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题1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三年级科学课程涵盖了自然界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换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科学复习题:一、自然界的多样性1. 描述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植物和动物。

2. 解释为什么说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很重要。

3. 列举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并简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描述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解释动物如何通过改变行为来适应环境。

3. 讨论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

三、物质的性质1. 列举三种常见的物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并举例说明。

2. 描述密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的密度如何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溶解,并举例说明溶解过程。

四、能量的转换1.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形式,如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2. 解释太阳能是如何被植物利用的。

3. 讨论人类如何利用风能和水能。

五、科学探究方法1. 描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2.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3. 讨论科学探究中误差的来源和如何减少误差。

六、科学与社会1. 讨论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2. 列举几种常见的科学发明,并简述它们对社会的影响。

3. 讨论科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复习题,三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回顾和巩固他们在科学课程中学到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1. 请解释什么是生物,并给出至少三个生物的例子。

2.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解释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4.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解释它对地球大气的重要性。

5.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6. 列举五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7. 解释什么是化石,并描述化石的形成过程。

8. 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并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9. 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解释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0. 列举三种不同的能源类型,并说明它们是如何被利用的。

11. 描述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12. 简述什么是遗传,并解释遗传是如何影响生物特征的。

13. 描述地球的大气层,并解释它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14. 列举三种不同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5. 简述什么是化学反应,并描述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16. 描述地球的磁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17. 列举三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并解释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8. 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平衡,并解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种平衡。

19. 描述什么是光年,并解释它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

20. 列举三种不同的微生物,并说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在三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自然界的基本概念,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分类、天气变化等。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们复习使用。

题目1: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题目2: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是离太阳最近的?答案: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题目3: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答案:太阳的光线非常强烈,直接观察会伤害眼睛,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

题目4:在天气现象中,雨是如何形成的?答案:雨是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当水滴变得足够重时,就会从云层中落下形成雨。

题目5:为什么我们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春天播种,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成熟的谷物。

题目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什么现象?答案: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而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题目7:为什么植物的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答案: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这种物质能够吸收阳光中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因此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

题目8: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的动物?答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外观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等来区分不同的动物。

题目9: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它参与了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并且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题目10:为什么我们说“月亮跟着我们走”?答案:这其实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当我们移动时,由于月亮距离我们非常远,我们移动的距离相对于月亮来说微不足道,因此我们感觉月亮似乎在跟着我们移动。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三年级科学课程的知识。

在复习时,学生们应该尝试理解每个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而不仅仅是记住答案。

这样,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在三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包括植物、动物、天气、物质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三年级科学的复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回顾所学的知识。

一、选择题1. 植物通过什么来吸收阳光和空气?a) 根 b) 叶 c) 茎答案:b) 叶2. 动物的基本需求包括以下哪些?a) 食物 b) 水 c) 空气 d) 住所 e) 全部都是答案:e) 全部都是3. 下列哪个是固体?a) 水 b) 空气 c) 石头答案:c) 石头4. 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a) 季节变化 b) 气压变化 c) 风的方向变化答案:b) 气压变化5. 以下哪种物质可以被吸入呼吸道?a) 氧气 b) 碳酸气 c) 氮气答案:a) 氧气二、填空题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________和氧气。

答案:葡萄糖2. 动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________排出体外。

答案:二氧化碳3.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的工具。

答案:温度4. 雾是由________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答案:水蒸气5. 气温是用来测量空气的________的。

答案:热度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是描述食物关系的一种模型。

它由食物组成,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位置。

食物链通常由植物开始,然后是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

每个食物链中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它们通过食物链互相依赖。

2.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季节变化。

答案:季节变化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自转和倾斜造成的。

因为地球的倾斜角度不同,所以每个季节的阳光照射角度也不同。

这导致不同季节的气温、天气和光照强度都会有所不同。

3.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水循环。

答案: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蒸发和凝结等过程。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1. 光的传播方式是什么?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植物的根、茎、叶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负责进行光合作用。

3.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过程。

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现象?答案: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5.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化石燃料。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

6. 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7. 地球的大气层有哪些主要的层次?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

8.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9. 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答案: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循环利用。

10. 描述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答案:晴天是由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形成的;雨天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的;雪天是气温低于冰点时,水汽直接凝结成冰晶形成的。

11. 简述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12. 为什么说太阳是地球上生命能量的来源?答案:太阳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植物再通过食物链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

13. 描述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地震、洪水、台风等,预防措施包括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建筑抗震能力、提高防洪措施等。

14. 简述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5. 描述几种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答案: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动物可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科学三年级下复提纲单元一1.运动和位置一.填空题1.相对于地面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科学上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就是静止的。

2.一辆汽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例影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运动的。

3有首词写道。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河岸为参照物,4.两位同学并肩向前走,以其中一位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位同学是静止的。

二、XXX答题1.让两位同学并肩在教室里行走,怎样判断他们各自的运动情况?答: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两位同学都是运动的;选择其中一位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位同学是静止的2.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歌词是这么描述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里的“竹排”是运动的吗?它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吗?它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答:竹排相对河岸是运动的,是以河岸(青山)为参照物。

青山相对竹排是运动的,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2.各种各样的运动一.填空题1.我们喜欢玩的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2.玻璃弹珠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3.把乒乓球垂直扔在地上会跳动。

4.汽车相对空中是在平动。

5.指尖陀螺的运动方式是转动。

6.尺子是上下振动,溜溜球是快速扭转并上下运动,玩具车是车轮扭转带动车子前后运动,弹簧木马是前后动摇。

二、问答题1.糊口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见课文第4页)答:秋千是前后摆动:手表是转动:车轮是滚动:雨刷是左右滑动,跷跷板是上下运动。

2.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见课文第6页)答:木块、书籍能够移动;各种轮子能够滚动;风车在转动;桂钟会摆动;尺子会振动等。

3.一位小女孩在玩滑板,说说滑板、小女孩、轮子属于哪种运动体式格局?答:以地面为参照物,滑板和小女孩是水平移动,轮子是滚动。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答案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1、我们吃的比较多的食物是(稀饭、馒头、鸡蛋、鱼、牛肉、白菜、西红柿、苹果等)。

2、食物的来源:(米饭来源于水稻,馒头来源于小麦,牛肉来源于牛,炒白菜来源白菜)。

3、我们每天靠吃(食物)来维持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4、我们每天一般要吃三餐,分别是(早餐、中餐、晚餐).5、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营养)。

6、(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7、为了使我们能不断地(生长发育),不断地补充(活动的能量),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吃物。

8、大块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咀嚼被磨碎。

9、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10、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1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两大类。

即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就是通常说的(素)菜;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就是通常说的(荤)菜。

12、要想知道袋装或瓶装食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看(标签)来了解。

13、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

14、我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5、食物进入(口腔),经过(咀嚼)和(舌搅拌)与(唾液)混合,开始消化。

16、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17、膳食宝塔中,吃得最多是(谷薯)类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等。

18、按食物的来源分,我们可将玉米、小麦、苹果、蔬菜分为(植物类食物);把鸡蛋、肉类、鱼类分为(动物类食物)。

19、胃的功能是(挤压)、(磨碎)、(搅拌)食物,通过胃液初步消化,使食物变成糊状。

20、把物质加工成细小颗粒,有助于(加快)溶解;加工成较大颗粒,可以(降低)溶解速度。

21、营养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健康饮食蛋类每天摄入量是(40-50克)、畜禽肉类每天摄入量是(40-75克)、盐每天摄入量是(<6克)。

22、水果的营养价值较高,是提供(维生素)的最好食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

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找到答案。

2、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一带考察时发现,山崖中夹有一层(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

3、1906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穆朗玛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竟是大海中的(沉积岩)。

1975年又从岩层中发现三叶草之类的(海洋动物的化石)。

4、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6、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7、科学家根据研究,认为(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8、(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风如果来自北方,就叫做(北风);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气象台预报风向时,往往加个(“偏”)字,如“偏北风”。

风的力量叫(风力)。

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0级)到(12级)。

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风的大小。

9、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10、(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司南)是指南针的祖先,后来,又发明了指南鱼、罗盘等。

1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磁铁的异极(相吸引),同极(相排斥)。

磁铁的磁力中间(小),两头(大)。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同极相排斥)的性质制成的。

(中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磁铁南端叫(南极),用( S)表示,磁铁北端叫(北极),用(N)表示。

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12、(像盐这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中取盐的方法有(烧煮)、(太阳晒)。

13、水的三种状态是(液态)、(固态)、(气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B 放在矮处C 下轻下重D 上下一样重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A解决问题 B作出猜测 C提出问题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A挡风 B 保持平衡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22、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B.善于思考C.具有好奇心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23、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寻找证据D.得出结论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共同的特征有:能长大、会死亡、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

因此我可以判断:机器人是无生命的,因为它不吃东西。

2、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

3、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如:树木不活动4、在观察活动中,(C)是不正确的。

A.注意安全B.不惊吓小动物C.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D.保持安静▲5、植物就是依靠阳光进行独立活动,位置一般不移动,它不需要寻找食物。

6、通过观察比较,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有:都要阳光和空气,都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都能开花结果,都能繁殖后代。

8、有的植物落叶,有的植物不落叶。

如:杨树落叶,松树为落叶▲9、蜗牛的形状: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硬壳、身体柔软、头部有触角;当蜗牛受到惊吓或被触到会蜷缩到壳里,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在夜间活动。

在蜗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时,它会收缩触角。

蜗牛由头、胸、腹、壳四部分组成。

蜗牛遇到危险和刺激会加速逃跑(×)10、蜗牛是怎样爬行的?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一样向后波动,蜗牛靠着横纹的波动,一伸一缩地向前推进。

也就是蜗牛靠腹足爬行。

蜗牛的黏液对它的爬行部分起保护作用。

蜗牛靠齿舌吃食物。

要让蜗牛跑得快可以用苹果引诱11、蚂蚁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同伴生活在一起,蚂蚁喜欢吃甜食和饼干。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是动物中的大力士。

它通过触角和分泌物的气体传递信息。

▲12、把不是“一家”的蚂蚁放在一起,尤其是数目不等时,它们会立刻咬起来,同窝的蚂蚁不但不咬,还会互相喂食。

13、小动物有共同的特征:长大、死亡、呼吸、吃东西、运动、能繁殖、小动物不同的特征: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不同14、给植物分类:仙人掌、水葫芦、水草、望天树、椰子树、玉米、水花生、浮萍陆生植物有:仙人掌、望天树、椰子树、玉米水生植物有:水葫芦、水草、水花生、浮萍15、有些小动物不需要呼吸空气就能生存(×)16、有些动物不需要水,例如蚂蚁从来不到河边喝水。

(×)17、观察是学习科学的有效的手段,那么观察是有目的地看并做好记录。

▲18、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生物。

19、观察大树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20、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

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也多亏了水。

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2、水在动植物体内的比重很大,人体65%是水,蔬菜90%是水。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5、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6、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7、液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1、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材料按其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石料。

人造材料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如纸、铁、玻璃和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木材、石料、棉花、蚕丝、麻、陶土。

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塑料、尼龙、合金、油漆、玻璃。

尽可能写出纸的用途:包装、印刷、装饰、书写、擦拭、盛装。

2、一种物品的不同部位往往由多种不同特性的材料构成。

(√)3、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4、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为了保护木材资料,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木材资源。

6、各种同颜色的纸有哪些不同?牢固程度、毛边、吸水性、透明度第五单元提出问题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我们要不断地从爱提问发展为会提问。

2、课文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是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3、科学问题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它们是:(1)在仔细观察的活动中;(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3)在进行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

4、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5、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作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

6、金鱼最常见的死因是贪得无厌,并不是它不知饥饱。

金鱼不会捕食,所以它不会放过每一粒投向它的食物。

6、“冬虫夏草”又叫“黄金草”它兼有虫和草的处形,但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它不会冬天变成虫,夏天变成草。

7、在科学探究中,寻到问题答案的方法有:(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获得间接知识;(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获得直接知识。

8、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制作信息卡。

9、我们选择研究问题时,应该多提什么样的问题?(1)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10、当遇到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时,我们要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11、我想要一双即能透气又柔软舒适的鞋子,你觉得应选择什么的材料?为什么?答:胶底,因为牢固,柔软。

布做鞋帮,因为透气,棉布吸汗。

12、科学家作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13、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法做。

(×)14、为了自己的研究需要,我可以看见什么喜欢的就采集回家研究。

(×)15、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就不会面临水危机。

(√)16、很远的东西,用肉眼难看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种工具()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17、当我们观察蚂蚁时,相要看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种工具()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都是小科学家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2、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研究。

3、()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18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5、科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居里夫人发现了( )。

6、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 )、( )、( )、( )。

7、科学家瓦特改良了(),万有引力的发现者是()。

8、1824年,英国人()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了电影。

第一单元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小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

2.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第二单元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1.校园里的植物有()()()()。

2.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1.不同的生物生活在()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蚂蚁生活在(),老虎生活在()里。

2.蜗牛是用()爬行的,它喜欢吃()。

3.昆虫分为()()()三部分。

蚂蚁有()对足,()对触角。

4.给下列动物分类:家鸽斑马乌龟娃娃鱼蜻蜓青蛙大象螳螂蝴蝶答:分类标准:按生活环境分(1)天上飞的:(2)地上走的:(3)、水里游的:5.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第二单元第四课动物。

植物。

人1.兔子和萝卜也有相同之处,如()。

2.黑猩猩共有()根手指,有()只耳朵。

3、把“动物、有生命的物体、人、4、比较人、黑猩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植物”填到下面图中正确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