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练习题1

合集下载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带答案)(1)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带答案)(1)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测试卷(包含答案)第一部分听力一、听音,选词。

(共5分)()1.A.happy B.hobby C.hooray()2.A. jacket B. jasmine C.jump()3.A.idea B.island C.dear()4.A.China B.Canada C.Canberra()5.A.attention B. interesting C. amazing()6.A.go B.goes C.goal()7.A.science B.share C.shall()8.A.John B.join C. January()9.A.class B.club C.clock()10.A.share B.she C.shall二、听音,排序。

(共5分)()()()()()三、听音,写词。

(共5分)1.Amy likes_________.2.Zhang Peng likes _________.3.Oliver likes_________.4.Peter likes _________and watching TV.5.John likes _________.四、听短文,判断正误(正确写T,错误写F. 共5分)。

()1.Bob is from China.()2.Bob lives in Australia.()3.Bob likes playing ping-pong.()4. Mike is Bob pen pal.()5.Mike dosen’t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第二部分笔试五、选择。

(共5分)()1.______ he like _______basketball?A.does,playingB.Do,playC.Does,playing()2.What are ______ ______?He likes cooking and playing the erhu.A.he,hobbyB.his hobbyC.his hobbies()3.Does he do homework every day?----_____ ______.A. Yes,he do.B.No,he doesn’t.C.No,he does.()4. ---John likes playing sports.He _____likes playing the piano.---Really?I like those,______.A.too,alsoB.also,tooC.too,too()5.---What are you d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I’m going to write an email.B.I am writing a email.C. I’m writing an email.六、判断下面语音正误,正确写√,错误写×。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成语用法正确的是() A. 步步为营 B. 井底之蛙 C. 刚愎自用 D. 井底点灯答案:A2.“么”字所指代的人或物是() A. 小户人家 B. 贫苦人家 C. 有钱人家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大雁南飞,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B. 人们在重建家园时,热血飞扬。

C. 学校里的环境干净整洁。

答案:C4.“操”在古代泛指() A. 种植庄稼 B. 耕田 C. 管理、照料 D. 澳洲答案:C二、填空题1.原句 : 信臣1 非美人2 浮金玉3 九文章4 桃李5参考答案:1.信的臣子,2.非长相美丽的人,3.虚浮的金玉,4.文采出众的文章,5.优秀的学生。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梁实秋先生所写的《一小时的神谕》50多年来中外流传,困扰许多读者。

曾有一位报社记者1从上海专程来到2走访。

在他看来,梁实秋先生选择我做这次长谈,完全是因为3如该问梁实秋先生3如该问梁实秋先生(句号之后补,此题不记分!)参考答案:1.专程,2.竹村,3.孔玉三、综合运用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四口去旅游。

大家自行安排了行程,每人都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

爸爸建议去古镇感受古老文化和建筑,妈妈想去海滩放松一下心情,我和弟弟想去动物园看动物。

最后,我们决定了先去古镇游玩,然后到海滩玩,最后去动物园。

1.这家四口去旅游的行程安排是怎样的?答案:先去古镇,然后去海滩,最后去动物园。

2.每个家庭成员的建议分别是什么?答案:爸爸建议去古镇,妈妈想去海滩,我和弟弟想去动物园。

3.为什么最后决定按这个顺序玩?答案:按照先去古镇感受古老文化和建筑,然后到海滩放松心情,最后去动物园看动物的逻辑顺序。

四、作文请根据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地方,用150字左右写一篇短文介绍给大家。

(此题自由发挥,不计分。

)五、附加题设想你是一名作家,请用半个月时间,短信向你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温暖的家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过关练习试题(共4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过关练习试题(共4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检测题一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27分)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27的30倍是(), 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7.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9. 两个因数都是12,它们的积是()。

10. 一页书有21行,每行约有28个字,一页大约有()个字。

1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 ) = 600 40×( )= 2400( )×90 = 2700 ( )×80 = 160059×( )<360 ( )×51>30012.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9××÷98200××200 14××9二、判断题。

(把正确的答案填在表格里。

5分)1.31×69的积大约是2100。

(☆)2.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3.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5. 28×13与28×10+28×3的计算结果相同。

(☆)三、选择题。

(把正确的答案填在表格里。

6分)1.在计算14+16×30时,要先算(☆)法,在算(☆)法。

A、加 B 、乘 C 、无先后次序2、35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A、35+52 B 、52×35 C 、35×533、150×60的积是:(☆)。

A 、900 B、9000 C 、904、52×13的积是(☆)。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第四单元《天地人》中的字?()A. 日B. 月C. 天D.山2. 《金木水火土》一文中,下列哪个字代表“火”?()A. 氵B. 灬C. 木D. 土3. 《对韵歌》中,“云”和“雨”是一对什么?()A. 反义词B. 同义词C. 对韵词D. 近义词4. 第四单元中,《升国旗》一课描述的是哪个场景?()A. 上学B. 放学C. 升国旗D. 做早操5. 下列哪个字是第四单元《对韵歌》中的字?()A. 花B. 草C. 鸟D. 鱼6. 《天地人》一文中,下列哪个词代表“大地”?()A. 天地B. 大地C. 山河D. 湖海7. 第四单元《对韵歌》中,“上”和“下”属于什么关系?()A. 反义词B. 对韵词C. 同义词D. 近义词8. 下列哪个字是第四单元《金木水火土》中的字?()A. 火B. 水C. 土D. 风9. 《对韵歌》中,“云”和“雨”分别属于哪一类自然现象?()A. 天气B. 气候C. 自然现象D. 地理现象10. 第四单元《升国旗》一课中,国旗升起时我们应该怎么做?()A. 敬礼B. 鞠躬C. 拍手D. 跳舞二、判断题:1. 第四单元《天地人》一文中,天和地是相互依存的。

()2. 《金木水火土》一文中,金、木、水、火、土是五种基本物质。

()3. 《对韵歌》中的词语都是反义词。

()4. 第四单元《升国旗》一课中,国旗升起时我们要立正敬礼。

()5. 《天地人》一文中,人和天地是相互关联的。

()6. 《金木水火土》一文中,火代表炎热。

()7. 《对韵歌》中的词语都是同义词。

()8. 第四单元《升国旗》一课中,国旗升起时我们可以随意走动。

()9. 《天地人》一文中,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

()10. 《金木水火土》一文中,五行相生相克,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

()三、填空题:1. 《对韵歌》中,“云”对“___”,“雨”对“___”。

(必考题)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

(必考题)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鹅有30只,鸭比鹅多一些,鸡比鸭少的多,哪种动物最多?A. 鸡B. 鸭C. 鹅2.64个珠子,每10个串一串,能穿()串。

A. 5B. 6C. 73.在1—100中,个位上是9的两位数有几个? ()A. 1个B. 9个C. 10个4.同学们去植树,三年级同学植了50棵,一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比三年级少一些。

一年级同学可能植树()。

A. 11棵B. 46棵C. 60棵5.在1-100中,个位上是3的两位数有()个。

A. 9B. 10C. 116.把49、94、50、18、46这五个数从大到小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是几?A. 46B. 49C. 507.在46这个数中,“4”表示4个()A. 一B. 十C. 百8.()比97大但不是最大的两位数。

A. 99B. 98C. 969.在百数表中,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有()个。

A. 10B. 9C. 810.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少3,这个数是( )人。

A. 69B. 93C. 9611.5个5个地数,95后面是几?()A. 100B. 90C. 9612.把5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是()。

A. 45B. 54C. 913.1—100中,个位上是2的数有()个。

A. 9B. 10C. 1114.一个两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上是5,第二位上是6,这个数是()。

A. 65B. 56C. 5515.100里面有()个十。

A. 1B. 10C. 100二、填空题16.在()里填合适的数,在○里填“>”、“<”或“=”。

(1)________________(2)56________65 7+40________70+4 55-50________25-20________>29>________17.________里面有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再添上1是________。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字是10以内的偶数?()A. 7B. 8C. 9D. 112. 小红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她3个,小红现在有几个苹果?()A. 6B. 8C. 9D. 10A. 圆形B. 正方形C. 三角形D. 长方形4. 4+3=()A. 6B. 7C. 8D. 95. 95=()A. 3B. 4C. 5D. 66. 下列哪个数字是10以内的质数?()A. 4B. 6C. 7D. 97. 5的后面一个数是()A. 4B. 5C. 6D. 78. 10可以分成()和(),使得它们的和等于10。

A. 3和7B. 4和6C. 5和5D. 6和49. 下列哪个数字不是10以内的数字?()A. 8B. 11C. 9D. 7A. 2+3=5B. 42=2C. 6×3=18D. 8÷4=2二、判断题:1. 6+4=10()2. 97=2()3. 5的后面一个数是6()4. 8是10以内的质数()5. 3+3=6()6. 74=3()7. 10以内的数字都是偶数()8. 2×4=8()9. 5+5=10()10. 9是10以内的偶数()三、计算题:1. 8 + 5 = ()2. 12 7 = ()3. 4 × 3 = ()4. 18 ÷ 3 = ()5. 7 + 6 4 = ()6. 9 + 2 × 3 = ()7. 15 ÷ 5 + 2 = ()8. 10 3 × 2 = ()9. 6 × 4 ÷ 2 = ()10. 8 + 4 6 = ()11. 14 ÷ 2 + 3 = ()12. 7 × 5 10 = ()13. 20 ÷ 4 + 6 = ()14. 9 2 × 4 = ()15. 12 + 3 ÷ 3 = ()16. 18 ÷ 6 × 2 = ()17. 5 × 5 10 = ()18. 8 + 8 ÷ 4 = ()19. 16 ÷ 2 3 = ()20. 7 + 6 × 2 = ()四、应用题:1. 小华有15个糖果,他给了小明5个,小华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 一个篮子里有8个苹果,妈妈又放进去4个,篮子里现在有多少个苹果?3. 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支铅笔花去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4. 学校里有18个学生,6个学生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几组?5. 小红有20个珠子,她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多少个珠子?6. 小刚有12个玩具,他送给了小强3个,小刚现在有多少个玩具?7. 一本书有36页,小丽每天看6页,她需要几天看完这本书?8.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女生,班级里有多少名男生?9. 小明有25个邮票,他给了小华10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邮票?10. 一辆公交车上有28个乘客,下车了8个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个乘客?一、选择题:1. B2. B3. D4. C5. B6. C7. C8. C9. B10. B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计算题:1. 132. 53. 124. 65. 96. 177. 78. 29. 1210. 611. 812. 3513. 1114. 115. 1116. 617. 1518. 1019. 720. 19四、应用题:1. 10个2. 12个3. 7元4. 3组5. 5个6. 9个7. 6天8. 30名9. 15个10. 20个。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三班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一、字词演练厅。

(共24分)1.比一比,再组词。

(8分)2.照样子,写词语。

(8分)例:时时刻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轻手轻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含有一对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

(4分)(1)他说要下雨,()就下雨了。

(2)这件事情发生得太()。

三班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2一、读拼音,写词语。

xiūjiàntuīcèzhǐdàishìyànbàifǎnɡjiāonènsūxǐnɡwánjùshìyí 修剪推想纸袋试验拜见娇嫩清醒玩具适合xìwēiqīngxiányànlìjīhūsūxǐngzǔlìshìyízhǎnshìyáoyuǎn微小悠闲明丽几乎清醒阻力适合展现遥远二、给多音字组词闷mēn(闷热)mèn(闷闷不乐)几jǐjǐ,(几个)jī(几乎)看kān(看门)kàn(看书)调diào(调动)tiáo(淘气)三、填空或答复以下问题1、《玩出了名堂》写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他创造了(显微镜)。

2、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亲密的关系。

三班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3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cíbiétíjiàoyóuqímímànzēnɡtiān〔〕〔〕〔〕〔〕〔〕guāngmángmùmínānxiánǒuěrguǎngkuò〔〕〔〕〔〕〔〕〔〕二、用下面的偏旁写字组词〔6分〕〔〕〔〕〔〕〔〕〔〕〔〕〔〕〔〕氵〔〕〔〕辶〔〕〔〕讠〔〕〔〕口〔〕〔〕〔〕〔〕〔〕〔〕〔〕〔〕〔〕〔〕三、比一比,组词〔8分〕尤〔〕幻〔〕姿〔〕慢〔〕龙〔〕幼〔〕资〔〕漫〔〕棱〔〕啼〔〕辞〔〕含〔〕陵〔〕蹄〔〕辛〔〕岭〔〕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语〔8分〕〔〕的柳树〔〕的叫声〔〕的雄鹰〔〕的草原〔〕地唱歌〔〕地撒欢〔〕地翱翔〔〕地奔跑五、依据意思写出成语〔4分〕1、形容奔驰快速或头脑模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不确定性》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不确定性》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1节《不确定性》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选择“可能”“一定”“不可能”中合适的词填空。

(1)三十几加五十几,()是80多。

(2)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3)在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4)在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不等于1。

2.用符号表示下列事件。

(“一定”的画“√”,“可能”画“○”,“不可能”画“×”)
(1)天空中飘过一片云彩,马上就会下雨。

()
(2)在玩扑克牌时,每次都抓到大王。

()
(3)天空晴朗时,用望远镜总能看到北斗星。

()
(4)去商场的人,都买了商品。

()
(5)地球在不停地转动。

()
3.掷出一个骰子。

(1)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一定是1~6中的一个数吗?
(2)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一定是“1”吗?
参考答案
1.(1)可能(2)可能(3)一定(4)不可能
2.(1)○(2)○(3)○(4)○(5)√
3.(1)一定(2)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真题热身1.(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2011年高考福建卷)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3.(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4.(2011年高考北京卷)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5.(2010年高考海南卷)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0年高考海南卷)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第二部分:创新演练1.(史料史观角度)1841年,广东地区张贴的一张布告《广州乡民于十三行口晓谕英夷示》,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何烦长宫操戈。

振臂一呼,自有奸诸丑类。

”这说明()A.殖民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B.清政府发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C.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D.中外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2.(史料史观角度)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3.(主干知识角度)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4.(主干知识角度)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

”据此判断该条约()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5.(热点现实角度)下图是19世纪末一次战争的真实记载,此次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拓展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途径D.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6.(主干知识角度)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7.(综合角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材料二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地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

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

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

请回答:(1)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三部分:备用题库·1.费正清指出:“中国进入19世纪之后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的质的变革,这种质变通常被看作是近代化,它不仅是受到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而且是中国内部社会演变的结果。

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所造成的它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力量不在外来压力之下,它们决定了中国向现代转变。

”此处,“它们”是指()A.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B.中国内部社会演变C.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D.欧洲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

”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①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③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④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4.“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5.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6.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7.《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它的主要影响是()A.扰乱地方社会秩序B控制清政府的财政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限制中国商品出口8.下图分别是西方列强在近代前期发动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侵华战争。

这两次战争的明显相同点是()A.遭到中国爱国军民的迎头痛击B.都曾经攻占中国的心脏地区C.西方列强均以“救助驻华使馆”为借口D.战后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9.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A.①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2013年临沂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十九年(1839),美商旗昌洋行合伙人亨特(William C.Hunter),在广州欲往澳门时,需要带备以下四份文件:第一份(此件须由中国行商代为申请):第三份(此件提交赴澳沿途查验放行):第四份:——威廉·C·亨特著,冯树铁译:《广州“番鬼”录》材料二《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

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

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外国人在中国游历的规定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的弊端是什么?(8分)第四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13年日照模拟)“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