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生态村景观规划研究探讨

合集下载

生态保护理念下的村庄整治规划研究

生态保护理念下的村庄整治规划研究

借助新 科技、 新 观 念 和 新 材 料 竭 力 创造 一 庄 建 设 方 面 存 在 的 问题 是 旧农 村 的 表 现 形 导 非 常 重 视 生 态 型 村 庄 的 建 设 , 但执行 层 更 多是缺 少 整治 规 划 的结 果 。 系列 有 机 联 系 的 、 立体 化的 空 间, 要 考 虑 各 式 , 年 龄 和 各 阶层 人 群的 需 求 , 提 供不 同性 质、 舒适、 休 闲的 家 园 。 从 村 庄 整治 规 划 的 思 想 涵 来看 , 是 一 个 高 层 次 的 规划 , 既 体 现 了村 庄 生 态 保 护理 念下 村 庄 的 整 治规 划 是 村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 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 G I S 生态控制线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 规划 水乡 城市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4 ( b ) - 0 1 3 4 — 0 2 :
兰 旦 !
Q:
Sc i en ce a nd Te ch nol og y I n n ova t i on He r al d
环 境 科 学
生 态保 护 理 念 下 的村 庄 整治 规 划研 究
李 文华 ( 余姚市规划测绘设计 院 浙江余姚 3 1 5 4 0 0 )
与外界 环 境 之 间的能 量 、 物 质、 信息 、 货物、
达 到 城 乡协调 , 实 现 城 乡挂 钩 。 既然 是 整治 资 金 和 人力等 方面 的 流动 是 否顺 畅 。
生 态 保 护 理 念下 村 庄 整治 规 划 是在 科 点+支柱 企 业 ” 集 聚 型 的 格 局。 而 生 态 型 村
1村 庄 整 治规 划 的 内涵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生态建设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

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

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

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

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东风渠、西流湖、丁店、唐岗等河湖水体,建设龙湖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六纵河渠: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支流十七里河;六横河渠:枯河、贾鲁河、贾鲁之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运河。

生态村与新农村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生态村与新农村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2)考核指标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指标包括经济水平、环境卫生、污染控制、资源 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6个方面共15个定量指标 。
石方量。 ⑥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⑦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3、生态村(镇)规划的技术规范
(10)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要达到直接指导建设或工程设计的深度。 (11) 镇区建设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图纸与文字资料两部分
图纸应当包括: ①镇区现状分析图 (比例尺规模大小可在1:1000—1:5000之间选择) ②镇区建设规划图 (比例尺必须与现状分析图一致) ③镇区工程规划图 (比例尺必须与现状分析图一致) ④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可与建设规划图合并,单独绘制时比例尺采用1:200—1:1000)
生态村规划蓝图(何小芳,2006)
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1)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比,农村复合生态系统拥有绝大比重的农作物初级生产者和畜禽次级生产 者,因此,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功能。 (2)农村生态系统拥有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组分,因此,该复合系统还可为人类提供重要的 生态服务功能。 (3)我国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生态系统也担负着重要的生活功能。
① 乡(镇)域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利用情况 ② 行政区划,各居民点的位置及其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 ③ 道路交通组织、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的管线走向,以及客货车站、码头、水源、水厂、变电 所、邮政所等的位置 ④ 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规模及其服务范围 ⑤ 防洪设施、环保设施的现状情况 ⑥ 其他需要在现状分析图上表示的内容。
(1)生态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规划编制 资格的单位承担。
3、生态村(镇)规划的技术规范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施分析及优化——以郑州市东风渠为例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施分析及优化——以郑州市东风渠为例

城市滨水景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滨水景观不仅可以为动植物提供天然的“住所”,河岸两旁的绿化带也可以净化水质,降噪隔音,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舒适度。

此外,东风渠还是郑州主要的泄洪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防涝的功能。

根据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结合生态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依据郑州河流滨河景观实际情况,进行提升改造。

一、研究对象概况(一)研究区概况郑州处于华北平原以南方向,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年平均气温12℃~15℃,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植被种类多样,以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与华北地区相似。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郑州就是重要的内陆商埠;如今的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以北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

(二)研究河段概述东风渠是郑州市区由南向北最主要的河流,同时也是黄河和郑东新区水域的连接线,如图1所示。

东风渠-金水东路段河流滨水景观带是郑州重要的滨水景观带,植被群落构成较为丰富,景观配置方式以草-灌-乔为主,由于植物较多,所以夏季较为舒适,遮阴效果好。

本文在东风渠河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河段,进行生态调查和分析,具体采用现场调研结合GIS 地图来获取数据和实地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滨水空间氛围营造、景观功能、滨水设施质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等。

二、东风渠河流景观空间及设施分析(一)滨水空间植物群落是构成滨水空间的重要元素,通过不同地形、植物的季相变化以及植物群落的围合,可以布置出不同的植物空间序列。

东风渠植物围合空间的现状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植物搭配层次感缺失在进行绿化带设计时,树种搭配要考虑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和阔叶相结合,以使在不同时节的更替变换中不会产生绿化空白期,空间围合效果不会减弱,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观赏作用。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的道路景观改造研究—以郑州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示范街道整治提质工程陇海路为例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的道路景观改造研究—以郑州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示范街道整治提质工程陇海路为例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的道路景观改造研究—以郑州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示范街道整治提质工程陇海路为例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更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城市更新,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赋予存量资源新的价值和用途,从而拓展存量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

城市更新成为中国经济新风口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本文将通过具体参与项目阐述城市更新在道路景观体质工程的运用。

关键字: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海绵城市1.项目概述以郑州“一环十横十纵”示范街道整治提质工程(陇海路)为实践项目,陇海路(西四环-东四环)位于郑州市区中部,全长25.8公里,为横穿郑州的唯一城市高架快速路+地面主干路。

基于城市更新行动契机下,以城市单元为模块,结合片区内多类型、多业态的特点,从街道空间更新方向、老旧社区更新方向出发,运用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绿色社区、智慧城市等多种措施。

2、研究意义与方向: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景观规划发挥重要影响,全面统筹优化城市更新中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针对城市景观创新策略,探索城市更新方向。

城市更新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多元治理背景下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空间更新模式。

从宏观局面来看,城市更新构建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有效创建的同时主要的意义在于美化城市环境,有助于建立城市良好形象,对相应的城市来讲更具有吸引力、影响力也会不断提升的价值,对城市发展有积极作用。

从微观出发,在居民需求导向和参与式设计理念出发,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城市更新过程中,实现城市景观规划的相关策略特色理念:“景观视角下——以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为理念,从三个板块出发,以在城市更新的理念下对街道实现桥上看——赏城市风貌,桥下行——融街景空间。

以“微改造、塑街景、增亮点、提品质”为设计理念。

项目主要对街道U型空间内道路交通、市政设施、景观绿化、沿街建筑立面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提升。

地域性城市公园设计探究——以郑州为例

地域性城市公园设计探究——以郑州为例

·美学技术地域性城市公园设计探究——以郑州为例李卓凌(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 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绿地景观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当今全球化大潮流的影响下,城市公园建设日渐同质化、国际化,千园一面缺乏创新。

趋同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本土文化逐渐消失,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

如何在城市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打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是当下城市景观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园;郑州1 地域性文化与城市公园地域作为一种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

地域反映了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历史人文特征,而地域的差异则主要是从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反映出来。

“地域文化则应当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

”文化主要指人类的精神性、社会性的活动与成果,属于一种行为模式,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独特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缔造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城市公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存在于城市之中,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同时也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也有着重要作用。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载体,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公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我国目前主要划分为城市基干公园(线型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动植物园、主题公园和历史名园)和专类公园(博览会公园、雕塑公园、城市广场和森林公园)两大类。

2 地域性城市公园发展状况2.1 国内外城市公园发展状况首先发起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出现在西方的建筑领域并认识到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由于地域文化在建筑作品中的表达逐渐成为被人们日渐重视,地域文化在规划和景观领域逐渐蔓延开来。

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探讨

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探讨

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探讨摘要: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核心是以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在协调发展规划过程中,它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围绕村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科学分析,充分激发村庄旅游业蓬勃发展,确保村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村庄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文章将村庄与风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探讨协调规范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庄;风景;旅游区;协调;规划一、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趋势村庄旅游是指基于村庄独特的自然、民俗、特色和人文特征各类旅游活动。

随着村庄旅游业发展,近年来村庄宾馆数量呈上升趋势。

目前,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主要是在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村庄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旅游亮点。

村庄旅游是风景旅游区规划的主要发展趋势,村庄作为旅游规划的空间手段,具有独特规划特征,因为它不同于城市文化和自然特征。

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梳理村庄文化。

农业文化是村庄文化基石,是村庄文化的特色。

此外,许多村庄都见证了中国文化,在我们广大村庄中,除继承了昔日居住的建筑特色和习俗外,还不断融入当地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特色。

其次,农田、树木和池塘是村庄的自然资源。

在规划村庄旅游发展时,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村庄自然资源。

此外,要实现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就必须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尤其是在保持生态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综合性规划发展。

二、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原则(一)注重协同性一般而言,风景区与村庄都比较近,区域位置相互毗邻,为实现统筹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我们在统筹推进村庄与景区协调发展规划的同时,必须科学布局,绿色节能发展,切勿过度开发和盲目建设。

目前,许多村庄旅游区仍然独具特色,主要用于旅游目的,但他们创造村庄旅游产品并不能充分反映村庄旅游方方面面,也没有能够像景区那样,提高当地旅游品牌吸引力。

因此,村庄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也要避免单打独斗或各占山头的发展模式,与附近景区整合旅游产业,形成地域生产合作,带动各村庄旅游业发展。

2023年最新生态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2023年最新生态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2023年最新生态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实施方案2023年最新生态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村建设方案已经得到了各方的重视和支持,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一、生态村建设1. 绿色建筑每座建筑都要在设计和施工时,严格遵守绿色环保的原则,选用低能耗、环保的建筑材料,采用节能技术,实现高标准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使整个村庄成为一个绿色、低碳、环保的地方。

2. 智能化管理在村庄建设中,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村庄的智能管理,对环境、住户等方面进行监管。

各项流程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浪费。

3. 循环经济在村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废弃物资回收制度,将每种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进行资源利用,建立再生资源的产业链,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二、环境保护1. 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方面,制定专门的规划,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保护当地植被和土地资源。

2. 洁净空气做好空气质量管控工作,采用新能源替代燃油,减少污染物排放。

建造生态森林和绿化带,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3. 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将出水进行循环利用,建立废水提前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采用植物污水处理和地下雨水收集技术,保护水源。

4. 垃圾分类和回收在村庄中建立废弃品回收制度,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生态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案的实施,重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将绿色产业链贯穿整个村庄,保障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 生态农业在生态村建设规划中,推广生态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农药的种植方法,保护土地资源和农产品的质量。

在生态村规划中,应建设景观农业,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同时,建立生态示范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逐步形成生态经济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药,造福于 民的三皇 山;汉霸 二王城 、鸿沟等楚汉争霸 的 古战场 ;以及黄 河中下游分界线和界碑等 。 人文史迹绚丽多 彩。 225 农业 资源 河 阴石榴种质 资源保护小 区位于荥阳市 ,_ 北邙 乡。保护面积 4 0 m 河 阴石榴素有 “ 6h 天下之奇树 . 九 洲之奇果” 的美誉 。已有 2 0 1 0多年 的栽培历 史。已成为 北邙农村 的支柱 产业 因此先选 河阴石榴种质 资源保 护小区为生态村示范点. 以该试 区的刘沟 、 枣树 沟等作为郑州市森林 生态城西北森林 组团生态村 建设 的着重点 。
1陶 内 “ 生态 村” 研究 状 况及 意义
我国对生态村 的研究起源于 2 0世 纪 8 0年代蓬勃兴起 的生态农业 建设 。 根据 生态农业 建设 的要 求和 目标 。 我国从 2 0世 纪 9 0年代初开始先后在全 国建 立起 了生态农 业示 范 点 20 0多个 。 中国家级试点县 5 0 其 0余个 。 省级试点县 1 0 0 余个 。 这些生态农 业示 范点 包括 了数量众 多 、 各具特色的生 态农业示范村 ,也 即后来通称 的 “生态村”。所谓生态村 , 就是在一个 自然村 或行政村范 围内充分利用 自然 资源。 加速 物质循环和 能量转化 ,以取得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同步发 展 的农业生态系统 … 。 但对 生态村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 研究角度和重点也有 所差 异。目前 。 我国 已经建立起 了不同 类型和各具特色的生态村 。 由于生态村所处 的自然环境和区 位不 同。 生态村 建设 的 目的、 重点和要求也不一样 。 在生态 村建设 的模式和 技术路线 方面 。 各地也进行较 多的探讨 在 生态村建设的基础 上 。 国部分 山区还进行 了小康生态村 我 建设的探 索 。为了指 导生态村建设 。判 断生态村的发展 水平 。 些学者对生态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作了 一 探讨 … 。 本 文 以郑州 市森林 生态 城西 北森林 组 团一 河 阴石 榴 一 种质 资源保护小区的生态村景观规 划为例 , 分析 乡村景观动 态 演变 的机制, 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以改善 该村 的景观结构, 完善景 观功能, 提高其环境质量 。并探讨生 态村 景观规划可 持续发展模式 .对我省的生态村 建设 。生态农业 。农村景观 工程等具有重大意义 。
3生念 村景 观规划 思路 、生态 功能 布局及 没计 要点
31规划思路 . ( 根据现有 的有利条件 。建设并扩大优 质高产 的石榴苗 1) 圃 、育种 ,生产基地 。 2) ( 尽览榴园秀色 。体验农家 民俗风 情 。体验 石榴 文化 。( 3)以石榴具有的药用价值进行开发.
进行 石榴 加工产品的方面研 制等始 终与大专 院校 、 科研机构 紧密结合 。达到科研 一 教育一 保健一体化 。() 4进一步加强飞 龙顶景观建设 、发扬 道教传 统文化 。 32景 观生态功 能布 局及 设计 要点 - 在景观生态结构规 划中 , 只对其大尺度空间结构给予分 析 。按照景观功 能( 生物 生产 、环境服务 、文化支持)并从 农业生产角 度将河 阴石榴种质 资源保护小 区的生态村景观
摘要 : 本文选择 郑州市森林 生态城西北森林组团一 河阴石榴 种质 资源保 护小区的生态村景观生态村规划为例对 生态村 中生 态环境 、生态产业 、生态文化进行 了较为全面 的研究规划 ,不仅是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建设重要 一部 分 。而且对 我省 的生 态村 建设 。农 村景 观工程等也具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 生态村 ;乡村景观 ;河阴石榴 ;郑州 中图分类号 :S 8 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 0 3 2 3 2 0 )0 — 0 9 0 10 — 6 0( 0 6 3 0 4 — 2
规划分为 5个功能区 : 3 . 生态环境保护区 主要分布在低 山中上部 。划定依据 .1 2 是本区地 形坡 度较大不适于农业开发。灌溉水 无法到达 。 天 然降水少且难以拦 蓄利用 。 生产没有水源保证 。 作为生态敏 感区必须强调保护重于利用。本 区内斑块为人工生态林 、自 然林及天然草地 。景观设计要 点是: 立地条件好 的地方 以 在 植树造林为主 ; 较差处则继续封坡种草 。 为将 来造林作准备 . 做到荒坡一律 育林。在保持原有植被基础上 . 将单纯林 改造 成多树种混交林 。 并适 当采用层 间混交技术 。 在空间上进行 乔 、灌 、草合理搭配 。在品种上 。根据不 同季相选择不 同树 种搭配 .使林业景观呈现春彩 、夏青 、秋红 、冬绿 。 32 经济林果 生产 区即农业观光 园 包括生产基地 、引种 .. 2 示范园 、高科技温室园 、精 品展示 园、自由采摘园 、 购买销 售 园、苗 圃、育种 园 、石榴博物馆等 。主要功能是果 品 ( 石 榴等 ) 生产 。兼顾 环境保 护和美化功能。这种功 能布局的 目 的在于既使经济效益最优又尽量 丰富景观 。 到生物生产与 达 环境服务功能 的统一 。 以高 产、 优质 、 高效农业为发展 目标 各功 能区中景观单元类型 可分 为: 生产性景观单元与非生产 性景观单元 。生产 性景 观单元包括中部果园 部分农村居民
维普资讯
第2 6卷第 3 期
20 6年 12 .
J u n l o He a F r s r S i n e a d Te h o o y o r a f n n o e ty ce c n c n lg
S p 2 00 6 e .
郑州市 生态村景观规划研究探讨
支继 辉 。 ,徐 晓 ,孙汝 斌 ,裴建设 ( . 南 农业 大学 林 园学 院 ,郑州 4 00 ;2郑 州 市市政 工 程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建 1河 50 2 . 筑园 林 分院 ;3河 南景 明园林 工 程打 限公 司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