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春季冲刺精讲(主讲名师:谢明波)有回放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专题十九+第一节+记叙文+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专题十九+第一节+记叙文+

说了这么多,上课铃都响了。我放下书包,关上手机,开始 了新的“征途”。
班主任给我老妈发信息说:“现在,他有了成熟的模样。高 考就不用担心了。”
点评: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一部手机,一个成长的故
事。起因——父母忙,“我”从手机游戏里寻找消遣;发展—— 师生、母子矛盾激化,“我”休学送外卖赚钱;转变——“我” 从邻居那里得到启发;结局——“我”回到课堂,成为高中生该 有的样子,也就是成熟的样子。全文借助一个物——手机,一个 人——没有出场而常常在场的邻居的孩子,实现情节突转。因为 手机,“我”和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因为这个邻居家的孩子 而让父母难以心平气和,又因为这个孩子,“我”由青春任性的 样子变成青春成熟的样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 清晰。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北京一考生 一个月前
“就知道玩手机,这都高三了,你怎么就不能学学隔壁的孩 子努力学习呢?整天捧着手机,你的前途不要了!”随着“砰” 一声摔门的巨响,吵闹声终于消失了,我松了口气,老妈的高三 家长综合征饶是不轻,更何况我又“顶风作案”——赖在屋里玩 手机,搁谁谁不发火呢?
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久久不能入睡:手机只是一个工具,之 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是因为人对手机的利用方式不同。明明 原本名列前茅的我怎么就沦为了手机的“奴隶”,让他人夺走了 荣耀呢?心底埋藏许久的骄傲喷涌而出,我不甘心!
今天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在父母的陪同下,我诚恳地向老师道 歉,决定痛改前非,返回课堂好好冲刺高考。而班主任包容了我 之前一时冲动所做的决定,对我的回归表示了宽慰,给予了我极 大的鼓励。如今,我的手机上早已没有了眼花缭乱的社交软件与 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词典和题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学海导航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学海导航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8页
考题 4.【考题精解】本题为探究性题目, 含有开放性, 回答 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基础上, 抓住题干中条件和要求。 从“半个中国人”入手分析, 阐明陈纳德和中国有着 千丝万缕联系。
第9页
答案: ①陈纳德精湛飞行技术,过人军事才干,在受 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足施 展机会。②带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 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顶峰。④率飞虎队与中国 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情谊。⑤受到 国民政府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 结为连理。
第20页
另外, 评传是传记中跨类文体, 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 生平较完整叙述, 借以展示传主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 分析传主思 想行为, 评价他对社会发展作用。同时由于它篇幅较简短, 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 选用, 因此, 对这一类型文章应予以更多关注。
第21页
在详细阅读过程中, 我们要尤其注意下列两点。 第一, 把握传主形象, 概括传主精神品质。通过阅读, 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假如是评传, 要区别传记中叙与评, 把握事件与观点 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尤其是典型细节 往往最能传神, 最能打感人, 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 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含有典型意义事件细节, 并 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第6页
考题
3.【考题精解】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关键点角度考察对人物分析评价。答题时要紧 紧围绕“人格魅力”四个字, 从一系列详细事件中概括出陈纳德精神特点。同时要 结合全文内容, 包含“相关链接”部分。从多角度分析, 包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第7页
答案: ①强烈正义感,过人勇气: “七七事变”后马上 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公布命令也 不撤回。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克服了重重困难, 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 积极 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爱情,飞虎队队 员每年组织哀悼活动。

第1课 《春》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解析版)

第1课 《春》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解析版)

第1课春一、选择题(共1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涨.潮(zhǎng)酝踉.(niàng)B.黄晕.(yùn)混.杂(hǔn)斗笠.(lì)C.支撑.(chēng)薄.烟(bó)笼.罩(lǒng)D.嘹.亮(liáo)蓑.衣(suō)应和.(hé)【答案】C【解析】A.酝踉.(niàng)——酝酿;B.混.杂(hǔn)——hùn;D.应和.(hé)——hè;故选C。

2.(2分)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清脆嘹亮薄烟B.傍晚短笛赶趟C.郎润筋骨润湿D.抚摸烘托静默【答案】C【解析】C.“郎润”应为“朗润”。

故选C。

3.(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是增长知识和阅历、缓解焦虑迷茫最便捷的,然而,普遍的现状是人们的深度阅读、经典阅读比较。

经典作品是人类文化集大成的展现和表达,深度阅读会让年轻人的生命更有宽度和厚度,对人格的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A.路径匮乏造就B.途径匮乏塑造C.途径困乏造就D.路径困乏塑造【答案】B【解析】考查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

先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路径:指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

匮乏:缺乏;贫乏。

多用以指物资。

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途径:方法,路子。

塑造: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

困乏:疲乏,劳累。

结合语境,读书是增长知识和阅历、缓解焦虑迷茫的方法,应填“途径”;“深度阅读会让年轻人的生命更有宽度和厚度”是结论,说明前一句年轻人的深度阅读、经典阅读少,应填“匮乏”;人格是塑造的不是造就的;故选B。

4.(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2015年高考语文135分 第一讲:字音

2015年高考语文135分 第一讲:字音

第1讲:字音强化★材料信手拈来莫言获诺贝尔奖提升中国文学全球影响力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委员会授奖词称,“他的魔幻现实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

消息传出,国人振奋。

一夜之间,莫言成为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个人商业价值暴增,创作手稿飙升百万,作品洛阳纸贵。

在欢呼之外,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莫言不仅让中国文学成为世界品牌,也提升了其他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我们的作家全球化,我们的文化全球化,我们的国家品牌形象全球化,我们每个人就是受益者。

应用举例:2013年海淀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设立“李太白世界文学奖”,争夺世界文学话语权?例1: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万马齐喑暮气沉沉的中国文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一些文学圈人士那颗不安分的心“躁动”起来。

所谓“李太白世界文学奖”的提案,或许就是这份“躁动”的产物。

请恕我直言: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甚至连“转机”都算不上。

如果因此而信心爆棚指点江山,跟某些煤老板一夜暴富之后不可一世的粗俗做派差不了多少。

例2: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再次成为公共话题,这当然是中国文学走向振兴的良好契机,但仅仅把思考停留在如何获奖、如何消费莫言上,多少有些浮躁和短视。

李白、曹雪芹创作伟大的作品,谁是为得奖而写?检验一个作家、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不是诺贝尔奖,也不是太白文学奖,而是历史。

如果哪天作家们不再把获奖惦在心里挂在嘴上,中国文学或许才真正看到了曙光。

★背诵日积月累【诗词积累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1、莫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

2、,,是故哂之。

★字词各个击破常见错别字日练30之(一)001.爱带() 002.白晰() 003.爆乱() 004.报筹() 005.暴炸()006.卑却() 007.辩析() 008.恶耗() 009.材华() 010.喝采()011.翱游() 012.娘两() 013.更叠() 014.恰商() 015.起迄()016.沾辱() 017.中裁() 018.雕彻() 019.陷井() 020.劈谣()021.明片() 022.梦餍() 023.缈视() 024.募然() 025.蓦捐()026.通辑() 027.杂踏() 028.奕棋() 029.疏峻() 030.吉详()★每讲精析精练【真题再现】(2013年北京高考)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养植业与日剧增便笺.(jiün)独辟蹊.(xÿ)径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ã)运筹帷幄.(wî)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ÿn)没无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与辨析,养殖业、与日俱增、烂摊子、卷帙(zhì)、信笔涂鸦、湮(yün)没无闻【试题启示】中国的汉字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2-2-2-1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2-2-2-1

第二篇 现代文阅读(含选修)
这三大项在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具体体现为以下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分析体会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4)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归纳文意。 (5)鉴赏散文的形象、技巧,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6)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散文个性
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
凸现出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 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 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 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异趣横生。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
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高考总复习· 语 文(RJ)
第二篇 现代文阅读(含选修)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
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 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 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 字改成 “妳” 字( 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 “妳” 字,这是一种 时髦 ) ,说:“ 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 ——‘ ? 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
高考总复习· 语 文(RJ)
第二篇 现代文阅读(含选修)
【解析】 此题要求赏析语言特色。从句子结构来说, 两句都多用短句,语言简练。从用词上看,①处连用形容 词“高”“长”“细长”,语言简练而形象;②处连用动 词“唱”“念”“拉”“走”等,生动而传神。
【答案】 第①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
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 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 一篇吧! ” 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 即《 罗汉钱》)。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新课标卷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新课标卷
参考答案: 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 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②具有出色的军事( jūnshì)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 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
第二十九页,共71页。
“飞虎将军( jiāng jūn)”陈纳德( 2013年新课 标I卷)
第三十三页,共71页。
一个(yī ɡè)不能忘记的人( 2013年新课标 II卷)
卢作孚|企业家
第三十四页,共71页。
一个(yī ɡè)不能忘记的人( 2013年新课标 II卷)
卢作孚|企业家
参考答案: 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 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 ②化整为零,逐步(zhúbù)控制长江上游航运; 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 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 业。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wénběn)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新课标卷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第一页,共71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 (yuèdú) 高分技巧
新东方 谢明波
第二页,共71页。
考什么
(shén
1、写什么?
me)?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biǎodá)的含
第三十五页,共71页。
一个(yī ɡè)不能忘记的人( 2013年新课标II卷) 卢作孚|企业家
参考答案: 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化事业(shìyè)发达、环境优美 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 考。

高考语文谢欣然秋季笔记6

高考语文谢欣然秋季笔记6

第六讲:高考作文高分技巧(目标5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本节课内容提要:一、《诗经》的表现手法——22分45秒二、史铁生作文素材进阶——24分30秒三、材料作文写作方法——谁的青春不迷茫——32分50秒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40分钟象征和比喻的区分象征:把一个抽象的观念,用一个具体的物表现出来。

(散文常考)例:欣然姐姐的爱,月亮代表我的心比喻:把一个本来就很具体的事物,用另外一个同样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

一、《诗经》的表现手法(22分45秒)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1、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2、比:类比。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

(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

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3、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

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比:类比。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

(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

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手如柔荑(róu tí),肤如凝脂——《国风·卫风·硕人》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

(首句起兴)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讲义16页第7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2024年高考上海春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高考上海春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3)李白《蜀道难》中的“,”两句,一仰一俯,拉开纵向的空间,表现了蜀地山势高峻、谷深水急的地形特点。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分)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和探索,到公元前180年前后,黄河流域形成以偃师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

,,,,。

①10万平方米左右的宫城是都邑的重心②呈现出路网和围垣界隔的多宫格布局③二里头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④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区开后世官营手工业先河⑤东西二组中轴线布局的四合院式宫殿宗庙建筑成为后世宫室制度的先河A.③②①⑤④B.③⑤②①④C.①④③②⑤D.①⑤④②③(2)以上语段摘自某报纸,下列版面名称与文章标题与其最匹配的一项是( )。

(3分)A.评论版《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发展新篇章》B.文化版《黄河文化见证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C.要闻版《闲读杂书:漫谈黄河流域古文化》D.社会版《二里头文化:那些不得不说的秘密》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由两部分组成。

简讯报道一部动画片获评最佳纪录片[丹麦纪录片《逃亡》],影片内容是战争中苦难的人。

随后有五个论坛留言讨论动画片获评最佳纪录片是否合理。

材料二:探讨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举例实验纪录片《浮生一日》,文章强调真实不仅是客观真实,更涉及到创作者的观看者。

3.从讨论区里的发言内容看,没有出现逻辑错误的网友是。

( )(2分)A.甲B.乙C.丙D.丁4.以下关于纪录片的说法与资料第1段中“真实是一个变量”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导演要以独到的眼光捕捉现实生活。

B.纪录片应当激活观众对现实的新感知。

C.导演需要对现实材料进行创造性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