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及选I 2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码0825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掌握环境污染生态修复、设计、规划与环境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获得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管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为新开设的专业,暂定如下。

1.课程体系1.1课程设置(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实验。

(2)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管理、土建基础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等。

(3)专业基础类课程应包括生态学原理、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工程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专业类课程应包括环境生态工程、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恢复生态工程学等基础知识,以及生态修复技术及设备设施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等。

I 1. 2实践环节(1)实验包括环境生态监测实验、生物实验与统计和环境生物学实验等。

(2)课程设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生态规划与设计、恢复生态工程学等课程设计。

(3)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4)科研创新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说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3.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理论基础:物质循环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实例:“无废弃物农业”Ⅱ物种多样性原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实例:①“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②大堡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众多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Ⅲ协调与平衡原理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意义: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实例:①太湖富营养化,水葫芦和藻类疯长,耗竭水中的溶解氧,植物体死亡后,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物性毒素,成为“死水体”环境承载力②草原地区的过度放牧环境承载力③我国西北地区衰败的杨树因地制宜Ⅳ整体性原理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实例: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Ⅴ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理论基础:分布式(稳定)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意义: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实例:桑基鱼塘Ⅵ系统整体性原理理论基础: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1+1>2)意义:能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实例:珊瑚礁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藻类和珊瑚虫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注:①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

②实现生态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最终导致崩溃。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分析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分析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分析林青(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系统思维是将认识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分析复杂因果关系、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生物与环境”模块的具体内容,就教材如何落实系统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指出其教育价值。

关键词生物与环境系统思维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学通常认为,系统思维是把思维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认识,从各构成要素的性质以及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1]o系统思维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体系,整体性思维、综合性思维、立体性思维、最佳性思维、协调性思维等都属于系统思维的基本内容因而,系统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时期。

1高中阶段系统思维培养的几个基本点1.1能够认识系统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系统是由构成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属性的有序整体,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能不能&&&&&&&&&&&&&&&&&&&&&&&&&&&&&&&&&&&&&&&&&&&&&&6展望糖组学的研究完全依赖于糖组学技术的发展,糖组学技术近年来已取得明显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糖组学的研究进展。

糖组学是后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生物信息都体现在丰富多样的复合糖形式,应用基因组-蛋白质组-糖组的概念来全面解释复杂的生命系统是完全必要的,但因糖链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在技术上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流程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流程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流程如下:一、准备工作1.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学历证书、身份证、工作证明、职业资格证书等。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对资源的影响:人均可利用耕地减少;人均水资源减少;粮食短 缺;森林、草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2)对能源的影响:导致能源需求量大,森林等可再生能源被破坏; 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增多。 (3)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们生活等造成水、土 壤、空气等环境污染。 (4)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解析】综合三个图分析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 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由此可知,环 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生产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环 境问题,所以环境容纳量不会无限增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 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全球性生态问题
富营养化
赤潮,生物大量死亡
石油泄漏等污染物
3.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关注微生 物代谢类型与环境的关系。 (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重金属 污染等。 (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
(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氧气——采用搅拌、通气等 措施。
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答案】B
【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是因为入侵的
外来物种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课堂·素养初培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知识归纳]
1.生态足迹 (1)图解生态足迹:
微思考 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
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生态工程练习

生态工程练习

生态工程一.单选题: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

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A.高投入B.高污染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高产出2.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4.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A.山甸B.草原C.荒漠D.湖泊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的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D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6.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7.下列关于“生物圈2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B.“生物圈2号”中设置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C.“生物圈2号”完全模拟地球条件D.“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8.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9.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工程学原理10.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11.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12.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

生态工程练习

生态工程练习

生态工程1.下图为某庭院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B.物质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D.该庭院生态系统中,人只是作为消费者发挥作用2.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还建有一沼气池,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庭院生态工程的构建主要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B.系统产出的谷类、蔬菜等供农户自身消费,属于系统内部的产出C.农户购买饲料补充家畜和家禽食用,属于系统的实际消费D.农户养殖的家畜和家禽等用于出售,属于系统的有效贡献3.下图表示某庭院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畜禽品种不会改变i/(g+h)C.畜禽传给分解者的能量是e+f-g-hD.庭院中畜禽每消耗100g食物,体重的净增长小于10g4.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双选)A.庭院经济模式运用的基本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山东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由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共同组成B.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利用率D.该生态系统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物质和能量6.下图为某农户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猪、鸭,兴建沼气池等措施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环境生态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

环境生态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

120m m q q k V ρ--=环工81301班 学号2.6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m 3/d ,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 3.0mg/L 。

有一支流流量为10000 m 3/d ,其中污染物浓度为30mg/L 。

假设完全混合。

(1)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 (2)求每天有多少kg 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

解:(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1122123.0360003010000/8.87/3600010000V V mV V q q mg L mg L q q ρρρ+⨯+⨯===++(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312()8.87(3600010000)10/408.02/m V V q q kg dkg dρ-⨯+=⨯+⨯=2.7某一湖泊的容积为10×106m 3,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 3/s 。

一工厂以5 m 3/s 的流量向湖泊排放污水,其中含有可降解污染物,浓度为100mg/L 。

污染物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为0.25d -1。

假设污染物在湖中充分混合。

求稳态时湖中污染物的浓度。

物浓度为m ρ,则输出的浓度也为m ρ解:设稳态时湖中污染则由质量衡算,得即5×100mg/L -(5+50)m ρm 3/s -10×106×0.25×m ρm 3/s =0解之得 m ρ=5.96mg/L2.11有一装满水的储槽,直径1m 、高3m 。

现由槽底部的小孔向外排水。

小孔的直径为4cm ,测得水流过小孔时的流速u 0与槽水面高度z 的关系 u 0=0.62(2gz )0.5试求放出1m 3水所需的时间。

解:设储槽横截面积为A 1,小孔的面积为A 2由题得 A 2u 0=-dV/dt ,即u 0=-dz/dt ×A 1/A 2 所以有 -dz/dt ×(100/4)2=0.62(2gz )0.5即有 -226.55×z -0.5dz =dt z 0=3mz 1=z 0-1m 3×(π×0.25m 2)-1=1.73m 积分计算得 t =189.8s有一个4×3m 2的太阳能取暖器,太的强度为3000kJ/(m 2·h ),有50%的太阳能被吸收用来加热流过取暖器的水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生态工程一、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二、为什么要进行生态工程建设这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小结: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1)传统经济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生态经济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体系,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

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基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①不同的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基本原理可能不同。

②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

四、生态工程实例分析:类型问题主要原理对策案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资源有限,人多地少,产出不足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建产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窦店村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小流域的水整体性原理、协调与运用多种原理,应甘肃陇南县“九子理生态工程土流失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登科”模式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的缩小和破坏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控制污染、退耕还湖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修复土地、恢复植被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环境污染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合理布局污水及垃圾处理、城市绿化专题五选修一实验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微生物的培养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种类:划分标准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物理性质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半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化学性质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化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分类、鉴定用途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有带有金属光泽)(2)营养构成: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还需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营养要素定义作用主要来源碳源凡能提供所需碳元素的物质构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是异养生物的能源物质无机化合物:CO2、NaHCO3;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花生饼粉、石油等氮源凡能提供所需氮元素的物质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无机化合物:N2、NH3、铵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酶和核酸的组成部分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水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在低等生物体内含量更高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细胞内的组成成分,生理调节物质;某些化能自养菌的能源、酶的激活剂①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

②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

③有些培养基不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生物自己能合成,如大肠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作为特殊营养物质。

④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无菌技术:条件结果常用的方法消毒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主要操作要求:a.实验前应对操作空间、操作人员消毒,对所用器具和培养基灭菌。

b.实验进行时需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操作,另外要避免已灭菌处理材料再次污染。

3.纯化大肠杆菌以及菌种的保藏(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纯化大肠杆菌①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②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菌种的保藏①短期保存:固体斜面培养基上4℃保存,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②长期保存:-20℃甘油管在冷冻箱中保藏。

(二)微生物的应用实验一: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原理:(1)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够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体内能合成脲酶。

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2)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使用的特定培养基3.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4.细菌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取样涂布→微生物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细菌计数5.鉴定: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变红实验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原理: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项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富含纤维素的环境,选择培养: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鉴别含CR的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固体),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②涉及到的微生物技术主要有: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操作技术、稀释涂布平板法、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样品稀释等。

实验三:果酒、果醋的制作1.果酒和醋酸发酵装置的设计思路(1)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空气,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氧;因酵母菌产生酒精时是厌氧的,应控制充入氧的量,故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

(2)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O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3)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

果酒制作果醋制作制作原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利用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最适发酵温度18—25o C 30—35o C对氧的需求需微量氧需充足氧pH 酸性环境(3.3—3.5)酸性环境(5.4—6.3)发酵时间10—12天7—8天①酵母菌的繁殖需大量能量,而发酵过程进行无氧呼吸,故果酒制作的前期应通入氧气,而后期应保证严格的厌氧环境。

②果醋制作过程中要求始终通氧,缺氧时醋酸菌的生长、增殖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实验四:腐乳的制作1.原理(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注意:(1)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

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2)配制卤汤时酒量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

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

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实验五:泡菜的制作及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1.原理:(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2.流程:3.结果:二、酶的研究与应用(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1.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及处理方法(1)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纤维素和果胶是组成水果的重要物质,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使制作果汁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二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2)处理方法——酶解法常用的酶及其作用特点如下: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再分解为葡萄糖2.探究酶活性最适条件和用量的实验设计酶的活性是指酶在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