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结构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共20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共20张PPT)

自由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 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 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个国 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加以 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 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 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 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 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 迫者。
人就是人,不是达 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自由即自律
自由也要自律
四、光耀千古
——启蒙运动的影响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与 《人权宣言》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 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柏克:《法国革命论》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 生来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 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 的权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 会成员分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第一、二等级, 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 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 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 尖锐。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 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 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 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社会契约”而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
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而是将“君权神授”变
成了由社会契约所授予的,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国家组织的 最好形式,坚持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
反神学,又提倡宗教。
洛克(1588-1679) 英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发展教育理论等方面,都起到了历史性和战略性的指导
作用,成为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
栏 目 链 接
简述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及对策 方法点拨: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要结合重大史实 的得失剖析,对策要针对当前国家趋势和国内困境思考。 精讲阐释:(1) 发展历程:①初具规模:从新中国成立到
栏 目 链 接
应用 示例 我国从 1957 年到 1966 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 140 万
人,为 1950 年到 1956 年 7 年间的 4.9 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
是( )
栏 目 链 接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栏 目 链 接
结束后
全面发展方针;两种教育制度;恢复高考制度;“三
八大措施 个面向”方针;《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211工
程;科教兴国战略 本
课 要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2.“文革”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 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推动着中国教育
基础教育发展。 (5)实行普通教育与___________ 职业教育 并举。
学位 (6)高等教育:增设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_____
制度,改革招生与分配制度。
20世纪90年 代
211工程 (7)高等教育:着手实施 “__________”计划 科教兴国
(8)发展战略:实行“__________”发展战略
栏 目 链 接
对策: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 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 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②把基 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特别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旧教育全面改造和社 会主义教育的奠基时期。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 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 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 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 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 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 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 强保种的目的。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 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 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 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 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 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 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 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 “工农武装 割据”道路。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 ,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 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 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 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 技术 (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 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 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五四运动后,新文化 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 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 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 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 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 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共52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共52张PPT)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 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 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精神同 时出现,同时消亡的。
——丹纳(19世纪法国史学家、文艺评论家)
《日出·印象》所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港口。海水在 旭日的照射下呈现出橙黄色和淡紫色,天空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 一的笔触组成,三只小船在雾气中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可辨,船在 摇曳中缓慢前进,远处是工厂的烟筒、大船上的吊车。经过晨雾折射过的港 口构成了一个整体上灰绿色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幻觉的,它每 时每刻随着太阳光而变化着,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 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凡 高 《 唐 吉 老 伯 》
塞尚《有苹果的静物》
塞尚(1839—1906), 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被 认为是现代西方绘画的先 驱,在西方美术界被称为 “现代艺术之父”或“现 代绘画之父”。
塞尚《咖啡壶边的妇女》
塞尚 《圣维克多山》
19世纪的雕塑和工艺 美术也是美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 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 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安格尔(1780—1867), 16岁师从大卫在绘画方 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 物画方面,他重视对 “自然”的观察,追求 的是简洁的线的节奏。 在他看来,形是主要的, 色彩终归是属于感情范 畴的,他的守则是素描 生于色彩,规范重于自 由发挥、遵守传统先于 革新

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ppt

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ppt
(1)局限:三纲五常,维系专制, 扼杀人性。 (2)可取: 有利于塑造民族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自我 节制; 强调责任使命; 凸显人性庄严。
2.应对态度:批判地继承
.精品课件.
19
知识·梳理
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理 学
创立:北宋二程
理 的 成熟:南宋朱熹 发
学 展 发展: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内心反省(内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欲
共 同 内容 继承仁、礼思想;世界本原皆理;吸收佛道思想

影响

.精品课件.
17
结合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谈谈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精品课件.
18
探究三: 感悟宋明理学
1. 影响深远,局限不少,仍有可取
它?(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
.精品课件.
13
欣赏诗作 品味其学
墟墓兴衰宗庙钦, 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沧溟水, 拳石崇成泰华岑。
──陆九渊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陆、王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如何认识 它?(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精品课件.
1
本课探究:
探究一:三教合一 1、从汉武帝以后到隋唐期间,儒学的发展情 况 2、理学产生的背景(历史因素、现实因素)
探究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主 要内容、影响
探究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荀⼦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孔⼦与⽼⼦(⼀)孔⼦1、⽣平著述:春秋鲁国⼈,“三家⼀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 B、“礼”(“克⼰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神⽽远之”③教育思想: “有教⽆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发扬光⼤,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整理孔⼦⾔⾏为《论语》,尊孔⼦为圣⼈,历世景仰。

(⼆)⽼⼦:1、⽣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盾对⽴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为⽽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产⼒发展和社会⼤变⾰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时代,造成思想和⾔论的空前⾃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批⼈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招揽⼈才(⼆)儒家:孟⼦和荀⼦1、孟⼦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先义后利、舍⽣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成为四书之⼀ B他被称为“亚圣”2、荀⼦①荀⼦的思想:A“天⾏有常”、“制天命⽽⽤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墨家学派的创始⼈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攻③尚贤、尚同尚⼒、节⽤、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业者的利益②战国⼀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与道家2、庄⼦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与《韩⾮⼦》2、韩⾮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一篇)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一篇)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1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一、欧洲共同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5、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__1、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基本前提:__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__。

③__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①__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__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__、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高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易错点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__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__之先河。

2、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易混点1、近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__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__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__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