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含有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含有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含有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为开卷考试题,答卷时允许翻看课本和有关资料。

但必须独立做答,不得交头接耳,相互议论,不得相互传阅、交换资料。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按要求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3.第工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每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写入婚姻家庭编。

下列做法有利于促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有①认真聆听父母对我们的谆谆教诲②善于学习家人身上的好品格、好家风③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子女要严苛要求. ④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榜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弘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开展了“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给父母倒杯水,捶捶背,也是孝敬父母B.父母能照顾自己,无需我们孝敬C.我们现在只管学习,孝敬父母以后再说D.我们现在还小,没能力孝敬父母3.近期热映影片《老师·好》让我们体会到:原来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

每个老师都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每个老师想要让你上进、为你前程打算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上述材料反映了A.只有最严厉的老师才是好老师B.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C.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师的批评、教育D.好教师应该包容学生的所有错误4、最美孝心少年赵文龙很小承受了父母离异的悲痛。

但是他为了照顾患有尿毒症的妈妈,放弃了父亲那边宽裕的生活,做起了家里的顶梁柱。

最新初一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初一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2. 下列哪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 言论自由B. 休息权C. 财产权3. 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 16周岁B. 18周岁C. 14周岁D. 20周岁A. 扶老人过马路B.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C. 课堂上大声喧哗D. 欺负弱小同学5.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处理?( )A. 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B. 集体利益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C.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二、判断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3.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4.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5.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三、填空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2.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4.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

()5.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法律的特征。

2. 请简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 请简述诚信的重要性。

4. 请简述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5. 请简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五、应用题1. 小明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扰乱了课堂秩序。

请问,小明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还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2. 小红捡到一部手机,她选择将手机归还给失主。

请问,小红的行为体现了哪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小刚在过马路时,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他主动上前扶起老人。

请问,小刚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还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4. 小李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

请问,小李的行为体现了哪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小王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息息相关,要利用大自然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

B.人类可以控制大自然。

C.人类必须服从大自然。

D.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2•小刚在日记中写道:早上起来,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清新空气、百花芳香时,我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无限希望。

小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A.世界因虫鸣而充满希望 B.世界因小草而充满活力C.世界因生命而生动精彩D.世界因空气而相互依存3.下列属于青春期变化的①越来越喜欢照镜子②不大愿意和爸妈谈心③希望能④越来越爱读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书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

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

” 那么,当我们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应①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②努力充实自己③从生活小事做起④及时享受青春,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拥有青春,就好比拥有丰富的矿藏。

矿藏可以沉睡万年再去开采,而青春不开采,就会自然枯竭。

”这句话告诉我们A.矿藏可以暂时不去开采B.趁年轻有为,努力去开采矿藏C.拥有了青春,就等于拥有了矿藏D.要倍加珍惜青春,让青春更加艳丽6.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应该①认真学习②认真对待今天的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③在家庭、学校、社会多做有益的事④多做惊天动地的事,“不让一天无惊喜”④ D.②③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9题①小强因洪水成为孤儿;②小刚年终考试没有得到双百,怕父母责怪自己,心中闷闷不乐;③同学相处不好,班中没有好朋友;④某市重点中学的好学生小袁两次自杀。

原因很简单,他随意说了一句议论一位教师胖瘦的话,班主任没有问清原因,就批评他,并让家长带他向那位教师赔礼道歉;⑤小玉因唯一的亲人一爷爷去世,痛不欲生。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没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责任,也就不存在集体了。

”下列哪个选项表达了承担责任对集体建设的重要性?A。

承担责任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B。

承担责任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C。

承担责任是处于内心的责任感。

D。

承担责任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2.法律往往被人们称为“国法”,其主要原因是?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C。

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情感是在生活现象与人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

情感带给我们的作用有哪些?A。

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B。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二者也有区别。

C。

情感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D。

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4.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A。

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B。

该喜则喜,该悲则悲,让青春期的情绪自由发展。

C。

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

D。

青春期的孩子才会有负面情绪。

5.进入夏季,人们往往容易情绪烦躁,被称为“情绪中暑”。

这里影响人们情绪的因素是?A。

个人的生理因素。

B。

对某件事的预期。

C。

自然环境的影响。

D。

周围舆论的氛围。

6.法治建设,人人受益。

下列哪些举措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A。

修改食品安全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B。

加强网络版权监管,保护知识产权。

C。

纠正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

D。

全体社会成员积极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7.XXX受委屈时,找朋友倾诉;小文烦恼时,就去听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他们调控情绪的方法分别是?A。

注意转移法、理智控制法。

B。

合理宣泄法、自我暗示法。

C。

理智控制法、合理宣泄法。

D。

合理宣泄法、注意转移法。

8.“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为开卷考试试题。

答卷时允许翻看课本和有关资料,但必须独立做答,不得交头接耳、相互讨论,不得相互传阅、交换资料。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32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8分。

3.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按要求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4.第Ⅱ卷每题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2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4分,共32 分)1.小梁父母离异,他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生活压力很大,又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

班委会知道情况后,动员同学们为小梁提供了很多帮助,小梁内心感觉非常温暖。

这主要说明他所生活的班集体A.是民主的、公开的B.充满关怀与友爱C.有美好的愿景D.是最好的班集体2.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小明加入的下列小群体,你支持的有①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放学时一起踢球、切磋技艺②和几个同样爸爸妈妈在外地的同学关系要好,生活上相互帮助③参加年级黑板报小组,制作一期宪法宣传日专题展板④参加“大哥”大周组建的小帮派,拦截低年级同学要零花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当我们所在的班级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会产生自豪的感觉。

这说明我们有集体A.荣誉感B.归属感C.安全感D.信任感4.我们要过集体生活,就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包括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面对冲突,我们要①慎重考虑②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③让冲突扩大化④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下面漫画中这位大爷的做法体现了①是多管闲事的表现②集体的建设需要我们树立主人翁的意识③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④对提升自身价值没有多大意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6.你所在的学校有这样的规定,学生不允许将手机带入课堂,不允许穿拖鞋上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测试题(一)(含参考答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测试题(一)(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测试题(一)一、选择题(45分)1.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每个人都应珍惜青春时光。

下列诗句能表达珍惜青春时光的是( )A.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健全人格、学好本领的“黄金年华”。

对于青春期,以下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人的身体外形发生明显变化,是人生最丑的阶段B.乙: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关注青春的内在美C.丙: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矛盾,应听之任之D.丁:当与同学的身体发育出现差异时,应及时就医治疗3.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

这种朦胧的情感是( )①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真正的爱情③要慎重对待的情感④要理智处理的情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对于有自信而不介意暂时失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对于每次跌倒却能立即站起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生道路中没有所谓的失败B.自信的人不可能遭遇失败C.自信的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D.只有一部分人才有所谓的失败5.一条河豚游到一座桥下时撞到了桥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反而认为是桥柱撞了自己,非常生气,于是张开嘴,鼓起肚子,漂在水面上“撒气”,结果成了老鹰的美食。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 B.情绪是把双刃剑,积极情绪会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C.要从多方面去找客观原因D.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抑制负面的情绪6.每当小文受委屈心里难受时,就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如写诗、画画、欣赏音乐等。

小文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改变认知评价B.换位思考C.转移注意D.自我评价7.下列关于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②情感是稳定的,不会发生改变③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产生情感④情绪与情感没有关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下列情境与情感体验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 D.③④9.时代楷模“漳州110”始终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把“人民的保护神”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守铁一般的纪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卷及试题解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卷及试题解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下列对青春期理解正确的是()A. 青春期是人生中没有任何烦恼的时期B. 青春期的我们只有心理会发生变化C.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D. 青春期要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解析】青春期的我们,由于生理上的变化而产生心理上的烦恼,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处理好将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所以C符合题意;A错误,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青春期的烦恼也较多;B错误,青春期的我们生理与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D错误,青春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但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的。

故选:C。

2.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对于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在()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

这启示我们应该()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④与异性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解析】女生往往擅长于具体性思维,男生往往擅长于抽象逻辑思维,说明男女生各有优点与不足,所以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和纯真的同学友情,可以优势互补,不仅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男女之间应该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与异性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不利于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排除。

故选:D。

4.升入中学的小亮,总感觉自己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有时候莫名其妙地看到女生就脸红,而且相比以前更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了。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下列行为,你认为属于美的是A.追求时尚,打扮奇特B.盲目从众,抽烟装酷C.学习之余,练习书法D.观看演出,大声喧哗2.小华上数学课时,对老师讲解的一个知识点产生了质疑,于是向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你认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小明不应该挑战老师的权威,这样老师会很没有面子B.小明敢于向权威进行挑战,这是有批判精神的体现C.小明敢于表达不同观点,这是不成熟的表现D.小明不应该对老师进行质疑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调查显示,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每提高10%,学生焦虑、孤独、违规违纪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平均降低约6%。

这启示我们A.人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B.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C.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培养积极心理D.我们要正确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体变化4.下列同学的表现能体现出“止于至善”这一境界的是()①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②反省自己的错误,为自己撒了谎而感到自责③路遇老人跌倒害怕被讹诈,急忙走开④对朋友讲义气,凡是朋友的要求都一一答应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5.多彩的校园由男女同学共同组成,老师提倡男女同学之间要正常交往。

因为()①男女同学之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②这有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③有助于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④不益于青春期的到来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小娟与迎面走来的张老师打招呼,结果张老师没理她。

她感到非常失落,认为张老师不喜欢她。

但转念一想:“也许是老师没看见我。

”心情瞬间就明亮起来。

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A.放松训练B.转移注意C.合理宣泄D.改变认知评价7.许多人回忆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母亲的情感,都有这样的感受:7岁以前对母亲是依赖;7-18岁对母亲是恐惧,抵触;30岁以后对母亲是想念、担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考试题班级: 姓名: 考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它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们是集体的主人,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题意的有()
A.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自己的任务
B.只求把学习搞上去,其他的事可以不管
C.积极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
D.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生活中的大多数竞争并非简单地如同体育比赛一样冠军只有一个,而是“比翼双飞”,甚至是“百花争艳”。

这告诉我们()
A.体育比赛中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B.双赢是竞争的唯一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C.现代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不激烈了
D.在竞争中大家要相互激励、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的追求、创造和欣赏。

()
A.真、善、美
B.金钱
C.美、丑、恶
D.知识
4.歌曲《爱的奉献》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说明了()
A.情绪的重要性
B.责任的重要性
C.情感的重要性
D.友谊的重要性
5.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学校的其他场所,我们都应遵守一定的规则,那就是()
①上下课要准时②在图书馆看书要保持安静③不能随地乱扔垃圾④在课堂上随便讲话、传纸条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所谓“普遍约束力”的约束对象是()A.被统治阶级 B.统治阶级
C.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所有的违法犯罪分子
7.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C.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D.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8.近年来,有些家长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认为读书不如赚钱,让未成年子女弃学从商、从工,出现了“小保姆”、“小商贩”、“小童工”。

这些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劳动权
9.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我们应当()
①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②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④只对他们批评教育,不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
10.在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方面起着主要作用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领导关心
D.社会关心
11.父母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私自偷看子女的日记。

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
A.侵犯了子女的人身自由权
B.侵犯了子女的荣誉权
C.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
D.侵犯了子女的名誉权
12.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安全,最关键的是()
A.学校老师的帮助
B.父母的帮助
C.自己树立起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D.司法机关的帮助
13.一天放学后,七年级⑵班的小明同学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小青年围截索要钱物。

小明同学应该()
①保护自己的钱物,同他们拼了②保持冷静的头脑,运用最有效的求助方法③忍声吞气,把钱送给他们④ 想办法脱身,然后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我家邻居经常玩麻将到半夜,时常有麻将子落到地板上打扰了我睡觉,为此,我应该()
A.不再与他家相往来
B. 忍声吞气
C.尊重他的爱好,但提醒他不要打扰别人的休息
D.向有关部门投诉
15.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在社区中生活,我们应自觉遵守社区规则
B.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我们参与社区生活必备的素质
C.社区需要我们每个人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共创美好的社区
D.我们要关心社区、爱护社区,要向社区索取回报
二.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6.面对“黄赌毒” 的诱惑,面对五花八门的“网吧”,有少数青少年被深深吸引,荒废了学业,走上了歧路,而更多的青少年却意志坚强,安心学习。

对此,有人认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全靠个人自律和自我保护。

你是怎样看待这问题的?
17.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是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的?三.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

本题13分)
18.在现代社会,邻里关系还是疏远些好。

四.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本题20分)
19.材料一:中国有两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邓小平从18岁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起,就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人民。

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毕生奋斗的动力源是什么?在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写的序言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⑵请你分析⑴中的道理包括什么内容?(7分)有什么作用?(4分)如何去培养它?(6分)
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D
3、A
4、C
5、A
6、C
7、B 8、C 9、B 10、B 11、C 12、C
13、D 14、C 15、D
二.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6.答:(1)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

(1分)(2)青少年要健康成长,除必须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外,(2分)还必须强化家庭保护,父母或其监护人要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切实履行职责。

(2分)学校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学校保护。

(2分)国家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好社会保护。

(2分)公、检、法机关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做好司法保护。

(2分)
17.答:按法律规定的年限接受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自觉维护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等等。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辨析题(本题13分)
18.答:⑴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2分)⑵ 邻里关系是社区中主要的人际关系。

邻里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也会影响到社区的发展。

(11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20分)
19.答案要点:
⑴ 共同反映了对国家的一种爱国情感(或:强烈的责任感)。

(3分)
⑵包括的内容:爱国情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我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亲近感、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义务感等。

(7分)
作用:爱国情感,可以使人的情操高尚,促进青少年奋发向上,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

(4分)
培养爱国情感的方法: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利用情景,陶冶爱国情感;在实际行动中,心系国家,增进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本问为开放性试题,观点言之有理即可)(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