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组合形成的图形或形态。
这些元素可以是点、线、面等,通过它们的相互组合、重复与变换,形成了各种丰富的图案和造型。
平面构成是构图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设计、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1.1 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无大小、无形状,只有位置坐标。
点可以作为构图的基准,标记出平面上的一些重要位置或关键点。
1.2 线线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组成的,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形状,它们在平面构成中起着连接、分割、界定等作用。
1.3 面面指平面上的一个二维空间区域,它由一组连续且相邻的线段组成。
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复杂的非凸多边形。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基本元素排列在平面上,它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沿某条轴线或中心点进行镜像重复排列所形成的平衡效果。
对称性可以将平面构图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形式,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2.2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达到均衡的状态。
平衡性可以是对称平衡,也可以是不对称平衡,它可以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来实现。
2.3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效果。
重复可以是线性重复、放射性重复、斜交重复等多种形式,它可以增强平面构图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2.4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通过大小、形状、颜色、明暗等方面的对比来产生鲜明的差异。
对比性可以强化图形的层次感和重要性。
2.5 留白留白是指平面上的空白区域,它可以是未被填充或装饰的部分。
合理的留白可以帮助平面构图更加简洁、清晰,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 平面构成的应用平面构成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等领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平面设计:什么是平面构成

教程思路1。
概论2.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3.平面构成的形象4.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 5。
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6。
特异构成7。
渐变构成8.发射构成9。
空间构成10。
密集构成11。
肌理构成一 .概论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一九一九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构成的定义: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
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
二。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1。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2.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3。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4.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三.平面构成的形象形 --〉概念的形 (抽象)—-> 现象的形(具象)—->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1。
点点的形象:细小、简单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
2。
线1>线的形象:宽度窄、长度显著.2〉线的形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设计线构成,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
3>线的性格<1>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2〉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3〉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4>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5〉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6〉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7>细线:精致、挺拔、锐利;〈8>粗线:壮实、敦厚.4>线的表达要点:以长短、粗细、疏密、方向、肌理、形状、线形组合的不同来创造线的形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3.面1〉几何形: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精品ppt
2
三、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 如何创造形象; • 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 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根据美的形式法则,构成所需要的图形。
在经过一定量的学习和练习后,扩大和丰富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造型手段,再过 渡到平面设计(应用设计)的新阶段,这就是平面构成的作用和实质。
四、平面构成的原理与技法:
精品ppt
30
⑵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 成的几何性质的面。
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 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 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的曲线 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 的感觉。
精品ppt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洒 所产生的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
精品ppt
33
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 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 “地”。
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
⑴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 成为“图”;
⑵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 们认为是“图”;
31
⑶ 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 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 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 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
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 感觉。
精品ppt
32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 形态。具有其它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 的视觉效果。
精品ppt
平面构成

三、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设计
1、平面设计的门类:
装饰设计
视觉传递设计 机能设计 环境设计
。
三、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设计
2、平面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 点、线、面 视觉元素 形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 关系元素 方向、位置、空间、重心 实用元素 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⑴垂直线:具有严肃、庄严、高尚、强直等性格; ⑵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等性格; ⑶斜线: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向前的感觉。
2、几何曲线:是有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化的象征, 比直线较有温柔的感情性格。
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2)、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置在 一起,使人感觉到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对比关系体现形式: ������ 方与圆 ������ 长与短 ������ 前与后 ������ 新与旧 ������ 隐与现 ������ 干与湿 ������ …………
������ ������
正常比例: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可形成调和的印象。 非正常比例:能给画面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种类 ������ 黄金比例1:1.618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6、重心: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 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 种类 ������ 黄金比例1:1.618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
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3、对称:
������ 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 对称双方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 有良好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种类: 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角度的等 形对称。 中心对称:对称点在中心,可以以中心点为源扩散出去。 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 射状的图形。 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感平 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 扩大对称:图形按照比例关系扩大或者缩小所得到的图形。
造型基础(平面构成)讲义

形象与空间的关系
01 02 03
形象的概念与分类
形象是指通过视觉感知到的具体形状和物象,包括自然形 象和人工形象。自然形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人工形 象如建筑、器物、文字等。形象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 分类,如具象形象和抽象形象等。
空间的概念与特性
空间是指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方向性 和连续性等特性。在平面构成中,空间可以通过形象的大 小、位置、重叠、透视等手段来表现,形成不同的空间感 和层次感。
统一
在对比的基础上,寻求元素之间 的内在联系和和谐性,使整体呈 现出协调一致的效果。
对称与均衡
对称
以中心线或中心点为基准,两侧元素 在形状、色彩、大小等方面完全相同 ,形成稳定、庄重、严谨的感觉。
均衡
在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元素的 形状、色彩、大小等属性,使整体达 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
节奏与韵律
吸引读者关注。
内页排版
合理规划版面布局,确保文字、 图片等元素的和谐统一,提高阅
读体验。
材质选择
根据书籍内容和设计风格,选择 合适的纸张、印刷工艺等,提升
书籍整体质感。
平面构成在VI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设计
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设计出简洁明了、易于识别的标志,体现企 业或品牌形象。
标准字体与色彩
制定统一的标准字体和色彩规范,确保视觉形象的一致性和识别度。
实践与创新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通过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或比赛,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 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同时,鼓励创新思维和尝试新 的表现方式也是学习平面构成的重要方面。
0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的概念与特性
平 面 构 成.第1章

所谓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 平面构成 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 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 并按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 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 态”和构成的能力。
当前的设计基础理论中,概括起来有“具象”和“抽象” 的两种方法。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图片平面构成渐变平面构成特异平面构成肌理点线面平面构成图片平面构成点线面平面构成发射平面构成作业平面构成密集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述
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它是 基本规律性的问题。适用于所有构成设计。
所谓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主要解决长宽之 间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所谓”具象形象”,就是从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写生、汲 取自然界中美的成分,加以夸张、整理、取舍的变形。 所谓“抽象形象”的应用,在我国过去就有丰富的遗产。
平面构成,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工艺美术理论。它不拘于 一定的固有格式,手法灵活千变万化,尤其有利于锻炼思 维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设计服务。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同时还包括了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元素。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构成各种各样的平面构成形式。
3.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的排列、平面的重复、平面的组合、平面的变形、平面的对比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美学效果。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显得稳定和均衡,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图形的动感和韵律感,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和组合协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图形看起来稳定,避免了单调和杂乱的感觉。
4. 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艺术作品更加连贯和一致。
5. 色彩对比原则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平面上的对比和搭配。
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鲜明度和对比度,使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6. 空间视差原则空间视差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等手段表现出的三维空间感。
通过空间视差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7. 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的表现和排列,创造出形象和结构的构图方式。
通过素描构图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平面构成的艺术运用1. 平面构成的作用平面构成在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对比等手段,使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点的错视
4.点的构成
点的连续排列会产生线的感觉,其距离越近,线的特征就愈显著;点的
集合、点向四边连续排列时,就形成虚的面,其距离越近,面对特征就愈显
著。点以等间隔排列,具有井然有序的美感;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 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
二、线
1.线的分类和特性
线是由点的运动形成的,运动是线的重要特征之一。
形态的构成要素
在现实的形态中,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形态。具象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 为形态,抽象形态包括冷抽象形和热抽象形。 自然形态指自然界本身就具有的形态,如日月、山川、动物、植物等自 然景观中的有机形和无机形。人为形态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形态,表达了人的 理想和审美需求。 抽象形态是对具象形态的高度升华和概括,它更富于想象力,抽象美是 一种表现现代感的形式。抽象形态并不是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的再现,是在
3.面的构成
四、基本形
基本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形,也可以是一组相同或相似 的形象组成。基本形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平面构成就是利 用基本形的这些基本特征,依靠不同单位骨骼的空间去寻求建立形与形之间
的关系,从而去构筑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图形效果。
五、骨格
骨格构成是一种规律的逻辑构成,强调的是构成前的意象构思和表现技 法,是平面构成的主体部分。骨格是引导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有秩序的编排 规律和方式,又称骨架,是设计语言的章法、语法。
的灵魂。直线类可以归纳为垂直、水平、斜角三种基本形式。几何曲线规律
性强,有圆、圆弧、抛物线等样式;自由曲线有弹性且富于动感变化表达一 种有机生命形态的形式。
2.线的错觉
3.线的构成
a.纯直线构成 b.纯曲线构成 c.线的综合构成
三、面
1.面的种类和特性
a.几何形
b.有机形
c.偶然形
2.面的错觉
骨格有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有作用骨格和无作用骨格的分别。
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
一、重复
二、近似
三、渐变
四、发射
五、变异
六、对比
七、密集
八、分割
九、空间
十、图与底
十一、打散
十二、肌理
THE END
THANKS
基本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点、线、面、基本形和骨骼的不同组合与变化,
能产生无穷的空间画面,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一、点
1.点的位置与感觉
点具有求心性的属性。在构成中具有集中和吸引视线的功能。点的连续
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集合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会产生深度感,几个
点之间会产生虚面的效果。
2.点的形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可分为直线系与曲线系两大类。
直线类包括直线和折线,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线便是直线,直线反映了 最简洁的运动形态。直线似男性的阳刚品格:刚直、果断、简单、明确、理 性、具有速度感和坚定感;曲线类包括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是无定方向的
点的运动形态。曲线似女性的阴柔品格:优雅、柔和、轻盈、丰富、感性、
含蓄、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线与方向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是线,就具备方向性的特征,方向是线
平 面 构 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
1. 构成 所谓构成是指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在造 型设计的用语。它的含义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几 个单元(包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 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2. 平面构成
指在二维的空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在强调形 态之间的推移、律动、对比、平衡等作用的同时,又注重画面给人的视觉引 导作用,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中,有感性到理性发展的创造。
所谓冷抽象是,蒙特里安把世界上事物的形象归纳为水平线和垂直线, 创造出一种单纯、直接的视觉语言,指几何形,也称为几何抽象。而热抽象
是,威廉斯基从直觉、即兴出发,运用点、线、面的语言,以纯线条和色彩 传达激情,指非几何形,也称抒情抽象,如中国书法。 抽象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之 中。点、线、面通常被认为是概念元素。而基本形和骨骼是平面构成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