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精校)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_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 辨析和修改语病(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 辨析和修改语病(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 辨析和修改语病1.【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于,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答案】B【解析】A项:缺少主语,把“随着”或“使”去掉一个。

B项正确。

C项:重复,把“国家”去掉。

D项:滥用否定词,把“不可”去掉。

2.【2018年中考广州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点睛: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3.【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_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_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综合性学习含解析0

(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综合性学习含解析0

专题12:综合性学习1.【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答案】(1)飘飘瑞雪万重山(或:殷殷绿叶几红花)(2)上联:B 下联:A(3)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解析】的无私奉献.组合起来即:殷殷绿叶几红花。

(2)本题考查学生对联上下联的区分能力.对联上下联区分,最简单的是平仄区分法,就是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A句末字为“神”,第二声,平声,可见为下联;B句末字为“戏”,第四声,仄声,可见为上联;(3)本题考查对联的张贴与抄写.对联的张联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的,简单的说,大门的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用楷书或行楷正确无误的抄写到田字格即可。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10分)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于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2020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2020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1.【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干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答案】D【解析】【详解】A将问号改为逗号。

这句与下文形成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B将感叹号放在引号中。

C“阳光”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2018年中考甘肃天水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所熟悉的。

B.明天参观天水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答案】A3.【2018年中考甘肃天水卷】仿写画线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揉搓着父母的疲惫;,: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诠释着父母的情怀。

【答案】示例:孝心是一席亲切的唠叨,分担着父母的痛楚。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仿写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格式特点,即要求结构相同;二是内容上要有联系,和原文一致,即内容相关。

4.【2018年中考广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2020精校)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6_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2020精校)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6_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1.【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

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

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

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

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

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己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来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塑料制品使用量大,难降解,已成为人类生态的最大潜在威胁。

(2)(2)示例:应该制定专门的法规,强制减少或不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市民垃圾分类,增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规模。

【解析】(1)此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2.【2018年中考贵州铜仁卷】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7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2021-2022学年)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7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2021-2022学年)

专题17: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我的妈妈是老虎郑海丹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 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只能眼巴巴的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的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他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

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在长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

”她一副清风云淡的模样,好像我终于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

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的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

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 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她,我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者。

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从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的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为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过头,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

逼迫我快点成长。

ﻬ⑪在非洲草原上, 有一种老虎,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⑫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第1期)(解析版)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第1期)(解析版)

专题01 字音字形1.(2022·陕西·中考真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星宿.(sù)门框.(kuàng)贮.蓄(chǔ)屏.息凝神(bǐng)B.确凿.(záo)翘.首(qiǎo)烟囱.(cōng)潜.滋暗长(qiǎn)C.矩.形(jù)矗.立(chù)擦.拭(chā)强.聒不舍(qiǎng)D.殷.红(yān)遒劲.(jìng)勾当.(dàng)不屑.置辩(xiè)【答案】D【解析】【详解】A.星宿.(sù)——xiù,贮.蓄(chǔ)——zhù;B.翘.首(qiǎo)——qiáo,潜.滋暗长(qiǎn)——qián;C.矩.形(jù)——jǔ,擦.拭(chā)——cā;故选D。

2.(2022·四川·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洗涤.(dí)贸.然(mào)顷.刻(qīn)不省.人事(shěng)B.譬.如(bì)粗糙.(cāo)确凿.(zháo)参差.不齐(cī)C.要塞.(sè)羡.慕(xiàn)寂寥.(liáo)挑拨离间.(jiān)D.匿.笑(nì)蒙昧.(mèi)茸.毛(róng)深恶.痛绝(wù)【答案】D【解析】【详解】A.顷.刻(qīn)——(qǐng),不省.人事(shěng)——(xǐng);B.譬.如(bì)——(pì),确凿.(zháo)——(záo);C.要塞.(sè)——(sài),挑拨离间.(jiān)——(jiàn);故选D。

3.(2022·安徽·中考真题)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含解析)

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1.【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

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

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答案】B2.【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句没有使用修辞;C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据此,答案为B。

3.【2018年中考山东聊城卷】按要求答题“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
1.【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

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

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答案】B
2.【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句没有使用修辞;C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据此,答案为B。

3.【2018年中考山东聊城卷】按要求答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4.【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略牙。

D.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
5.【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诗意初心徘徊芳菲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超50字)
【答案】示例一: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题目,首先从给出的词语中选择三个以上的词语,进行片段练习的写作,注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6.【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皮影的表演方式繁多,一般都需要多人进行合作演出。

但泰山皮影的表演方式很是独特,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即一人伴奏、一人操织影人表演,必要时一个人演出一台戏,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绝活:“十不闲”。

所谓“十不闲”指在皮影戏表演时,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脚上伴奏,手里操作,口中歌唱,把全身都调动起来,一个人身兼数职,独自完成一整台戏的演出,这就需要表演者有相当厚的表演功底。

大汶口文化的流风余韵、东夷殷商文化的交融,齐鲁文化的传承,在泰山演绎流变,形成了泰山民俗的基因,形成了泰山民俗率真昌明的特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使泰山民俗具有了神秘莫测的特点。

从自然造化到灵气之源,从地理大山到心灵神山,从灵石崇拜到石敢当信仰,从巡狩柴望到封禅大典,体现了礼俗杂糅的泰山山石崇拜民俗。

所有这些,都为泰山皮影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泰山皮影的主要特点。

(不超20字)
【答案】以表演者人少著称,多取材于泰山民俗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泰山皮影的主要特点:以表演者人少著称,多取材于泰山民俗文化。

7.【2018年中考山东威海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伴随看“寻找最美声音读书读报”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书香漂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包括滨海公因在内的55个漂流书籍点参与活动,覆盖中小学校、企业车问、社区活动中心和部队基地等城区多地,充分将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空间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书页和文字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营造了全民阅读的
氛围。

书香漂流活动还推出了“全民阅读·志愿风采”微信图书借阅平台,利用“互联网+阅读”进一步浓厚阅读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书香漂流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书香漂流活动借助漂流书籍点和微信图书借阅平台,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8.【2018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社?还是埋下了隐患?
D.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国房,皆可置之。

【答案】C
9.【2018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
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
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
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

D项判断错误,修辞方法应该是反问。

10.【2018年中考四川乐山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它们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金砖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人工智能、天舟一号。

其中,与“十九大”有关的流行语有五个,分别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

【材料二】据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
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经提取、筛选而获得的。

语料来源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国内15家报纸2017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运用量近5亿字次,突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

请你探究这些词语成为流行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与我国的时政热点紧密相关。

b.突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主流媒体的关注度和使用频率都很高)。

C.这些词语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重大领域。

d.它们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e.突显出大家奔向新时代的决心和干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
11.【2018年中考天津卷】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中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因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