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合集下载

我国的农业

我国的农业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广西



广东

棉花
生长习性:喜温 、喜光,生长期长
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布图
南疆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生长条件:1、夏季高温、光照强、降水丰沛 2、生长的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成熟和采摘 3、土壤呈沙性
1、概念: 指农业熟制,即一年几熟 2、中国农业耕作制度的划分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二)耕作方式
①北方:旱地(小麦)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②南方:水田(水稻)
(三)中国种植业的分布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 区。(大致和400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 地、东北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 西北灌溉区(宁夏平原、河西 走廊)
生长习性:喜高温,适应性强,分布广
玉米:北方、西南
中国9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东北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
【思考2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的地位逐 年下降,原因有哪些?
①人口增长,人均粮食减少;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粮食商品率较高
温室、培育良种
改造措施
植树造林、节水农业
林业
作用: 1、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区) 防风固沙(干旱半干旱)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音(城市) 调节气候、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全球性)
2、经济效益:
木材、水果、药材等

农业的概述

农业的概述

以下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是 否赞同?能说一下理由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既然那么重要,那么其农 产品主产区我国主要有哪些分布? 课本P68
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
P68 活动1、结合第二章第二节中所学知识, 说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各 属于哪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中国温度带图
连一连:
谷物、蔬菜 肉、蛋、奶 鱼、虾等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水产业
大农业
(广义)
水果
小农业(狭义)
种植业
我国重视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更是重 中之重。看课本67页 说说下列农作物名称
小麦
玉米
水稻
小麦
水稻
玉米
高梁
你知道什么叫做五谷吗?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
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 黍(shǔ)、稷(jì )、麦、菽(shū);另一种指麻、 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 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 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 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水产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 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 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 业生产部门。
林 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 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 产部门。
农业的概念:
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 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 括农(种植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等部门。 我们采用的是农业的广义含义,即利 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统称为农业。

农业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农业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农业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农业这个词汇可以说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业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也对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农业的名词解释,并深入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现象。

一、农业的定义和历史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通过种植作物、养殖家畜等方式,生产食物、纤维、能源等物质,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从人类社会的诞生起就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的人类开始从采集和狩猎的方式转变为种植和养殖的方式。

通过农业活动,他们能够在特定地点定居并增加食物供应,有效避免了随处迁徙的狩猎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种转变为农耕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的重要概念1.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指农民或农业生产者利用农业资源进行农田种植、养殖动物、种植果树等活动,以生产农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

农业生产与大自然密切相连,它需要依赖土地、水源、气候和农业科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农民需要掌握科学的农业管理知识,合理利用资源,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2. 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在技术、产量、效益、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

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如优质种子、高效育种、现代化农业机械和设备等,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发展也包括农民的素质提升和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等。

3. 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农业注重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农民可以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等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注重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处理。

三、农业的发展挑战尽管农业在过去几千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农业概念

农业概念

在自然界一样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可以不分季节、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生产,从而提高生产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

以确保食物的稳定生产为目标,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综合研究正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充分利用农田的自然循环机能,减轻环境负荷并开发适合日本的环境低负荷型农业新技术,在水田开发出“稻—麦—大豆—饲料作物”轮作体系,同时,分作物类别、学科领域类别,以及营农等各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试验、示范大协作。

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化了人们对生物界的原有认识,而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产业在21世纪有可能呈现出巨大的发展。

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促进这些学科领域积累的知识向农业科学领域的应用。

主要课题内容有:一是高密度水稻染色体连锁基因图谱的研制。

二是在动物方面,主要开展了动物基因组、发生分化、免疫及脑、神经等的研究,拟定要将取得的成果应用于对农业动物的繁殖和产肉性的改善;对天敌等有用昆虫的改良、疾病防治,以及对动物摄食与生殖行为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还可能对人体医学作出贡献;三是在生物综合防治基础的他感作用物质、性激素等生物间相互作用物质的探索方面,四是对农业水产生物的机能进行深度开发与仿生,以期创出新的产业,更好的利用生物机能修复环境的技术和生物机能模仿技术等。

以色列是世界上土地资源相对贫瘠,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之一,全国有90%的土地是山区和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几十年来,以色列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明确的农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强调“以科技立国”的指导思想,在不断加大科研、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优先重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优良品种选育技术、沙漠温室技术等,在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中,走上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以色列更加强调根据市场机会,发展高技术,加强研究与开发,定时调整产业结构,品种、品质不断创新,使农业生产及其技术全面国际化、专业化和商业化。

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基础知识一、农业与农业生产分析(一)农业的概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农业的概念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二)农业生产分析1.农业生产的实质与特性2.农业生态系统二、农业资源与植物生活因素(一)农业资源与合理利用1.农业资源的类型2.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及合理利用(二)植物生活因素1.生活因素学说2.生活因素的规律3.控制植物生活因素的途径三、土壤与土壤培肥(一)土壤的概念及形成1.土壤的概念2.土壤的形成(二)土壤的组成1.土壤的固相组成2.土壤的液相部分3.土壤的气相部分(三)土壤的性质1.土壤的物理性质2.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3.土壤的化学性质4.土壤胶体(四)土壤的合理利用1.生物措施2.物理措施3.化学措施4.防护措施(五)土壤肥力与土壤培肥1.土壤肥力与地力2.土壤养分3.有机肥料4.化学肥料5.合理施肥四、农作物机械化栽培(一)农作物的分类与类型1。

作物的概念2. 农作物的分类(二)农作物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1。

作物的产生2. 作物的产生构成因素(三)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1。

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2。

玉米生长过程3。

大豆生长发育过程4. 油菜生长发育过程5 棉花生长发育过程(四)小麦机械化栽培1. 机械化栽培特点2。

机械化栽培措施(五)玉米机械化栽培1。

机械化栽培特点2。

机械化栽培措施五、农作物种植制度(一)作物布局1。

作物布局的概念及意义2。

影响作物布局的主要因素(二)种植方式1.单作2.混作、间作3.套种4.复种(三)种植体系1.连作2.轮作六、农田土壤管理制度(一)土壤耕作与土壤耕作制度1.土壤耕作2.土壤耕作制度(二)土壤培肥制度1.土壤培肥制度的概念2.制订土壤培肥制度的原则七、农田防护制度(一)保护农田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当务之急(二)防治水力侵蚀1.什么是水力侵蚀?2.影响水蚀的因素3.防治水蚀的措施(三)防治风力侵蚀1.什么是风力侵蚀?2.影响风蚀的因素3.防治风蚀的措施农业基础知识一、农业与农业生产分析(一)农业的概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农业的概念关于农业的概念,最初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都是专指耕耘土地以栽培农作物而言。

农业的名词解释

农业的名词解释

农业的名词解释
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生产农产品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农产品:指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物质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

2. 农业机械化:指利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过程。

3. 农业科技: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学科领域。

4. 现代农业: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品质的农业形态。

5. 农业保护区:指为保护农业生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划定的农业用地保护区域。

6. 农业生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的发展理念和实践。

7. 农业现代化:指在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实现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8. 农业品牌:指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以上是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名词解释,每个名词都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不同方面和领域,这些术语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小知识科普

农业小知识科普

农业小知识科普一、农业概述农业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生产的活动。

它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农作物1. 稻谷: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2. 小麦:小麦是全球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3. 玉米:玉米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

4. 大豆: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三、畜牧业1. 猪:猪肉是全球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猪肉产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2. 牛:牛肉是全球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但牛只数量相对较少。

3. 羊:羊肉在中东和北非等地区消费量较高。

4. 鸡:鸡肉是全球最主要的家禽肉类之一,其产量也是最高的。

四、农业技术1. 种植技术:包括耕作、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2. 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

3. 农业机械化:包括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

4. 农业科技:包括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

五、农产品加工1. 粮食加工:包括面粉加工、米饭加工等。

2. 油料加工:包括油脂提取和精炼等。

3. 肉类加工:包括腌制、熏制和加工成香肠等。

4. 蔬菜水果加工:包括酱料制作和罐头生产等。

六、农产品贸易1. 农产品出口:主要出口国家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

2. 农产品进口:主要进口国家有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七、农业环保1. 水土保持: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灌溉方式来保护水土资源。

2. 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农业废弃物处理: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的处理方式。

八、未来发展趋势1. 精准农业: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2. 绿色农业:通过有机耕作和无农药种植等方式,实现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3. 智能化养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养殖。

九、结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农业的特点及作用

农业的特点及作用

农业的特点及作用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1.特点:1.1高度依赖性: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提供,如土地、水源、气候等。

同时,农业还受到天气变化、天灾人祸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

1.2季节性:农业生产受到季节变化的制约,不同作物有其特定的种植季节。

农民们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和土地条件,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

1.3劳动密集型: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生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较高。

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如耕种、种植、养殖、收割等,因此农业活动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

2.作用:2.1食品生产:农业的最基本作用是生产食品,满足人类的温饱需求。

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等食品,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提供就业机会: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农业生产需要农民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减轻了就业压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

2.3经济增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非常重要。

农业生产的增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4国际贸易:农业产品是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一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巨大的需求和竞争力,如大豆、小麦、棉花等。

农业产品的出口可以带来外汇收入,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2.5农村发展:农业对农村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生产的增长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2.6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在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管理措施可以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

2.7文化传承: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之一,农耕文化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农业活动和农耕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持农村地区的传统特色,也推动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 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 年 公元 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 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 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 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 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 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 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 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 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 国以只占7%的土地, 国以只占 %的土地,养育 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 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 在农业科技方面, 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 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 已经从 年 % 42%。 %。
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 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 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 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其基本特征是: 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 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 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 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 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 化学、 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 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 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生物 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 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 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 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 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 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 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所以, 所以,有学者把中石器时代看成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也不 为过。 其中,农业起源尤为突出, 为过。 其中,农业起源尤为突出,它的意义在于使人类的经 济生活完成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质的飞跃。同时, 济生活完成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质的飞跃。同时, 也深刻影响到其他方面事物的发展。 也深刻影响到其他方面事物的发展。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 也相当热烈,需要回答的问题也相当多。 也相当热烈,需要回答的问题也相当多。
当代农业重要人物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 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 养活世界?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 最终将水稻亩 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 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 亿多亩,增产 公斤, 亿多亩, 多亿公斤。这些 产从 公斤提高到了 公斤 并推广2.3亿多亩 增产200多亿公斤 多亿公斤 事迹都归功于袁隆平。 国际水稻研究 所所长、印度前农 业部长斯瓦米纳森 博士高度评价说: “我们把袁隆平先 生称为‘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之父’,因为他的 之父 成就不仅是中国的 骄傲,也是世界的 骄傲,他的成就给 人类带来了福音。”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1 前左右,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 万年前左右,也就是地史上更新世 晚期末,构造史上的最后冰期结束之际, 晚期末,构造史上的最后冰期结束之际,考古学上的中石器 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全 球气温的回升,动物、植被的更迭以及海平面的变化( 球气温的回升,动物、植被的更迭以及海平面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上升)等,导致一系列的新事物先后出现。农业的起 表现为上升) 导致一系列的新事物先后出现。 家畜的饲养、生活的定居,甚至原始宗教、艺术的萌芽。 源、家畜的饲养、生活的定居,甚至原始宗教、艺术的萌芽。
秦、汉至南北 朝(公元前221--公 元589年)这是中 国北方地区旱地农 业技术成熟时期。 业技术成熟时期。 耕、耙、耱配套技 术形成。 术形成。多种大型 复杂的农具先后发 明的运用。 明的运用。著名农 学家贾思勰写作大 型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
隋、 唐、宋、 公元581--公 元(公元 公 元1368年)经济 年 重心从北方转移 到南方。 到南方。南方水 田技术配套技术 形成。 形成。水田专用 农具发明与普及。 农具发明与普及。 棉花在中国逐渐 推广。 推广。出现众多 农书。土地利用 农书。 方式增多。 方式增多。南北 方农业同时获得 大发展。 大发展。

1.新物种塑造。 2.新型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 3.构建新型农业工厂。 4.新型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 5.新能源开发。 6.新的空间领域拓展。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 约公元前 公元前771 公元前 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 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 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 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 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 元前770--公元 公元221年) 元前 公元 年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 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 发展时期。 发展时期。炼铁技术 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 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 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 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 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 发展。 发展。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 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 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 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 农业。 农业。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 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 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 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 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 时期。 时期。 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长江流域及其 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显 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新石器 时代( 时代(距今约 10000--4000 年以前) 年以前)中国 农业大约起源 于一万年前。 于一万年前。 它是在采集和 渔猎经济中逐 步发展起来的。 步发展起来的。 农业的产生, 农业的产生, 为人类的文明 进步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实的基础。
绿色农业: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 绿色农业: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 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 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 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提高农民收入, 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 一种新型农业。 一种新型农业。 工厂化农业: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 工厂化农业: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 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 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 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 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 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 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 旅游业。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旅游业。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 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 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 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