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审题立意+课件33张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审题立意+课件33张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 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 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例1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
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 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 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 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一)一类卷:48~60分切合题意,能够从材料出发,概括提炼出“面对自身缺陷不 回避,直面不足”“运用智慧,灵活应变”“抓住关键,化解难题”“运用智慧,善于 思考”“思维开拓与创新”等紧扣材料中心的观点;能够立足自我,从“当今学子”这 一角度来写,考生身份特征明显,时代气息浓厚;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语 言表达有表现力。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立意: • 1、因付出而重要(珍贵、不同寻常)|付出,
让你的收获更显珍贵 • 2、因为用心而美丽(独特、独一无二) • 3、美,只因自己用血汗浇灌过 • 4、有所倾注,才有所不同
多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知识梳理
一、相同型
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对策:求同法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 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 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 意所在。
【材料】 1.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
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 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 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 可以长到一尺长。
2.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 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 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 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 生存下来。
(四)四类卷:25~35分偏离题意,如写心灵美、读史、选择、技术等。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四)图画材料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四)图画材料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四)图画材料一、漫画作文的含义漫画,是作者运用讽刺与幽默的艺术表达方式来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作者往往从时事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产生讽刺或歌颂的艺术效果。

高考作文命题者常常会以漫画材料来考查考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和表达能力。

漫画类作文题,一般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有的有标题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

它与纯粹的文字材料形异实同,只不过材料由文字变成了漫画而已。

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漫画,虽然与单纯的文字材料话题作文相比,增加了读图的难度。

但由于漫画本身的形象性,使联想和想象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再加上部分文字材料的补充说明,也就降低了作文构思的难度。

绘画与作文都是再现生活的形式,都同样以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为前提,这既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两者的结合,两者相互交叉与渗透。

高考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的底蕴,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显示了特有的穿透力和涵盖面。

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较大的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

由画面到生活,漫画作文关键点不能就画论画,要有很强的现实生活代入感。

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寓意,这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的过程。

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画面特征与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从特征中找到画面“主题”从关系中找到“内在关联”,从而准确画面的显性主题或内在寓意。

还需依据画面寓意,展开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画面与现实的关联,从而确定主题及立意的方向。

2024高考作文全国6套试题导写(材料解读+审题立意)

2024高考作文全国6套试题导写(材料解读+审题立意)

2024高考作文全国6套试题导写(材料解读+审题立意)以高考试题为指南:语文学什么,作文写什么一、培根铸魂是永恒的目标1.以党的创新理论固本。

试题引导同学们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学术论文《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和方案,具有从海洋层面构建合作共赢、和平安宁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意义。

所设题目在于引导同学们了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真切体会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2.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

新课标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

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

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

试题引导同学们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陈千里、叶桃的“别离”是所选材料中的重要情节,题目之一要求同学们体会“别离”的深刻内涵,引导同学们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将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

新课标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

材料涉及我国登上月球背面计划、“玉兔一号”探测成果、“嫦娥四号”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等。

材料和题目都旨在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鼓励大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3.以优秀传统文化润心。

新课标II卷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

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

题目要求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材料二两件事的相似之处。

题目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高三语文课件:高考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课件:高考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 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 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 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 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 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 坚韧不拔的毅力。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 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 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 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 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 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 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 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选择最佳立意
Hale Waihona Puke 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 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 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 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 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 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 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 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 料,正确立意。如: •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 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 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 即审题立意可按此过程进行: •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办)
教师小结: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 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 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关键词提炼法
1.找出关键句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
2.提炼出关键词
1,概括中心法(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 法;)
2,由果溯因法(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 3,关键词提炼法(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
概括中心法
• 三步走: • 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 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第一种方法:概括中心法
五、精心布局
若写成记叙文,可采用“纵式结构”(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和“横式结构”(即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材料,分
别叙述,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 若写成议沦文,可按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的模式,或稍作调整去写作。
若写成说明文,可采用“特征式结构”(即是什么、怎么 样、对象特征)和“顺序式特征”(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
1.坚持贯彻高考语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宗旨和全面育人的价值导向。 2.考查文体稳中有变,侧重于议论文写作,兼备对应用型写作的考查。 3.新高考卷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力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 分析现象。 4.2023新课标I、II卷沿用简明清晰的命题风格,引语式材料作文,不在审题方面设置难 度,利用具体语境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本文的主要形 象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 “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 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 “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善于听从别 人的意见”等立意及命题了。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整理精校版)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整理精校版)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辅导1108 0640::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2、【材料】《华尔街》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1、【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作文辅导——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辅导——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审题分析】 从材料的喻义和内涵入手 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 这则材料属于引言型材料,立意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引 言的内涵。引言由两步分组成:⑴托马斯· 弗里曼父母告 诫孩子的话,这里面包含了节约生活、世界关怀等内涵; ⑵托马斯· 弗里曼对自己孩子的告诫,其中包含了勤奋学 习、珍惜时间,危机意识等内涵。两者的共性在于要“胸 怀世界”。考生立意可从上述两个侧面或者基于两者共性 联系的整体上切入。参考立意如下:⑴“地球是平的”, 要培养下一代的世界意识;⑵学会关怀,从日常琐事开始; ⑶“居安思危”,应重视年轻一代的危机教育;⑷家庭教 育要有全球视野;⑸迎接未来的挑战,关键是脚踏实地, 把握好今天;等等。
【审题分析】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 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 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 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 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 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题目:1、 学做一把钥匙。2、关心是一把钥匙。3、做一把能“开 心”的钥匙。4、擦亮爱的钥匙。)
【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地球是平的》作者托马斯· 弗里曼有一句话, 有趣地反映了当今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心 态:‚我的父母告诉我:‘把饭碗里的剩饭吃掉,中 国人和印度人正在挨饿呢!’我告诉我的女儿们:‘把 家庭作业做完,中国人和印度人正想抢走你的饭碗 呢’。‛ 托马斯· 弗里曼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

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例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①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

②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③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④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

⑤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⑥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

纵观全段文字,⑤⑥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⑤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⑥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不错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例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 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 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 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甩掉掉了了多多余余的的顾顾 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治标不如治本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12
技法指导
三、明确褒贬法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 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 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 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3.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好徒事趋之之徒趋若之鹜若。鹜它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 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 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你对上述材料中两只蚂蚁的行为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 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 外)。
5
技法指导
一、抓关键句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 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 对话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抓住这 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 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学科网
一、考点阐释
高职高考大作文的考查和普高一样,大致经历了“命 题作文(还有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新材料作文(命意作文)”这样的三部曲,只不过,高职 高考反应要慢几拍,较大变化往往要滞后几年。而且, 这种“慢”是刻意的。“低难度、题型稳定”是高职高 考命题的必须,是主旋律。
2013年高职类高考大作文出现重大变化,第一次出 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对考生审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虽然作文题干表达为可以“自选角度”,但不同的角度 的“最佳立意”却只有一个。
关键句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 了多余的顾虑。 ” 立意: 甩掉多余的顾虑
习题1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 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 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 好奇心使好他奇写心了使一他张写纸了条一—张—纸“燕条子,你在何处越冬?”并 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 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 家越冬”。鞋匠的好鞋奇匠使的一好个奇被使信奉一了个被24信00奉多了年2的40谬0多误 年终的于谬得误以终澄于清得。以澄清
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何?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 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 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立意: 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 显偏离题意。
习题3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 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 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 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 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 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 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 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苦了笑一下,无言 以无对言。以对
3
2014年高职高考作文也是材料作文: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深泉学院,位于洛杉矶向北沙漠深处的一处荒野,两年学制, 已有97年历史,是美国最特立独行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除正 常上课之外,每个学生都必须劳动,且平均每周要有不少于20小 时的劳动时间,包括每天清早四点起床去挤奶、喂牲畜、驾拖拉 机播种、搬木材、挖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做饭等等。 学生们同时也是厨师、是屠夫、是挤奶工、是牛仔……深泉学 院的校训是——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 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 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例1 2012大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 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 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 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4
2015年所供材料是寓言小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两只蚂蚁寻找食物,遇到一堵高墙。其中一只毫不犹豫地
向上爬,可是爬到一半,就跌落下来。它没有气馁,重新往上爬。 另一只蚂蚁驻足观察了一下,也开始往上爬,跌落之后,它决定绕 过这堵墙。最终,第一只蚂蚁几经努力翻过了墙,第二只蚂蚁经 过长途跋涉也绕过了墙,它们都找到了食物。
结果
狗跑了.
原因
99个铁链都好,只有1个坏了
立意: 小过错带来严重后果。
祸患常积于忽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习题2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
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 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 之声。”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村里人照样讨厌它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
Hale Waihona Puke 2013年高职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次,一个大规模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 做表演,塔尔贝格问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人说一个星期之 后。塔尔贝格拒绝了,因为他想演奏新曲目,练习时间不够。主 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练习吗?”塔尔贝格说:“每次发表新 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 间。如果您能等一个月,那可以。如果不能,很抱歉,只能拒绝您 的邀请了。” 钢琴家为什么会拒绝邀请?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写一篇不 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
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技法指导
二、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 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 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 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 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 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