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8课第1框《国家好 大家才能好》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8课第1框《国家好 大家才能好》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案课题 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章节 1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知道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及其重要性过程与方法懂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

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作用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片段。

从视频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引导:只有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才幸福安康;只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有“我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二、预习提纲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最深厚、最纯洁、、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受到任何亵渎和。

2、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都涉及哪些领域?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领土、和政权等。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核心利益包含哪些内容?国家、国家安全、领土、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是什么关系?(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的。

5.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新课讲授第一目:认识国家利益1、探究一:P8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何在?点拨: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一二•九”运动爆发前,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维护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对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对国家利益的维护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行为上的困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2.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幅我国繁荣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答案在于国家的强大,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和奉献。

由此引出本课的主题《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关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图片,如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员牺牲个人时间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个人和国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否矛盾?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案

一、板书设计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认识国家利益
(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内容
(2)国家的核心利益
2.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二、练习
1、下列对国家利益认识错误的是( B )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B. 国家利益离我们很遥远,与青少年无关
C.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D. 没有国家利益,国家就不能生存,国家就难以发展
.“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
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2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D)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会有保障
D.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国家利益、报效祖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的重要性、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为国家做贡献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但部分学生对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看待国家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重要性,理解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的重要性,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看待国家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国家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案例内容可以选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典型事例,如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个人在这些成就中的受益。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国家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为国家做贡献。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 以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 以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 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1 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但对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的案例和实例。

3.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和实例,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总结出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国家建设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掌握四个基本知识点:爱国主义、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和文明礼仪。

3.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

教学重点1.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四个基本知识点:爱国主义、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和文明礼仪;3.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建设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影响;2.如何让学生掌握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和讨论,通过故事、实例和图片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2.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让学生参与到国家安全和防范工作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引导学生随意发表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国家,介绍一下这个国家的特点和优势。

Step 2:详细讲解(30分钟)1.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国家建设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四个基本知识点:爱国主义、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和文明礼仪。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安全以及如何预防突发事件。

Step 4:模拟演练(30分钟)选取几个突发事件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他们的防范和自救能力。

Step 5: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要时刻牢记“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原则,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教学评估1.讨论课中学生积极性和表现;2.模拟演练中学生的表现;3.后续知识测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防范和自救能力,但也发现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注意创设更活跃、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境。

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法治意识: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激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2.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国家利益的内涵、外延及核心利益2.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教学难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四、教师准备:1.提前了解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识状况和存在的误区;2.充分研读教材,大力整合教材资源和内容;3.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收集视频、音乐和数据等材料。

五、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内容;2.与父母交流,在衣、食、住、行、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六、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但是他们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所以,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提高辨析各种爱国观念和行为的能力,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七、教法与学法采用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等教法学法,充分利用丰富的视频、歌曲和图片资源,使学生在体验、感悟、自主、共情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八、教学过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教案: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教案: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识记国家的核心利益内容。

3.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1.增强对国家利益内容的认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分清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要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要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结合起。

重点1.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难点1.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维护国家利益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拓展】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

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

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

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

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

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

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写完作业,和有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

”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

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

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顽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

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叙利亚战乱的图片)观看图片,谈谈感受。

教师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曾饱受帝国主义的蹂躏。

青年学生曾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他们不怕寒风凛冽,不怕被捕坐牢,甚至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私的、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

学生的呐喊发出了所有同时代人的共同心声,激发了民众对山河沦陷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帮助民众意识到覆巢无完卵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认识国家利益
(一)爱国情感
材料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1.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提示: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不自觉地怀有爱国情感。

材料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2.结合材料二诗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感?
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这一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因为没有了国家,就没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国家利益与我们个人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名言。

(多媒体展示材料)
提示: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
1.展示教材P87“探究与分享”。

2.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一”代表;三是以代表古代兵器的“戈”,象征军队组织,“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四是疆土与地域的境界和范围,以大“口”代表。

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國)字。

“国”字的原创形态直接告诉我们:国家就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

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三)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多媒体展示材料)39岁的Daad从叙利亚来到黎巴嫩,离开叙利亚以后她失去了家、失去了4岁的儿子、失去了工作以及几乎所有的财产。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Daad要求不要拍摄她的脸,并改变了名字。

她只是叙利亚1100万无家可归者中的一员,Daad与5位家人目前住在Baalbek农场的一个帐篷里。

这段材料给我们哪些感受?
教师总结: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

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四)国家利益的范围
1.学生阅读教材P88“探究与分享”。

2.分析一下国家利益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部署在韩国的萨德。

(多媒体展示材料)
往大了说
这就是美国架在韩国的一枚大炮
而且这枚大炮的观测范围确实广
可以一直盯着中国看
4.萨德的部署威胁了我们国家的哪些利益?
教师讲述:威胁到安全利益、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

萨德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其作用对于中俄都会是致命性的打击。

目标导学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活动一:新年说愿望
设计意图:我们每个人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
思考自己的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全面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1.学生阅读教材P89“探究与分享”。

2.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3.请简单阐述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讲述: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活动二:“两会”展利益(多媒体展示材料)
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外交,体现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时刻铭记自己的入党“初心”,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更是我们党永不脱离群众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感受国家力量(多媒体链接视频——中国军舰也门撤侨)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及国家利益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国家利益。

同时也知道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密切联系。

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3 板书设计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认识国家利益⎩⎪⎨⎪⎧爱国情感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国家利益的范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国家利益的了解,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从而树立国家利益观,养成维护国家利益的习惯。

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基础知识,也能够形成一定的情感,促进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本课内容表面上简单,实际上教学内容扩展面大,只有不断地扩展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因个人能力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呈现知识的形象化方面做得不够好,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机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