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水环境中的应用
基于GIS_技术的水环境水质评价实验研究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行业科技0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存储、分析、显示、输出的信息系统。
水环境的水质状况空间特征随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而GIS 技术具有对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强大的特点,利用GIS 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与水质评价模型相结合,通过可视化专题地图形式来描述水环境水质演化分布特征 [1]。
随着国内生活与生产用水需求迅猛增长,湖泊生态与环境破坏现象频发[2]。
水质的优劣严重影响国民生产生活用水,水体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快捷、准确的水质监测和评价对内陆水体愈发重要。
通过实验掌握GIS 空间分析技术强大功能及更直观表达信息的这种优势,可以在水环境水质评价和监测上得到综合应用,对于水质评价实践方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GIS 技术,进行水环境水质评价实验研究分析,同时传播并行优化相关科学知识。
1 基于GIS 技术的水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验原理1.1 基于GIS 技术的水质评价研究现状近年来,GIS 技术蓬勃发展和逐步完善,不断为水环境水质评价迈向现代化、信息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水环境水质评价的方法和内容也得到持续拓宽和深化。
为了实现水环境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达可视化,更进一步研究湖泊水体污染这种区域变量的空间特征变异性,目作者简介:冯少茹,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3S 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 校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21jy07);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021sysxzx005);校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21xqj03);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建筑大学)。
基于GIS技术的水环境水质评价实验研究冯少茹安徽建筑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科技视界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前利用GIS技术与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模型相结合建立水环境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技术工具,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GIS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旨在突显其重要性和潜力。
一、境内水环境保护案例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某市利用GIS技术进行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通过数字化高程模型和水文数据建立了水源地分布图。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判断是否发生污染,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该市还利用GIS技术进行水体污染源的定位和追踪,准确找出污染物的来源,加强监管和治理。
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案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增加了大气污染的风险,监测和治理城市空气质量成为各大城市的重点任务。
某大城市利用GIS技术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工作。
首先,通过GIS技术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分布图,全面监测城市各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
其次,利用GIS技术模拟城市大气污染的扩散情况,预测可能出现高污染区域。
最后,结合GIS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形成空气质量动态监测报告和治理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自然环境保护案例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某自然保护区运用GIS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首先,利用GIS技术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的地图数据库,记录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类型、动植物分布等信息。
其次,通过GIS技术,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生态模型分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结合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了对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监测和评估,为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指导。
四、应急环境监测与响应案例环境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带来极大的威胁,及时监测和响应成为保护生命安全的关键。
某应急管理部门运用GIS技术开展应急环境监测和响应工作。
基于GIS的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

基于GIS的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GIS技术在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了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的重要工具。
GIS技术可以对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地形高程、降雨量和河流等水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在水资源环境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GIS技术在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路线图。
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的重要性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是全球性的挑战。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地球的水循环和水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重。
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气候等多个因素。
在这些因素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进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和指导。
GIS技术在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GIS技术可以帮助决策者更精确地分析和评估水文数据,包括地面径流、洪水和水质水位等方面的数据。
GIS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并将其可视化呈现在地图上。
常用的GIS技术包括空间分析、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地理空间建模和大数据分析等。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如水流方向、河床深度和地下水含量等。
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从卫星、数字地形模型和水文数据等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理空间建模技术可以帮助决策者模拟和预测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复杂的水文数据。
在这些技术中,空间分析和地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水资源环境模拟与预测的核心内容。
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分布和特征,包括流域边界、江河矢量、流域面积等;这些数据可以让决策者了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比如什么地区的水资源分布较为充裕,那些地区水资源较为稀缺。
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可以从卫星、数字地形模型和水文数据等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功能的技术系统。
它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空间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管理和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
本文将介绍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且探讨其在该领域的潜力。
一、环境监测与评估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GIS地图的创建和数据的叠加、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污染源、污染物分布等信息。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环境评估,评估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并生成报告。
这些数据和报告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环境质量,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
二、自然资源管理GIS在自然资源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等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测。
此外,GIS 还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评估,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灾害管理和预防GIS技术在灾害管理和预防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同时,GIS还可以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四、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来说,GIS技术也具备重要价值。
通过GIS的应用,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市场研究、交通流量分析等,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关键领域之一,而GIS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采样、收集和分析,GIS可以在生态监测和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辅助制定生态保护区的划分方案,保护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六、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GIS技术不仅可以为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信息,还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和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向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相关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软件工具。
在水土保持中,GIS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土地和水体的分布、情况,进而制定保护措施,实现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化与协调。
一、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1.土地资源管理GIS可以帮助管理者对土地资源进行快速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土地的类别、类型和覆盖度,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规划、土地分配、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水资源管理GIS可以在空间范围内快速获取水资源的信息,包括地下水、河流流量和水质等数据,同时还可以分析特定地块的降雨情况、蒸发散发等数据,以便更好的评估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荒漠化问题,适时地采取对策,保护水资源。
3.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GIS可以精确地描绘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情况及其质量,对于确定和实施土地治理措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图信息可获得更多关于土地利用的数据,促进绿化与空间重组,控制地区沙漠化,生成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方案。
4.土地利用评价通过GIS可以快速地对土地资产进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植被分布、土地类型、地形高程、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优化配置、规划和管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5.土地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土地的信息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资源,GIS将地理信息集成、分析和应用,能够把分散的土地资源信息集成起来。
根据GIS分析结果,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逐步实现分类、标准化,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更加有序化和精细化。
二、GIS在水土保持中的优势1.数据的可视性GIS可以将各种信息图利于生成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得我们观察过程更加直观化,同时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和推断数据中的关系,精准通过有效性数据指导出土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更好策略方案。
2.数据的一体化GIS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数据一体化,减少数据间的冲突和重复,从而可以更好地整理、管理和应用数据,实现更加精细的土地治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结合了地理、地图绘制和数据管理的技术。
它可以捕捉、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势和限制。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空间数据分析能力GIS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收集和整理环境监测相关的数据,GIS可以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揭示地理位置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大气污染监测中,GIS可以帮助确定空气质量与污染源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污染物的扩散路径。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决策者更准确的环境信息,从而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
2. 数据集成与可视化GIS具有良好的数据集成和可视化能力。
在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数据常常来自不同的来源,如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图像等。
使用GIS可以将这些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地图展示和可视化呈现。
这样,环境监测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地理位置的环境状况,并更好地解读和分析数据。
3. 建模和预测GIS可以帮助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建模和预测,以评估环境变量的可能发展趋势和效果。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GIS可以利用数学和统计模型来模拟未来的环境情况。
这对于环境监测人员预测环境变化、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至关重要。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1. 水资源管理GIS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水源的空间和统计数据,可以实现对水质、水流等指标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GIS 可以用于分析水源涵养区的分布情况,为保护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确定水质分布的空间特征,以及水质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2. 自然灾害监测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地震、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分析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广泛,能够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系统地管理和分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
以下是对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进行的分析。
GIS技术可以用于水文数据的收集和管理。
传统的水文数据包括水文站点、水文观测数据、地貌数据等,使用GIS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集成和管理,建立完整的水文数据库。
通过GIS平台,可以实时采集和更新水文信息,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GIS技术可以进行水文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建模。
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地表水体、地下水、水文站点等水文要素进行空间分布的分析,了解水资源的空间特征和分布规律。
结合水文要素的历史数据,可以进行水文过程模拟和预测,对降雨、径流、蒸散发等进行模拟,实现水资源的长期规划和管理。
GIS技术可以进行水资源评价和优化配置。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水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级,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结合水资源需求和供应的空间分布,可以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基于GIS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考虑环境因素,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GIS技术可以用于水环境保护和灾害管理。
水环境保护包括水质监测、水生态保护等,通过GIS技术可以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质状况,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环境。
GIS技术还能够进行洪涝、干旱等水灾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提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提高水文灾害的应对能力。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全面管理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GIS技术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越来越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作为现代化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技术的应用在海洋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GIS技术简介GI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它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遥感与GPS技术、测绘工程、数据库技术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
GIS技术通过电子地图、数字地球模型和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
二、GIS技术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1. 海岸线监测海岸线是海洋环境中最为脆弱的地带之一,它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海岸线的监测和预测。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GPS测量和地面实地调查等手段,营造出精度高、信息多、分辨率高的地图,从而实现对海岸线的实时监测和更新。
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物种灭绝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
GIS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例如,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海洋水环境的信息,对海底地形进行测量,了解某种物种的分布情况,从而制定出最佳的保护策略。
3. 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海洋渔业资源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管理和研究。
例如,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遥感和GPS技术,实时监测和预警渔业资源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 海底管线布局海底管线是沿海城市和工业企业传输资源的重要设施,它的布局对海洋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GIS技术,可以制作出高清晰度的地图,展示海底地形和水文环境,为海底管线的布局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对管线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GIS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各行各业对GIS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GIS技术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在水环境中的应用作者:崔腊梅杨学春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24期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
该文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介绍,研究、归纳了GIS在水环境数据库建立、水环境模拟、环保应急反应等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GIS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水环境;应用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4-0127-03Abstrac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tudies 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database,water environment simulation,environmental emergency response and so on,based on this,the trend of GIS is further analyzed.Key words:Arc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Water environment;Application1 引言水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质污染严重等。
1997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里明确指出,水环境问题将会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1]。
根据《中国水利年鉴》等资料的统计,我国2010年发生水资源冲突6998起,2011年发生水资源冲突7672起,2012年发生水资源冲突8423起,2013-2015年水资源冲突依然尖锐[2]。
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污染、2011年广东化州市高岭土厂排污事件等都在给世人敲响警钟。
而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3]。
GIS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存储、分析模型建立、空间信息分析、空间信息输出、各种地图制作等,其中空间分析功能是GIS的核心功能[4]。
如图1所示。
GI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发展至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率先研究GIS技术,目前在GIS技术和应用方面都比较成熟先进[6]。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进入起步阶段,1994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GIS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也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地理信息系统也将朝着网络化、综合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3 GIS在水环境中的应用3.1 流域水环境数据库的建立利用GIS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及可视化功能,可以建立流域水环境资源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含流域地形,人口分布,流域内工厂企业基本信息以及危险化学品信息、流域水质类别,主要污染物质等。
通过流域水环境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户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流域的基本概况,同时也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查询流域基本信息带来便捷。
3.2 集成管理 GIS数据库的集成,可以使一个数据库不同要素数据集的集成,也可以是不同数据库之间的集成。
可以将GIS数据库集成用于流域范围影响方面。
将一个流域范围内多条河流、水文、水质、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等信息进行集成,从而考察他们对于流域的综合影响。
3.3 水资源评价与规划 GIS具有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三维分析、距离分析等应用功能,使用者可以利用GIS的这些功能对河流或者流域进行污染源分析、影响范围分析预测、影响因素分析等。
利用水资源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整合,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的镇江市水资源管理决策系统[7]为例,系统借助GIS对水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分析水质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更好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而服务。
3.4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环境模拟将原有的水文、水质、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相关信息汇总整理成数据库,通过输入连接到Arcgis软件中,由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对河流水环境进行模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将流域内的所有特征充分显示出来,并可以以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输出结果。
柳佳斌等将三维仿真地理信息系统与二维的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进行洪水演进模拟和系统分析[8]。
程军蕊等以宁波市皎口水库为例,对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模拟[9]。
孙启宏等[10]利用GIS动态分段技术实现了河流一维水质扩散模拟和空间显示分析。
3.5 洪水预估和分析将GIS与航空摄影、遥感影像、水文模型相结合,可以用来预测洪水淹没范围。
将淹没范围图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等信息相结合,从而对洪水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洪水的影响范围,为救援抢险提供相关的决策支持。
陈凯[11]结合湖南冷水滩区洪水淹没评估系统实例,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洪水淹没评估系统从洪水淹没计算与洪水淹没评估两方面进行研究。
3.6 非点源污染污染大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又称面源污染,其具有的随机性、广泛性、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等特点[12]。
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需要综合和显示多种相互交错的空间信息。
因此,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流域内水文、水质状况影响的研究,减少因空间信息数据的变动而导致的不确定性。
3.7 无资料地区水文模拟通过GIS分析流域内地形、地貌、土壤覆盖情况、植被分布状况等地理信息,从而获取无资料区水文分析模型所需要的参数信息,利用模型对无资料区水文环境进行模拟分析。
赵宏臻等[13]应用GIS技术根据DEM进行流域划分、水流方向确定等处理,并结合流域水文地质图、土壤分布图等建立GIS图层,进而构建淮北分布式水文模型。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无资料地区的排涝水文计算。
3.8 环保应急反应对于重大水环境事件,如危险化学品的泄露,蓝藻、水华爆发等。
这些水环境事件发生突然,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具有较高的环境应急能力。
利用GIS技术,结合GPS、RS技术,对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周围的地址地形、人口分布、工矿企业、危险品仓库的分布等信息进行定位显示,同时对污染物质进行追踪,判断其扩散过程。
辅助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
上海市环保局在2000年12月率先启动了环保应急系统[14]。
4 GIS在水环境领域中发展趋势4.1 多学科的综合利用测绘学、地理学、制图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需要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GIS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的强大工具。
因此,GIS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它既要吸取诸多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边缘学科,又将被多个相关学科所运用,并推动他们的发展。
4.2 伴随科技进步而发展在未来水资源领域中,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推动着GIS朝着三维化、系统的智能化、平台操作的便捷化以及模型模拟预测的精确化方向发展。
从而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4.3 社会化目前,GIS多服务于政府机构或者其他相关企业,普通群众对于GIS的了解微乎其微。
未来,GIS应用将更加普遍和社会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机构部门或者是有需要的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和决策支持,而是随着应用的广泛化深入千家万户,最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5 结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水环境中各项数据与流域的空间信息相联系,进而进行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以及水环境模型预测,实现水环境问题可视化,为管理部门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
相信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水环境领域的运用会进一步得到扩展和完善,而水环境管理也会因它而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1]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流域水资源状况月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2):116-120.[2]周爱群,吴凤萍.从典型案例看我国水资源冲突管理制度的缺失[J].内燃机与配件,2016(12):98-102.[3]张超,陈丙咸,邬伦.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余明,艾延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陈文锋,戴宏民,周均,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31-34[6]毛志红.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趋势综述[J].城市勘测,2002(1):25-28.[7]沈翼军,郑铭,徐进,甘欣欣.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决策系统[J].排灌机械,2004,22(2).[8]柳佳斌,张延华.基于GIS的洪水模拟仿真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9]程军蕊,王侃,冯秀丽,等.基于GIS的流域水质模拟及可视化应用研究[J].水利学报,2014,45(11).[10]孙启宏.利用动态分段技术进行河流一流水质扩散模拟研究[C].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1997:440-449.[11]陈凯.基于GIS的洪水淹没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灾害学,2009,24(4):35-39.[12]付永虎,刘黎明,任国平. 平原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风险差异化分区防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5):713-722.[13]赵宏臻,陈鸣,吴永祥,等.淮北平原分布式除涝水文模型及应用[J].水资源保护,2014(4):14-17.[14]刘敏.上海环保应急热线系统中GIS和GPS技术的应用[J]. 环境保护,2001(16):42-43.(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