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测试流程概述(ppt文档)
走TPM之路课件.pptx

3.改善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1)热处理方法(2)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
二、刀具材料
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 (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பைடு நூலகம்3) 高的耐热性(指高温下保持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性的性能(4) 良好的冷加工工艺性、热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锻造、铸造等)工艺性;(5) 经济性。
一、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和衡量指标标准二 用切削速度来衡量 在刀具寿命相同的条件下,允许切削速度高的工件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能好。
一、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标准二 用切削速度来衡量 为统一标准起见,取正火状态下的45钢作基准材料,刀具寿命为60 min,这时的切削速度为基准(写作 (vc 60) j ),而将其它材料的 (vc 60)与其相比,这个比值Kr称为相对加工性:
3.硬质合金
(2)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钨钛钴类硬质合金的代号为YT,相当于ISO标准的P类。 (WC+TiC+Co) YT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在中高切削速度下加工钢料。
3.硬质合金
(3)钨钛钽(铌)钴类硬质合金: 钨钛钽(铌)钴类硬质合金的代号为YW,相当于ISO标准的M类。 (WC+TiC+TaC(NbC)+Co)
3.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都很高。 常用硬质合金的硬度为89 HRA ~93 HRA,比高速钢(83 HRA ~86.6 HRA)高得多,在800℃~1000℃时还能切削,所以硬质合金的耐热性能比高速钢好。
3.硬质合金
在刀具寿命相同的条件下,硬质合金的切削速度比高速钢的可提高2~10倍,可达100 m / min以上。
(整理)PTM-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工具使用说明书B001.

公司研究管理部文档中心产品版本密级产品名称: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工具共13页IPD-PTM 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工具使用说明书拟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目录1 背景 (5)2 工具功能介绍 (5)2.1 测试任务的计划和执行情况跟踪 (5)2.2 用例的累计执行数据统计情况 (6)1.1 版本间测试用例的分配 (7)2 使用指南 (7)1.1 备份和预分配测试用例 (8)1.2 添加补充修改用例 (9)1.3 分配用例 (10)1.4 执行计划制定 (10)1.5 填写每日测试记录 (10)1.6 显示测试进度 (11)1.7 度量分析 (11)1.8 统计分析 (12)1 附件 (13)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工具使用说明关键词:用例管理度量摘要:固网测试质量组新开发的基于123表格的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工具,可以实现用例预分配、用例执行跟踪与度量等功能,本文简单地描述了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缩略语清单:无参考资料清单:1背景•目前测试组的用例执行进度按单个版本来跟踪,粒度较大,测试团队不易觉察到每周、甚至每天的“小”进度偏移。
•在测试度量表中需要得到用例的累计执行数据,实际上目前测试组能提供的主要是一个日期版本的测试用例执行数据,这样会影响到对整个R版本或Build版本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的判断。
•日期版本间的测试用例分配策略不明显,也缺乏类似工具的支持,这样可能会出现版本间用例分配遗漏的情况。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固网测试质量组在相关工具的基础上开发了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工具,用例的管理可以满足以上需求。
2工具功能简介2.1单特性测试用例执行进度跟踪如下图所示,通过本工具可以实时得到单个特性的用例执行情况,包括用例计划执行数、用例实际执行数以及各种用例执行结果的曲线。
图1 单特性测试用例按工作日计划和执行S曲线示例图2 单特性测试用例按周计划和执行S曲线示例2.2测试用例累计执行数据统计在“统计信息”表单中可以查看累计测试用例执行的统计结果:1累计测试用例执行情况表示例Figure 3 累计测试用例执行情况图示例1.1 版本间测试用例的分配在一轮日期版本测试结束,新的日期版本测试开始时,通过本工具具有的用例自动分配功能可以将累计测试结果为非OK 的用例在新版本中直接做上分配的标记,并可以根据用例执行的需要进行增删,测试执行时只执行已分配的用例。
PTM测试流程概述

从时间顺序上来看,IPD-PTM流程所定义的 测试生命周期分为7个阶段:
概念阶段
计划阶段
开发阶段
验证阶段
发布阶段
TR1
TR2/3
TR4/4A
TR5
TR6
测试需求分析与计划
测试方案设计和 测试用例设计
SDV
SIT
SVT/Beta
产品测试 关闭
测试生命周期
测试生命周期对应的关键交付件
阶段点 TR1 TR2 TR3
测试组成立
TAE 负责组织测试分析 人员进行测试的需求分析 工作 包括自动化测试需求分析
产品包需求 产品设计需求
活动输出
测试文件夹 测试度量表 工作量收集工具及 配置信息
产品测试规格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活动描述
关键活动
活动描述
活动输入
输出
产品总体测试策略 制定
制定测试与验证计划
测试经理负责产品测试
测试经理(TM)
负责测试过程的计划监控、任务协调、资源管理等
测试架构工程师(TAE)
负责整个测试过程的技术策略制定与监控,测试需求分析与跟踪等。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流程
TR2
系统工程师及外围组 开发项目组经理 测试经理
系统设计 和规格定义
制定Build计划
创建测试环境 制定阶段计划
产品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规格
活动输入
活动输出
特性测试设计
SDV/SIT/SVT测试 执行策略制定 测试用例实现
自动化要素分析和 实现
测试需求跟踪
测试设计度量分析
计划与策略调整
测试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 成员进行特性的测试需求分析 和测试方案设计
PTN设备开局调测概述(PPT67页)

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手腕、望远镜(微波板使用)、内六角扳手 红灯亮表示发线接反。
此时,原来的“in Service”变成了“Out of Service”,原来的“Out of Service” 变成了“in Service” 按步骤4 至步骤5 再次进行24 小时误码测试。 步骤5:在ODF 架侧,把连接到该OUT 端口的尾纤拔下,连接到光功率计上,测得光功率值B。 此时,原来的“in Service”变成了“Out of Service”,原来的“Out of Service” 变成了“in Service” 步骤8 拓扑图中,显示光纤成功创建 我司PTN设备自组网时,DCN默认自通,硬件安装工程师完成站点工作(硬件安装、线缆连通性测试、设备加电等工作),软调工程师 在网管中心可以连接到网元进行软件调测。
步骤9 按步骤1-8相同的操作,创建所有的光纤连接,并核对是否和工程图一致
步如骤图4所:示将,P拔将T下NP的E1设尾设纤备备插上回接进原入行OCUEST开业端务口局的。接调口测与S,DH 分业析务仪相配连。置以及维护管理。 还参可考以 步 通骤过3熟取光消悉功P率E测2计上检试2M测仪接口表的内、环工回设具置。和材料的使用。
步骤3 在功能树中选择“Configuration > MPLS Management > PW Management”,选中MP 组承载的PW,单击右键。 线缆连接正确性检测 《OptiX PTN 1900 系列分组传送平台 安装调测指南》
内容介绍
调测准备 站点调测 系统调测
设备调测
设备调测 线缆连接正确性检测
光纤法兰盘、尾纤、交叉/直通网线、2M跳线
PTM管理

PTM管理体制简介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2、预防维护--PM(Preventive Maintenance)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
3、改善维护--CM(Corrective Maintenance)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维护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 从设计、生产上提高设备品质,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维修。
5、生产维护--PM(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种维修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不重要的设备仍然实行事后维修,对重要设备则实行预防维修,同时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改善维修,设备选型或自行开发设备时则注重设备的维修性(维修预防)。
解释1、什么是TPM?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
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护保全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
2、TPEM: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这是一种新的维修思想,是由国际TPM协会发展出来的。
它是根据非日本文化的特点制定的。
使得在一个工厂里安装TPM活动更容易成功一些,和日本的TPM不同的是它的柔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你可根据工厂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开展TPM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方法.特点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
MT-PT课件

图8 接触角θ (a) θ>90°; (b) θ<90°
3) 液体的毛细现象 把一根内径很细的玻璃管插入液体内,根据液体对管子的 润湿能力的不同,管内的液面高度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果 液体能够润湿管子,则液面在管内上升,且形成凹形,如图 9(a)所示;如果液体对管子没有润湿能力,那么管内的液面下 降,且成为凸形弯曲,如图9(b)所示。这种弯曲的液面, 称 为弯月面。 液体的润湿能力越强,管内液面上升越高。 以上 这种细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现象,称为液体的毛细现象。 毛 细现象的动力为:固体管壁分子吸引液体分子,引起液体密度 增加,产生侧向斥压强推动附面层上升,形成弯月面,由弯月 面表面张力收缩提拉液柱上升。平衡时,管壁侧向斥压力通过 表面张力传递,与液柱重力平衡。
图3 缺陷的漏磁场与磁粉的吸附
3)磁粉探伤基本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 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 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 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 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 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 大小。如图1-1所示。 4)影响漏磁场强度的主要因素 磁粉检测灵敏度的高低取决于漏磁场强度的大小。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真实缺陷漏磁场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有:外加磁场强 度、 缺陷的位置与形状、被检表面的覆盖层、 材料状态等。
2 磁化电流 为了在工件上产生磁场而采用的电流称为磁化电流。 磁粉 检测采用的磁化电流有交流电、 直流电和整流电流。 3 磁化规范
为获得较高的磁粉检测灵敏度,在被检工件上建立的磁场 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使用电磁轭的纵向磁场进行检测时, 可以通过测量其提升力确定被磁化区域的磁场强度是否满足要 求。当使用最大的磁极间距时,要求交流电磁轭至少应具有44 N的提升力; 直流电磁轭至少应具有177 N的提升力。
全员生产设备管理PTM

100%运转 生产
1218件产品
82.1%运转 生产
1000件产品
浪费性运转 有效运转
中国“特色”的设备管理
中国人讲实用,没有好坏对错 不可能完全按标准,执行会走样 对于制度规章很反感 会在大框里想办法做好工作 中国人情绪化很大 其实设备管理就是人和思想的管理
TPM的发展历史 1950
1960
1970
第二部分:设备维修模式的选择 第三部分:设备点检制及设备点检方式 第四部分:点检员的配置及点检员的培养 第五部分:设备点检制的步骤分析 第六部分:点检组织系统——现场管理模型 第七部分:设备点检的实施 第八部分:推进点检制的保证措施 第九部分 构建TPM设备管理系统介绍 第十部分 实施TPM计划保养活动介绍
1980
修理为主 事后保全BM
预防故障 改进设备 设计设备
预防保全PM 改良保全CM 保全预防MP
TPM
1990
时间管理时代
状态管理时代
设备的使用管理
一、生产操作使用的记录跟踪 二、设备上与生产相关的工艺参数记录跟踪 三、设备主要功能参数记录跟踪 四、设备使用守则:
1、持证上岗操作设备 2、交接班管理制度 3、按操作规程及“ 四项要求”使用设备 4、“ 三好”、“ 四会”、“ 五项纪律”
否
是 允许修否?
否 是 能修否?
1
操作工
排除故障 发现故障 填写故障请修单
是
维修工 4 操作工 3
操作工
2
能修否?
检查设备 维修工
安排维修工 维修班长
安排维修工 维修领班
否
批准转交故 障请修单
班长
批准转交故 障请修单 生产领班
第一部分 国内当今企业该如何进行设备管理
PTM测试流程概述

PTM测试流程概述PTM(Product Test Management)测试流程是一种用于管理产品测试的方法论,旨在确保产品在各个阶段的质量和稳定性。
该测试流程包括产品测试的计划、准备、执行和评估等环节。
以下是对PTM测试流程的概述:一、测试计划阶段:1.确定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产品的测试目标和范围,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2.制定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工具等。
3.需求分析:分析产品需求,确保测试用例覆盖了产品的各种功能。
4.确定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人员资源。
二、测试准备阶段:1.搭建测试环境:搭建符合测试需求的测试环境,包括软件环境、硬件设备等。
2.编写测试用例:根据产品需求分析,编写详细清晰的测试用例。
3.准备测试数据:准备符合测试场景的测试数据,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配置测试工具:配置所需的测试工具,如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等。
5.建立测试团队:组建专业的测试团队,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等。
三、测试执行阶段:1.测试用例执行: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确保产品在各个功能点上的正常运行。
2.缺陷管理:及时记录和管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包括详细描述、优先级和状态等。
3.故障排查:分析和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软件故障、硬件故障等。
四、测试评估阶段:1.缺陷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缺陷分析,包括缺陷数量、严重程度等指标的统计和评估。
2.测试报告编写:根据测试结果和缺陷分析,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问题总结等。
3.风险评估:对测试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风险。
4.改进措施:根据测试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验证和发布阶段:1.验证测试结果: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满足了测试目标和质量要求。
3.确定发布计划:制定详细的发布计划,安排测试版本的发布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规格
测试规格 分解分配
测试需求跟踪 组织项目级开发
制定产品总体 测试策略
制定测试与 验证计划
测试小组组长 测试工程师 测试自动化工程师
参与测试需求分析 参与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目标
产品测试需求分析
-基于产品层面的设计需求和规格 根据测试工程方法建立详细的归一化的测试 规格,作为测试任务分解分配的基础,回答我们“要测试什么”的问题
概述
IPD-PTM流程概述
阶段概述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 测试设计阶段 测试执行阶段
IPD-PTM流程背景
现实困境
测试过程缺乏可视性 测试经验缺乏有效积累 开发测试协调成本太高 产品级测试过程缺乏规范指导 测试技术发展缺乏一致方向 缺陷修复过程混乱 测试质量保证活动缺乏流控依据 P: Product T:Test M:management :产品测试管理
测试设计阶段
测试工程师及外围组
组织自动化测试 方案设计
开发项目组经理
测试经理
组织测试用例 设计阶段开工会
组织测试方
案到用例跟 踪
度量
测试小组组长
组织测 试用例 设计
组织验证脚 本/代码/数 据/环境准备
测试工程师
测试用 例设计
测试自动化工程师
参加自动化测试方案设计
产品公共自动化要素分析与设计
测试经理
组织测试方案设 计开工会
TR3
测试策略监控 项目开发
组织需求跟踪
测试策略监控
制定测 试执行 策略
度量 更新测 分析 试与验
证计划
组织阶 段结束 会议
测试小组长
特性测试需求分析 专项测试需求分析
特性测试方案设计 专项测试方案设计
测试工程师
参加分析
参加分析
自动化工程师
自动化测试平台适应性开发
两个重要角色
测试经理(TM)
负责测试过程的计划监控、任务协调、资源管理等
测试架构工程师(TAE)
负责整个测试过程的技术策略制定与监控,测试需求分析与跟踪等。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流程
TR2
系统工程师及外围组 开发项目组经理 测试经理
系统设计 和规格定义
制定Build计划
创建测试环境 制定阶段计划
测试组成立
TAE 负责组织测试分析 人员进行测试的需求分析
工作 包括自动化测试需求分析
产品包需求 产品设计需求
活动输出
测试文件夹 测试度量表 工作量收集工具及 配置信息
产品测试规格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活动描述
关键活动
活动描述
活动输入
输出
产品总体测试策略 制定
制定测试与验证计划
测试经理负责产品测试
产品研发策略
产品总体测试策略
总体策略制定,包括资料
产品包验证计划
测试策略、单板测试策略和 Build计划
自动化测试策略
测试经理在TR3前完成E2E计划 产品测试SOW
测试与验证计划
/产品包验证计划
/测试估计结果/产品
业务计划及E2E计划
/总体测试策略
测试设计阶段
系统工程师及外围组
开发项目组经理
根据测试设计活动实践结果,调 整开发与测试工作计划及测试策
各测试小组组长组织本小组进行 特性测试用例设计/包括自动化测 试用例的实现
产品总体测试策略 各特性测试方案
各特性测试方案
自动化测试工程师与测试工程师 输出可进行自动化测试的自动化 要素,自动化工程师依据自动化 要素输出设计文档,根据设计文 档编写脚本 由测试架构工程师负责测试规格 到测试用例的跟踪
对测试用例设计、自动化测试设 计活动进行度量分析
测试过程总览
charter TR1 TR2 TR3
TR4 TR4a TR5 TR6
Design Spec
Offering requirem ent& Design Rmeeqnut irDReeefqinueireTmesetnatb&ilitCy$T plan
General Test strategy
TR4 TR4a TR5 TR6
产品形态 产品包需求 产品系统设计规格 产品子系统设计规格
产品Build 原型机(功能) 初始产品 量产产品
测试交付件 产品可测试性需求 产品测试规格 特性测试规格/总体测试策略 测试与验证计划 特性测试方案/测试用例
SDV报告 SIT报告 SVT报告
Product Test Analysis
SRS
Test scheme Design
ST
IT coding
UT
Test Implementation case Platform Tools csripts
SDV
SVT Report SVT SIT report SIT
SDV Report
测试生命周期-对应的阶段
活动描述
活动输入
活动输出
特性测试设计
SDV/SIT/SVT测试 执行策略制定 测试用例实现
自动化要素分析和 实现
测试需求跟踪
测试设计度量分析
计划与策略调整
测试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 员进行特性的测试需规格
测试经理负责(测试小组组长协 助)完成SDV策略,测试经理负 责(TAE协助)完成SIT和SVT测 试策略
从时间顺序上来看,IPD-PTM流程所定义的 测试生命周期分为7个阶段:
概念阶段
计划阶段
开发阶段
验证阶段
发布阶段
TR1
TR2/3
TR4/4A
TR5
TR6
测试需求分析与计划
测试方案设计和 测试用例设计
SDV
SIT
SVT/Beta
产品测试 关闭
测试生命周期
测试生命周期对应的关键交付件
阶段点 TR1 TR2 TR3
制定测试与验证计划 -进行产品总体测试策略规划,并以估计为基础完成测试与验证计划的制定,回
答我们“如何安排测试,达到什么测试目标”的问题。
测试分析与计划阶段活动描述
关键活动 创建测试管理 环境
测试需求分析
活动描述
活动输入
TM在测试组内创建 测试文件夹,确定 测试工作量的收集 途径并准备相应的 工具和配置数据,将 相关文档存入测试文件夹
TR4 结束
测试设计阶段目标
特性级测试设计与实现
- 按照测试特性的划分,进行特性级的测试需求分析、设计与用例实现,回答 “如何实现测试的问题”
制定测试执行阶段策略
- 在产品总体测试策略的指导下,制定测试执行阶段的工作策略,回答“如何 组织测试执行的问题”
测试设计阶段活动描述
活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