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析
作文素材事例加评析

作文素材事例加评析
段落一。
哇!今天的天气真是好到爆炸,阳光照得我心里都暖洋洋的。
一想到马上就能去看小明他们学校的篮球比赛,我就激动得不行!
评析,此段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了天气和心情的关系,同时传达了说话者对篮球比赛的期待和激动情绪。
语言简洁明快,符合口语表达的特点。
段落二。
赛场上,观众们喊得嗓子都哑了,为的就是给小明他们加油。
小明真是个篮球天才,看他运球、过人、投篮,简直就像在看一场华丽的表演!
评析,此段通过描述赛场上观众的反应和小明的表现,展现了比赛的激烈和精彩。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场景更加生动,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段落三。
赢了赢了!小明他们真的赢了!比赛结束后,大家都累得跟狗
一样,但脸上的笑容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小明拿着奖杯,笑得像个
孩子,这一刻,他们是最棒的!
评析,此段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了比赛胜利后的喜悦和满足。
通过对大家疲惫但满足的神态的描写,展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
段落四。
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回味今天的比赛。
小明他们真是太棒了,那种团结和拼搏的精神让人感动。
想想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不
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评析,此段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了说话者对比赛的回味和对小
明他们精神的敬佩。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受到的激励和启发,展现了
积极向上的态度。
怎样评析作文

怎样评析作文1、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2、开头简明扼要3、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
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5、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6、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7、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8、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9、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作文过程:1、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
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作文结尾:1、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关于写景的作文评语

关于写景的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
这篇作文以写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文章开篇便以一幅美丽的画面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描述了一片宁静的湖泊和周围的青山绿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接着,作者对湖水的清澈、山峦的连绵和树木的葱郁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在描写细节方面,作者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个文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还有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感慨,使整篇文章更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无疑会感染到读者,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激情。
总的来说,这篇作文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生动形象,对生活的感悟深刻,给
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作者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优秀的写作水平,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课前三分钟作文评析

课前三分钟作文评析英文回答:This is a well-written essay that effectively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prompt. The author provides a clear and concise thesis statement that is well-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e body of the essay. The author's use of language is precise and engaging, and the essay flows smoothly from one point to the next. Overall, this is a strong essay that deserves a high grade.Here are some specific examples of the author's effective writing:The author's use of vivid imagery helps to create a strong sense of place and atmosphere. For exampl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as "a dark and stormy night, the wind howling like a banshee." This imagery helps to create a sense of suspense and foreboding,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the story's plot.The author's use of strong verbs helps to move the story forward and create a sense of urgency. For exampl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protagonist as "running for his life." This verb choice conveys the sense of danger that the protagonist is in, and it helps to build suspense.The author's use of dialogue helps to create a sense of realism and immediacy. For example, the author include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protagonist and his pursuer. This dialogue help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s' motivations and personalities, and it adds to the overall suspense of the story.中文回答:这是一篇写得非常好的作文,它很好地捕捉到了提示的精髓。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范文(通用3篇)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范文(通用3篇)作文是经过人们的思想思考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表达主题意义的一种叙事方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东周列国兵燹抽痛,刀光剑影中,英豪杰士在历史长河中定格。
大家既歌颂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又盛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管仲。
Fatehpur湿历史的水墨,涉渡年岁的长河,鲍叔,这位为国荐才、舍弃霸王伟业的忠士,更而令我咏歌“高山仰止,景行月华”。
韩愈尝感慨喟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管仲若是一日千里、追风逐云的骏马,那有知人之才的鲍叔便是慧眼通透的伯乐。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鲍叔是智者,在茫茫人海之中识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管仲,使得国得良才。
而鲍叔之智又不仅在于伯乐之慧眼,更在于一颗慧心。
管鲍曾是高山流水、琴瑟和鸣般的知己,后来分别辅弼两君,又存在两相竞争的关系。
虽然鲍叔得胜,但他既未以知己之交来宽释,也未如敌仇相见来中伤管仲,而是以超然平和的慧心化开一切,有如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将管仲定位为人才而推举,其他不问。
鲍叔知人又岂单是智?更有心底无私天地宽阔的伟岸。
刘邦用“汉初三杰”而后的定天下,毕士安荐寇准而后安邦国。
慧眼识才者比比皆是,但鲍叔荐管仲,甘居其之下,不以伯乐的身份而桎梏良驹,不以赏识为由来收买自我势力,这种一心为国的态度,难能可贵。
同学们,鲍叔的慧眼慧心让我们敬慕,但也应引发我们的反思。
现在不乏谬掌权柄者,任人唯亲,目无贤明,动辄大言炎炎,推诿搪塞;更有甚者,嫉妒在心,打压人才,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时代激荡,惊心动魄。
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弄潮,虽有狂飙巨澜,却更见英雄本色。
乱象虽不乏市场,但正义的平台总有空间。
大家将来或如齐桓公治国理政,或如管仲才学满腹,而社会不可缺失的鲍叔,也应是大家在夜宿晓行中,永远凝固在脑中的神圣塑像。
鲍叔不朽,人才无绝。
2024年上海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讲评分析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讲评分析一、真题呈现二、评析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难度看似不大,要写好不容易,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好就好在它的现实性、深刻性、思辨性和丰富性,以及它背后的潜台词。
需要考生去琢磨,去思考,然后考虑如何表达。
这个题目,与其说它是说要求谈一个社会问题,不如说谈一个社会心理问题,一个哲学问题——认识论的问题。
它考查你对思维问题的思考,考查你的思想的开放度,考查你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比如从“认可度”的角度谈当今社会遇到的新问题。
每个人每天都在对周围环境——人和事有判断。
或肯定,或赞赏,或讨厌,或反对,或不置可否。
即所谓“认可度”。
“认可度”可分几种情况:一是上对下的认可度,一是下对上的认可度,还有一种对外界人和事的认可度,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度。
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
今天的认识必然是在原先所受教育的基础上去分析判断的,换言之,必然受以前的认识的影响,认可或者不认可,这个“认可度”尤其是受这个好恶情绪的影响。
如今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不同看法,盖出于此。
所以,“认可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事物的了解是否全面。
为此必须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无论正反,都不要拒绝,以便使你的认知建立在“全面”和“真相”上。
防止片面,防止被错误言论误导。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 是否带有主观情绪。
胡适先生经常引《礼记》中一句十分精辟的话:“爱之知其恶,恶之知其美。
”一旦带有情绪,就会蒙蔽了你的眼睛。
严重影响你的“认可度”。
3. 看你是否“谦恭”,对自己是否有批判精神,反省意识。
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要盲从,不能人云亦云。
要克服从众心理,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对的,但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
所以,我们还要有一种自我批判的精神,在批判别人的同时,也要反省自己。
4. 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思考与己不同的思想认识。
不要不假思索地完全拒绝自己原先不认同的东西,经过分析判断,然后再决定是否“认可”,以及认可的“程度”。
中考满分作文范文评析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
【点评】 说理清晰。文章先从生活现象说起,意在表明走弯路是值得的、必要的。然后联系学习的实际说明走弯路可以积累经验教训。再用典型事例告诉我们,没走弯路的人生是是有缺憾的人生。最后紧扣题目,结束全文。层进式的结构,让文章一气呵成,说理清晰而透彻。较有气势。讲演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侧重与说理。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较有气势等,本文这方面的特点明显,适合阅读和讲演的需求。
“家——学校”,“学校——家”,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早晨,我被她叫醒,洗漱完毕,便去吃她早已为我准备好的早餐。这时她为我整理床铺,就连这也十分细心,甚至连一根头发丝也不留下。当我背起书包刚要迈出房门时,背后又传来她“走路小心点……”的声音。
不知不觉,已是上午第四节课了,老师在教室里边走边讲着试题的答案。突然,我的手机震动起来,在书桌里发出声声闷响,不少同学的眼光投向了我,老师无奈地看了我一眼,摇摇头,继续讲课了。不用想,一定是她发来的。唉,好烦人,弄得我这么尴尬。但还是忍不住打开短信:“你眼镜落家了,我给你放到守卫室了。”
01
03
02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
晚饭时她就坐在我身边,不时的往我碗里夹菜。我拿着饭碗,想着一道题的答案,不禁发起呆来。“想什么呢?快吃,一会儿还要写作业呢。”刚要吃,发现原来平平的碗里竟变得满满的。想想那段弯路,一股热流从心里往上涌。
01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它让我真正读懂了母爱,原来母爱就是她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啊!
02
看到眼前妈妈为我做的一切,我现在能回报该妈妈的,只有成绩。我期待看到:妈妈看到我中考优秀成绩那一刻,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容。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
小学语文作文的评语

小学语文作文的评语
作文评语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内容、观点和立意:作文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清晰,是否能够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是否有独特的立意和独特的见解。
2. 表达方式和逻辑性:作文的表达方式是否准确、得体、生动,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是否有条理和逻辑性,能否把自己的思想点滴展现出来。
3. 文笔和修辞:作文的文笔是否流畅、自然,能否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营造氛围,增加作文的艺术性,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4. 文章结构和语法:作文的开头是否能引人入胜,结尾是否有个人感情的显露,是否合乎语法规范,是否运用了一些句型变化、词语的组合等。
5. 感情和思想深度:作文中是否能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是否能够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感情和思想深度。
6. 语文素养和能力:作文是否充分发挥了作者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一些高级词汇的运用,是否能够把握语文的特点和规律。
以上仅为一般作文评语的方面,根据作文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评语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评价。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
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评价和鼓励,不要过于苛求,要引导孩子做到适度进取,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广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 1.基础等级50分 • 一等(50—41)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内容充 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 二等(40—3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 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 三等(30—21)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 基本通顺;字迹潦草;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 四等(20—0)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 迹难辨;不符合文体要求
• 2.发展等级 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 3. 没有标题扣2分。 • 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 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 • 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不足字数(篇幅在 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不足300字的文章, “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 分 • 4.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 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 的,切入分为42。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 就应该将分数上浮。
议论类 : 一类卷
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 • 一是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 作文。 • 二是在上述四点标准中某一点有所欠缺但观点或思 考角度独特,或语言成熟老练特点鲜明的。 • 思想深度,并非高不可攀。阅卷评价时并不一定要 求你的思想深刻到别人难以企及,主要看你论述是 否有层次,层次是否能推进,推进是否有逻辑。
注意事项
• 1.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 超过2/ 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 /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 2.违背命题要求,写成诗歌的,上限不得超过5 分。
•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 每少50字扣1分。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 过35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一、材料分析:
• 一、开端——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并在“刚从果园 里摘来”的诱导下问:“你们闻到苹果的香味了 吗?” • 学生甲,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 了!”; 二、发展——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 前让他们闻, 学生乙等,说闻到了; • 学生丙等,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 • 三、高潮——哲学家问三位默不作声的学生:“你们 怎么啦?” 学生丁,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 也没闻到。” 学生戊,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 么苹果?” 学生己,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 冒了。” • 四、结局——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 是蜡做的假苹果。
问题:
一、立意 (1)太绝对。如:眼见为假 (2)不准确。如:迷失 挑战 (3)偏题:如 坚持 欺骗 诚信 二、材料 (1)照抄材料 (2)面面俱到(3)扩 写材料(4)另起炉灶 正确方法:第一段简析材料,引出观点。
问题:
三、题目 (1)不能体现观点,如:《一个苹果》 《诚信是一种美德》《苹果的启示》 《苹果香不香》 (2)不能体现和材料的直接关系,做无 限延展,如:《真实是怎么消失的》 《表面后的实质》《清醒,你多点》 (3)太俗套 如:《一个红苹果》 《蜡苹果 》《真 与假》
记叙性文体
• 这类作文的一类卷和议论性文体评价最为明显的不同 有三点。 • 第一,议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记叙文则要求“紧扣题 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 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显 然,主题鲜明的记叙文未必能够得到高分。 • 第二,议论文要求既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甚至解 决问题,而记叙文则不同,能够在文中形象地提出问 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也能成为上乘之作。 • 第三,议论文直接切题论证观点,而记叙文以叙述描 写或水到渠成的抒情来暗示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 “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 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 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 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 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 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 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 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 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 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立意角度:
1.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 事物的真相,莫被现象迷惑,莫被假象欺骗。 2.从思维习惯角度入手。批判经验主义的危害和对经验 的辩证分析等。 3.从批评盲从、从众、轻信的角度入手。不盲从,不轻 信。遇事要动脑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 质疑,不迷信,爱真理,对盲从、从众的心理进行分析 • 和批评。 •
• • • • •
四、论据 (1)单薄 无力 (2)不典型 (3)不能证明观点(无效材料) (4)材料叙述成分多,缺乏必要的分 析 • 五、结尾 • 不能照应中心
高考作文这几年的评价思路可以归结为几个鼓励: • 一是鼓励学生抒真情、写实感, • 二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独立思考 写出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 三是鼓励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 四是鼓励百花齐放,各种文体、各类文风兼容,并 在此前提下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 • 一般而言,考生使用最多的文体是议论性文体,其 次为记叙性文体。这两类文体的评价标准有明显的 不同,所以“评分细则”分别制定了切实的标准。 议论性文体评价的关键内容是“思想性、独特性和 说服力”,记叙性文体则是“形象性、独特性和感 染力”。
4.从对权威的认识分析角度入手。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怀疑权威,对权威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权 威。 5.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入手。不唯上,只唯实,不跟 风,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无原则的立场、 溜须、讨好、拍马屁,对圆滑、油滑的再认识,做 人要诚实,讲实话,讲真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