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能源前景展望——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实现卓越绩效
巴黎协定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巴黎协定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巴黎协定是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一项重要国际协议,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该协定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巴黎协定的推动作用:1.1 强调清洁能源转型:巴黎协定明确了全球应该迈向低碳经济的方向,并鼓励各成员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这为各国提供了在能源领域进行转型的指导,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2 激励绿色投资: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设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各国需要大量投资于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
协定通过建立透明度和信任机制,鼓励各国吸引更多的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绿色投资,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
1.3 推动技术创新:巴黎协定要求各成员国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更高效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发展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等。
这将推动全球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为能源转型提供更多可能。
二、巴黎协定面临的挑战:2.1 国家履约不足:巴黎协定虽然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签署和承诺,但一些国家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仍不够具体和明确。
一些发达国家在减排承诺上存在不充分的问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需要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困难。
2.2 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
然而,目前国际社会对于这方面的支持仍然不足,导致一些国家难以实现减排目标和推动能源转型。
2.3 气候政策不一致:不同国家的气候政策存在差异,包括政策目标、措施和力度等方面。
这种不一致性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遭受不公平的竞争,甚至出现碳泄漏现象。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协调性和公平性。
三、克服挑战的措施和建议:3.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通过共享经验、资源和技术,促进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的协调以及减排目标的实现。
未来能源行业的前景展望及发展方向

未来能源行业的前景展望及发展方向未来能源行业的前景展望及发展方向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未来能源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展望未来能源行业的前景,并探讨其发展方向。
一、前景展望1. 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行业的主导力量。
在全球范围内,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清洁能源的成本逐渐降低,使用效率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 电动汽车的普及:随着传统能源的供应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电动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新选择。
未来,电动汽车将在能源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充电桩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3. 智能能源系统的开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能源行业将出现智能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能源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能源的生产、储存和供应,以及实现对能源的智能化调控和优化利用。
二、发展方向1.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可再生能源的持续研究和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入,并推动技术的突破,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多能互补发展: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多能互补发展。
即通过结合不同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和风能的结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利用,以提高能源的供应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推动能源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未来能源行业将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
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用于能源的生产、储存和分配等环节,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4. 加大能源储存技术的研究:能源储存技术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的能源系统需要具备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量储存方式,以应对能源供应的波动性和间断性。
5.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和先进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未来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未来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突出,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已成为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实现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平衡。
首先,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应大量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低的环境污染,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可以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降低对能源供应的依赖。
其次,未来能源系统还需要发展高效能源利用技术。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逐渐增加,但由于其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仍需要依赖传统的能源供应。
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高效照明设备、建筑节能技术和交通运输管理措施等,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
第三,加强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例如,利用智能电网和智能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能源的供应可靠性和效率。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需求和生产的精准预测和调配,优化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
此外,未来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共享经验。
能源是全球共同的挑战,各国应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通过建立能源技术研发和转移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可以实现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实现未来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件易事。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克服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并解决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不平等问题。
此外,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显著增加,但能源转型仍面临着传统能源利益攸关方的阻力。
面向未来的能源行业发展方案

面向未来的能源行业发展方案一、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挑战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传统能源资源逐渐枯竭,且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严重损害了环境。
因此,面向未来是时候制定可持续的能源行业发展方案了。
二、发展清洁能源1. 清洁能源概述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自然界中可再生且不会造成气候变化。
这些资源丰富,并且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更加环保可持续。
2. 提高清洁能源产量通过鼓励投资者和企业增加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政府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更快速地普及。
3.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可以在税收方面提供激励措施,例如减少太阳能设备购买所需支付的税款;建立合理的电价补贴机制以支持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
4. 提高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能力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光伏板效率的提高和风力涡轮机的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能力。
三、智能电网技术1. 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将现代通信网络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实现了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更好地协调。
它具有以下特点: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和大规模集中式发电等多种资源的添加;实时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灵活性和容错性等。
2. 优势及挑战智能电网可以提供更稳定、可靠、高效、环保的用电服务,有效解决旧式电网误差大、安全性低下等问题。
然而,其建设成本较高且需要使用数码设备与传感器等技术支持。
3. 政府鼓励政策政府应制定合理政策,包括减税政策以吸引企业投资于智能电网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保护相关产权。
四、节约能源1. 呼吁节约用电通过教育和宣传,呼吁公众降低对能源的浪费行为,例如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合理控制电灯亮度等。
2.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监控和分析能源使用情况,找到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3. 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大力度研发新型高效节能设备,并为其提供支持。
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什么是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指各国根据《巴黎协定》中的自愿贡献原则,制定并公布的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能源效率等。
每个国家的具体目标根据其自身国情和能力而定,但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峰值,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为什么制定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于2015年达成了《巴黎协议》,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就是各国根据自愿原则制定自主贡献目标。
这样做的目的是推动各国采取具体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全球气候安全。
如何制定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发展需求、经济能力、科技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等因素。
一般而言,各国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制定自主贡献目标:1. 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各国首先需要评估气候变化对其国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适应策略。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改善农业生产、减少灾害风险、保护生态系统等。
2. 确定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各国需要设定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些目标通常以比例方式表示,如减少排放量的百分比或每单位GDP的排放水平。
3. 制定政策和措施:各国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来实现自主贡献目标。
这可能包括制定和实施排放标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源效率等。
4. 报告和监测:各国需要定期报告自主贡献目标的进展情况,并接受监测和评估。
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意义和影响2015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一方面,各国的自主贡献目标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承诺,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另一方面,实现自主贡献目标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2015年太阳能发电规划目标有可能翻番(精)

2015年太阳能发电规划目标有可能翻番
拥有全球最大光伏电池生产能力的中国,有望在未来5年实质性启动国内光伏市场。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董秀芬6月9日在该局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的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发展研讨会上透露,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专项规划确定的“十二五”末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
但董秀芬强调,该规划尚未公布,最终数字应以公布为准。
此前发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中国到2015年将形成500万千瓦的并网太阳能发电能力。
董秀芬透露,按照目前的规划版本,这1000万千瓦,将大致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大约650万千瓦的大型太阳能电站,“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在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启动太阳能发电基地,在内蒙古、宁夏、山西、西藏等推动重点大型发电项目;大约30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这部分项目将主要以中东部用能集中地区为主,原则上按照用电量指标安排分布式太阳能项目;此外,还有大约50万千瓦左右的离网太阳能系统,这部分主要在边远缺电地区应用。
董秀芬还表示,为推进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城市的应用,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个新能源城市和1000个新能源园区,目前已经写入尚未公布的新能源“十二五”专项规划。
《第一财经日报》。
李俊峰:新能源发展不能“挑肥拣瘦

李俊峰:新能源发展不能“挑肥拣瘦”2010年08月18日10:16中国经济导报程晖我要评论(0) 字号:T|T——就“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低碳经济●天然气发电是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新能源发展要保持一个市场规模,同时要实现技术突破●到2020年,替代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30%●从发展趋势来看,近期风能发展可能更重要一些●按照现有技术,太阳能发电即使扩大规模也不能完全降低成本中国经济如何更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根本举措之一是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因此,“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
经济指标一直是观察我国五年规划最直观的窗口之一。
不久前,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半年形势分析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上报给国务院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些预期指标。
会后,记者就“十二五”能源发展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些热点话题,专程走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
李俊峰是起草“十二五”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参与者之一。
非化石能源占比应再提高记者:在上报国务院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作了预测,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有望达到11%左右。
您怎么看待这个指标?李俊峰: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强调,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
如果要完成以上目标,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至少要达到12%或13%,否则,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不到15%左右。
因为后面基数越来越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绝对量会更大,难度也更大。
2010年《国际石油经济》总目次

论 管 道 地下通 过 权一
个 基于解释 论 的分析 郝
李 成 业 夏启 明
审 视 中国学 界对 中俄 油 气合 作的 研 究
国资委经济增加值 ( V 考核指标解读 E A)
欧 盟石 油储 备改 革新 动 向
洪 杨 令 飞 肖 英
夏 启 明
俄罗斯石油伴生气利用现状及其法律规制
关 于鄂 尔多 斯 盆地 能源 资源 综 合 勘探 开发 的思 考
卢 向前
“ 第三届成 品油分销 国际会 议” 果之二 成
8 8 1 0 ¨ 1 1
44 51 1 2 3 3 2
中国成 品油 市场 的 隐忧
后 金融 危 机 时期 国际 石油 市场 走 势 分析 能 源政 策 塑造 能源 前景 一 一 《 世界 能源展 望2 1) 要 00 摘 )
2 2
徐海丰
2 3 3 4 4 4
2 0 年 中国炼 油 行业 运 行 回顾 及 未 来两 年 展 望 09 2 0 年 世 界和 中国石化 工业综 述 09
张 日勇
5
5
5
曲岩松 徐 海丰
勰 躬 4
王立敏
懈
6 6
9 9 1 2 1 2 27 37 45 5 0
2 0 年 中国石 油和 化 学 工业经 济 回升 向好 09 2 0 年 中国润 滑 油 市场 回顾 与2 1年展 望 09 00
2 0 年中国石油进 出口状况分析 09
2 0 年我 国油 气管 道新 进 展 09
田春荣
蒲 明
经 济 危 机下 的各 国能源 政 策 一 —2 ( 年 国外 能源政 策综 述 0) 9
年度专稿
2 0 年 国内外 十 大 石油 经 济新 闻 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不确定的供应和价格环境 中呈现 多极 需求 1 在
性将 影响 到从 事下游 业 务的公 司 。由于成熟 市场 的 石油需 求 下降 ,其炼 油 、零售及 商业领 域有 可能进
一
步萎 缩 。但 下游 行 业 在 新 兴 市 场 正 处 于 发展 初
在 实现卓 越绩效 的过 程 中 ,将 面临一 系列挑 战 。如
引 言
果 能源公 司能够 迅速 认识 和利 用好这 些新机 遇 ,同 时 保持对 基本 面的 掌控 ,那么 它们就 将能够 在未 来
经济 衰退 引发 了全球 经济 的重大 变革 。从 金融 能源格 局 中傲立群雄 。
服 务 业 到 汽车 业 ,许 多 行 业 正 在 出现 一 种 “ 常 新 态 ”的变化 。在人 们对 经济 持续复 苏愈 加期待 的时 刻 ,许 多行 业正在 争论 这些 “ 新常态 ”的变 化是 否 会在未来 五年 内逆转?其程度如何? 变化 ,变化 已经是能源行业 的一种常态 。经济衰退确
早在经济衰退之前 ,能源产业就 已经在经历重大 能源格局产 生影响 。在 埃森哲 《 展望 》 ( ulo O t k) o
一
实 对能源行业 产生 了影 响 ,改变 了 “ 旧常态 ” ( l 确 定了经 济衰退 期 的影 响在 以下五 种维度 产生 的变 od
表1 经济衰退 中 “ 旧常态”变化的步伐
随 着新 能源 格局 的形 成 ,我们 相信 能源 需求将 期 ,预 计将 沿着 产业 成熟 曲线迅速 发展 ,导 致综合
再次增 加 ,但需 求来 源会有 所不 同 。随着新 的环 保 炼油能 力 、零售 点 的快 速增 加 ,并 推动 日益 复杂 的 法规生 效和提 高能 源效 率 的努力付 诸实施 ,预计成 客 户服 务的发展 。 熟 经济 体将经 历 某种程度 的石油需 求下 降 ,在油气
将更加 完善 ;人 才培 养将 成为行业 的竞 争因素 。基于上述预期 ,提 出了公 司实现卓越绩 效的六 条主要 途径 ,并指 出,如何 应 对未来 能源格局 的挑 战 ,将 决定哪 些业 内公 司在 发展 上保持 领
先 ,并 最 终 实现 卓越 绩 效 。
关键词 2 1年 能源格局 产业结构 供需 监管 清洁能源 成本管理 风险管理 05 人 才培养 并购整合
■l
Ⅲ嘉 { 、 { 、
2 年能源 前景展望 1 0 5
在 未来 能源格局 中实现卓越 绩效
埃森 哲公 司
摘 要 通过分析能源产业在经济衰退影响 下产 生的五种 维度 的变化 ( 产业结构 、增长 、 经营模 式 、人才和客 户需求 ),指 出在能 源产业迈 向2 1# 的过程 中,能源格局将 呈现 以下主 05 - 要特征 :在 不确定的供应和价格环境 中出现 多极 需求 ,发达 国 家将 经历某种程度 的需求下降 , 新兴 市场 的需求可能在 出口和 国 内市场的驱动下反弹 ;在 能源格局 转 变的过程 中,国家石油公 司仍将 不计 资产价格地继续扩 张;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将加 大;对碳排 放的监 管将加 强 ;高成本 项 目有 可能重新启动 ;并购成为 能源公 司业务 增长的一个 关键杠杆 ,但各公 司对 并购价格 持更 加谨慎 的态度 ;行 业的资金 问题不再 突出 ,但 融资能力 因公 司规模 而异 ;石油公 司的经营管理
在 能源产 业向21年迈进 的过程 中 , “ 05 旧
常态”和 “ 新常态 ”的变化将趋于一 致 ,创造 气候变化和环境立法一 新能源/ 清洁能源的挑战 益严重 出一个全新的能源格局 。随着能源产业 的不 断 工程和项目管理人才的短缺 日
发展 以及全球 经济进 入复苏时期 ,各能源公 司 由于人力和资本资产的稀缺性 ,油田服务公司发挥了更大作用
暂时 可能永久
◆ ◆
化 :产 业 结 构 、增 长 、经 营模 式 、人 才 和 客 户需 价格上升时尤其如此 。
求 。将这 五个维 度运 用到 正在 变化 的能 源产 业 ,埃
在新 兴市 场 ,需求 最有 可能在 出 口和 国 内市
森 哲 确 定 了 一些 潜 在 的影 响领 域 。根 据 研 究 和 分 发展 的驱 动下反 弹 。新兴 市场现 在取 代发达 国 家市 析 ,展望2 1 年 ,埃森哲 认 为未来 能源格 局将 呈现 场成 为需 求增长 的 主要来 源 ,这 种需 求预期 的 多极 05
n r 1 变化的步伐 ( oma ) 见表 1 )。与其他行业一 样, “ 新常态 ”变化 ( 见表 2) 来一个相 应 带
正在形成的未来能源格局
“ 旧常 态 ”变化和 “ 常态 ” 变化都 将对 未来 新 篇题 为 “ 余悸 ” ( trh c Af s o k)的文 章 中 ,我 们 e
旧 常态 加速还是延迟
的 问题 :它们会在 多大程度 上影响能源行业的 新兴市场的能源需求日 益增长 市场格 局 ,成为未来能源产业的永久性特点?
“ 易开采石油”的枯竭以及向非常规能源的 转变 加强新技术利用来开采储量 国家石油公司的兴起和资源民族主义/ 扩张
延迟 加速 加速 加速 加速 延迟 延迟
3 . 2
国际石油经济 2 1 1 0 o 1
N 、I 亩、 分 }l___● l I、1 Ill__ 、 ’ k l_ __ { 场 l● _ -l l _
Ⅵ 、 K ,' N 1 4
,
 ̄
表2 能源的 “ 新常态”变化及影 响
新常态变化 变化的永久性 低度影响 中度影响 ◆
◆
高度影响
成本管理从行业关注的问题演变为关键问题,预期供应商持续保持成本削减水平 对职tl L l ̄,部门工作人员最佳人数的重新评估导致裁员 u ,
波动的石油价格
半永久 暂时
可能永久
◆
中 小型公司层面的整合 , 小公司或被那些欲满足地域或能力需求的大公司收购 由 于提高能源效率, 发达国家的永久 性 能源需求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