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集邮联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上海市邮协推荐八名候选人当选理事
七邮小型张回收价格

七邮小型张回收价格【商品名称】2013-10《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七邮型张)【志号】2013-10图序图名面值(1-1)J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 6元【邮票规格】60*40mm【型张规格】120*80mm【齿孔度数】13.5 度【版别】胶印(局部压凸工艺)【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设计者】赵玮【资料提供】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边饰图片摄影】单德【责任编辑】干止戈【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邮票背景简介】中华全国集邮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3年4月25日于北京举行,为庆祝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国邮政将于大会开幕当日推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小型张)1套1枚,面值6元,邮票采用胶印(局部压凸工艺),由年轻设计师赵玮设计。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简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简称全国集邮联。
中文译名为All-China Philatelic Federation,简称:ACPF。
1982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联合组成的群众文化团体,是依法登记的社团法人,属非盈利性社团组织,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团体会员31个以及体育、第二炮兵、石油、航天、煤炭、海员、水利、航空等8个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基层集邮组织4.1万个,会员350余万,集邮爱好者达1400万。
形成覆盖全国的集邮组织网络。
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集邮者参加集邮日、知识讲座、学术报告会、集邮交换等活动。
业务范围1、指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全国行业性集邮协会的工作,发展集邮组织,行使组织服务、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的职能;2、普及集邮知识,提高集邮水平,倡导高尚的集邮道德;3、组织集邮学术研究,宣传集邮文化内涵和社会作用;4、举办和支持全国性的集邮活动,表彰奖励集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5、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会员的正当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对有关邮票、邮政用品设计、选题、发行等工作提出建议;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途径,努力为会员提供服务;6、出版会报、会刊和有关出版物;7、代表中国集邮界参加国际性集邮组织举办的会议,积极开展国际集邮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集邮组织的友好往来。
杨勇伟男,1921年生,上海人

杨勇伟男,1921年生,上海人。
毕业于上海现代电影话剧专科学校。
杨勇伟1920年生于上海宝山县。
1940年放弃优裕家境投身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参加苏北黄桥决战,曾任解放军团参谋长。
解放初,担任华东军区总医院院长。
在“文革”年代,身为省农场管理局第一副局长的杨勇伟为了消“灾”避险,销毁数千枚民国邮票和纸币。
1982年当选为全国集邮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后当选二、三、四届理事,江苏省邮协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钱币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钱币协会理事等。
1985年,他的《华中解放区邮票集》在“全国解放区邮票展览”中获银奖。
雅号“一枝梅”杨老在抗战期间足智多谋,胆气过人。
在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中他担任南通短枪队队长,杀敌除奸,屡建奇功。
每除掉一名汉奸,他都随手留下一张署名“一枝梅”的传单,日寇断定这“一枝梅”是个飞檐走壁的侠客,惊恐万状地到处贴告示,悬赏捉拿。
“一枝梅”让群众拍手称快,令敌人闻风丧胆。
至今许多邮友都知道他们尊称的“杨老”有着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和“抗日一枝梅”的雅号。
染上“收藏癖”杨勇伟的收藏喜好,萌发于淮海战役胜利之后。
当时,担任解放军某部团参谋长的他,第一次接触到解放区邮票,一枚是华东人民邮政“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一枚是华东人民邮政“南京上海解放纪念”邮票。
这两枚邮票反映了他刚刚亲身经历的伟大事件,因而特别值得留作纪念,杨勇伟便有意识地珍藏起来。
伴随他一生的集邮兴趣实际上同他那难忘的战斗生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后来他把集藏的方向集中到集邮和集币两种爱好上。
尽管这样,也还有人说他“玩心太重,有失领导身份”。
杨老私下里对一位了解他的老首长诉苦:“您看我工作干得怎么样?”“没话说!”“您看我上班时间玩过吗?”“没有。
”“业余时间,别人带老婆孩子逛公园、看电影,我玩玩邮票什么的难道不行?”渐渐地,他出色的工作业绩打消了人们对他的误解。
避“祸”焚藏品那是个扭曲的年代。
“文革”飓风袭来,杨勇伟成了单位造**派的重点“关照”对象。
不惑之年再出发 上海市集邮协会举行成立40周年纪念座谈会

y P 邮坛纵横不感之年再出发上海市集邮协会举行成立40周年纪念座谈会老领导、创始会员代表和基 层及行业邮协负责人等50 人参加会议。
中华全国集邮 联合会、各省区市邮协和海 员、电力等全国行业性集邮 协会发来贺信。
会议由毕晓 哉主持。
余洪伟致辞,他向市邮协40岁生日表示热烈 的祝贺,并向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老领导、老 前辈、协会骨干致以崇高的敬意!座谈开始前, 先举行了一个短暂的颁奖仪式,上世纪80年代 成立,至今仍在积极开展集邮活动的17家团体 会员(包括黄浦邮协等区级邮协、化工邮协等 行业邮协)获“风雨同舟奖”,唐无忌、邵林和 刘广实获“创始功勋奖”,王观锡、李曙光获“终 身成就奖”。
王观锱首先发言,作为老领导和协会40年 发展的见证者,他由衷感谢各位为协会创立、发 展、壮大做出努力的创始人、创始会员和与协会副会长张长东、龚汉明、胡不为、謝鹰为17家从未间断开展集 邮活动的团体会员颁发“同舟共济”奖。
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文化、航运和金融中心; 第三不要忘记以人为本,邮协的发展离不开各界 各级领导尤其是邮政领导的关心,离不开集邮者 的支持,也离不开对青少年的培养。
唐无忌回顾 了市邮协筹办的经历,对40年来协会的发展和 创新深感高兴,并祝愿“集邮万岁! ”协会老领 导吴申耀,协会创始人马任全之子、创始会员代 表马廷璋,团体会员代表王如群、陈刚等先后发 言。
来自上海6家少年邮局的小局长们表演诗朗 诵《守护集邮》。
会上,大家还一起为1月10日 当天生日的两位尊享会员庆祝生日。
本刊讯2021年1月10日上午,上海市集 邮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邮政大楼市邮 协会议厅举行,市邮协会长毕晓哉,名誉会长 王观锱、李曙光,副会长余洪伟(市邮政管理 局副局长)、张长东、龚汉明、胡不为、谢鹰、 卢劲杉,协会创始人代表唐无忌、邵林,协会相伴40年的骨干会员,感谢协会秘书处的各位 同仁,感谢本届领导班子在协会工作传承、创新、 培育方面做出的努力。
马任全推动成立全国性集邮协会 马氏家属提供集邮史资料

马任全推动成立全国性集邮协会马氏家属提供集邮史资料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文革”结束后,集邮活动复苏,各地同好亟盼成立全国性的集邮组织。
1980年秋,上海集邮家、已故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第二届副会长马任全曾撰写建议并通过倪家玺、陈铭珊向全国政协呈送提案(见图),进行了重要的推动工作。
这段往事,尚未细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1
【相关文献】
1.上海市集邮协会召开《上海集邮史》编纂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J], 徐晨佳;
2.上海市集邮协会指导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市职工集邮爱好者协会主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暨上海市职工邮协成立30周年集邮征文启事 [J],
3.“我与上海集邮三十年”征文一等奖封载邮史写春秋上海邮坛铸辉煌——纪念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三十周年 [J], 杨天文
4.集邮在新世纪中孕育着希望——2001年上海集邮节暨纪念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集邮展览开幕侧记 [J],
5.抚今追昔展望未来 2011年上海集邮节暨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获奖邮集汇报展开幕式上海市集邮协会王观錩会长致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集邮1993年我国集邮十大新闻选票

上海集邮1993年我国集邮十大新闻选票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本刊欢迎读者评选1993年我国集邮活动十大新闻。
凡参加者请在本刊总第66期《要闻录》中挑选最重要的10条,在相应的序号右侧空格内画“○”。
选好后
【总页数】2页(P45-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1
【相关文献】
1.“我的集邮,我的梦”第十七届上海集邮节梦圆浦江——上海市民间集邮研究会特色集邮展览披金挂银 [J],
2.“我的集邮,我的梦”第十七届上海集邮节梦圆浦江上海市民间集邮研究会特色集邮展览披金挂银 [J], ;
3.上海市集邮协会指导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市职工集邮爱好者协会主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暨上海市职工邮协成立30周年集邮征文启事 [J],
4.集邮在新世纪中孕育着希望——2001年上海集邮节暨纪念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集邮展览开幕侧记 [J],
5.《上海集邮》读者评选——1998年我国集邮活动十大新闻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集邮协会八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召开

本刊 讯 上海 市集 邮 协会 八 届四次 理 事会 扩 大会
议于 3 日上午在 邮政 大 楼新五 楼会 议室 召开 。 市邮协 月5 全 体理 事 出席 会 议 ,邮 展 、学 术 、 青少 年 工 作 委 员会
成 员列 席。
“ 二 五 ”规 划关 于 “ 十 推动 文 化 大 发展 大 繁 荣 ,提 升 国 家文 化 软 实 力 ”的 发 展 目标 ,根 据 《 中华 全 国集 邮
三等奖 ( 名 ) 6
现 ( 鲁 景}滇): 《
助我 磷
陂
仇光 全 :读 书研 究 情系上 海集邮 黄震 邦 ( 国 ):祝 《 海集邮 》越办 越好 美 上 刘俊 德 :是谁 催生 了 《 海集邮 》2 6 上 (  ̄刊? D
顾金花 陈余德 徐承浩
顾惠根 王士 泰 王暖忠
上午组织专家对应证作品进行评审 ,共评出一 、二、
下:
一
上 海 航 天集 邮 协会 、嘉 定 区 集邮 协 会 、上 海 市政 设 计 三 等 奖 及 纪 念 奖 1 篇 ( 等 奖 空 缺 ) ,评 审 结 果 如 7 特
静安区工商银行集邮协会、上海市宁波经济促进会集 邮协会 、上海市人大机关集邮协会 、浦东发展银行集
‘I ‘ 邮先进集 体”名 单 ( j 排名不 分先后 )
上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集邮协会、上海铁路集邮
协 会 、上海 港 务集 邮协 会 、上 海 医药 集 邮协 会 、上 海
《 上海集邮 》载誉归来
印度2 1 世界邮展获大银奖 0 1
本 刊 讯 印度 2 1世界 邮 展 ,于2 1-1 日在 01 月 2 8 印 度 首 都 新 德里 的 普 拉 加 提 ・ 丹 展 览 中 心 举 行 。 麦 由 上 海 市 集 邮 协 会 选 送 参 展 的 两 部 展 品都 取 得 了 好 成 绩 。 《 海 集 邮 》 2 1 年 合 订 本 获 得 文 献 类 大 银 上 0O 奖 ;陆 明 的 《 北 解 放 区 邮 票 》 邮 集 获 得 传 统 类 镀 东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上海集邮家丁劲松当选副会长兼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主任

邮坛纵横Shanghai Philately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上海集邮家丁劲松当选副会长兼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主任本刊讯6月18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下 称“全国集邮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以视频方式举行,在30个省(区、市)设 分会场,各省(区、市)集邮协会、全国行业集 邮协会、邮政行业的300多名代表分别在主、分 会场参加会议。
上海分会场设立在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电视电 话会议室,会员代表李曙光、王俭、刘宪民、丁劲松、胡不为、黄来芳、张长东、方鹤根、杜晓 峰参加会议并进行表决选举,市邮协张玉茹为上 海分会场监票人,召|5虹、徐晨佳为计票人。
上海 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 议,市邮协青少委副主任汪明章列席会议。
全国集邮联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杨利民致开幕 词。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力致辞,他表示中国邮政愿与全国集邮联一道,以“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把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服务文化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 集邮爱好者和集邮协会会员们集有所学、集有所 得、集有所乐。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 胜讲话,他肯定了全国集邮联第七届理事会的工 作和积极贡献,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新时代集邮文 化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中国集邮文化发展质 量,进一步提升为会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自 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集邮文化事业的领导, 进一步做好我国集邮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
为庆祝本次大会的召开,中国邮政发行2020-7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小型张)》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纪念 邮票首发式,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为 纪念邮票掲幕。
全国集邮联第七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徐建洲 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七届理事会的工作:(一) 主题集邮文化活动社会效果显著: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一系列大型主题集邮文化活动,宣教作用突出,社会效益显著。
世界邮政日宣传科普课件

世界邮政日是向各会员国主管部门和广大公众宣传邮政在各国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及万国邮政联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以促进邮政业务在全世界的发展。
主讲人:某某某
主讲时间:202X
了/解/中/国/邮/政/的/前/世/今/生
守护美好 邮爱无疆,今天是第51个世界邮政日,1969 年万国邮政联盟在召开的,第16届代表大会上决议,将 每年10月9日定为“万国邮联日”1984年更名为“世界邮 政日”在今天这个邮政人专属的节日,我们一起“穿越方 寸”回顾了解中国邮政的前世今生。
目录
CONTENTS
01 邮 史 溯 源 02 近 代 邮 政 03 新 中 国 邮 政 04 新 时 代 邮 政
第一部分
邮史溯源
邮史溯源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岑参·唐
01
岑参的这首诗中形象 地描绘出当时以驿站 为核心的高效运转的
公文传递系统
02
早在秦统一中原后,就 建立起以咸阳为核心的 邮驿网,形成了我国最
近代邮政
1996-4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周年,(4-1)清·天津邮政局旧址,(4-2)北京 邮务管理局旧址,(4-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旧址,(4-4)北京邮 政枢纽,设计者:李庆发、姜伟杰,发行日期:1996.3.20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至1911年,大清邮局和代办所已发展至6000余处,邮 路30多万公里,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邮政通信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简称“中华邮政”。中华邮政改进和加强了 对全国邮务的管理,逐步裁撤国家邮驿、民信局、“客邮”局等其他形式的 邮政业务,基本实现了国家邮政的统一,实现了国内邮政业务专营。中华邮 政经过多年经营,拓展了邮政业务范围,开办了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平快 邮件、商务传单、保险信函、代售印花税票、邮政储金、邮转电报、航空邮 务、代订刊物、代购书籍、简易人寿保险等多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