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cinology-4
柯萨奇病毒A组4型的研究进展

柯萨奇病毒 A组 4型的研究进展2桂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西桂林541199摘要:柯萨奇A组4型(CV-A4)是肠道病毒A组成员之一,于1948年首次被分离鉴定,其感染人类可引起手足口病、弛缓性麻痹、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
近年来,CV-A4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已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多次流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然而,CV-A4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也尚未研制出相应的疫苗及特异抗病毒药物。
本文就CV-A4的基因组特征、致病性、分子流行病学、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柯萨奇A组4型;分子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CV-A4)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EV),是肠道病毒A组的重要成员[1]。
CV-A4于1948年首次被分离鉴定,此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关于CV-A4的报道[2]。
CV-A4感染人类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脑膜炎、心肌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类感冒病症等[3]。
虽然与同组的HFMD主要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相比,CV-A4的分离率较低,以散发病例为主,但随着HFMD病原谱的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非EV-A71和非CV-A16的构成比有所增加,其中CV-A4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引起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4],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CV-A4的基因组特征、致病性、分子流行病学、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CV-A4基因组特征CV-A4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为7400个核苷酸,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大约编码2200个氨基酸,是一无包膜的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结构颗粒[5]。
四价流脑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 Qun Naomoyanqiujun Duotang YimiaoGroup ACYW135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本品系分别用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培养液,分别提取和纯化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混合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
用于预防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生产用菌种为A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201(A4)菌株、C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205(C11)菌株、Y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028、W135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037或其他经批准的菌种。
2.1混合前单价原液2.1.1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应分别符合“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2.1~2.2项的规定。
原液制备过程中可采用经批准的方法去除内毒素。
2.1.2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1.3 保存及有效期粗制多糖、精制多糖原液或原粉于-20℃以下保存。
自收获杀菌之日起至成品疫苗,总有效期应不超过60个月。
2.2 半成品2.2.1 配制用无菌、无热原乳糖溶液和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原液即为半成品。
每1次人用剂量含A群多糖50μg,C群多糖50μg,Y群多糖50μg,W135群多糖50μg,乳糖2.5~10mg。
2.2.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3 成品2.3.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3.2 分装及冻干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冻干过程中制品温度不高于30℃,真空或充氮封口。
2.3.3 规格按标示量复溶后每瓶0.5ml。
每1次人用剂量0.5ml,含A群、C群、Y群、W135群多糖各50μg。
2.3.4 包装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英国Ⅳ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英国Ⅳ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田少雷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
【年(卷),期】2000(002)005
【摘要】1 导言英国注册药品的临床评价规范法令,即所谓的“Ⅳ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最初出版于1983年4月。
它是由英国医学协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皇家高等从业者学院(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titioners)和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三方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订的。
后来,在1992年经过一次修订,但修订版仅限于伦理接受部分。
在1992年,上述三方和英国药品监督局(Medicine Control Agency)的药品安全委员会一起组成了四方工作组对上市后监测研究的指导原则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该工作组考虑到欧洲委员会倾向于将其GCP指导原则覆盖所有的四期临床研究,并将Ⅳ期临床研究列入规范的范畴,因此感到应当加强对Ⅳ期临床研究的指导。
【总页数】1页(P54)
【作者】田少雷
【作者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1
【相关文献】
1.英国抗体药物的教训——高风险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注意事项 [J], 大西淳子
2.植物生成胰岛素在英国开始Ⅰ/Ⅱ期临床试验 [J], 无
3.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J],
4.贝叶斯统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用指导原则研究 [J], 白旭东;迟戈;王亚南;陈福军;石莉;梁文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横纹肌肉瘤vac化疗方案

介绍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一种罕见的肌肉组织良性或恶性肿瘤。
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但也有可能在成年人中出现。
VAC化疗方案是治疗横纹肌肉瘤常用的化疗药物组合方案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横纹肌肉瘤VAC 化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VAC化疗方案的药物组合VAC化疗方案包括三种药物的组合使用,分别是:1.泼尼松(Vincristine):属于天然生物碱类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来抑制肿瘤生长。
2.铂类化合物(Actinomycin-D):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合成。
3.柔红霉素(Cyclophosphamide):是一种常用的氮芥类抗癌药物,能够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
这三种药物的组合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VAC化疗方案的应用VAC化疗方案主要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瘤。
对于有手术条件的患者,常常会在手术前进行预先的化疗,以减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对于无法手术或转移瘤的患者,VAC化疗方案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此外,对于高危患者,还可以联合放疗进行综合治疗。
VAC化疗方案的具体操作VAC化疗方案通常采用3周一个周期的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如下:第1天:•泼尼松:0.05mg/kg(最大不超过2mg),静脉滴注,每周一次;•铂类化合物:0.025-0.045mg/kg,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柔红霉素:10-15mg/kg,静脉注射,每周一次;第8天:•铂类化合物:0.025-0.045mg/kg,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柔红霉素:10-15mg/kg,静脉注射,每周一次;第15天:•铂类化合物:0.025-0.045mg/kg,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柔红霉素:10-15mg/kg,静脉注射,每周一次;在化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化疗剂量和次数。
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VAC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和处理VAC化疗方案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1.恶心和呕吐:可以通过给予抗恶心药物来缓解,如多潘立酮、奥曲肽等。
巴斯德四价流感疫苗

(4) 罕見於24個月兒童
(5) 曾發生於<24個月兒童
6個月-8歲兒童VaxigripTetra接種第一劑及第二劑後的安全性相當且6-35個月的兒童接種第
二劑後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第一劑接種後的發生率要低。
c. 潛在不良事件 VaxigripTetra無上市後的安全性資料。 然而,Vaxigrip在臨床試驗期間或上市後經驗曾有下列之不良反應報告,這有可能發生在 VaxigripTetra的接種者身上。 免疫系統疾病
尚無與人類生育能力相關資料。根據一項動物研究結果顯示,VaxigripTetra不會損害雌性動物 的生育能力。
肌肉骨骼及結締組織疾病 肌痛 關節痛(2)
極常見 不常見
4.7對開車及操作機械的影響 VaxigripTetra 對開車及操作機械沒有影響,或其影響可忽略不計。 4.8 不良反應 a. 安全性摘要 VaxigripTetra的安全性在6項臨床試驗中進行評估,其中接種VaxigripTetra 一劑的受試者包括 3040名18-60歲的成人、1392名大於60歲者,以及429名9-17歲的兒童,另外884名年齡介於3-8 歲的兒童接種VaxigripTetra一劑或兩劑,乃視其流感疫苗接種史來決定,以及1614名6-35個月 的兒童接種兩劑VaxigripTetra (各0.5毫升)。 大部分的反應通常在疫苗接種後的3天內發生,發生後的1-3天內會自動消失,且大部分的反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二二肤墓肤酶 -4抑制剂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二考试重点:二肤墓肤酶-4抑制剂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当进食后血糖高时,人体的胃肠分泌细胞分泌两种肠促膜岛素,即膜高糖素样肤- 1 (GLP-1) 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膜岛素释放多肤 (GIP),两种肤均可促进分泌膜岛素,从而控制血糖的升高,但两种肤均可迅速被二肤基肤酶- 4 (dipeptidyl peptidase -町,DPP - 4) 降解。
而 DPP-4 抑制剂可高选择性抑制 DPP - 4,减少GLP -,. 1 的降解,延长其活性,促使膜岛素的分泌增加,膜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并能减少肝葡萄糖的合成,单药或联合应用可控制对膜岛素敏感的糖尿病者的血糖水平。
代表药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DPP-4 抑制剂为一类作用强度中等的抗糖尿病药。
套萃分析提示,其可降低HbAlc 水平 0.6% -1.1%,且同时抑制膜高血糖素的分泌。
其具有下列特点:(1)可中效、稳定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幅约在 0.8% -1% 之间,尤其对临床应用双肌+磺酷服类促膜岛素分泌药治疗后的空腹、餐后血糖下降不明显者,可有效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2) 在联合用药上更加随机、方便,既可单药治疗亦可联合应用,能与双眼类、磺酌服类、非磺酷腺类、唾瞠皖二自同类、膜岛素类药任意搭配。
(3) 剌激膜岛素分泌具有血糖依赖性,发生低血糖反应较少,对体重、血压几无影响。
二:典型不良反应常见咽炎、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一项关于维格列汀、西格列汀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炎的发生风险略微增加,二肤基肤酶一 4 抑制剂组为 6.4% ,其他参照组为6.1% 。
另可常见腹泻、肌痛、关节痛、高血压;偶见轻度肝脏转氨酶AST 及 ALT 升高、碱性磷酸酶降低、急性膜腺炎。
罕见严重超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史蒂文斯一约翰综合征、剥脱性皮炎。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

1 3
维普资讯
国 际 医药 卫 生 导 报
20 年 08
第 l卷 4
第 l 期 ( 月-) 7 半 T U
m d 1 M t o s T e f e t f r I 一 o h y e p a y a i a e i h l a c l i o i n h o e . e h d h e f c s o h L 4 n t e h p r l s v g n l p t e i l e l m t s S a d t e
L M o Y u — u Z A G Y n g a g S E u 一 T N o g f n U a E J n r H N u — u n H N Y e 1 A G R n — a g i
De art nt o De m ol y, Th fi t p me f r at og e rs af li e hos t , fi at d pi al Che d me c c ng u di al oll g C n du e e he g
道上皮 的有丝分 裂 ,促 进 鼠尾鳞 片颗粒层 形 成 。结论 提 示 r I 一 h L 4具有 促进银屑 病样 小鼠模型 恢复 的作
用 。
关键 词
银 屑病 重组人 白细胞 介 素 一 动物模 型 4
E ec o r I o mi e’ ps i si —I e ni mo ff ts f i 一4 n c s h or s k a mal a i de
63 0 d F na e —B tt [] Go be gr S ,A fel K, er nd z ri o 6 u r ti L f
责任 编 辑 : 吴琴 娟
基
础
研
白细胞介素4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4的研究进展邢应如;陈蓓(综述);张荣波(审校)【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21)19【摘要】白细胞介素4( IL-4)主要是活化T细胞产生的,来源于多种细胞的细胞因子。
IL-4对人体多种细胞具有生物学转化作用,IL-4与效应细胞表面IL-4Rα结合,促进靶基因转录,其生物学信号转导主要通过JAK-STAT通路、Ras-ERK通路、PI3K-PKB 通路三种途径。
IL-4对肿瘤、过敏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造血干细胞移植、妊娠、再生障碍性贫血、缺血性心脏病、疫苗免疫等疾病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和治疗作用。
%Interleukin-4(IL-4) is mainly produced from the activated T cells,a cytokine derived from a variety of cells. IL-4 has a biological conversion function to a variety of cells in the human body:IL-4 com-bines with IL-4R alpha on the effector cell surface,promo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target genes,and the biolog-ical signal transduction is mainly through three ways of JAK-STAT pathway,Ras-ERK pathway,andPI3K-PKB pathway. IL-4 has many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umor,allergic disease,rheuma-toid arthritis,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regnancy,aplastic anemia,ischemic heart disease,and vaccine immunity etc.【总页数】5页(P3457-3461)【作者】邢应如;陈蓓(综述);张荣波(审校)【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安徽淮南232035;安徽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安徽淮南232035;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免疫与检验教研室,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相关文献】1.运动对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6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赵可伟2.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轴在银屑病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及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的干预作用 [J], 聂婷婷;房丽华;刘晓萍;张成强;李瑞;王洁;崔潞萍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5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林宗斌;冯喜英;久太;刘洪千4.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与M2型肺泡巨噬细胞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尹健彬;皮娜;张旋5.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7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曹岚;陶玉坚;赵元璐;张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途径:
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MDR-TB、XDR-TB、TDR-TB
药物毒副作用:预防、发现和治疗 40年无新药 艾滋病的流行 缺乏有效的疫苗
易感人群:
一、BCG预防的效果
结核病疫苗--卡介苗
法国科学家Calmette和Guerin 1908年分离牛结核分枝杆菌 3周传代1次 连续传代培养 13年 230次传代 1921年动物实验证明失去毒力 动物实验有保护效力 卡介苗(BCG) 1928年全世界广泛应用
Ag85B- ESAT6融合 蛋白 (DDA+ MPL)
Mtb8.4(IFA) Ag85A(MPL)
气雾
静脉 静脉
C57BL/6鼠
C57BL/6鼠 C57BL/6鼠
6
3 8
0.72
1.0 0.1
0.55
1.0 1.6
0.7
1.4 未做
0.8
1.5 未做
微球体疫苗
保护性抗原装入胶囊内或联结在微球体表面,可避免酶降解和快速清 除,并可控制抗原的释放。 常用的微球体材料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 Evans JT等建立了MT Mtb8.4蛋白微球体
Montanide
ISCOM OM-174
产生混合的免疫应答,对于TB疫苗不理想
产生混合的免疫应答 强的Th1型免疫应答
不同佐剂对MT ST-CFP免疫反应和保护力的影响
佐剂
DDA 皂角甙 氢氧化铝 皂树提纯物(QS21) MPL MPL/角鲨烯 (squalene) MPL/QS21 MPL/氢氧化铝 FIA BCG
格兰素公司研制的
由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 Mtb39 和 Mtb32 基因重组构建的 72kDa 嵌合蛋白,油水融合的 MPL 和皂角素 QS21 免疫刺 激剂作为佐剂 豚鼠和猴子实验结果表明作为 BCG加强免疫制剂,诱导 的保护效力强于单独用BCG
完成I期临床实验
结核菌ESAT-6和Ag85B的融合蛋白
潜伏 - 90% 传染-30%
早期发病 - 5% 如 HIV、婴幼儿
晚期发病 - 5%
疫苗的分类
预防性疫苗:应用对象是未感染的正常人群
治疗性疫苗:
己感染结核菌的无症状携带者 己发病的患者
结核病疫苗的研究策略
取代BCG 的初种疫苗:一种优于 BCG、具有更长 久免疫保护效果的新疫苗 增强BCG 效果的加强疫苗:一种增强 BCG免疫反 应以达到对成人免疫保护效果的新疫苗 用于潜伏感染者的疫苗:一种预防内源性激活 和外源性再感染的新疫苗 用于结核病人治疗的疫苗:与化疗联合应用
PstS-1, PstS-2 (38-kDa lipoprotein) KatG (84-kDa)
V1J.ns-tPA
V1J.ns-tPA pJW4303
M. bovis BCG
M. tuberculosi M.
-
基因疫苗免疫原性弱
虽然基因疫苗在体内表达的微量抗原蛋白能够激 发个体的免疫反应,但很多情况下其强度仍弱于 活疫苗。
IFN-γ
+++ + + ++ +++ ++ + +++ ++++
IgG1/IgG2a比 例 0.9 3.7 32.0
保护效力(%)
75 50 0 25 25 75 75 25 75 100
注: IFN-γ水平和保护效力均以卡介苗作为标准。
蛋白疫苗抗MT保护效力的比较
疫苗类型 感染途 径 气雾 静脉 气雾 气雾 气雾 气雾 气雾 动物模型 攻击前免疫 时间(周) 肺CFU(log10) 蛋白 1.0 1.24 -0.27 0.9 0.8 0.68 0.3 BCG 1.2 1.64 1.34 1.34 0.55 0.58 0.55 脾CFU(log10) 蛋白 1.5 0.68 未做 未做 0.5 0.78 0.25 BCG 1.8 0.67 未做 未做 0.8 1.0 0.8
对于免疫功能缺陷者,BCG接种可能导致全身播散。
卡介苗保护效力差异的原因
卡介苗菌株差异
结核杆菌感染菌株差异:毒力、基因、蛋白表达 等方面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杆菌内源性激活或外源性再感染
人群基因背景的差异
临床试验方法的差异:实施方法、评价指标
疫苗的作用
早期不发病 – 95%
已用于人体的佐剂
氢氧化铝 第一个用于人体的佐剂,主要诱导体 液免疫应答,用于病毒疫苗,不适于 TB疫苗 由5% 鲨烯,0.5%吐温80, 0.5% Span 85组成的乳剂,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应 答 结构上与脂质体相似,但膜内含有病 毒蛋白,可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 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MF59
病毒颗粒
Mtb8.4 (8-kDa) MPB83 (23-kDa)
pJW4303
pJA4303 pCMV4
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M. bovis
+
MPT64 (26-kDa)
Ag85B (30-kDa) (MT, BCG) Ag85A (32-kDa) (MT, BCG) 35-kDa antigen (M. avium , M. leprae) 36-kDa PRA PstS-1 (38-kDa lipoprotein) PstS-3 (40-kDa lipoprotein) 1818 PE-PGRS protein (43-kDa) MTB39 (39-kDa) Hsp65 (65-kDa) (M. leprae)
pJW4303
pJW4303 V1J.ns-tPA, p85A-EGFP pJW4303 pCMV/pHMG pCDNA.3 V1J.ns-tPA pJW4303 pJA4303 HMG/pCMV
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 M. tuberculosis, M. ulcerans, M. avium M. aviums, M. leprae 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 M. tuberculosi M. tuberculosi M. tuberculosi M. tuberculosis
第四章 疫苗各论-1
结核疫苗
结核杆菌发现
1882年德国科学家Robert Koch 发 现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M.tuberculosis) , 1905 年 获 生理学、医学诺贝奖。
结核病疫情未能控制的原因
传染源:
缺乏早期、快速诊断手段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尤其是MDR-TB、XDR-TB、TDR-TB
Mycobacterial DNA vaccines generating partial protective efficacy
Antigen ESAT-6 (6-kDa) Vector pCMV Challenge M. tuberculosis Protection +
ESAT-6 (6-kDa)
1922-27年人体接种获得保护
卡介苗菌株
早期通过培养传代和保存 菌株差异 菌落形态、抗原成份、活性、 抗药性、免疫原性、毒力 1960年以后冻干卡介苗
Pasteur, Copenhagen, Glaxo, Japan, Montreal株
卡介苗的保护效力
免疫原性约持续 10 年 , 对肺结核的免疫保护力是 0-80% , 差异很大。 不能预防肺结核的发生。当年预防肺结核非常有效的 BCG菌株已不复存在。 BCG缺失了129个基因阅读框架,缺失一些毒力因子,也 丢失了一些免疫保护基因。 有效预防严重的结核病(播散型结核、结脑),保护效 力65%-95%,平均86%。
CFP(IFA) CFP(DDA) CFP(MPL) CFP(MPL)+IL12+IL 2 ST-CFP(MPL) ESAT6(DDA+ MPL) Ag85B(DDA+ MPL)
B6D2小鼠 C57BL/6鼠 C57BL/6鼠 C57BL/6鼠 C57BL/6鼠 C57BL/6鼠 C57BL/6鼠
6-8 12-14 4 4 6 6 6
+ + + + + + + ++
Hsp65 (65-kDa) (M. avium)
Hsp70 (70-kDa)
p65K-EGFP
pCMV
M. avium
M. tuberculosis
+
Mycobacterial DNA vaccines no protective efficacy
Antigen MPT63 (17-kDa) Vector pJW4303 Challenge M. tuberculosis Protectio n -
(一)重组活疫苗
重组卡介苗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菌苗 重组牛痘苗病毒、腺病毒为传递系统
其它活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沙门氏菌
表达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 表达人类细胞因子(IFN-γ,IL-2,IL-18)
依靠细菌、病毒在宿主内的复制,表达外源抗原,以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
19-kDa lipoprotein 22-kDa Lppx lipoprotein ahpC (24-k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