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PPT课件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PPT课件 共10页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 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 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 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图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资料袋: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 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 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 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 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 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 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相传伯牙学琴三年,虽技巧娴熟, 但缺少神韵。于是他的老师成连把他 送到东海蓬莱山。伯牙独自在岛上, 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 湃的 涛声,远望山林,鸟鸣深涧.十多日 后,这些景象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 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 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这些 融于创作中, 谱写了一曲《高山流 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我会读
少 {
数量小,跟多相对 年轻,跟老相对
少选:一会儿,不久
{为
做,行,做事 表示行为的对象、目的、原因
以为世无足复为古琴者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 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 “你弹得真好啊,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 期又说:“你弹的真好呀,就像那奔腾 不息的流水。”
男女生合作读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 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 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在弹琴,锺子期在听他弹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在遇到锺子 期之前,他缺少赞美吗?哪些人会怎 样赞美他?
在遇到自己的知己锺子期之后,他 的心情怎样呢?你觉得伯牙会对子 期说些什么呢?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
译文:锺子期死了,伯牙摔碎瑶琴扯断琴弦, 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 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ppt课件(18页)

《伯牙鼓琴》ppt课件(18页)

复:再。
巩固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
1、伯牙鼓琴( ) 2、少选之间( )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5、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6、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7、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探讨、品味课文: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 称伯牙的“知音”。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 ,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
国籍 身份 特长
俞伯牙 (楚国) 晋国上大夫 鼓琴
钟子期 楚国 樵夫 听琴
学习目标
1、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 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 术之美。
初读课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 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 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小组学习:
(1)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 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2)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 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 下来。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鼓: 若: 太山: 以为: 无足:
方: 善哉: 汤汤:
少选: 不复:
志: 巍巍: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鼓:弹琴。
方:正,正在。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志:心志,情志。
若:像。
巍巍:高大的样子。
善哉:好啊。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1张PPT)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1张PPT)
原文中找一找答案
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 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 像流水一样浩荡。”
方鼓琴而志 “善哉④乎 ⑤。”少选 子期又曰: 若流水⑦。”
②在太山③,鼓琴,巍巍 ⑥之间而志 “善哉乎鼓
锺子期曰: 乎若太山 在流水,锺 琴,汤汤乎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文言文的意思。可以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
问题收集


[yǐn 人。 职晋 艺。
春秋 g dū]他虽 国上
时期 (今 为楚 大夫,
楚国 湖北 人, 且精
郢都 荆州)却任 通琴
湖北期是衣、拿板

春秋汉阳)一个背冲斧的

时期人。戴斗担 樵夫。 期
楚国相传笠、(农
(今锺子披蓑具)、
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吕氏春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ù逢暴雨,止于 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鼓琴
伯牙
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琴
锺子期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课后作业
1.搜集更多有关“知音”的古诗或描写 赞颂“知音”的诗句。
2.写写你与“知音”的故事。 3.预习《书戴嵩画牛》。
课后小结
1
课 后 小 结
《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括《书戴嵩画牛》和《伯牙鼓琴》 两篇文言文。
(有一次,伯牙到泰山的北面游玩,突然遇到了暴雨,被困在 岩石下面,伯牙心里感到很悲伤,于是就取出琴弹奏起来。)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锺子期
伯牙
是什么让伯牙和锺子期成为知音的?
预学单上找一找答案

伯牙鼓琴优秀课件

伯牙鼓琴优秀课件
伯牙鼓琴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酒逢知己千杯少。 (6)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1)查工具书。 (2)借助文下注释来理解。 (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可以看图理解。 (5)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 子期善听呢?
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
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 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 除了巍巍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之外,他的 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4张PPT)

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4张PPT)

叁 翻译分析
原文: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 为鼓琴者。
翻译: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 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叁 翻译分析
分析:这段文字通过描述伯牙断绝琴弦、终身不再弹琴的行为, 进一步强调了他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纽带。伯牙的音乐才 华和钟子期的音乐鉴赏能力相互呼应,两人之间的友谊也达到了 顶峰。然而,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感到失去了知音,便决定不 再弹琴,表达了他对友谊和生命的深刻感慨和思考。这个故事也 传递了一个信息:真正的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当知 音不再时,有些人会选择放弃某些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怀念。
叁 翻译分析
分析:这段文言文描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友谊。伯牙通过弹 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钟子期则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到 他的音乐所表达的含义。两人之间的默契和互相理解达到了非常 高的境界。这段文字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音乐艺 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同时也突显了知音之间的心灵相 通和情感共鸣。
肆 拓展阅读
除了在文学上的影响,《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典故,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音乐等领域。 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伯牙和钟子期的形象经常被描绘在一 起,以表现高雅的友谊和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
总之,《伯牙鼓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艺术气息的故事,它 表达了人类对友谊、音乐和艺术的追求和珍视。
肆 拓展阅读
如何快速背伯牙鼓琴,请看以下视频
肆 拓展阅读

肆 拓展阅读
同学们,经过深入的地学习《伯牙鼓琴》,有没有同学听过 或者看到过类似的故事呢?
肆 拓展阅读
对的,就是《伯牙学琴》这个故事。 据传,伯牙是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 头流传下来的。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 的民间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完美版)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完美版)

穷:穷尽。
于何:如何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逃:使。。。逃脱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译文参考
1、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2、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3、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 4、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 样子像江河!” 5、伯牙所想的情景,钟子期都能领会。 6、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 困在山岩下。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返回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译文 Nhomakorabea考7、心里悲愁,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8、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 的声音 。 9、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旨趣。 10、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您的听力好 啊 ,好啊!你听琴时的心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返回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翻译文句(学生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志趣、心意。
善:好 峨峨:高耸的样子。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洋洋:水流宽广的样子。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 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 伯牙的知音?(用原文回答)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0张PPT)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春雨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 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 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 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伯牙鼓琴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 竟然从此绝弦,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伯 牙,你有什么想对子期说的吗?请用 你的笔写下来吧。
伯牙鼓琴
读准节奏,体会古韵悠久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把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直到把课文读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毕生不 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 /绝弦,毕生/不复鼓。
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 犹吾心也。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
背景资料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 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 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 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知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 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 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
• 4.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 ,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 5.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垩漫( ) 蝇翼( ) 寡人(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 (2)回头看( ) (3)对……说( )(4)翅膀( ) (5)曾经( ) (6)听任( ) (7)神色( ) (8)对象( ) 参考答案:1.yǐng zhuó è yì 2.过 顾 谓 翼 尝 听 guǎ 容 质
出自本课的成语
• 运斤成风 • 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伯牙善鼓琴
《列子》
成果展示一:
了解名作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 人列御寇著。《汉书· 艺文志》 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 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 《儿童辩日》、《歧路亡 羊》、《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等,都是很 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通“猝”,突然 拿,拿过来
卒(cù)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突然遇上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于是,就来自连绵大雨 琴曲名再
初为霖雨之操,
就 穷尽旨趣,意指
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
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曲子每次弹奏,
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钟子期辄穷其趣。
2.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 听?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常用来 比喻什么?
(二 ) 翻译 解析
擅长,善于
意念,心情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
伯牙擅长弹琴, 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
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那(曲子里的)心意,想象到的就 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 逃,逃避。
吾于何逃声哉?”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哪里
伯 牙 善 鼓 琴
伯牙善志在登高 志在流水 鼓琴: 山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主旨
本文通过讲述伯牙善鼓 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 故事,表现朋友之间心 灵相通的深情厚谊。
巩固反馈
列子,名 ,相传 郑国人,思想家 和语言文学家。《伯牙善鼓琴》选自 。 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 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 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子期善峨峨兮 若泰山 听:
洋洋兮若江河
知 音 难 求
•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八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 “善”:好。 •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成果展示:深入体会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1、巩固反馈
• 顾谓从者曰:回头看 •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垩:白色的土, 可用来粉饰墙壁;漫:通“墁”,涂抹。 • 使匠石斫之:砍,削 • 听而斫之:听信,听任 • 郢人立不失容:神色 • 尝试为寡人为之:试验 • 臣则尝能斫之:曾经 • 臣之质死久矣:对象,搭档
2、词

主旨
郢人以匠石与郢人的绝 妙配合为喻,讲述庄子 与惠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抒发了对挚友的深情 怀念。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 字子期。春秋楚 国(今湖北武汉 汉阳)人。相传 钟子期是一个戴 斗笠、披蓑衣、 背冲担、拿板斧 的樵夫。
一、自研自叹:
1.课文初步解析 2.深入体会
攀登高山的情景, 钟子期说:“好啊!山高呀像泰山!”
好啊
山高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心中想到的 领会 山的北面
盛大的样子
意念(出现)流动的水, 钟子期说:“好啊!水势盛大呀像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