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之公安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01
公安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公安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基础知识
1.什么是公安机关?
2.公安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3.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4.公安干警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
5.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6.公安机关的执法手段有哪些?
7.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法律法规
1.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应当遵守哪些法律原则?
2.公安机关的情报工作是根据什么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
3.公安机关在案件侦办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法律程序?
4.公安机关对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有何保护责任?
5.公安机关在警务行为中,需要遵守哪些法规?
三、案例分析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公安机关权力的滥用?
2.案例:一起涉嫌诈骗案件中,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的失误导致错抓农
民工,严重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3.一名公安干警在公共场所非法搜查行人的随身物品并强制查看其手机
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案例:某地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在现场处理时涉嫌泄露受害
人个人信息,对此应该如何处理?
四、答案解析
•以上基础知识问题的答案解析
•法律法规问题答案解析
•案例分析问题的答案解析
结语
在公安工作中,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法律法规、遵守规章制度是每一位公安人员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文档中的题库和答案详解,相信对公安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维护治安,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模拟样题及参考答案

X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无条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五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28.公安工作要处理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隐蔽性和腐蚀性的问题,坚持严格自律才能使公安机关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
A.人民群众B.公安机关C.基层群众组织D.公安机关领导
20.公安机关的任务从时间上分包括(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D.局部任务和具体任务
21.履行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接受公民报警;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间纠纷;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职责。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属于(A.巡逻警察)
A.1,15,30B.2,30,60
C.1,30,60D.2,15,30
15,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
招考警察公安基础考试模拟样题及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30题,每题1分。请考生判断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将判断结果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信息点。)
1.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判断题)(每题 1.00 分) 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
()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以下有关公安机关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B. 公安机关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C. 警察同军队的职能是相同的D. 公安机关不是国家刑事司法力量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对被辞退人员,()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A. 2年B. 3年C. 5年D. 10年4.(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劳动教养是一种刑事处罚。
()5.(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
()6.(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
()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A. 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B. 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C. 一级警司至三级警司D. 二级警督至一级警司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A. 政治方向、思想路线和重大决策B. 行政管理工作C. 思想政治工作D. 行政命令9.(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10.(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是指人民警察应具有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革命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A. 业务素质B. 政治素质C. 法律素质D. 文化素质11.(判断题)(每题 1.00 分) 侦查机关可以连续传唤犯罪嫌疑人。
公安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大全

公安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大全在公安工作中,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常见的公安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公安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安基础知识题目,并提供相应的答案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在公安工作中,“三讲五许”是指什么?答案:三讲是指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五许是指许诺不违法、许诺不违纪、许诺不腐化、许诺不懈怠、许诺不私心。
解析:在公安工作中,遵守“三讲五许”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觉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做到“三讲五许”,才能更好地开展公安工作。
2. 请简要介绍一下“110报警服务”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答案:110报警服务是公安机关提供的一项紧急报警服务。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发生重大事件时,市民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进行报警。
解析:110报警服务是市民的紧急联系方式,是维护社会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渠道。
市民在拨打110报警电话时,应保持冷静,提供准确的信息,协助公安机关及时处理问题。
3. 什么是“治安防范”?答案:治安防范是指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活动。
包括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巡逻防控、建立报警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解析:治安防范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之一,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关键之举。
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警力配置、完善制度机制等措施,可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 您认为反恐怖斗争对于公安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反恐怖斗争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公安机关应加强情报收集、侦查打击,有效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解析:恐怖主义是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的一种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反恐怖斗争,加大力度打击恐怖分子,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以上是一些公安基础知识题目及答案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在公安工作中,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广大公安人员能够不断学习进步,为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提示1.请使用蓝、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报考科目,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无误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全部为客观题,共l05题。
请看清题号,按规范的填涂要求,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时间限90分钟。
一、判断题(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给分。
每小题0.5分,共20分。
)1.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之一。
()2.警察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3.警察的本质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4.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权包括有权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检查。
()5.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的强制权力。
()6.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7.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
()8.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时,可以依法行使紧急征用权。
()9.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重处罚。
()10.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是指公安机关首长和人民警察所从事的工作。
()11.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制定工作。
()12.法律是政策的灵魂,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是法律的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所以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是一致的。
()13.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全面性。
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全面地接受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上的领导。
()14.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关系着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正确发挥其职能作用。
公安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公安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1.以下哪项不属于司法警务管理的内容?A. 机构管理B. 民警心理健康C. 业务指导D. 社会服务答案解析: D。
司法警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构管理、民警心理健康、业务指导等,而社会服务不是司法警务管理的内容。
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A. 社会治安专项整治B. 社会治安信息化建设C. 突发事件处理D. 特种警卫工作答案解析: B。
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包括社会治安专项整治、突发事件处理、特种警卫工作等,而社会治安信息化建设并不属于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
3.下面哪种情况不符合“关系警察”工作的要求?A. 具有群众基础B. 具有服务意识C. 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维稳能力D. 具有协调人际关系和处理矛盾能力答案解析: C。
关系警察工作要求具有群众基础、服务意识、协调人际关系和处理矛盾能力,但并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维稳能力。
4.以下哪项是公安机关日常办公明显特点之一?A. 作风正派B. 行政效率高C. 民主决策D. 保密环境答案解析: D。
公安机关日常办公的明显特点包括作风正派、行政效率高、民主决策等,但保密环境也是公安机关日常办公的重要特点之一。
5.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职能?A. 侦查犯罪行为B. 侦查犯罪嫌疑人C. 侦查证据收集D. 解决纠纷答案解析: D。
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主要职能包括侦查犯罪行为、侦查犯罪嫌疑人、侦查证据收集等,而解决纠纷并不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职能之一。
6.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治安防卫工作的内容?A. 社会治安局势分析B. 社区矛盾化解C. 治安投诉接待D. 应急处置答案解析: C。
治安防卫工作的内容包括社会治安局势分析、社区矛盾化解、应急处置等,但治安投诉接待并不属于治安防卫工作的内容之一。
7.公安机关日常办公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制度规范B. 基层团结C. 作风正派D. 支持保障答案解析: A。
2022-2023年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模拟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年政法干警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模拟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2017年9月16日,甲县公安局为抓捕监狱脱逃犯,在县城周边道路设置卡点,检查过往车辆行人。
当天下年5时许,一辆轿车在驶近城东卡点时,突然加速。
民警闪避时,碰到站在路旁的市民丁某,致其手机摔坏。
车撞到路边的树后停下。
设卡民警立即上前盘查,发现司机陈某并非逃犯,其随身携带的包内有大量现金,且陈某自称突然加速是因为慌乱中错把油门当刹车所致,遂将此案交给城东派出所调查处理。
A.轿车司机陈某B.设卡民警C.丁某本人D.甲县公安局【答案】 D2. 依据我国《宪法》,下列选项符合对公民基本权利规定的是:()A.公民有宗教信仰和传播的自由B.公民在患病时有权获得国家物质帮助C.公民非经公安机关决定不受逮捕D.公民通信因调查行政案件需要,可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检查【答案】 B3. 法律解释既是法的实施和适用的前提,又是保证法的统一性、稳定性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媒介。
下列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属于扩充解释的是:()A.把第191条中“没收”,解释为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B.把第257条中“告诉的才处理”,解释为没有告诉的,不得处理C.把第341条中“出售”,解释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D.把第245条中“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解释为非法侵入地入他人住宅,情节严重【答案】 C4. 我国公安机关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
A.公安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B.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C.人民群众是公安机关的管理和专政对象D.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答案】 A5. 某公园准备举行大型的群众性活动,下列选项中,发生踩踏事故概率最小的是()。
A.工作人员办公室B.活动现场C.公园出入口D.公园内拱桥【答案】 A6. 张某与王某诉讼离婚,儿子张某某(8周岁)判归王某抚养。
某日,张某去探望孩子,王某坚决不允,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王某报警。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在现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意味着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可以削弱。
()2.(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公安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人民警察的(),是指公安机关对已不具备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在公安机关继续工作的人员,解除其与公安机关任用关系的一种人事行政管理措施。
A. 辞退B. 辞职C. 解职D. 开除4.(判断题)(每题 1.00 分)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打击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5.(判断题)(每题 1.00 分) 边防工作,是指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的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的检查、监护及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的查处等工作。
()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公安部党委都十分重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在加强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以第()全国公安会议召开为标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A. 十七次B. 十八次C. 十九次D. 二十次7.(判断题)(每题 1.00 分) 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
禁令规定,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8.(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对于上级公安机关的重要部署及执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任务,可不经过党委的领导,直接进行。
()9.(判断题)(每题 1.00 分)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0.(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社会治安秩序是指()A. 社会秩序B. 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C. 人民群众生活秩序D. 教育科研秩序1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警察是具有()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之公安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01
判断题
第1题: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人民警察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依据。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第2题: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削弱,并不意味着国家专政职能的削弱。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削弱,就意味着国家专政职能的削弱,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否。
第3题: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根据,而公安机关的职能则从社会作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5题:
治安监督检查,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
凡在紧急排险中需拆除的建筑物、毁坏的其他设施的所有者,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公安机关现场指挥员的指挥,履行拆除的义务。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7题:
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政治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
第8题:
在打击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中,打击是保护的前提,保护是打击的保证,保护服务于打击。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打击与保护,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前提的。
第9题:
公安政治工作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工作内容。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公安政治工作不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工作内容,二者同属于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10题:
刑事司法工作主要是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同治安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刑事司法工作主要是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
第11题:
法制领导是指党领导制定各项公安法律、法规,并监督公安机关实施。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2题:
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第13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范建设,就是要抓紧整顿建设好办事机构和城乡基层组织。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范建设,是要建立健全有关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体系。
第14题:
人民警察必须把公安机关的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15题:
公安政策对违法犯罪分子有遏制、制裁及促使其转化的作用。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6题:
“狠”,就是要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加重对其惩罚。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狠”,就是要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
第17题:
询问证人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了解案件情况的诉讼活动。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8题: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不必退还保证金。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第19题:
公安机关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首先应当告知当事人应有的权利,并保障当事人充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要求举行听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要求行政赔偿等权利。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20题:
任何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应受到处罚。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并符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的,都应受到处罚。
第21题:
任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22题:
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限内经专家认定确实戒除毒瘾的,强制戒毒所应确定一段合理期间进行观察,在此期间确实已经戒毒的,由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发给解除强制戒毒证明书,并通知其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