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拼音
唐诗三百首(注音版)

唐táng 诗s h ī 三sān 百b ǎi 首shǒu注zhù 音yīn 版bǎn白bái 居j ū 易y ì 李l ǐ 白bái 柳liǔ宗zōng 元yuán 李l ǐ商shāng 隐yǐn 杜dù 甫f ǔ 孟mèng 浩hào 然rán 张zhāng 九jiǔ 龄líng 王wáng 维wéi 王wáng 之zhī涣huàn 贺hè 知zhī章zhāng 王wáng 勃bó 王昌龄wángchānglíng《静jìng 夜y è思s ī》 唐táng 李l ǐ白bái床chuáng 前qián 明míng 月yuè 光guāng , 疑yí 是shì 地dì 上shàng 霜shuāng。
举jǔ 头tóu 望wàng 明míng 月yuè, 低dī 头tóu 思sī 故gù 乡xiāng 。
《登dēng 鹳guàn 雀què楼lóu 》 唐táng 王wáng 之zhī涣huàn白bái 日r ì 依y ī 山shān 尽jìn , 黄huáng 河h é 入r ù 海hǎi 流liú。
欲y ù 穷qióng 千qiān 里l ǐ 目mù, 更gèng 上shàng 一y ī 层céng 楼lóu。
《江jiāng 雪xuě》 唐táng 柳liǔ宗zōng 元yuán千qiān 山shān 鸟niǎo 飞f ēi 绝jué, 万wàn 径jìng 人rén 踪zōng 灭miè。
唐诗三百首全集带拼音

..唐诗三百首全集ji āngxuět áng《江雪》唐qi ānshānni ǎof ēiju é千山鸟飞绝,gūzhōusuōlìwēng孤舟蓑笠翁,dēngl èyóuyuán t áng《登乐游原》唐xi àngwǎnyìbúshì向晚意不适,xīyángwúxi ànhǎo夕阳无限好,t īngt ánqín t áng《听弹琴》唐l íngl íngqīxi ánshàng泠泠七弦上,gǔdi àosuīzìài古调虽自爱,bāzhènt út áng《八阵图》唐gōnggàis ānf ēnguó功盖三分国,ji āngli úshíbùzhuǎn江流石不转,f ùdégǔyuáncǎosòngbi ét áng《赋得古原草送别》唐l ílíyuánshàngcǎo离离原上草,yěhuǒshāobújìn野火烧不尽。
yuǎnf āngqīngǔdào远芳侵古道,yòusòngwángsūnqù又送王孙去,yóuzǐyín t áng《游子吟》唐címǔshǒuzhōngxi àn慈母手中线,li ǔzōngyuán柳宗元wànj ìngr énzōngmiè万径人踪灭。
dúdi àohánji āngxuě独钓寒江雪。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作者: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1、清时: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文:
太平时有闲情逸兴,
是无能之人;
喜欢孤云悠闲,
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
远去江海的吴兴;
再登上乐游原,
遥望太宗的昭陵。
赏析:
诗表达了作者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
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
热爱祖国,追怀盛世之情自在,为国捐躯,抱负未能施展之意自见。
简炼深刻,沉郁含蓄。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024年《登乐游原》赏析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把:拿着。
一麾(huī):旌旗。
江海去:吴兴在长江以南,东南近海,故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登乐游原》赏析2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 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宣歙观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补阙,转膳部、 比部员外郎。武宗时出任黄、池、睦三州 刺史。宣宗时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又出为湖州刺史,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 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唐诗300首带注音

唐诗三百首全集(带注音)《春晓》c h ūn x i ǎo 唐t áng孟浩然m èngh àor án 春ch ūn 眠mi án 不觉b ùj u é晓xi ǎo ,处处ch ùch ù闻w én 啼t í鸟ni ǎo 。
夜来y èl ái 风雨f ēngy ǔ声sh ēng ,花hu ā落l u ò知z h ī多少du ōsh ǎo 。
《鹿柴》l ùc h ái 唐t áng王w áng 维w éi 空k ōng 山sh ān 不见b új i àn 人r én ,但d àn 闻人w énr én 语y ǔ响xi ǎng 。
返f ǎn 景j ǐng 入r ù深sh ēn 林l ín,复f ù照zh ào 青苔q īngt āi 上sh àng 。
《相思》x i ān g s ī唐t áng王w áng 维w éi 红豆h óngd òu 生sh ēng 南国n ángu ó,春ch ūn 来l ái 发f ā几j ǐ枝z h ī。
愿yu àn 君j ūn 多du ō采撷c ǎi x i é,此c ǐ物w ù最z u ì相思xi āngs ī。
《杂诗》z ás h ī唐t áng王w áng 维w éi 君j ūn 自z ì故乡g ùxi āng 来l ái ,应y ìng 知z h ī故乡g ùxi āng 事s h ì。
《声律启蒙》拼音

声sh ēng 律l ǜ启q ǐ蒙m ēng 拼p īn 音y īn一y ì 东d ōng云y ún 对du ì雨y ǔ,雪xu ě 对du ì风f ēng ,晚w ǎn 照zh ào 对du ì晴q íng 空k ōng 。
来l ái 鸿h óng 对du ì去q ù 燕y àn ,宿s ù 鸟ni ǎo 对du ì 鸣m íng 虫ch óng 。
三s ān 尺ch ǐ剑ji àn ,六li ù钧j ūn 弓g ōng ,岭l ǐng 北b ěi 对du ì江ji āng 东d ōng 。
人r én 间ji ān 清q īng 暑sh ǔ殿di àn ,天ti ān 上sh àng 广gu ǎng 寒h án 宫g ōng 。
两li ǎng 岸àn 晓xi ǎo 烟y ān 杨y áng 柳li ǔ 绿l ǜ,一y ì 园yu án 春ch ūn 雨y ǔ 杏x ìng 花hu ā 红h óng 。
两li ǎng 鬓b ìn 风f ēng 霜shu āng ,途t ú 次c ì早z ǎo 行x íng 之zh ī 客k è;一y ì 蓑su ō 烟y ān 雨y ǔ,溪x ī 边bi ān 晚w ǎn 钓di ào 之zh ī 翁w ēng 。
沿y án 对du ì 革g é,异y ì 对du ì 同t óng ,白b ái 叟s ǒu 对du ì 黄hu áng 童t óng 。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教案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教案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教案【教案概述】《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首名篇,展现了他对乐游原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本教案针对初中生,通过学习本诗,引导学生欣赏与感悟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目标与要求】1. 了解杜牧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 理解赴吴兴登乐游原的背景与情感;3. 学会欣赏与感悟古诗的艺术之美;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和分析杜牧诗歌的艺术特点;2. 学习欣赏古代诗歌创作中的情感表达;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情趣。
难点:1. 理解并翻译古代文人的诗作;2. 把握杜牧的写作风格;3. 用适当的词汇和句法表达个人的感悟。
【教学准备】1. 教材:杜牧诗选2. 辅助工具:投影仪、黑板、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材料展示乐游原的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向往。
2. 引导学生谈论与乐游原相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审美情趣。
【第二步】理解杜牧与他的诗歌(10分钟)1. 简要介绍杜牧的生平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杜牧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拟物描写、意境写意等。
3. 阅读《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第三步】情感解读与欣赏(15分钟)1. 针对《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背景与情感。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读杜牧对乐游原的情感表达。
3. 学生交流讨论,欣赏和感受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第四步】写作训练(20分钟)1. 针对乐游原的景色,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自己的作文,表达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察。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法,使作文表达流畅,语句通顺。
【第五步】提高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写的作文,互相欣赏和评价。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的全诗翻译赏析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的全诗翻译赏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的全诗翻译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的全诗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诗文解释】清平的时代有兴味是无能,喜爱孤云的悠闲,喜爱僧侣的宁静。
想要拿着旌麾去湖州上任,在乐游原上望望昭陵。
韵译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僧人的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词语解释】清时有味:时世清平而嗜游乐。
昭陵:唐太宗陵墓。
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一麾(huī):旌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这两句是说,天下清平时,像我这般无大才能的人,日子是过得很有兴味的;闲时喜欢如孤云般逍遥悠闲,静时就如老僧的静空恬淡。
其实杜牧颇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他是觉得在长安做闲散的官职,不能施展抱负,抑郁无聊,才请求出守外郡的。
当时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朝廷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算不上“清时”。
作者反言见意,借此藏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
诗人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
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施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诗人以通过描写登乐游原抒发自己难酬壮志的苦闷,及对知人善任、惟贤是举的王朝的向往。
全诗简练深刻,含蓄沉郁。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
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āng fù wú xìng dēng lè yóu yuán yī jué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zuîzhě:dùmù
作者:杜牧
qīng shíyǒu wâi shìwúnãng ,xián ài gūyún jìng ài sēng 。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yùbǎyīhuījiāng hǎi qù,lâyïu yuán shàng wàng zhāo líng 。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1、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2、“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3、一麾(huī):旌旗。
4、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文】
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
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
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
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赏析】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
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
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
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
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
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
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
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
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
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
幡即旌麾之类。
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
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
(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
)第四句再转。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
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
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
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
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
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
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写得既深刻,又简练;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