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鹭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1教材理解《白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材的精致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到处都表现了郭沫若先生对它的宠爱。

针对对这堂课的教学,旨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写作中能敏捷运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白鹭的美,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设计理念统编教材注意不仅仅是学问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驾驭,以及看法、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用,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练习说话,并让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感悟美、观赏美、表达美,最重要的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让学生驾驭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能敏捷运用。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4.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白鹭图片)同学们,你们喜爱鸟吗?喜爱哪种鸟呢?为什么?2. 图片上的鸟你们相识吗?它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

叫白鹭,你们看到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专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板书课题)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致美”1.白鹭这种很常见的鸟,在郭沫若眼中却是一首----“精致的诗”。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鹭》(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鹭》(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白鹭》。

2.掌握正确的发音、朗读技巧。

3.理解文章主旨,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4.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白鹭》的感受和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准确地朗读古诗词。

3.发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意象,并能理解其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堂录音设备。

2.多媒体投影仪。

3.《白鹭》中英文版教材。

四、教学过程1. 上课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音频,播放古代音乐《归去来辞》。

在音乐声中,学生们进入课堂,调整心情,做好听课的准备。

2. 给学生介绍古诗歌:《白鹭》(5分钟)老师介绍这首古诗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意为湖畔白鹭飞翔的美景。

同时,教师给学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并要求学生跟读,感受古诗词的美感。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白鹭》这篇课文,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文中描述的是哪里的景色?描述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送白鹭?4. 合作探究中的课文(20分钟)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浏览文章,重点观察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意象,并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意象有哪些?这些人物形象和意象有何作用?5. 课堂讲解与思考(15分钟)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老师现场分享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要讲述这个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这篇古诗的理解。

6. 展示与点评(20分钟)老师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想法。

比如可以以诗歌或画画的形式展示。

老师要求全体学生彼此点评展示的内容,并举出理由。

7.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回顾了教学过程并做了总结,再次强调了这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与意象的作用以及对于整个文章主旨的贡献。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把《白鹭》的中文和英文的课文都熟读,并把思考和展示的内容写成一篇文章。

六、教学反思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上,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展示,得到了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角。

2023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

(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4篇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过渡: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二、赏读课文第二段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

(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3、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4、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

)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精读第三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

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

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详细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结构,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白鹭的特点。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白鹭的?白鹭与人类的关系如何?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鹭的特点。

3.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白鹭,你会怎么向人们介绍自己?答案:1. 抄写生字词略。

2. 示例:白鹭是一种高贵的鸟类,它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3. 示例:大家好,我是一只白鹭。

我生活在美丽的湖泊边,喜欢在晨曦中翩翩起舞。

我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白鹭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鹭的生态习性和食性特点。

2.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白鹭的外貌特征。

3.提高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关注动植物的保护问题。

二、教学重点1.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和食性特点。

2.观察白鹭的外貌特征并进行描述。

三、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

2.帮助学生理解白鹭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白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白鹭的简要生态资料。

3.相关的生态保护教育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展示白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对白鹭的第一印象。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和食性特点。

2. 学习(1)讲解白鹭的生态习性和食性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白鹭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让学生观察白鹭的外貌特征,并进行描述。

3. 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白鹭生态环境保护小组讨论,提出保护白鹭的措施。

(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生态保护教育资料,增强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4. 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白鹭观察活动,记录观察到的白鹭行为和特征。

(2)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增强对白鹭的了解。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白鹭的生活习性和食性特点,增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了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七、作业观察并记录身边的鸟类,写下你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描述。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关于白鹭的知识,还培养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

1《白鹭》(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白鹭》(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白鹭》(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白鹭》一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课文《白鹭》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白鹭的美丽姿态和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白鹭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

2. 展示白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特点,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三、学习生字词(5分钟)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字词。

四、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细节。

2. 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五、欣赏白鹭的美(5分钟)1.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关于白鹭的资料,分享白鹭的美。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谈谈自己对白鹭美的感受。

六、情感体验与表达(5分钟)1. 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喜欢白鹭?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白鹭美——姿态、外形、颜色、韵味喜爱——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白鹭》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案(一)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案(一)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
案(一)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5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样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之中的。

3.建构学生利用结构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建构学生利用结构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聊聊“白鹭”
(一)图片引入
1.播放有关白鹭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非常漂亮的水鸟,你们看它全身洁白,身形优美,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它呢?
2.介绍白鹭
(二)诗中的白鹭
师:很多诗人对白鹭也是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也会出现白鹭的身影。

1.读古诗《渔歌子》感受白鹭在诗中的美。

2.出示图片猜古诗,感受《绝句》中的白鹭。

【设计意图】课堂的开始,教师利用白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白鹭的喜爱,对白鹭整体感知。

利用古诗中的“白鹭”引发学生连结“白鹭”与诗之间的联系,为后边把白鹭比喻成“精巧的诗”做好铺垫。

二、探究白鹭的色素美、身段美
(一)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师:同学们,诗中有白鹭,那么郭沫若先生的散文中,是怎样写白鹭的呢?
1.找出文中对白鹭的描写的关键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理解“精巧”和“诗”。

3.体会白鹭与“精巧的诗”的关系,激发学生寻找白鹭的美。

(二)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师:白鹭的美在文中随处可见,“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让我们走进白鹭,欣赏它的美。

1.寻找白鹭的“色素美”。

(找出白鹭的色彩,理解“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
2.寻找白鹭的“身段美”。

(找出体现白鹭身段美的关键句,利用图片感受身段美。


3.利用对比,更好地感受白鹭的色素美与身段美。

【设计意图】利用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在不断地信息提取过程中进行美的感受。

三、探究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师:我们已经看到了白鹭的色彩美与身段美,如果白鹭处在不同的场景中,它还美吗?(阅读课文6——8自然段,说一说,白鹭在不同的场景中美吗?)
1.读出你认为场景中体现白鹭美的句子。

2.提取关键信息,白鹭在什么样的场景中在做什么?
3.结合场景与白鹭,给每个场景起了名字。

4.带着美的感觉,再读课文,读出白鹭的美。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交流感受,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通过概括不同的场景的名字,体会画面美。

四、感悟白鹭含蓄的美
师:白鹭的色素美,身段美,在不同的场景中也很美,但是小小的白鹭真的这么“完美”吗?(学生找出白鹭不美的句子)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理解关键句中的“美中不足”与“优美的歌”。

2.体会这种矛盾的说法的含义。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辩证思维的思考方式,让学生提取白鹭不完美的相关语句,并找到其中的矛盾点,让学生对白鹭“含蓄的美”有自己的想法,这种矛盾,更体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五、梳理结构图,拓展读写联动
1.利用结构图,再次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并感受首尾呼应的写法。

2.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诗歌的形式,抒发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在环节之间的过渡时利用板书逐步地出现结构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明白结构图形成的过程,对文本与结构图之间建立起联系,更好的梳理整体的思路。

最后的读写联动也是对学习课文后情感抒发的方式,并紧扣课文要表达“白鹭像诗”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