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苏轼人生的感悟

合集下载

《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

《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

《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工作计划、事迹材料、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work plans, deed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对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写好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苏轼,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和诗人,他的一生风光无限,也并不乏坎坷和波折。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本人的一生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人生感悟。

首先,苏轼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好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苏轼在家庭教育和师长教诲的影响下,拥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文化素养,潜心研究文学艺术,其精湛的文化修养,让他成为时代的翘楚。

其次,苏轼的一生也告诉我们,出身和地位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执着。

尽管苏轼出身世家,但其一生充满了坎坷和风波,他曾经遭受过牢狱之灾,因政治理念而遭受贬职,他还曾经一度沉湎于酒色之中,但他凭借着对文学事业的执着和坚定,始终保持了对自己的信心,并最终成为文学史上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三,苏轼的一生也告诉我们,要经常反思和审视自己。

在他被流放岭南的时候,苏轼坚信自己是无辜的,但他并没有陷入自怜和自卑的情绪中,而是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过错,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走出境地,重新拾起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最后,苏轼的一生也告诉我们,人生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阔大的格局。

他在生前曾经遭遇很多的批评和指责,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放大自己的格局,超越了自我,拥有广博的人文情怀,使得他的创作不止于个人的境遇和经历,而是可以深入到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之中,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规律与真理有着超越性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苏轼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人生感悟,他的学识、执着、自省和豁达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只有在这样的人生体验中,我们才能够获得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和洞察力,走出自我的领域,体悟世间万物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对苏轼人生感触的作文高一

对苏轼人生感触的作文高一

对苏轼人生感触的作文高一苏轼,这位历史上的大咖,真是个传奇人物啊!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时而幽默,时而感人,时而让人心疼。

想想看,他不光是个诗人、画家,还是个政治家,简直是多才多艺的典范!可别以为他的人生一帆风顺,实际上,苏轼的经历可以说是“坎坷不平”,从年轻时的青涩到晚年的沉稳,他的生活就像过山车,让人看了直呼过瘾。

苏轼从小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科举考试可谓是一路领先,简直就是个学霸!不过,他早年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太久,毕竟“风水轮流转”,很快他就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一次次的贬谪,让他有点沮丧,但他可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的人。

每当他被贬到一个新的地方,他总能化危为机,把身边的景色写成诗,喝酒作乐,简直把“转危为安”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像他在黄州的时候,竟然能在简陋的环境中写出《赤壁赋》,这不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吗?说到苏轼,当然不能不提他的幽默感!他常常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艰难,甚至用搞笑的方式调侃自己,这种豁达真是让人佩服。

他曾经在朋友面前调侃说:“我这人啊,早晚得喝酒,晚饭不吃也得来一杯。

”这不是“无酒不欢”嘛?他的生活哲学就是“得过且过”,哪怕生活再苦,也要笑着面对。

正是这种精神,才让他在逆境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苏轼的友情也让人感动。

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大家在一起喝酒吟诗,真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他在诗中常常提到“月下独酌”,那种孤独又不孤独的感觉,简直让人心潮澎湃。

他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正因为有朋友的陪伴,他的生活才不那么寂寞。

俗话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正是他人生的写照!当然,苏轼的情感生活也颇为曲折。

虽然他有过一些爱情故事,但真正能让人动容的,还是他对家庭的深情。

对母亲的孝顺和对妻子的关爱,真是让人感受到他那颗温暖的心。

每当他提到家人的时候,眼中总是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仿佛生活中所有的艰辛都抵不过那份亲情。

正如他所说的“家和万事兴”,这句话真是道出了他对家庭的珍视。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他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下面我将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几点启示。

第一点,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

苏轼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不满,他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追求自己的独立思考。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勇敢和罕见的。

他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敢于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不要被传统和束缚所限制。

第二点,不畏权贵,坚持正义。

苏轼在政治生涯中多次受到权贵的打压和排挤,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屈不挠地捍卫正义。

他的这种勇气和坚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在面对权贵和不公时,要坚持原则和正义,不要妥协和退缩。

第三点,追求卓越,不断自我提高。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他不仅写诗作文,还涉猎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

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不断学习和练习,追求卓越。

他的这种追求和进取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不断自我提高,勇于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

第四点,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

苏轼虽然是一位文化巨匠,但他也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他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

他的这种谦虚和自我修正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避免重蹈覆辙。

苏轼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告诉我们要勇敢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追求卓越,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

这些启示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要从苏轼的人生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奋斗。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苏轼作为中国文坛的巨匠,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苏轼的文化遗产中,我深受他的人生哲学启发。

以下是我对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的总结。

一、理性思考,勇于创新。

苏轼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他不断地推陈出新,挑战传统。

在其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融合多种文学形式和流派,尝试新题材、新格律的创作。

他不断地以创新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

于我们而言,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多方面探寻,追求更加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法。

二、不畏挫折,坚韧不拔。

苏轼时常面对生活和创作中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寻找机遇,摆脱困境并不断前行。

通过他的诗文,我们能够看到他遇到挫折时,仍然能够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苏轼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大起大落,但他总能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保持希望和乐观的心态。

他以惊人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力来描述生活,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感悟出生活中的美好和哲理。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珍惜眼前,学会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

四、突破自我,不断进步。

苏轼很早便十分知道自己天性喜好文学创作,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才华,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不断超越自我,开拓新的诗文表现方式。

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探索中,也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发掘潜能,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五、心怀敬畏,追求真理。

苏轼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悟性,他从生活中感悟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他关心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深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他总是具备一颗虔诚的心去开掘真理、追求智慧。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也应该抱有敬畏之心,对真理保持敏锐的感觉、努力学习、平衡取舍,才能准确地看待并行动。

总而言之,苏轼的精神影响和人生哲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苏轼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苏轼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总之,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他的心灵之旅 是一个崇高而追求真理的过程,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处事宽容,遇事从容不迫。
苏轼生活中颇受贬斥,但他从不以怨报怨,而是以宽容 的心态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他的豁达和从容不迫的态度,让 他在逆境中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也是我们在人生 道路上需要学习的。
乐观积极,不屈不挠。
苏轼在他的一生中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总是 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一切。他曾经说过:“道路阻 且长,行则将至;事虽难,不屈不挠。”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
不仅让他在艰难困苦的时期能够坚定不移地前行,更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后人。
爱好自由,不受拘束。
苏轼一生追求自由,他对自然风景和诗词创作的热爱,让他 无拘无束地生活。他的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极为珍贵,也是 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我们应该在保证基本道德的前提下,尽 可能追求自由,不受拘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自由自在。苏轼带给我 Nhomakorabea的人生感悟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 理,带给我们很多人生感悟。以下是我对苏轼的几个观点的 理解和感受:
人生苦短,应珍惜时光。
苏轼曾写下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意思是人生如梦,时间匆匆而过,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时 光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做自己想 做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依靠于天赋和机遇,更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苏轼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

苏轼在任官期间,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多次得罪了上司,并多次被贬谪到边疆。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并在写作中表达出来。

正是因为他的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才让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苏轼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苏轼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但他并不因此而自大自满,而是一直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他的《赤壁赋》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在当时,他的这篇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判断,而是坚持自己的见解,并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苏轼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苏轼在官场中屡屡受到冤屈和打压,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逃避责任,而是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并尽力为人民服务。

他曾说过:“吾虽不才,尝有志于道;不得伸其志,以至于死。

”这句话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和承担责任的精神。

苏轼告诉我们,要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

苏轼在文学、诗词、书法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

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在学习《易经》,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

苏轼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他的坚定信仰、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以及不断进步的精神,都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苏轼人生感悟

苏轼人生感悟

苏轼人生感悟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和文章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赞赏。

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苏轼的人生感悟之一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创作中,苏轼都展现出了对生活的极大热情和追求。

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国家大事,同时也热衷于文学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他的热爱和追求,为他的人生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动力,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苏轼的人生感悟之二是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他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自然的变化和美丽的景色。

他常常在诗词中描绘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他的这种热爱和赞美,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关怀和尊重,也给我们带来了对自然的思考和启示。

他告诉我们,要善于欣赏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苏轼的人生感悟之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他在《东坡志林》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人生状态的反思。

苏轼深知人生短暂,他对自己的人生状态进行了反思和思考,希望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感悟和思考,他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素养。

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苏轼的人生感悟之四是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

他在《论盛陶》中写道:“天下之事,不可以人情为主,然欲得天下之人心,而用天下之人力者,必得人情之定。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探索。

苏轼深知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他希望通过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和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素材】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一个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人,留下百篇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抒怀的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月下有一抹清影正在独自望月的情景,只是那一抹清影可是他正念着“水调歌头”词一首?“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一首“水龙吟”仿佛已苍老了前世今生。

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已衰零坠地,却再也无法将它重坠到枝头上,三分的春容,其中两份化为尘土,一份坠入流水已无踪影,其实那是离人的眼泪啊。

一份份缠绵悱恻的情思,早已到达物语神游的境界。

又有何人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

”他的词婉转,空灵,却也很豪放。

奔腾的大江滚滚的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他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

他说,千古风流人物即使身名惧灭,但江山在,江月长留,当举酒当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

”整整十年,唯有相思伴终生,可惜相思比梦长,望也望不到尽头……凄美的感慨,永明深处的是一份执着的感情。

满腹的凄凉,唯有对千里之外的孤坟倾诉,到生命的尽头,也只有泪千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

”披一身蓑衣任海湖中度平生,等到老的时候,再回首来程风雨潇潇时的情景,早已不管它是风雨或是晴,只要飘摇一生,长夜漫漫也不会觉晓……“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暗中流年偷换。

”流年似水,抓也抓不住,漫步在寂院中,时而可见稀疏流行度过银河,夜色已过,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

是的,苏轼在感慨,年华似水,岁月如此轻易的逝去。

因思秋风而感念流光飞逝的胀惋之情,无一显露。

“墙里秋千墙里到,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佳人一笑,便让墙外行人枉自多情,而徒加惆胀,不知这些“愁”是不是诗人的一番情操。

《水调歌头》、《蝶恋花》、《念奴娇》、《江城子》都是他留下的宝物,婉约清丽的词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影响了我们,无论怎样,她是一个流芳千古的诗词家,谁又会忘得了……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对生命的感悟、阐释,就成为作者最富灵性的文字。

苏轼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受人们喜爱的文人之一,就是因其那些从灵魂深处流出来的对生命科学感悟的文字,感染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雪泥鸿爪——生命的偶然性生命,就是一个必然和偶然巧妙组合的魔方。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必然,但连接这个过程的各个点,却有很大的偶然性;就像人们所比喻的那样:叶子要长在树上,这是一个必然,但要长在哪一棵树的、哪一个杈的、哪一个枝上,却是一个偶然。

苏轼感悟到了这一点,且形象而又灵动地将它抒写了出来。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他这样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确,人的生命轨迹,就像雪泥上留下的飞鸿爪印一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古人云,苏诗长于比喻,此诗句的经典性也正表现于此:将人内心那种微秒的感受,用富有机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了,难怪“雪泥鸿爪”能积淀成一个人们十分喜爱的成语。

还有一种理解:雪泥鸿爪以喻人之“无心”,人生不过如此,一切的一切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如“天衣怀禅师”所感悟的:“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涵影之心”。

故,人不要太在乎去留,应随遇而安。

苏轼此诗虽然有些低调,但也道出了哲人对生命的真切体验:人生美丽的弧线,是由那一个个偶然的“点”连接起来的。

月圆月缺——生命的二重奏生命又是一个长长的旅程。

在旅途上,有丽日蓝天、绿茵鲜花,也会有风雨雷电、枯枝败叶;人在旅途,就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命运的挑战;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风雨过后是彩虹”。

苏轼的一生风风雨雨,历尽坎坷。

在北宋政坛上,王安石变法时,他被划入保守派;司马光废除新法时,他又被划入了革新派;恶运连连,一贬再贬,后来被贬到蛮荒之地惠州时,他还乐呵呵地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故林语堂称其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苏轼为啥能这样洒脱呢?这与他对生命的科学感悟是分不开的。

他看到了生命原色的二重性,即如《水调歌头·明月篇》中吟诵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正所谓古语云:人不得全,月不得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苏轼从月圆月缺、月缺月圆这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存在、运行亦应如此。

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好事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到另一面,就像天空中的月圆月缺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必然的自然;这就是生命旅程上的一曲永远的“二重奏”。

身在此山——生命的自限性上帝给人以一双眼睛,就是用来看世界、看别人的,人这一辈子最看不清楚的恐怕就是自己了,故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生命的自限性。

哲人苏轼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深切地感悟到了这一点,故在《题西林壁》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在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理趣诗。

此为理趣诗中的极品,直到如今还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就是因为他悟出了生命的劣根性,即自限视野:自己看不清自己。

所以,人好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如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屁股大一点的天。

故,人生在世,就有一个突破自限性,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问题。

这是一种生命升华的境界。

设若能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视野就开阔了,胸怀就宽广了,生命之光将会更加灿烂。

据传,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

坡不以为然。

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坡捧腹大笑。

看来王朝云的确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一语中的;苏轼也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生致命的弱点是——不合时宜。

变与不变——生命的圆融性“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古今文人永恒的生命咏叹调:人生短暂,宇宙无穷;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基于这样的“生命观”,文人不免要伤春惜花、对镜抚鬓,生出无尽的闲愁忧思;还有甚者,寻仙访胜、炼丹服药、导引叠坐,想飞举升天,惧怕生命过程的结束。

而苏轼面对生死,却非常坦然:人之初,一口气;生也气,死也气(生命元气),何惧之有?于是,他在《前赤壁赋》里豁达地咏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在这里苏轼用“变与不变”的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生命: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瞬息万变,一瞬也不会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我将来都要变为气体,回归之然,物我最终归于同一永恒;那你们还羡慕这长江和明月干啥?在苏轼的笔下,生命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生命的现在时:斗转星移,瞬息万变;生命的将来时:物我永恒,回归自然。

生命的形态与现在、将来、自然、宇宙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生命的圆融性。

苏轼既对生命已参悟到如此透彻的地步,他还会对什么想不开呢?故,最后被贬到海南岛还是乐呵呵的,笑对人生,坦然生死。

无怪乎苏轼的诗文会有永恒的魅力,因为他对生命的体验和阐释是最透辟、经典的,超越了时空的阅读障碍。

风雨坦然——生命的自调性生命享受着生活的欢乐,但有时还承载着生活的苦难。

当苦难的风雨,向毫无准备的生命袭来的时候,生命怎样才能从容应对呢?学会自我调节,用一句很当代的话来说,就是:调整心态,自我解脱。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冈做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虚职,俸禄就连一家人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苏轼不得已,让朋友在东坡买了块土地,开荒种地、自食其力,于是,他干脆自号“东坡”,以此自嘲、自解、自慰。

正如其《定风波》一词所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大自然中的风雨,实质上是隐喻仕途上的风雨;面对仕途风雨,怎么办?心中坦然相对,就会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佳境。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东西,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蹚不过的河,这样就能面对挫折、随遇而安了。

苏轼正是这样一位达人,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生命中自我调节的能量,从容应对仕途上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他的生命才会那样的亮丽!苏轼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也是潇洒生命的一个经典。

其对读者那永远的魅力,就在于其人其文,对生命的科学感悟与圆融阐释。

人们在阅读玩味苏轼文章诗词的同时,就是在解读品味着自个儿生命的真谛。

刚刚看完十级《百家讲坛》苏轼系列,听了康震老师的精彩讲解,有点小小的感触:苏轼在自己六十多岁高龄时,不幸遭到连续被贬,一路从当时的中原,被贬到惠州——琼州,我想一路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在生活条件那么恶劣,买不起肉的情况下,只能煮羊脊,用牙签挑肉吃,这么困苦的环境中,苏轼仍能保持乐观,始终对生活抱以及大的热情,为广州百姓疏通自来水,这么个性鲜活的苏轼仿佛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我想到了人生的无常。

一千年前的苏轼,和现在的我,都是漫漫历史长河中,一粒微小的尘埃,而苏轼的生命虽然像流星一样划过,但他的生命轨迹却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中,抹下了浓重的一笔。

我呢,一个微不足道的25岁的年轻人,在几十年后,也会像苏轼一样消失在这个世界里。

但我也要认真对待我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