our culture in the future, I will spare no effort to tell the foreigners what I have learned. Telling China’s stories in English is a way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which allows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And we all hope that China will go further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herefore, more teenagers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to tell China’s stories better.【详解】[总体分析]①题材:本文是一篇话题作文,为应用文;②时态:主要是“一般现在时”;③提示:写作要点已经给出,至少两个方面,写好意义和自己如何践行。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对外传播——对于“内外有别”与“内外兼顾”传播原则的解析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对外传播——对于“内外有别”与“内外兼顾”传播原则的解析作者:吕翎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6期摘要文章以北京周报社2 016-2017年全媒体报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 01 7全国两会”等重大新闻事件为具体案例,重点探讨对外传播媒体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媒体生态下,怎样平衡国内平台和国外平台的报道,主动设置议题,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对外传播;媒体融合;内外兼顾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 2018) 207-0022-03伴随着全球化和中国的飞跃发展,中国比以往更加需要在国际舆论场上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过去10年,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以前主要从事对内报道的媒体纷纷借助海外分社等平台拓展了国际传播业务,旨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这无疑给从事数十载的外向型国际传播媒体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这些对外传播媒体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又应如何布局?对内媒体在拓展国际传播业务,对外传播媒体又是否应该适当地在日趋多元化的国内媒体平台上设置议题?又如何做到内外兼顾?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我国媒体正在一步步打造“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所谓“连接中外”,指的是中央层面提倡打通内宣和外宣边界,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逐步走向世界,并与国际同行处于同一平台上,在新闻业务连接的前沿状态下,同台竞技;所谓“沟通世界”,指的是通过多元信息和信息多元化呈现,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和讲好世界故事,努力沟通中外民众,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互相理解,并逐步建设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
【1】1继续坚持“内外有别”的对外传播原则“内外有别”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国际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根本上界定了我国国际传播的特点和工作方法。
从1944年9月该原则提出【2】至今,随着国际、国内历史环境的变化,在该原则指导下的国际传播工作也经历着不同的历史阶段。
2018热词中英对照词

1.命运共同体英文: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解释:命运共同体,即在相同条件下结成的命运攸关的集体,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
出处: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序言》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得到全球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
“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一个全球“热词”。
2.锦鲤英文:koi fish(本意是一种鱼),后泛指运气极好的人(a lucky dog)解释: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后来,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
出处: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开展了一个抽奖活动,从转发此条抽奖微博者中抽奖,抽中的人为“中国锦鲤”,吸引300多万次转发。
10月7日支付宝揭晓了抽奖结果,幸运的“中国锦鲤”获得了“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
“锦鲤”立马走红,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保佑”“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
“锦鲤”于是成为“好运”的象征。
“锦鲤”的走红及其意义的泛化,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店小二英文:waiter解释: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
后来,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
出处:“店小二”热情的态度、周到的服务,是店家带给顾客美好体验的重要因素。
浙江主要领导人曾提倡,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店小二”。
今年,上海主要领导也强调,“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
发扬“店小二”精神,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
4.教科书式英文:a textbook case解释: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
最新时事政治英语翻译

中国梦China’s Dream; the Chinese Dream中国精神China’s Spirit; the Spirit of China; China’s character; China’s soul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keep power in the cage of systemic checks; Power should be placed under close oversight/checks.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套上紧箍咒。
Power should be covered with antiseptic and be kept in a straitjacket; Power should be insulated from corruption.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Getting things don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houting/yelling; Don’t just shout/yell. Roll up sleeves and get things done!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
Only the wearer knows whether his shoes fit.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One should not stick his head in the past when his body is already in the 21st Century.治大国如烹小鲜。
Governing a big country is as delicate as frying a small fish; A big country should be governed with the same care of frying a small fish.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Empty talk is harmful to the nation, while doing practical work will make it thrive.保持战略定力maintain strategic focus/confidence/composure; keep to our strategic goals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时政翻译第一讲

More than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has given China a considerable material accumulation, and her economy has gained a foothold in the world. The motivation of China’s millions to pursue happiness and create wealth is an inexhaustible reservoir of drive for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The socialist China adheres to brimming with vigor and vitality. Socialism is like an ocean that takes in all the rivers and will never go dry. While planting her feet solidly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 will boldly 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boldly absorb all fine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s.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life and exuberance of a socialism that is good at self-readjustment and selfimprovement The Chinese nation has rich and profound cultural reserves.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 is a great idea put forth by ancient Chinese thinkers. It means harmony without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without conflict. Harmony entails 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while difference conduces to mutual complementation and mutual support. To approach and address issues from such a perspective will not only help enhance relations with friendly countries, but also serve to resolve contradi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main trend of the present-day world is towards peace and development. China’s development is blessed with a rare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Now, the first and foremost task for China is to secure a 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a stable domestic environment in which China can not only concentrate on her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help promote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浅析外语专业学生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浅析外语专业学生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发布时间:2021-11-25T02:42:29.63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0期作者:张馨方连凯宇许世骅张洁[导读] “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课题。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 066004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课题。
而在当今这个文化繁荣、交流鼎盛的时代,外语专业学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当仁不让的义务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加文化输出,提高外宣能力,拓宽外交途径。
本文将从外语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和意义出发,在此基础上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策略和途径,并进行未来展望。
关键词:外语专业,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一、外语专业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一)“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对于文化的定义,见于《易?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显然,文化从最初起就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义。
而探究中国故事便是研究中国文化,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从五千年文化精粹中汲取养分,成人成才;可从马克思主义中提升思维,理性、辨证;可从中国精神中坚定信念、坚毅自身。
只有对中国故事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学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突出内涵显现,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无不推动着这一深入理解的过程的发展,逐渐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推动高水平素质教育发展,彰显文化自信。
(二)“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确定正确价值导向在现今高校的思政课和历史课中,课程内容多回归课本。
但相较于事例和故事的鲜活生动,文字的叙述多平淡无味。
而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理论及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故事相结合,并把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故事中去。
学生们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从而以正确的人生观为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播真理、开发民智,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中突出中国制度、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成就中国社会最高理想助力。
翻译,怎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翻译,怎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孔子学院十周年,世界各地掀起“汉语热”。
去年年底,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等打造的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在京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5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中、英、法等7个语种同步发布。
几天之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81条能够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被挖掘整理,并被翻译成不同语言对外传播。
推进中国声音更好地向世界远播,翻译是重中之重。
然而,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声音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解释和翻译法则,反映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思想文化术语出现了解释不一、译法存在偏误的现象,中华思想核心概念的准确表达遇到困难,影响了中国声音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提升翻译水平与能力,向世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翻译面临挑战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时代条件下,翻译工作无疑担负着重要角色,却也面临不小挑战。
“中国文化中的‘韬光养晦’一词有着多种翻译方法;一个‘不折腾’折腾了翻译界很多专家学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又引发了无数争议,是铁硬,还是打铁的人硬?”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刘和平举例解释。
“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与国家的地位还不相符,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外译中的异化策略在翻译中占据明显优势,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对中国的误读与扭曲,使作为国家利益的中国国家形象受到损害。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指出,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有关中华思想文化的整理、译介与传播没有相对一致的理解与阐释,更没有规范的翻译标准和统一的操作规程,相关解释、翻译往往大相径庭,译法纷纭,水平参差,极易引发歧解,极大影响了“中国声音”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提出了构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之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放创新的亚洲 繁荣发展的世界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之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热点背景】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化局部受挫的背景下,亚洲和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开放、联动;需要包容、平衡。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依然脆弱、仍存在不确定性、新一轮技术革命尚未到来,亚洲和世界需要以创新而非简单的要素投入驱动增长。
在和平、发展依然是世界两大主题的情况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
根据这一精神,年会拟设置“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改革再出发”四个板块,共60多场正式讨论。
“全球化与一带一路”板块,将延续2017年年会相关领域的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
下设《全球化的下半场》、《海外投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等分议题。
“开放的亚洲”板块,旨在推动亚洲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促进亚洲开放和联动发展。
下设《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亚洲区域合作组织圆桌会》《新兴经济体》等多边话题,并设有若干双边议题。
“创新”板块,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是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
下设《未来的交通》《未来的生产》《未来的通信》《区块链》《新零售》等分议题。
“改革再出发”板块,2018年恰逢东道国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十九大召开、吹响改革再出发号角的第一年。
论坛年会将举办两场“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分会。
此外还设有《资本市场改革》《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减税》《乡村振兴》《城市群》等分议题。
此外,年会还将就粤港湾大湾区、雄安新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等设置专题讨论。
【热点聚焦】【聚焦一】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尊敬的各位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尊敬的各位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仲春时节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风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考时政热点:讲好中国故事需创新对外翻译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创新中华文化的对外翻译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外译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也面临外译产品数量多、接受度差,投资大、效益低等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过程(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线翻译、云翻译)和翻译形式(如众包、众筹)等都出现了新的突破。
做好中华文化外译工作,应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在外译的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为此,要着重从外译的主体、时空、手段、客体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优化翻译主体。
应从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角度,对中华文化外译的主体进行优化组合。
从选择的优先次序看,人机互助外译是最优选择,其次是中外合作外译,再次是中国译者外译,最后是机译。
之所以把人机互助外译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语料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管理,突破人译在时空和个体思维上的局限,具有明显优势。
中外合作外译优先于中国译者外译,是因为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双语言、双文化专家的优势。
做好时间和空间规划。
外译时间和空间规划是编制中华文化外译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外译时间规划主要应考虑外译何时的中华文化。
总体而言,应以现当代为主、近古代为辅,变“啃老”为推新,以求增进其他国家对当下中国的了解。
外译空间规划要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地缘等状况,可根据相对文化距离和地位设计优先序列。
比如,可以把与我国文化距离大的地区或者经贸往来密切的地区作为优先外译方向。
选择适宜的翻译手段。
应根据外译的具体需求和不同翻译技术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翻译手段。
网络翻译涵盖互联网和云翻译技术应用,应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首选。
移动—语音翻译通过移动终端、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翻译软件提供在线翻译服务,便捷性强。
外包翻译则利用在线交易平台和翻译社区将翻译服务直销给客户,针对性强。
众包翻译即广泛利用“草根译者”在特定时间内在线完成特定翻译任务,参与性强。
区分外译的类别与缓急。
就外译类别而言,其内容上有难易之分,所以需要分清层次和缓急。
如产品、品牌、标准等,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其传播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最需外译和传播。
精神文化影响面广,是外译的主体,其外译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应紧随或融入物质文化外译。
制度文化涉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人际关系准则等,外译难度较大,需要把文化互通的基础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