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胞概述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理论:由雨果·冯·莱欣克发表,提出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2.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主要成分,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的细胞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线粒体:产生细胞的供能物质ATP。

- 内质网: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 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贮存和分泌细胞的物质。

- 溶酶体:分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参与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维持和推动生命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 生物合成:细胞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和合成物质,如蛋白质合成和多糖合成。

- 继承与遗传:细胞核中的DNA具有遗传信息,使得细胞能够传递、继承遗传信息。

- 生殖与增殖:细胞能够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和增殖。

- 感受与应答: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 细胞的生物膜- 细胞膜是细胞的包围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 扁平脂质分子和胆固醇分子可以增加细胞膜的液态性和稳定性。

5. 细胞的能量和物质转换- 细胞需要能量来推动生物化学反应和维持生命活动。

-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产生ATP分子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 葡萄糖与氧气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和一些细菌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6. 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过程,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和某些原生生物的增殖方式,细胞直接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概述

细胞概述

施莱登
施旺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
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Schleiden) 发表论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发表论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1839年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 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1858年 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菲尔肖(Rudolf 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菲尔肖(Rudolf Virchow) 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并提出: 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并提出: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认识细胞的大小
直径100nm 直径
腰围38厘米 腰围 厘米
人体内最大的是成 熟的卵细胞0.1mm 长达 米 熟的卵细胞 长达1米
人体中血小板仅4μm 人体中血小板仅4μm
人体中最长、 人体中最长、最粗大的神经是坐 骨神经, 米长,直径 骨神经,约1米长 直径 厘米 米长 直径1厘米
细 胞 的 多 样 性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 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 率。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的体积越大, 越小 其相对表面积______,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 越小 _______。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发生信 息交流, 息交流,相对表面积大不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 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比较小。 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比较小。
积)
3 2 1
54 24 6
27 8 1
2 3 6
结论: 结论: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 减小 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 ______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 _______ 减小 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笔记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笔记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笔记摘要:1.生物第二章概述2.细胞的重要性3.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细胞的生命周期5.细胞分裂的过程6.细胞分化的实质7.细胞间的相互作用8.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9.总结与思考正文:【生物第二章概述】生物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生命周期以及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等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本章将从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

【细胞的重要性】细胞作为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具有自主生长、自主繁殖、代谢调节等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维持生命的稳定。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壳,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些结构共同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等阶段。

在不同阶段,细胞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了解细胞生命周期有助于研究细胞生长、分化等过程。

【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分裂的方式,最终形成生殖细胞。

【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差异的现象。

细胞分化使得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形成复杂的生命系统。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间相互作用是生物体细胞组织形成的关键。

细胞通过分泌物、细胞间连接蛋白等方式相互沟通,协同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生物体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之间相互协作,形成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了解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与思考】本章学习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生命周期以及细胞与生物体的组成关系等内容。

浙科生物必修1第二章2.1细胞概述

浙科生物必修1第二章2.1细胞概述

1838年 年
德国施莱登
1839年 年 1859年 年
德国施旺 德国菲尔肖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3 2 1
54 24 6
27 8 1
2 3 6
1 1 1
19:27 7:8 1:1
1、物质运输的效率与细 、 胞大小之间的关系? 胞大小之间的关系?
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 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 2、细胞体积不能超过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 细胞体积不能超过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 细胞核
•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 同努力的结果。 同努力的结果。 •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统一性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世纪50 以后, 以后,电子显微镜 的发展, 的发展,使人们看 到了细胞内部更精 细的结构。 细的结构。
• 关键词 细胞学 细胞生物学 真空 1979年又制成分辨 年又制成分辨 本领为0.3纳米的大 本领为 纳米的大 型电子显微镜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 到科学发现的哪些特点? 到科学发现的哪些特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全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全

目录索引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第二章细胞概述第三章细胞的分子基础第四章细胞膜第五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第六章内膜系统第七章线粒体第八章核糖体第九章细胞骨架第十章细胞核第十一章细胞的分裂第十二章细胞周期第十三章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第十五章个体发育中的细胞附录名词解释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一、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二、细胞的发现胡克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进行命名三、细胞学说创始人:施莱登施旺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⑥.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四、分子生物学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开展分子水平探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研究。

随着分子水平对细胞生命活动机制的探讨愈受重视,并积累一定实验成果,“分子生物学”应运而生。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形成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整体水平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即细胞生物学。

也有人将细胞生物学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细胞概述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一、细胞的基本共性•所有细胞表面都有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构成的生物膜。

•所有细胞都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作为遗传信息储存、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所有细胞都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增殖的。

二、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目(自学)四、细胞的一般结构•亚微结构(电镜):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膜相结构:由单位膜参加形成的所有结构。

包括:一网两膜四体•意义:区域化作用•非膜相结构•单位膜:电镜下观察,膜相结构的膜由两侧致密深色带(各2nm)和中间一层疏松浅色带(3.5nm)构成,把这三层结构形式作为一个单位,称为单位膜。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资料

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资料
磷 脂 分 子
18
磷脂分子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展开你的想像力,尝试 画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的排布方式?
空气 水
19
资料卡片3: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 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 物质)分解。
问题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你对膜化学成分在种类上认识是
7
对下图3个棱长不同的立方体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 算得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棱长(cm) 表面积(cm2)
1
384
2
192
3
96
体积(cm3) 64 64 64
表面积/体积比 6 3
1.5
8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为什么细胞体积那么小?
细胞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发生信息交
流。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太大,不利于各项生命活动
的完成,因此细胞的体积总是那么小。
9
2、数目 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体的增大 主要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 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的多少与生物体的大小成比例, 多细胞生物体的增大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10
细胞的形态 红 细 胞
叶 表 皮 细 胞
神 经 细 胞 骨 骼 肌 细 胞
11
质膜为什么会有选择透性,我们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
的,因此需要从它的结构谈起。
16
资料一
时间:19世纪末 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
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磷脂

高一上期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上期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上期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着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

高一上学期的生物课程主要涉及生物的基础知识和生命的组成和运作机制,其中第二章是关于生命的基本分子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包围物,它负责细胞的物质交换和环境适应。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其中存在着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控制和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核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二、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和分化等。

新陈代谢是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消耗过程,包括物质的吸收、合成、分解和排泄等。

生长是细胞增加物质和体积的过程,它是生物体发育和发展的基础。

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殖的过程,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产生两个或更多的新细胞。

分化是指细胞从未分化状态转变为特定功能和形态的细胞,它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和形成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三、细胞的信号传递细胞内部的信号传递起着调节和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感知和接收外界信号,然后将信号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分子传递到细胞内。

这些信号可以触发细胞内的代谢和生物反应,并最终对细胞的功能和行为产生影响。

细胞内信号传递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胞的调控机制,也为治疗疾病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四、细胞的遗传信息细胞的遗传信息是由DNA分子编码的,它决定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NA分子是由四种核苷酸组合而成的双链结构,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可以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

DNA复制是指DNA分子将自我复制的过程,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

转录是指DNA分子通过RNA聚合酶酶的作用,将DNA中的信息转录成mRNA。

翻译是指mRNA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将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并合成蛋白质。

细胞的结构ppt3

细胞的结构ppt3
因为胚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
质膜的结构模型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50 40 30 20 10 0 百分含量%
脂质
50%
蛋白质
40%
糖类
10%
头部(亲水端朝外),与水分子接触。尾部 (亲脂端朝内),形成亲脂小环境。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特点
1、主要成分:蛋白质、磷脂(少量多糖)。 2、基本支架: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 疏水尾部朝内) 3、膜蛋白分布:镶嵌在脂双层表面,部分或全部嵌 入脂双层中,有的横跨脂双层。细胞外被(糖萼)。 4、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资料2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 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 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 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 明什么?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资料3
1970,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 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 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 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 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 在37°C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 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这个 实验说明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核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细胞膜 5、即使在电子显微镜下,也看不到细菌的 A细胞壁 B核膜 C细胞质 D细胞膜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资料
1、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被染成蓝色, 活的不着色的。你能解释其原理吗?这说明细胞 膜具有什么生理特点?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支原体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细菌(bacteria) ( ) ①拟核(nucleoid) 拟核( 拟核 ) ——在细菌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 只有核区,在核区内折叠着长 1200~1400 µm的环形DNA分子, 不与组蛋白结合。 ②核糖体(ribosome)70s ( ) ③细胞膜(cell membrane) ( ) ④中间体( mesosome) 中间体( 中间体 ) ⑤细胞壁(cell wall) ( )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三.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⑴具有细胞膜 ⑵具有两类核酸(DNA和RNA) ⑶具有核糖体 ⑷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⑸具有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能力
不同点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器 核糖体 DNA 细胞壁 细胞分裂 DNA复制 转录 和翻译
原核细胞 较小(1~10µm) 无核膜、核仁(拟核) 除核糖体,无其它细胞器 70s(50s+30s) 小,环状,不结合组蛋白 肽聚糖 无丝分裂 一个复制起点 出现在同一时间和地点, 可连续进行
中膜体(mesosome)或间体
细菌质膜内褶形成小 管状结构。
白喉杆菌的间体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细菌(bacteria) ( ) ①拟核(nucleoid) 拟核( 拟核 ) ——在细菌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 只有核区,在核区内折叠着长 1200~1400 µm的环形DNA分子, 不与组蛋白结合。 ②核糖体(ribosome)70s ( ) ③细胞膜(cell membrane) ( ) ④中间体( mesosome) 中间体( 中间体 ) ⑤细胞壁(cell wall) ( )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第三节 细胞的基本特性
一、细胞结构的基本特性 生物膜 遗传物质 核糖体
第三节 细胞的基本特性
二、细胞功能的基本特性 自我复制——细胞分裂 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运动 应激反应 自我调节
第二章 细 胞 概 述
细胞化学基础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的基本特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细胞膜 高尔基体 单膜 内质网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有孔双膜—核膜 双膜 —— 线粒体 内 膜 系 统
膜相结构
细 胞 内 膜
生 物 膜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微管 细胞 微丝 中间纤维 骨架 位于细胞质中 核糖体 中心粒 细胞质基质 核仁 染色质 位于细胞核中 核基质
非膜相结构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电镜下真核细胞的结构 膜相结构( 膜相结构(membranous structure) ) ——细胞内具有膜的结构 的总称。 非膜相结构( 非膜相结构(nonmembranous structure) ) ——细胞内无膜包裹,呈 粒状或丝状的结构。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二. 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
水 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糖类 有机化合物 脂类 蛋白质 生物大分子 核酸 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 ——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 性的有机分子。
蛋白质(自学P24-28)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肽键、多肽链、主链、侧链等) 3. 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 4.蛋白质的分类与功能 5.酶(定义、特性、分类)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光镜下真核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质膜) (cell membrane) ) 线粒体 细胞质 高尔基体 (cytoplasm) 中心体 ) 细胞基质 核膜 细胞核 核仁 (nucleus) 染色质 ) 核基质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电镜下真核细胞的结构 膜相结构( 膜相结构(membranous structure) ) ——细胞内具有膜的结构 的总称。 非膜相结构( 非膜相结构(nonmembranous structure) ) ——细胞内无膜包裹,呈 粒状或丝状的结构。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二.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真核细胞( )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中出现了核膜, 把核物质包围起来,从而有了真正意义的典型 的细胞核。 细胞核的出现是原核细胞进化到真核细胞 的显著标志。 的显著标志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eukaryotes) )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KEY TERMS
Protoplasm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Protein Nucleic acid Prokaryotic cell prokaryote Eukaryotic cell eukaryote Membranous structure Non-membranous structure Endomembrane system Inte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l membrane Biological membrane
核酸(自学P19-24)
1.核酸的化学组成 2.多核苷酸链的形成 3.DNA 3.D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双螺旋模型的主要内容) 4.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5.DNA与RNA 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 细 胞 概 述
细胞化学基础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的基本特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支原体(mycoplasma) ( )
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 1. 与病毒相似的特点: ①能通过细菌滤器 ②没有细胞壁 ③形态可变 2. 与细菌相似的特点: ①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②有环形双链DNA分子,无核膜 目前所知的最小细胞,能独立 包围,分散在细胞质 生活的最小单位,直径0.1~0.3µm ③有核糖体、酶 ④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一.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 ——细胞内原生质很少分化,没有核膜、 核仁,不具备完整的细胞核结构,遗 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prokaryotes) )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原核生物种类较少,大约5000余种。
第四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个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 大小无关。 一般来说,一定类型的 细胞,其体积(大小) 是恒定的。——细胞体 细胞体 积的守恒定律。 积的守恒定律 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命 活动,体积的增大和减 小都会受到限制。
第二章 细 胞 概 述
细胞化学基础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的基本特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
第二章 细 胞 概 述
细胞化学基础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的基本特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一节 细胞化学基础
原生质( 原生质(protoplasm) ) ——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 原生质与细胞的区别: 原生质——化学成分 细 胞——化学成分、大小、形态、 结构、功能。 各种细胞的原生质在化学成分上虽有差别, 但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基本相同。 化学元素
一. 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
宏量元素——(99.9%) 宏量元素 C、H、O、N 90% Na、K、Mg、Ca、Fe、Cl、S、P 9.9% 微量元素——(0.1%) 微量元素 Cu、Zn、Mn、Si、F、Br、I、Ba等 组成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并非独立存在,而 是相互结合,以化合物 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化合物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细胞膜 高尔基体 单膜 内质网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有孔双膜—核膜 双膜 —— 线粒体 内 膜 系 统
膜相结构
细 胞 内 膜
生 物 膜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 ——相对于细胞膜而言,是指位于细胞质内, 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 构的总称。 细胞内膜( 细胞内膜(internal membrane) ) ——除细胞膜以外,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生物膜(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 )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的总称。
真核细胞 较大(10~100 µm) 有核膜、核仁(真核) 各种细胞器 80s(60s+40s) 大,线形,与组蛋白结合, 以染色体形式存在 纤维素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多个复制起点 出现在不同时间和地点, 有严格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第二章 细 胞 概 述
细胞化学基础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的基本特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一. 细胞的形态 细胞形态具有特异性 多样性 特异性和多样性 特异性 多样性。 细胞的存在方式 游离细胞 组织细胞
人类血细胞
巨噬细胞
神经元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二. 细胞的大小 自然界中最小的 细胞是支原体,直径 约0.1µm。 最大的细胞是鸵 鸟卵,直径在5cm以 上。 人体细胞的直径 大多在10~100 µm之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