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概述

合集下载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概述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概述

第一节细胞概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阅读细胞学说发觉简史,简述细胞学说的大体观点。

②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量和种类。

③进行“模拟探讨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的探讨实验,熟悉细胞体积一样较小的缘故。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学说2. 教学难点细胞学说说明的问题三、教学方式:讨论探讨实验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创设情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即由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提问】那么这些化合物又是怎样构成生物体呢?【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少数病毒等以外,生物体都有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首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节细胞概述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细胞的发现。

【提问】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的?【投影展示】其实,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的壁,而不是活的细胞。

【提问】接下来,细胞的研究发展趋势?【讲述】两位科学家的理论综合成为:细胞学说的基础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共同形成了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就有了细胞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细胞学的研究迅速发展,成为细胞生物学。

【投影展示】各种细胞结构,学生思考、回答:各种化合物并不是随机的结合,它们是有机的组成细胞,再由细胞构成整个生物体。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回答: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看见许多小室,命名为细胞。

学生回答:德国,施莱登研究植物,提出:所有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次年,德国,施旺,提出: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德国,菲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

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课堂的引入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仅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
(原创版)
目录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分类和结构
3.细胞的功能和生命活动
4.细胞的发现和发展历程
正文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主要讲述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础,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都由细胞完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其遗传物质直接位于细胞质中。

真核细胞则拥有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含在细胞核中。

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它们的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壳,同时也起着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其中包含着各种细胞器和分子。

核糖体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过程都在细胞内进行。

例如,新陈代谢、分裂、运动、感知等。

细胞内还有各种复杂的机制来维护生命活动,如细胞凋亡、细胞信号传导等。

细胞的发现和发展历程也是本课的内容。

细胞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当时科学家使用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细胞。

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细胞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对细胞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研究,深入探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总的来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这
是生物学的基础和核心。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摘要:一、引言二、细胞的基本概念1.细胞的定义2.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三、细胞的分类1.原核细胞2.真核细胞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五、细胞的生长与分裂1.细胞生长2.细胞分裂六、细胞与疾病1.细胞病变2.癌细胞七、细胞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1.细胞培养2.细胞工程正文:在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第一课中,我们首先接触到了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都是生命的基本载体。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细胞的分类。

细胞主要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指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其遗传物质直接位于细胞质中。

而真核细胞则具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在了解了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它可以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体部分,其中包含了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指挥中心”,负责保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而细胞分裂则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这个过程使细胞数量增多,也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在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我们开始关注细胞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病变是指细胞因各种原因发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癌细胞则是一种异常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们探讨了细胞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生物研究和医学实验,细胞工程则可以用于生产生物制品和治疗疾病。

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浙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概述(共32张PPT)

浙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概述(共32张PPT)

有1、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
衣藻
2、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
蓝藻
大肠杆菌
口腔细菌
蓝 细 菌
细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大肠杆菌
淋病球菌 肉毒梭菌 霍乱 形 弧 菌
发 菜
颤 藻
念 珠 藻
因太湖蓝
藻暴发,造成
无锡市自来水
水源地水质恶
化,一场突如
A
直径100nm
长达1米
1、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比较大象和蚂蚁,它们的细胞体积谁大呢?
其实,它们的体积大小差不多,只是构成大象的细胞 数目比蚂蚁多。
表: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
细 胞 支原体 细菌 动植物 原生动物
直径d/μm 0.1~0.3
1~2
20~30
数百至数千
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形态、大小、数目都不一样,最 小的细胞是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最大的是鸵鸟蛋的卵 黄,一般来说,细胞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可见细胞 的体积一般比较小,以微米为单位。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 展的过程。
二、细胞的形态大小、数目
叶肉细胞
红细胞
肌肉细胞
骨细胞
神经细胞
平滑肌组织
神经组织
分生组织
叶的表皮
骨组织
上皮组织
神经细胞
肌肉细胞
红细胞
噬中性粒白细胞
腰围38厘米
人体中血小板仅4μm
人体中最长、 最粗大的神 经是坐骨神 经,约1米 长,直径1厘 米
新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白成 和纤 微维年 管细最 结胞佳 构的图 蛋纤片 白维: 肌老 蛋鼠
2003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使人们 看到了细胞内部更精细的结构。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细胞概述CLP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细胞概述CLP

2、细胞的数目
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物体的增大,并不是由于细胞体积
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什么呢? 模拟实验: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3cm
2cm
1cm
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3 2 1
表面积/体积
(相对表面积)
54 24 6
27 8 1
1839年 1859年
德国施万 德国菲尔肖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统一性
二、细胞的形态大小、数目、种类
叶肉细胞
红细胞
肌肉细胞
骨细胞
神经细胞
平滑肌组织 分生组织
神经组织
叶的表皮
骨组织
上皮组织
直径100nm
腰围38厘米
人体内最大的是成 熟的卵细胞0.1mm
人体中血小板仅4μm
长达1米
人体中最长、最粗大的神经是坐 骨神经,约1米长,直径1厘米
• 小鼠和大象,谁的细胞更大? 生物体的增大,并不是由于细胞体积
•生物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呢? 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动物 植物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蓝 细 菌

支 原 体
原核细胞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概述
一、细胞学说
1.建立的过程:
年代 1665年 科学家 英国胡克 发现及结论 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并命名了 细胞(实际是死细胞)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 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 功能的基础 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于别的 活细胞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2.1《细胞概述》课件 (共21张PPT)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2.1《细胞概述》课件 (共21张PPT)

亚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800 000 0.2 n m 500,000倍 表面结构(扫描) 内部结构(隧道)
2. 组分分析 (1) 超速离心
蒸馏水中 破裂 细胞膜
高速旋转时,不同重 度液体的离心沉降速 度不同,重液离心沉 降速度大,沉淀于管 底,轻液离心沉降速 度小,形成上清液。
离心
细胞器
细胞核等
• ㈡细胞学说的创立
• 1.施莱登(M.J.Sehleiden) 1838年在《植物 发生论》中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机体生命 的基本单位,是一切植物体借以生存和生长 的根本实体。 • 2.施旺(T.Schwann) 1839年发表《动物和植 物的结构与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论文, 把施莱登的观点引入动物学 • 3.1858年,德国的科学家菲尔肖总结出细胞 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创立细胞病理学并提 出“细胞来自于细胞”观点
(三)细胞学说主要观点 • • • • • 1. 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 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特例 病毒----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四)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1)对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
(2)说明生命的结构统一性(细胞结构)。 (3)说明生物有共同起源,为进化论提 供了证据。
⒉ 同位素示踪和放射自显影
•⒊ 细胞培养、融合、拆合技术 Nhomakorabea(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壁
习题1:
• • • • • • • 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噬菌体、蚂蚁、玉米 B 乳酸菌、水稻、人、黑藻 C 蓝藻、大豆、衣藻 D 衣藻、水绵、海带、草履虫 E 根瘤菌、根霉、木耳 F 蘑菇、变形虫、肝炎病毒
三、细胞学的研究方法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 细胞概述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 细胞概述

大肠杆菌
蓝藻(蓝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和真菌
真核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原生生物≠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简单、原始的真核生物,绝大多数为单
细胞生物。
细胞的多样性
红细胞
神经细胞
肌肉细胞
叶表皮细胞
叶肉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
(3)1839年,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4)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 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
—不针对病毒
1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细胞的大小
第一节 细胞概述
生物学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
原 始 的 显 微 镜
胡克发现软木塞是由许多蜂窝 状的小室组成的
(1)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cell,死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学说的建立
施莱登
施万
菲尔肖
(2)1838年,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特别注意: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生物体的总体积 与细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目成正比。
活动: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
实验结果
1cm 2cm 3cm
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越大,物质进出细胞 的效率越高,有利于细胞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的种类
原核细胞:无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

2.1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一

2.1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一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概述
• 人眼的分辨率为 0.1mm,直到 17 世纪,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 人们才发现细胞,光学显微镜的 最大分辨率为 200nm
•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电子显 微 胞器、蛋白质、DNA 等大分 子的结构。
神经元细胞, 长达1米 植物纤维 细胞,长 达10cm
鸟类卵细胞,最大可 达170mm × 135mm
直径约 100um
可改变形状 衣原体 100nm
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呢?
这主要是由于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从外部不
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还要将代谢产生的副产 物通过细胞膜运出细胞外 细胞的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 越大,从而越有利于物质进出细胞
• 二、细胞的类别
按照细胞结构的复杂程 度和进化顺序,细胞可分
为两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小(10m左
右),无细胞核结构,核
区含一环状 DNA 分子,无
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可分进一步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纤毛
叶绿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细胞膜
线粒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大小也各不相同,细胞的大小形
状与它们各自的功能密切相关。见图1
一般说来,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 1~100 m 之间,生物 体体积的加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加大,而是由于细胞数 目的增多 ——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数目与生物体的大小呈正比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核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存在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②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③进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认识细
胞体积一般较小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学说
2. 教学难点细胞学说说明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创设情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
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即由元素构成的
化合物。

【提问】那么这些化合物又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呢?
【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除了少数病毒等以外,生物体都有细胞构
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首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节细胞概述
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细胞的发现。

【提问】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他是怎
样发现的?
【投影展示】其实,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的壁,
而不是活的细胞。

【提问】接下来,细胞的研究发展趋势?
【讲述】
两位科学家的理论综合成为:细胞学说的基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共同形成了细胞学说: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
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
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就有了细胞学。

伴随着科学
学生思考、回答:
各种化合物并不是
随机的结合,它们是
有机的组成细胞,再
由细胞构成整个生
物体。

学生阅读课本,总
结回答:
英国科学家胡克,
通过自制的显微镜
观察软木塞,看见许
多小室,命名为细
胞。

学生回答:德国,
施莱登研究植物,提
出:所有植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
植物各种功能的基
础。

次年,德国,施旺,
提出:所有动物也是
由细胞组成的。

德国,菲尔肖提
出:所有细胞都必定
提高学生
查找资料的
能力。

课堂的引
入是由学生
自己完成
的,教师仅
起到组织者
和引导者
的作用,体
现学生在学
习中的主体
地位,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

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和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细
胞学的研究迅速发展,成为细胞生物学。

【投影展示】各种细胞结构

【提问】比较大象和蚂蚁,它们的细胞体积
谁大呢?
【讲述】其实,它们的体积大小差不多,只是
构成大象的细胞数目比蚂蚁多。

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形态、大小、数目都不一
样,最小的细胞是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最
大的是鸵鸟蛋的卵黄,一般来说,细胞只有借
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可见细胞的体积一般比较
小,以微米为单位。

【提问】为什么细胞的体积总是很小呢?
如果假设体积很大,那么会有什么后果呢?
模拟实验:
假设3个正方体,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
3厘米,代表3个不同大小的细胞。

大家计算,
它们表面积/体积的比值?
【讲述】随着边长增大,表面积/体积比值依
次减小。

【小结】
为了保证活细胞能正常的物质交换,细胞
的体积总是很小的。

【投影展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
【提问】不同的细胞,形态大小有所不同,大
家观察比较这些细胞有什么异同点?
来自别的活细胞。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计算,得
出结果。

比值分别是:6、3、
2
比值越大,越有利
于细胞与外界环境
的物质交换。

协作学习
的态度。

及时纠
正错误,加
深印象。

步步设
疑,层层深
入,启发学
生带着问题
去思考、去
观察。

七、板书: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的概述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八、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